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4022-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14022-2021
中文名称:间位芳纶印染布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Printed and dyed meta-aramid fabric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1-08-21
实施日期:2022-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芳纶
印染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30纺织物
中标分类号:纺织>>印染制品>>W71棉与棉混纺织物印染品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出版日期:2022-0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生辉、马建超、姜彬、左舒文、王明龙、是伟元、于滨、邱双林、赵伟伟
起草单位: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宁波天盾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无锡市劲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鲁丰织染有限公司、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11)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间位芳纶印染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文件适用于机织生产的各类漂白、染色和印花间位芳纶印染布,间位芳纶混纺印染布(间位芳纶含量90%及以上)可参照执行。
标准内容
ICS59.080.30
CCSW71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4022—2021
代替FZ/T14022—2012
间位芳纶印染布
Printedand dyedmeta-aramidfabric2021-08-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2-02-01实施
FZ/T14022—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FZ/T14022—2012《芳纶1313印染布》,与FZ/T14022—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文件名称改为《间位芳纶印染布》;一扩大了范围;
内在质量增加了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考核项目,纬密偏差率调整为正负偏差,调整了部分色牢度考核指标(见表1);
-外观质量按照幅宽偏差、色差、歪斜、局部性疵点、散布性疵点章条编写,删除了局部性疵点、局部性布面疵点评分说明、疵点量计规定内容(见2012年版的5.4.1、5.4.2、5.4.3、5.4.5);局部性疵点允许评分规定按分每百平方米考核并提升了考核指标(见表2,2012年版的表3);提升了色差考核指标,歪斜按照条格花斜或条格纬斜、花斜或纬斜分档考核(见表2,2012年版的表4);
删除了外观质量检验条件和方法(见2012年版的6.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宁波关盾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无锡市劲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鲁丰织染有限公司、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中国印染行业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生辉、马建超、姜彬、左舒文、王明龙、是伟元、于滨、邱双林、赵伟伟。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14022—2012。
1范围
间位芳纶印染布
FZ/T14022—2021
本文件规定了间位芳纶印染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本文件适用于机织生产的各类漂白、染色和印花间位芳纶印染布,间位芳纶混纺印染布(间位芳纶含量90%及以上)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
GB/T41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棉印染布
GB/T3917.3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0
GB/T3921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GB/T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6
GB/T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5296.4
GB/T5454
GB/T5455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
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纺织品
GB/T6152一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GB/T6529
GB/T8170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8628
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8630
GB/T14801
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GB/T17596—1998纺织品织物燃烧试验前的商业洗涤程序GB/T17760印染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1
FZ/T14022—2021
FZ/T10005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FZ/T10010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3术语和定义
GB/T411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间位芳纶印染布printedanddyedPoly-m-phenyleneisophtalamidefabric使用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简称间位芳纶)纱线为原料织造,经染整加工的机织物。3.2
间位芳纶混纺印染布
printed and dyed Poly-m-phenylene isophtalamideblended fabric使用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简称间位芳纶)、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简称对位芳纶)、导电纤维混纺纱线为原料织造,经染整加工的机织物。4分类
间位芳纶印染布按品种、规格分类,产品的品种和规格根据客户合同或用户需要确定,加工系数按附录A执行。
5要求
5.1项目
产品的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纬密偏差率、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断裂强力、撕破强力、阻燃性能、干热尺寸变化率、水洗尺寸变化率、色牢度和安全性能9项;外观质量包括幅宽偏差、色差、歪斜、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5项。5.2分等规定
5.2.1产品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的为等外品。5.2.2产品的评等,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匹评等,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中最低一项品等作为该坏布的品等。
5.2.3在同一匹布内,局部性疵点采用每百平方米允许评分的办法评定等级,散布性疵点按严重一项评等。
5.3内在质量
5.3.1产品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或GB31701的规定。5.3.2
2内在质量评等规定按表1。
内在质量评等规定
纬密偏差率/%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优等品
-2.0~+2.0
一等品
-2.5~+2.5
-5.0~+5.0
二等品
—3.0~+3.0
断裂强力/N
撕破强力/N
阻燃性能
干热尺寸变化率/%
水洗尺寸变化率/%
色牢度/级
内在质量评等规定(续)
150g/m2及以上~
200g/m
200g/m2及以上
150g/m及以上~
200g/m2
200g/m及以上
极限氧指数(LOI)/%
续燃时间/s
阴燃时间/s
损毁长度/mm
耐皂洗
耐摩擦“
耐汗渍
耐热压
优等品
一等品
-5.0~+5.0
-3.0~+1.0bZxz.net
注1:单位面积质量在150g/m以下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注2:耐光色牢度有特殊要求的,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耐湿摩色牢度一等品深色可降半级。FZ/T14022—2021
二等品
-5.0~+1.5
b深、浅色程度按照GB/T4841.3规定,颜色深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浅色,介于两者之间为中色。5.4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要求
外观质量评等规定按表2。
FZ/T14022—2021
疵点名称和类别
幅宽偏差/cm
色差/级
歪斜/%
表2外观质量评等规定
优等品
幅宽140cm及以下
幅宽140cm以上
漂色布
印花布
左中右
花斜或纬斜
同类布样
参考样
同类布样
参考样
漂色布
印花布
条格花斜或条格纬斜
局部性疵点/(分/100m2)
花纹不符、染色不匀
散布性疵点
棉结杂质、深浅细点
注1:花纹不符按用户确认样为准。-1.0~2.0
不影响外观
不影响外观
不影响外观
注2:印花布的布面疵点应根据对总体效果的影响程度评定。:歪斜以花斜或纬斜、条格花斜或条格纬斜中严重的一项考核。5.4.2每匹(段)布的局部性点允许总评分一等品
不影响外观
不影响外观
不影响外观
每匹(段)布的局部性疵点允许总评分按公式(1)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个位数。A=a×L×W/100
式中:
每匹(段)布的局部性疵点允许总评分,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允许评分数,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分/100m\);匹(段)长,单位为米(m);
标准幅宽,单位为米(m))。
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
在优等品中不允许假开剪。
二等品
—2.0~3.0
—2.5~3.5
影响外观
影响外观
影响外观
............(1)
假开剪的疵点应是评为4分的疵点或评为3分的严重疵点,假开剪后各段布都应是一等品。凡用户允许假开剪或拼件的,可实行假开剪和拼件。距布端5m以内及长度在30m以下不5.4.3.3
允许假开剪,最低拼件长度不低于10m;假开剪按60m不允许超过2处,长度每增加30m,假开剪可相应增加1处。
5.4.3.4假开剪和拼件率合计不允许超过20%,其中拼件率不得超过10%。5.4.3.5
假开剪位置应作明显标记,附假开剪段长记录单。试验和检验方法
密度检验方法按GB/T4668执行,纬密偏差率按公式(2)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式中:
纬密偏差率,%;
Di- D-×100
D间位芳纶印染布实测纬纱密度,单位为根每十厘米(根/10cm);D一间位芳纶印染布标准纬纱密度,单位为根每十厘米(根/10cm)。FZ/T14022—2021
·(2)
6.2单位面积质量试验方法按GB/T4669一2008中方法6执行,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按公式(3)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G=ml=m×100
式中: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间位芳纶印染布单位面积质量实测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间位芳纶印染布单位面积质量标称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注:单位面积质量标称值为客户要求或面料设计值,按贸易双方协议商定。6.3断裂强力试验方法按GB/T3923.1执行。6.4撕破强力试验方法按GB/T3917.3执行。·(3)
6.5阻燃性能:面料应先按照GB/T17596一1998中第7章的要求洗涤,其中,洗涤过程:洗涤12.5h,排水;漂洗0.5h,排水;漂洗0.5h,排水;漂洗0.5h,脱水4min。极限氧指数试验方法按GB/T5454执行,续燃时间、阴燃时间、损毁长度试验方法按GB/T5455执行。6.6干热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按附录B执行。6.7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按GB/T8628、GB/T8629—2017(采用洗涤程序6M,干燥程序A)和GB/T8630执行。
6.8耐光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8427—2019中方法3执行。6.9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3921一2008中A(1),采用多纤维贴衬执行。6.10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3920执行。6.11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3922一2013中多纤维贴衬执行。耐热压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6152一1997中潮压法,温度150℃士2℃执行。幅宽检验方法按GB/T4666执行。色差按GB/T250评定。
歪斜(花斜或纬斜、条格花斜或条格纬斜)检验方法按GB/T14801执行。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检验方法按照GB/T17760执行。7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按FZ/T10005执行。
8标志和包装
标志和包装按FZ/T10010执行,内包装的标志按GB/T5296.4执行。9其他
特殊品种及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5
FZ/T14022—2021
A.1幅宽、密度的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按表A,1。
产品类别
平纹类
斜纹类
缎纹类
计算方法
附录A
(规范性)
间位芳纶印染布加工系数
表A.1加工系数
幅宽加工系数6
密度加工系数c
标准幅宽按式(A.1)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W=W,×b
式中:
—间位芳纶印染布标准幅宽,单位为米(m);W,--间位芳纶本色布标准幅宽,单位为米(m);6
一间位芳纶印染布幅宽加工系数。标准(经、纬纱)密度按式(A.2)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个位数。Dt.w=dt.wXct.w
式中:
间位芳纶印染布标准(经、纬纱)密度,单位为根每10厘米(根/10cm)间位芳纶本色布标准(经、纬纱)密度,单位为根每10厘米(根/10cm);间位芳纶印染布(经、纬纱)密度加工系数。纬纱
...(A.1)
.....(A.2)
B.1原理
附录B
(规范性)
干热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
样品在高温环境下保持一段时间以后,测定经纬向尺寸变化。B.2
设备和用具
FZ/T14022—2021
恒温烘箱:温度可控制在260℃士3℃,有足够的容积使试验样品单独放置。B.2.2直尺:符合GB/T19022,分度值为1mm。B.2.3剪刀。
B.2.4不锈钢托盘。
不锈钢夹子。
试验准备
在同批印染布、不同包中,从布边10cm,距布端1m以上取样剪取样品3块,尺寸为100mm×B.3.1
100mm。
B.3.2试验样品在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平衡6h,待用。B.4试验步骤
B.4.1将恒温烘箱加热至260℃土3℃,迅速将样品用不锈钢夹子平放人恒温烘箱内,样品不应与恒温烘箱壁接触,自关上恒温烘箱门起记录时间。B.4.2在260℃士3℃高温处理5min后,打开恒温烘箱门,用不锈钢夹子取出样品,放在不锈钢托盘上。
B.4.3在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平衡6h,测量完长、宽方向的尺寸。B.5结果计算
按(B.1)计算经纬向干热尺寸变化率,以3块试样的平均值为检验结果。计算结果按照GB/T8170的规定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式中:
经纬向干热尺寸变化率,%;
E.-Ei×100%
经纬向加热后尺寸,单位为厘米(cm);经纬向加热前尺寸,单位为厘米(cm)。..........(B.1 )
FZ/T14022-2021
码上扫一扫正版服务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间位芳纶印染布
FZ/T14022—202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总编室:(010)68533533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22年1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21千字
2022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36411定价
个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1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