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行业标准(SJ) > SJ 20686-1998 中继信令处理模块通用规范
SJ 20686-199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J 20686-1998

中文名称:中继信令处理模块通用规范

标准类别:电子行业标准(SJ)

英文名称: 中继信令处理模块通用规范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8-03-18

实施日期:1998-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509664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L5963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7.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J 20686-1998 中继信令处理模块通用规范 SJ20686-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5963
SJ20686-1998
中继信令处理模块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trunk signalling processing modules1998-03-18发布
199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1范围
引用文件
质量保证规定
交货准备
说明事项
缺陷分类(补充件)
附录A
+AI.+.I......I....I..I...+..T-..iiikAoNir kAca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中继信令处理模块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trunk signalling processing modules1范围
SJ 206861998
1.1主题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中继信令处理模块的分类,要求、质量保证规定、交货准备及说明事项。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增量调制通信系统中干线节点交换机和多功能节点交换机的中继信令处理模块(以下简称模块)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1.3分类
1.3.1模块按群路端口数可分为2、4.、8、16四级。1.3.2按适用的环境条件
其工作温度严酷等级分为以下三类,见表1表1
2引用文件
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工作温度
-55°℃~85℃
-40 °C55 °℃
-25 °C ~ 55 °℃
GJB151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JB152A一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GJB179A-96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表GJB367.2—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牛环境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8-03-1B发布1998-05-01实施
SJ 20686-1998
GJB367.3—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可靠性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方法GJB367.5--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3要求
3.1合格鉴定
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3.2模块的组成
模块是由数字信号处理器系统(DSP)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组成,由硬件电路和软件共同完成其处理功能。详见图1.数字信号处理器
数据存储器
软件程序
存储区
现场可编程门陈列
硬件程序存储区
图1中继信令处理模块组成
注:BU:缓冲交换单元:MP:主处理器。3.3外形尺寸
工模块外形尺寸:1xbxh:200mmx100mm×12mm。3.4外观质盘
a。文字、符号应清晰;
b。模块及引出脚应结构牢固,无损伤。3. 5性能特性
3.5.1比特率
TKANrKAca-
节点交换机
SJ 20686--1998
中继群比特率256/512/1024kbit/s。(见4.7.3.1))3.5.2群路端口
可处理2、4、8、16个群路端口的中继信令。(见4.7.3.1)3.5.3信令传送
中继信令以码组形式在中继群的1时隙传送。(见4.7.3.2)3.5.4信令方式(见4.7.3.3)
3.5.4.1信令比特率为16kbit/s
3.5.4.2采用差错检测码和请求重发的保护方法。3.5.4.3编码方法:
.信令信息包含在32比特的码组内,见表2每纽包括:16比特信息或16比特同步码,4比特组号,1比特OK/RO(正确/重发请求)和11比特的检错码:
信息比特或同步码
b.16比特的同步码为1110100100010110:杂比特
组号为模16计数,每有一新的数据组,该计数器加1:c.
OK/RQ位值,用“1”表示正确,用“0”表示重发请求:d.
码组检验:10位检验字段,由前21位数据、码组号、OK/RO位及后10个“0″产生,编码方案为DCH(31,21)产生10比特的校验码,由公式1表示:(X$+X2+1)(X$+X4+X3+X3+1)
f奇偶性:32位码组中的最后一位为奇偶校验位,采用奇校验方法。3.5.5误码率适应性(见4.7.3.5)(1)
两节点间中继链路平均误码率大于10-3并且不超过5min时,链路连接正常,大于5min时,中继连接,并向主机提供告警信息,当误码率优于10-3时链路恢复正常。3.5.6电源(见4.7.8)
直流输入电压:5V±0.25V。
3.5.7功耗(见4.7.3.6)
功耗小于4.2W。
3.5.8连续工作时间(见4.7.3.7)连续工作时间为24 h
3. 6接口 (见 4.7.3.4)
3.6.1物理接口
SJ 20686-1998
a.模块的安装采用96芯连接器:b、输入电源、接地脚固定引脚号。3.6.2电气接口:
a.模块与缓冲交换单元以并行总线方式接口,b模块与主处理器以并行总线方式接口3.7环境要求
3.7.1温度
由于通信设备的工作环境不同,模块的工作温度等级可分为三类,3. 7. 1. 1 T作温度:
1-55 °C~85 °C;
II-40°C~55°C;
III-25 °C~55°C。
3.7.1.2购存温度:-55°℃~70°C。3.7.2湿热
湿热要求应符合GIB367.2中《411湿热试验》第3章地面和机载通信设备的严酷等级。
3.7.3盐雾
盐雾要求应符合GJB367.2中《413盐雾试验》中第3章规定的盐雾处理方式与试验时间选择其中之一,或由产品规范规定。3.7.4冲击
冲击要求应符合GJB367.2中《408冲击试验》表408—1的规定。3.7.5振动
振动要求应符合GJB367.2中《409振动试验》4.1条的规定。3.7.6薛菌
菌要求应符合GJB367.2中412霉菌试验》第3章a项的规定。3.8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要求应符合GB151A中的有关规定,具体规定由产品规范及合同规。
3.9可靠性
模块MTBF≥30000h,或由产品规范及合同规定。3.10标志和代号
模块的标志和代号如下:
TTTKAoN KAca
SJ20686--1998
环境类别
群路端口数
中继信令处理模块代号
例:群路端口为2,工作温度-55°C~85°℃C的中继信令处理模块表示为:MTS-02 I
4质量保证规定
4.1检验责任
除合同或订单另有规定外,承制方应负责完成规范规定的所有检验。必要时,订购方域上级鉴定机构有权对规定的任一检验项目进行检验4.1.1合格贵任
所有产品必须符合本规范第3章和第5章的所有要求,本规范中规定的检验应成为承制方整个检验体系或质量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合同中包括本规范术规定的检验要求,承制方还应保证所提交验收的产品符合合同要求。质量一致性抢样不允诈提交明知有缺陷的产品,也不能要求订购方接收有缺陷的产品。4.2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类如下:
a.鉴定检验;
b,质量一致性检验。
4.3检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应在下列正常试验人气条下进行各种试验:a.溢度:15c~35°c;
b.相对湿度:20%~~80%:
c.气压:试验场所的气压;
d、电压要求:5V±0.25 V;
e.使用仪器的要求:检测仪器精度要比被测模块要求的至少高一个数量级。4.4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一般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进行。当模块的士要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而影响模块的重要性能,使原来的鉴定结果不再有效时,也应进行鉴定检验。鉴定检验应在上级鉴定机构认可的实验室中进行。4.4.1样品数量
SJ 20686—1998
鉴定检验的样品,一般应不少于10块可靠性试验的样品数量按合间规定或由承制方或订购方共同商定。4.4.2检验项目
鉴定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3
4.4.3合格判据
当所检验项目均满足第3章和第5章的要求时,则判为鉴定检验合格。如果任何一个检验项目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应停止检验,承制方应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继续进行检验:若继续检验所有检验项目都符合规定的要求,则判鉴定检验合格:若继续检验仍有某个项目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判为鉴定检验不合格。
4.4.4鉴定合格资格的保持
为了保持鉴定检验的合格资格,承制方应提供产品的试验资料,一般为一年一次。4.5质量一致性检验
4.5.1检验分组
模块的质量一致性检验分为A,C,D组。4.5.2检验批的形成
检验批的形成应符合GJB179A中5.4.6的规定。4.5.3A组检验
4.5.3.1检验项目
A组检验项目见表3。
4.5.3.2抽样方案
对承制方提交的检验批产品百分之百的进行A组捡验。检验批质量以每百单位产品缺陷数表示,可接受的每百单位产品缺陷数由产品规范规定。缺陷分类见附录A。
4.5.3.3合格判据
根据捡验结果,计算出每百单位产品缺陷数,署等于或小于规定值,则判该批A组检验合格,否则,判该批A组检验不合格。A组检验不允许有致命缺陷,“旦发现致命缺陷,则拒收。- 6 -
KANKAca
外形尺寸
外观质量
比特率
群路端口
信令传送
信令方式
误码率适应性
逆续工作时间
标志代号
电磁兼容性
可靠性
SJ 20686-1998
质量一致性检验
注:表中符号“○”为必做项目,“△”对选做项三。4.5.3.4重新检验
章条号
检验方法
章条号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1 4.7.4.3
A组检验不合格的批,承制方应对该产品进行分折,找出缺陷原因并采取纠正措-7
SJ 20686—1998
施后,可重新提交检验。对于重新提交的批应与新批分开并加以“重新提交批”的标志,若重新检验合格,则仍判该批A组捡验合格:若重新检验不合格,则判该批A组检验不合格。
4. 5. 3. 5A 组样品处理
经A组检验的合格批中,对有缺陷的产品:承制方应负责修理并达到产品规范规定的要求后,可按合同或订单整批交付,4.5. 4 C 组检验
C组检验应在A组检验合格的产品上进行。4.5.4.1检验项目
C 组检验项自见表 3。
4.5.4.2批样方案
王除非另有规定,C组检验的抽样方案应按GJB179A的规定,采用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及一般检查水平I,可接收质量水平AQL值,建议从表4中选用:表4
缺陷分类
严重缺陷
轻缺陷
b.根据抽样方案所抽取的样品,按表3的项目进行检验4.5.4.3含格判据
根据检验结果,若产品中发现的缺陷数小于或等于命格判定数,灿判该批产品为C组检验合格。否则,判该批C组检验不合格。4.5.4.4重新检验
如果样品未通过C组检验应停止产品的验收和交付。承制方应将不合格的情况通知上级鉴定机构,在查明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后,可重新提交检验,重新检验时,应增加样品数量,并根据上级鉴定机构的意见进行全部试验或检验,或只对不合格项日进行试验或检验。
若重新捡验合格,则判C组检验合格,若重新检验不合格,则判C组检验不合格。4.5.4.5C组检验样品处理
经受C组检验的样品,承制方应将所有已发现的或潜在的有缺陷的产品修复后,再经A组检验含格后,可按同或订单批交付。4.5.4.6检验周期
除非另有规定,C组检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在下列情况下也应进行C组捡验:- 8 -
TTTKAoN KAca
a.弧立批;
SJ 20686—1998
b.连续批的每一投产批的首次提交批c.结构材料和工艺有改变时。
4.5.5D组检验
D组检验应在已通过C组检验的产品上进行4.5.5.1检验项目
D组检验项目见表3。
4.5.5.2抽样方案
D组检验,样品应从A组检验合格批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数量由产品规范规定。
4.5.5.3不合格
如果样品未通过D组检验,则应停止产品的验收和交付:承制方应将不合格情况通知鉴定机构,在采取纠正措施后,应根据鉴定机构的意见进行全部试验或检验,或只对不合格项目进行试验或检验,若重新试验仍不合格,则应将不合格情况通知鉴定机构。
4.5.5.4样品处理
除另有规定外,经D组检验的样品,一般不作为止式样品交付,样品的处理,由合同规定或由承制方与定购方协商确定。4.5.5.5检验周期
在下列任意情况需对提交的产品进行D组检验;a.产品正式生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或关键元器件出变更影响产品质量:b.合同或订单要求进行 D组检验时。4.6包装检验
包装检验项目抽样方案及合格判据按GJB367.5中第6章要求,具体内容由产品规范规定。
4.7检验方法
4.7.1外形尺寸
用标准量具测量外形尺寸,检查模块的安装应符合3.3条的要求,4.7.2外观质量
采用目视和手感检查。
4.7.3性能指标测试
4.7.3.1比特率与群路端口
测量中继群比特率256/512/1024kbit/s,通过软件实现对接收比特率与中继群路口-9-
SJ 20686—1998
发送比特率的一致性的检,中继信令以码组形式在中继群的1时传送。中继信令模块与接口电路配合,在中继群速率为256kbit/s,512kbit/s或1024kbit/s的情况下,均在1时隙传送中继信令,其功能由硬件定时信号控制,而对1时信令进行接收、编码、发送,保证中继群的正常连接的检测由软件来完成4.7.3.2信令传送
试中继群1时隙传输,通过对信令码的奇偶校验和亢余校验,统计出错码组个数点实际传输码组个数的比例,实现对电继群1时传输的谢试4.7.3.3信令方式
检查产生的编码是否按3.5.4.3编码方法的规定面生成的,通过对收到的信令码组的亢余比特和奇偶值与码组中的穴余比特值和奇偶值相比较是否一致,实现对信令编码的捡错。
4.7.3.4接口
通过目测以及自检与从主机发收数据的一致性实现对物理接口和电气接口的检查4.7.3.5误码率适应性
利用信道模拟器,两节点间的中继链路平均误码率大于10-,经过5min,判断信号接收器是否正常工作。
4.7.3.6功耗
通过检测电源的电流值,即可完对功耗的检测。4.7. 3.7连续T作时间
通过连续观察模块工作24h后是否正常工作来完成对模块的连续工作时间的检测。4.7.4环境试验
4. 7. 4. 1温度
a.低温:低温试验按GJB367.2中《401低温试验》第4章的规定进行。初始检测、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的项目由产品规范规定。b.高温:高温试验按GJB367.2中《402高温试验》第4章的规定进行,初始检测、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的项目由产品规范规定。4.7.4.2湿热
湿热试验按GJB367.2中《411湿热试验》4.1规定进行。初始检测、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由产品规范规定。
4.7.4.3盐势
盐雾试验按GJB367.2中《413盐募试验》第4章的规定进行,初始检测、中间检测和最后检测由产品规范规定。4.7.4. 4冲击
- 10 -
TKAN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