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FZ/T 52061-2021染色粘胶短纤维
FZ/T 52061-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52061-2021

中文名称:染色粘胶短纤维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Dyed viscose staple fiber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1-08-21

实施日期:2022-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染色 粘胶 短纤维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20纱线

中标分类号:纺织>>棉纺织>>W12棉纱、线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出版日期:2022-0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郑国全、金国周、张毅、贾长浩、段丽慧、许玉成、徐建林、盖丽轩

起草单位:绍兴国周针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愉悦家纺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沛县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河北宁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10)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染色粘胶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线密度范围在1.10 dtex~6.70 dtex的染色粘胶短纤维。


标准图片预览

FZ/T 52061-2021染色粘胶短纤维
FZ/T 52061-2021染色粘胶短纤维
FZ/T 52061-2021染色粘胶短纤维
FZ/T 52061-2021染色粘胶短纤维
FZ/T 52061-2021染色粘胶短纤维

标准内容

ICS59.080.20
CCSW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52061-2021
染色粘胶短纤维
Dyedviscosestaplefiber
2021-08-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2-02-01实施
FZ/T52061—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绍兴国周针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愉悦家纺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沛县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河北宁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国全、金国周、张毅、贾长浩、段丽慧、许玉成、徐建林、盖丽轩。I
1范围
染色粘胶短纤维
FZ/T52061—2021
本文件规定了染色粘胶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线密度范围在1.10dtex~6.70dtex的染色粘胶短纤维。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3921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4146.2
化学纤维第2部分:产品术语
纺织品
GB/T4841.3
GB/T6503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回潮率试验方法
化学纤维
GB/T8427---2019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14334
GB/T14335
GB/T14336
GB/T14337
GB/T14339
GB18401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FZ/T50014
3术语和定义
纤维素化学纤维残硫量测定方法直接碘量法
GB/T4146.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染色粘胶短纤维
dyedviscosestaplefiber
以本色粘胶短纤维为原料,经过染整加工的有色粘胶短纤维。3.2
partialunevencolor
局部性染色不匀
粘胶纤维包内局部小范围或零星出现的颜色差异,包括局部色花、色渍、色点、色斑、色块等。3.3
散布性染色不匀
diffusiveunevencolor
整批产品中出现大范围的明显颜色差异。1
FZ/T52061-2021
whitepowder
染色过程中的钙、镁离子与皂液或纯碱生成的不溶性碳酸钙沉淀物等,其沉积于纤维表面呈现的白色粉末。
4产品分类、标记
4.1产品分类
按产品的线密度、长度分为3类(按表1)。表1染色粘胶短纤维的分类和命名产品名称
棉型染色粘胶短纤维
中长型染色粘胶短纤维
毛型染色粘胶短纤维
2产品规格
30mm~40mm,1.67dtex左右
51mm~76mm,2.20dtex~3.33dtex
70mm~150mm,3.33dtex以上
产品规格以纤维线密度(dtex)、切断长度(mm)和颜色(或色号)表示。例如,1.67dtexX38mm红色粘胶短纤维。
注:颜色或色号由供需双方约定标记。5要求
5.1项目
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包括干断裂强度、湿断裂强度、干断裂伸长率、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长度偏差率、超长纤维率、倍长纤维、残硫量、症点、耐皂洗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安全性能、外观质量。
5.2分等规定
5.2.1同一原料、同一色号、同一批次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5.2.2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5.3
技术要求
棉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按表2规定。5.3.1
中长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按表3规定。毛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按表4规定。染色粘胶短纤维外观质量要求按表5规定。项目
干断裂强度/(cN/dtex)
湿断裂强度/(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
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超长纤维率/%
倍长纤维/(mg/100g)
残硫量/(mg/100g)
症点/(mg/100g))
耐皂洗色牢度/级
耐摩擦色牢度/级
耐光色牢度/级
安全性能
棉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
优等品
一等品
按GB18401规定执行
注1:来料加工时,长度偏差率、超长纤维率、倍长纤维、残硫量、疵点不考核。注2:耐光色牢度有特殊要求的,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FZ/T52061-2021
三等品
2-3(深色2)
M为干断裂伸长率中心值,棉型不得低于19.0%。中心值亦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一且确定,不得随意更改。深浅色别按GB/T4841.3分档,颜色深于1/12标准深度色卡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标准深度为浅色。b
干断裂强度/(cN/dtex)
湿断裂强度/(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
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超长纤维率/%
倍长纤维/(mg/100g)
残硫量/(mg/100g)
疵点/(mg/100g)
中长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优等品
一等品
三等品
FZ/T52061—2021
耐皂洗色牢度/级
耐摩擦色牢度/级
耐光色牢度/级
安全性能
中长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续)优等品
一等品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按GB18401规定执行
注1:来料加工时,长度偏差率、超长纤维率、倍长纤维、残硫量、疵点不考核。注2:耐光色牢度有特殊要求的,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三等品
2-3(深色2)
中心值亦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一且确定,不得随意·M为干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中长型不得低于19.0%。更改。
b深浅色别按GB/T4841.3分档,颜色深于1/12标准深度色卡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标准深度为浅色。表4毛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项目
千断裂强度/(ceN/dtex)
湿断裂强度/(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
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倍长纤维/(mg/100g)
残硫量/(mg/100g)
疵点/(mg/100g)
耐皂洗色牢度/级
耐摩擦色牢度/级
耐光色牢度/级
安全性能
优等品
注1:来料加工时,长度偏差率、倍长纤维、残硫量、点不考核。注2:耐光色牢度有特殊要求的,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一等品
按GB18401规定执行
三等品
2-3(深色2)
·M为干断裂伸长率中心值,毛型不得低于18.0%。中心值亦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深浅色别按GB/T4841.3分档,颜色深于1/12标准深度色卡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标准深度为浅色,b
局部性染色不匀
散布性染色不匀/级
色差/级
回潮率
表5染色粘胶短纤维外观质量要求优等品
按色卡或来样
同批包间
同包内部
白粉、污渍
一等品
不明显
FZ/T52061—2021
二等品
不明显
染色粘胶短纤维的公定回潮率为13%,产品实际回潮率应控制在8%~13%之间。试验方法
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试验按GB/T14337规定执行。
线密度偏差率试验
按GB/T14335规定执行。
长度偏差率、超长纤维率、倍长纤维试验6.3
按GB/T14336规定执行。
残硫量试验
按FZ/T50014规定执行。
疵点试验
按GB/T14339规定执行。
耐皂洗色牢度试验
按GB/T3921—2008中方法A(1)规定执行。耐摩擦色牢度试验
按GB/T3920规定执行,染色纤维纺制29.5tex(20s)单纱后再进行试验或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耐光色牢度试验
按GB/T8427—2019中方法3规定执行。安全性能
按GB18401规定执行。
FZ/T52061-2021
6.10外观质量
6.10.1检验外观质量时,采用室内北向自然光源,人射光与样品成45°,观测者视线与样品基本垂直,如光源不足,照度低于6001x时,采用标准光源灯箱。6.10.2取待测染色粘胶短纤维100g~200g,放置于标准温湿度[温度(20士2)℃,相对湿度(65士3)%条件下不少于4h,使待测物与周围的温湿度达到平衡状态后,再进行检验。6.10.3检验时,手持并握紧待测样和对照样,使待测样和对照样的密度相近,并排放置且常调换位置,观测者视线与样品表面基本垂直,检验时,散布性染色不匀和色差按GB/T250评定,局部性染色不匀和白粉、污渍项目采用目测观察。6.11回潮率
按GB/T6503规定执行。
7检验规则
7.1取样规定
各性能项目取样按GB/T14334规定的取样方法执行。2检验结果评定
各技术要求项目的测定值或计算值与表2~表4中项目指标的极限值比较,评定每项等级。外观质量测量值按表5外观质量要求项目指标比较,评定每项等级。最终以检验批中各性能项目中最低项的等级定为该产品的等级。
7.3复验
7.3.1如供需双方对检验结果或质量有异议时,在规定期限内,可由双方重新抽取相同数量的产品进行复验。申请复验时,为不影响产品试验的需要,对于产品质量指标的复验,最少应保留收货总数量的60%以上。
7.3.2复验结果的判定同7.2。
7.3.3复验以一次为准,凡判定合格的应作全批合格,判定不合格的应作全批不合格。7.3.4公定质量按式(1)计算:
1+R。
m=ml=#
式中:
批产品包装件公定质量,单位为千克(kg);批产品包装件净质量,单位为千克(kg);m
R。粘胶纤维公定回潮率(13%);R
实测回潮率,%。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1)
8.1.1每件产品外包装应注明产品名称、规格、颜色、等级、批号、包号、净重以及商标、生产企业名称、6
厂址、执行标准号及生产日期等。2每批产品应附质量检验单。
8.1.3包装上应有防潮、小心轻放等标志。8.2包装
FZ/T52061-2021
成包时应包装完整。每批包型相同,各包重量差异应不超过士10%;不同规格,颜色、批号、等级的产品应分别包装。
包装材料及包装质量应保证纤维不受损伤,包装完整,纤维不裸露,并用包装带捆扎结实。8.2.2
8.3运输
运输中应采取防潮、防雨、防晒、防污损等措施,保持外包装完好。8.4购存
产品应按批人库堆放,贮存在干燥、清洁的仓库中。9其他
用户对本产品有特殊要求者,供需双方可另订协议。FZ/T52061-2021
码上扫一扫正版服务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染色粘胶短纤维
FZ/T52061—202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总编室:(010)68533533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22年1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20千字
2022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36455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