YS/T 63.13-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63.13-2016
中文名称: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3部分:弹性模量的测定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Carbonaceous material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luminium—Part 13:Determination of elastic modulu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6-04-05
实施日期:2016-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铝用
炭素
材料
检测
方法
弹性模量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77.100.10
中标分类号:建材>>炭素材料>>Q52炭素材料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出版日期:2016-09-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李荣柱、张树朝、李兴刚、李波、刘亚山、赵庆才、何书明、高守磊、于易如、席兆阳、刘祯、曹培峰、陈晓军、李允柱
起草单位: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提出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在10℃~35℃范围内阴极炭块、预焙阳极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在10℃~35℃范围内阴极炭块、预焙阳极弹性模量的测定。
标准内容
ICS 77.10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63.13-2016
代替YS/T63.13—200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3部分:弹性模量的测定
Carbonaceous material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luminium-Part 13: Determination of elastic modulus2016-04-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6-09-01实施
YS/T63《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分为以下27个部分:YS/T63.13—2016
第1部分:阴极糊试样焙烧方法、焙烧失重的测定及生坏试样表观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阴极炭块和预焙阳极室温电阻率的测定;第3部分:热导率的测定比较法;第4部分: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第5部分:有压下底部炭块钠膨胀率的测定;第6部分:开气孔率的测定液体静力学法;第7部分:表观密度的测定尺寸法;第8部分:二甲苯中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第9部分:真密度的测定氮比重计法;第10部分:空气渗透率的测定;第11部分:空气反应性的测定
质量损失法;
第12部分: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质量损失法;
第13部分:弹性模量的测定;
第14部分:抗折强度的测定
三点法;
第15部分:耐压强度的测定;
第16部分:微量元素的测定bZxz.net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第17部分:挥发分的测定;
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
第19部分:灰分含量的测定;
第20部分:硫分的测定;
第21部分:阴极糊焙烧膨胀/收缩性的测定;第22部分:焙烧程度的测定等效温度法;第23部分:预焙阳极空气反应性的测定热重法;
第24部分: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的测定热重法;第25部分:有压下底部炭块钠膨胀率的测定;第26部分:耐火材料抗冰晶石渗透能力的测定;第27部分:预焙阳极断裂能量的测定。本部分为YS/T63的第1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YS/T63.13一200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3部分:弹性模量的测定》,与YS/T63.13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参照ISO18142:2014《铝用炭素材料预焙阳极共振法测定动态弹性模量》,新增声频共振法作为方法2(见第4章)。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浩宇炭素材料有限公司、宁夏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I
YS/T63.13—2016
司、山东充矿炭素制品有限公司、肥城昌盛特种石墨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荣柱、张树朝、李兴刚、李波、刘亚山、赵庆才、何书明、高守磊、于易如、席兆阳、刘祯、曹培峰、陈晓军、李允柱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YS/T63.13—2006。
1范围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第13部分:弹性模量的测定
YS/T63.13—2016
YS/T63的本部分规定了在10℃~35℃范围内阴极炭块、预焙阳极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在10℃~35℃范围内阴极炭块、预焙阳极弹性模量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26297.1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第1部分:底部炭块GB/T26297.2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第2部分:侧部炭块GB/T26297.3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第3部分:预焙阳极YS/T63.7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7部分:表观密度的测定尺寸法3方法1:静态法
3.1方法提要
杨氏模量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在弹性变形区域内应力。与形变ε之间关系的量度,其数值为。与e的比值,以E表示。
3.2仪器
3.2.1试验设备是指能测量材料应力与应变的设备,一般由加力设备、测力仪、测变形仪器、数据处理器(如计算机、微处理器等)组成。由加力设备施加外力于样品,使用测力仪测量外力,通过测变形仪器测量样品的形变,由数据处理器测量、收集、计算数据,并得到测试结果。其中加力设备要能提供适合于静载荷的外力加载系统(根据最大载荷确定相适应的量程);测力仪能反映出作用于试样上载荷的数值的测力、示值系统(根据最终载荷确定测力最大刻度);测变形仪器能测量试样在弹性范围内微小变形量的仪器(量程与最终变形量相适应,测量精度为1μm)。3.2.2长度测定设备:游标卡尺或千分尺,精度为0.02mm。3.3试样
3.3.1阴极炭块和预焙阳极分别按照GB/T26297.1、GB/T26297.2和GB/T26297.3取样。试样尺寸为直径50mm士2mm,长度50mm士0.1mm,两端面应当垂直纵轴线。3.3.2将试样在120℃士5℃下烘干12h,然后冷却至室温。1
YS/T63.13—2016
3.4测定步骤
3.4.1试样尺寸的测量
3.4.1.1在试样两端和长度的1/3、2/3处分别测量其直径,按照直径的4个测量值分别计算面积,然后计算面积的算术平均值A,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数字。3.4.1.2沿圆柱体试样的圆周每间隔90°测量其长度,计算长度四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L。,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3.4.2测试
3.4.2.1将试样放在受压中心的位置上,稳定均匀地施加外力,施力速度为1/3mm/s。3.4.2.2首先进行预施力,第1段施加外力至10000N,去除试样的毛刺,否则会影响弹性系数的测试结果,然后卸载。
3.4.2.3第2段施加外力至30000N,在外力10000N~30000N之间进行测量,然后卸载。在此范围,对应每一个外力P,试样长度相对于原始长度L。有一个变形量△L,外力P与变形量△L之间呈直线关系,如图1所示。在外力为10000N~30000N时,任取一个测量点a,测量该点试样所受外力P。和变形量△L。(即试样的原始长度L。和压缩后的长度L,之差)。外力P/Nt
?测量点a
长度变化AL/μum
图1外力P与长度变化量AL的关系曲线图3.4.2.4上述二段施加外力与测量过程如图2所示。外力P/N
杨氏模量测量
2→施加外力阶段
图2试样二段施加外力与测量示意图3.5测定结果的计算
根据第2段施力测得的外力P.与试样的变形量△L。按式(1)计算杨氏模量E:2
式中:
——试样的杨氏模量,单位为吉帕(GPa);E
P。——测量点a对应的外力,单位为千牛(kN);L。—试样的原始长度,单位为毫米(mm);A—试样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La——测量点a对应的试样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3.6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a)本部分编号(YS/T63.13—2016)和方法;b)测试日期;
试样名称和编号;
试样的尺寸;
杨氏模量E测定值;
测试单位及人员;
测量过程中的任何异常现象;
未包括在本部分中的任何操作细节或被认为可以选择的操作。4方法2:声频共振法
4.1方法提要
YS/T63.13—2016
具有均匀横截面、两端面平行且垂直轴线的圆柱试样,受到声波激振后产生纵向振动。改变激发频率直至试样的振动幅度最大,此时的频率为基波共振频率f。。由试样的长度l、表观密度pR和共振频率f。可以计算出动态弹性模量。
4.2仪器设备
4.2.1所使用的仪器装置(如图3)由频率发生器与接收器、振动发生器、振动接收器和试样支撑座等部分组成。
4.2.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YS/T63.13—2016
说明:
1——可调节的配重器;
2—振动接收器;
3——振动发生器;
4——试样;
5——支撑线;
支撑座。
4.3试样
图3动态弹性模量测量装置示意图4.3.1除非合同另有要求,取样和试样的制备应满足GB/T26297.1、GB/T26297.2和GB/T26297.3的要求。如果达成采用其他的取样方式和样品制备方法,在检测报告中应当描述所使用的特定过程。4.3.2应当采用具有均匀横截面的圆柱试样,端面应当垂直纵轴线,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不小于3。在任何方向上试样的尺寸不得小于骨料最大颗粒直径的两倍。4.3.3根据4.3.2和设备的能力,应通过试验确定试样的合适长度。4.4测定步骤
4.4.1用细线或泡沫塑料条支撑试样,支撑位置为距离端面1/4长度处(基波的节点)。4.4.2将振动发生器和接收器的探头尖端安置在接近试样端面的中心。为了确保试样受到激励而振动,适当调节配重器使探头尖端恰好接触试样端面。4.4.3通过改变频率发生器的频率直至接收器显示最大值来寻找共振频率f。。为了确定所寻找的共振频率是真实的试样基谐模,可以将频率减半与翻倍来验证。4.5结果计算
动态弹性模量Edym按式(2)计算:Edyn=412· f2 · PrX10-12
式中:
Edyn——试样的动态弹性模量,单位为吉帕(GPa);PR
-试样的表观密度(按YS/T63.7进行测定),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2);试样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2)
基波共振频率,单位为赫兹(Hz)。f。
计算结果按GB/T8170规定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精密度
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限R按表1的规定执行。表1
动态弹性模量/GPa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重复性与再现性
重复性限r/GPa
本部分编号(YS/T63.13—2016)和方法;测试日期;
试样名称及编号;
试样的尺寸;
试样的质量;
测试单位及人员;
测量过程中的任何异常现象;
未包括在本部分中的任何操作细节或被认为可以选择的操作。YS/T63.13—2016
再现性R/GP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