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5225-1985 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 X射线衍射K值法
GB/T 5225-198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225-1985

中文名称: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 X射线衍射K值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Quantitative phase analysis of metallic materials - X-ray diffraction K value method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5-07-18

实施日期:1986-07-01

作废日期:2007-09-29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6254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金属材料试验>>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理化性能试验方法>>H21金属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调整为YB/T 5320-2006

出版信息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8, 字数:11000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

归口单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局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金属材料多晶粉末中的物相含量。也可供其他材料的多晶粉末试样定量相分析参照使用。 GB/T 5225-1985 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 X射线衍射K值法 GB/T5225-198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
X射线衍射K值法
Metal materials--Quantitative phase analysis\Value K\ method of X - ray diffractionUDC 56s :520
GB 5223 --85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金属材料多晶粉末中的物相含量。也可供其他材料的多晶粉未试样定量相分析参照使用。
-种物相的X射线衍射花样是该物相的晶体结构特性表征。用K值法对多相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时,某相的衍射线累积强度与该相在试样中的含量有公式(1)、(2)的关系(推导见附录A):1la(hikili)
K?Ir(hikit)\W
Tachikili)Wr
IF(hkti)
式中:
Ta(hikili)-
Ir(hikit)
a(hikiti)
TF(hikit)
u相在待测粉未中的重量含量;Www.bzxZ.net
一比例常数。对同辐射,该常数与待测a相及参考物质有关;一待测粉未加入参考物质盾,a相(hiili)晶面的衍射线累积强度;待测粉未加入参考物质后,参考物质(h次)晶面的衍射线累积独度;参考试样中a相(hili)晶面的衍射线累积强度;参考试样中参考物质(h)晶面的衍射线累积强度;待测粉未加入参考物质后,参考物质的重量;待测粉末加人参考物质时,所取待测粉来的重量;参考试样中参考物质的重量:
参考试样中待测相粉末的重量。本方法特点是通过先求K值最后测定X。注:参考试样指求K值时所配制的试样。2试样的要求和制备
2.1配样
2.1.1称重
配样称重时,重量的相对偏离量不得大于0.1%。2.1.2参考物质与参考试样
2.1.2.1参考物质的选择
选择参考物质的原则是:
a:在测试过程中,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潮解:国家标准局1985~07-18发布
1986-07-01实施
GB5225—85
b、用十测量的衍射线强度要强,其峰位与待测相的测量衍射线接近们又不重迭,也不受其他衍射线!扰;
参烤物质的线吸收系数、颗粒半径应与待测相尽鼠接近。颗粒半径要符合本标准2.1。2.2的c.
要求。
参考物质、待测相的线吸收系数和颗粒半径应满足公式(3):2.1.2.22
式中:u
待测相的线吸收系数,1/cm;
参考物质与待测相的混合物的线吸收系数;D颗粒直径,μm。
参考物质和待测相的颗粒半径许可范围为0.1~50um。2.1.2.3求K值时,纯参考物质与纯待测相混合而成的参考试样的配比建议为:WE
(3)
当参考物质与待测相的被测衍射线累积强度相差较大时,应改变配比,增强弱衍射线的累积强度。2.1.2.4待测粉末中加入参考物质的量应使混合试样中待测相与参考物质所选用的衍射线累积强度基本相当。
注:混合试样指待测粉未加人参考物质后制成的试样。2.1.3待测粉来与混金试样
2.1.3.1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待测粉未与混合试样必须不发生相变、不潮解、化学性质稳定。2.1.3.2待测粉未的颗粒半径应满足2.1.2.2的要求。2.1.4混样
将2.1.2.3和2.1.2.4配成的粉末分别用玛瑙乳钵研磨30~40min混合均勾。2.2试样的制备
2.2.1参考试样和混合试样的大小与厚度在任何选用的衍射位置,X射线的照射区域不得超出试样的表面范围。试样的厚度应满足公式(4):
式中:t-一试样的厚度,cm;
9掠射角,度;
-试样的线吸收系数,1/cm;
o按国际物理常数表计算得的混合粉末密度,g/cm3;o
混合粉末的实测密度,g/cm2。
(4)
2.2.2制样
2.2.2.1采用常用的试样框架,在框架下面垫块大于框架、约300号的金相砂纸(也可用相应粗糙的毛玻璃)。
2.2.2.2将研磨好的混合粉末倒人试样框架内,垂直压紧成型。将压好的试样翻转180°角,取下砂纸,把试样与砂纸(或毛玻璃)接触的面作:为测试面。2.2.2.3
试验仪器和试验条件
3.1衍射仪
衍射仪综合稳定度*优1%。
3.2试验条件
3.2.1扫描速度
GB5225—85
选用每分钟0.5度或每分钟0.25度为宜。3.2.2时间常数
相应选用2s或者4s为宜。
3.3衍射峰形要求
蜂高应大于背底波动幅度的4倍;峰高约为半高宽的4倍为宜。
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
在作处量测定之前,参考试样和混合试样的衍射线强度先要与JCPDS标准卡片校对,检参号物质和待测相有无择优取向。者存在择优取向,则应重新制样,尽量改善或消除择优取向。择优取向不严重时,按附录B进行修止。
4.1参考试样K值的测定
4.1.1欲求K值的纯待测相,须先进行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检查其纯度,不得出现杂质衍射线条。4.1.2按2.1.2选择的纯参考物质,应按4.1.1进行纯度检查。4.1.3按2.1.1和2.1.2分别配样。4.1.4按2.1.4和2.2制备试样。
4.1.5记录所选用的各衍射线的累积强度。4.1.6每个试样至少重复制样三次,每次制成的试样测量三次衍射线累积强度。把每次衍射线累积强度值代人公式(2)求出每次的K值,取其平均K值。要求每次测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1)要与仪器的综合稳定度相当。-1按公式(5)计算:(-Yi)
× 100%
式中:y
一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Yi第i次测量结果,
一测量次数。
4.1.7按公式(2)计算K值。
4.2待测相含量的测定
4.2.1按2.1.2.4在待测粉末加入参考物质,按2.2.2制样,以使被测相所选取的各衍射线符合3.3。
4.2.2按4.1.6记录各相应衍射线的累积强度。4.2.3将4.1.7测定的K值和4.2.2的结果代人公式(1)计算出待测相的百分含量Xa。4.3者满足上述要求,则Xa相对偏差5%。*本标准仪器练合稳定度是指同·-试验条件下对商-试样的同·衍射面,葡隔10min测计·次衍射强度、8h所测衍射线强度值的相对标准偏差-1277
A.1本标准中公式(1)的推导
GB 5225--85
附录A
(补充件)
粉未衍射的衍射线累积强度可以表示成1
32折R
-C.A3.G.V
.23.N2.IF12-
32元R
式中:
R—测角仪半径;
电子的质量,
电了的电荷;
光速:
N—单位体积的晶胞数;
入—--波长;
I。——-人射线强度;
F-结构振幅;
—多重性因子,
一掠射角;
1 +cos220
sin2Acrs9
罗仑兹一偏振因子;
德拜-瓦洛因子,
吸收因子:
—被照射部分的体积。
1+cOs22A
sin?cost
1+cos226
sin2gcos
对于混合试样,设其中r为参考物质,凡不变时,则第a相与参考物质r间的衍射线累积强度比有:Ia- Ca3GVa.- Ga, Wa/Pa.-.
I,\CA3GV
式:aa相的密度;
—--参考物质的密度;
W参考物质r的重量;
W a-—-a相的重量;
la待测粉未加入参考物质后,相的衍射线累积强度;/—-待测粉末加入参号物质后,参考物质的衍射线累积强度。Ga/Pa
则公式(A4)可变换成
上武即本标准功公武(2)。
在加入参号物质前,Q相在待测粉未中所占的重量含量X为278
·(A6)
待测粉未的重鼠。
武t:Wo-
GB5225-85
将公式(A7)代人公式(A6),整理得Xa=
上式即本标准中公武(1)。
A.2K值的意义
由于\
它是与待测a相和参考物质本身的性质、所选用的衍射而以及所选辐射有pa/pr
关的个物理最,因而当所选用辐射一定时,对于已定两物质的指定衍射晶面,其值就是个比例常数。
GB5225—85
附录B
(补充件)
B.1若择优取向不严重,可采用下列公式修正衍射线累积强度:I(hikili)=
o*(hikiti)
式中:
I(hikili)
It(hikili)
p*(hikili)
2 Nhikilt)/(hikili)
Tu(hikito)
It(hikiti)
N(hikiti).-
Tu(hikit)
经择优取向校正后(hikiti)晶面的衍射线累积强度:(B1)
It(h;kili),Tt(hikill)——存在择优取向时(hikili),(hikli)晶面的衍射线累积强度;p*(hikil:)
(hihiti)晶面的取向几率密度(极点密度);N(hikili),N(hikili)
lu(hikili),lu(hikit)
(hikili),(hkll)晶面的多重性因子;—无择优取向时,(hikili),(h山i)晶面的衍射线累积强度(也可采用JCPDS-卡片给出的衍射线的相对强度;—一选用的衍射晶面数。
B2为获得满意的修正结果,要求平均取向儿率密度值符合o*(hikiti)
式t: m
[Nhikili)p* (hikito)
Nhikit)
选用的衍射晶面数,mn。
本标准要求p*值在0.95~1.05范围内。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负贡起草。(B3)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金生、金学彩、谢锡庆、陈鸿业、沙均、覃道湘、高秀娟、杨承丽、孙金贵。28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