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40.3-199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金属材料试验>>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理化性能试验方法>>H22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7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0-0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4-04-09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王学智、戎宗泽、李芷娟
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机械工业局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按GB/T4340.2对维氏硬度计间接检验所用的标准维氏硬度块的标定方法。本方法仅适用于对角线长度不小于0.02Omm的压痕。本标准中的力值是根据千克力(kgf)值换算而来的。这些力值都是在采用国际单位制(SI)以前所引用的。国际标准在下一次修订时将考虑和研究引用SI单位的试验力整数值(整数牛顿值)的益处和由此对相关各硬度标尺所产生的后果。届时,随着国际标准的变化本标准也将做相应的修订。 GB/T 4340.3-199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4340.3-199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T 4340.3-1999
本标准是在等同采用新国际标准ISO6507-3:1997《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基础上,合并修订原两项\标准维氏硬度块”的国家标准而制定的。本标准的整体结构、层次划分、编写方法和技术内容与ISO6507-3:1997完全一致,并符合家标准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标准的规定。本标准与等同采用的国际标准ISO6507-3在编辑上有以下微小差异:a)增加了前言。
b)由于IS()6507-3第2章引用标准”中所引用的国际标准均已不同程度地转化成我国标准,故本标准第2章“引用标准”中直接引用了与之相对应的我国标准。本标准对原两项独立的“标推维氏硬度块”国家标准GB/T7663--1987《标准维氏硬度块》和GB/T17199-1997标准维氏硬度块(小于HV0.2)的标定》做了如下修订:1.与\维氏硬度试验”的国际标准整体结构变化--致,将GB/T7663-1987和GB/T17199--199?两项不同的国家标准合并成本标准-—GB/T4340的第3部分。国家标推GB/T4340在“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总标题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第1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2.在适用范围中补充规定了试验力范围为1.961~<49.03N的小力值标准维氏硬度块。3.统一规定了标准块的厚度。
4,修改了标准维氏硬度机的压痕测量装置估测能力和最大允许误差的指标。5、取消了试验力范围为49.03~980.7N标准维氏硬度块的形状、长度(或外径)与宽度(或内径)尺寸、硬度值的稳定度,检验规则和包装的规定,以便同IS06507-3:1997保持-一致。6.新增加了示范压头正方形截面允许误差的示意图(见图1)和第9章(有效性)。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7663-1987和GB/T17199-1997。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参加起草单位:上海材料试验机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泉州市东海仪器硬度块厂。本标推主要起草人:王学智,程兵,戎宗泽、李芷娟、陈志明。GB/T 4340.3-—1999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订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已确立的标推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需取得至少75%参加投票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正式发布。国际标准ISO6507-3是由ISO/TC164\金属力学试验”技术委员会的SC3“硬度试验\第3分委员会制定的。
本标准(ISO6507-3第二版)取代了ISO640:1984和ISO640-2:1993,并做了如下修订:-将标准硬度块标定的两个不同的国际标准(ISO640:1984和ISO640-2:1993)合并成ISO6507的本部分。
新增加了用于示范压头的正方形截面允许误差的图1。一增加了有关测量装置估测能力和最大允许误差的新表(表3)。修改了表3中标准块的不均勾度最大允许值的指标。新增加了有关标推块有效性的第9章。ISO6507是在“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总标题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1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39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Www.bzxZ.net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Metallic Vickers hardness test---Part 3:Calibration of hardness reference blocksGB/T 4340.3 - 1999
idt ISo 6507-3:1997
代替GB/T7663--1987
GB/T 17199-1G97
本标准规定了按GB/T4340.2对维氏硬度计间接检验所用的标准维氏硬度块的标定方法。本方法仅适用于对角线长度不小于0.020mm的压痕。本标准中的力值是根据千克力(kgf)值换算而来的。这些力值都是在采用国际单位制(SI)以前所引用的。国际标准在下一次修订时将考虑和研究引用SI单位的试验力整数值(整数牛顿值)的益处和由此对相关各硬度标尺所产生的后果。届时,随着国际标准的变化本标准也将做相应的修订。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031—1995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neqISO468:1982)GB/T4340.1-—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eqVISO6507-1:1997)GB/T4340.2--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idtISO6507-2:1997)GB/T13634--1992试验机检验用标准测力仪器传感器式标准测力仪(neqIS376:1987)3标准块的制造
3.1标准块应特殊制备,并且制造厂要重视需要使用的制造工艺过程,以使块获得必要的均质性、组织稳定性和表面硬度的均匀性。
3.2每一待标定的金属块的厚度不应小于6mm。3.3标准块应无磁性。建议制造厂应保证对钢制的块,在其制造工艺结束均要经过退磁处理。3.4标准块的试验面与支承面平面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0.005mm;平行度的最人允许误差不应超过 0.010 mm/50 mm。
3.5标准块的试验面不应有影响压痕测量的刮伤、划痕等缺陷。试验面表面粗糙度参数Ru不应超过0.05μm;支承面不应超过0.8um;取样长度t应为0.80mm(见GB/T1031)。3.6标准块在标定后,不应从标准块上去除任何材料。为便于对此进行检查,标定时应在块上标注其厚度,精确到0.01mm;或在其试验面.上做出鉴别标记(见第8章)。4标准机
4.1标准维氏硬度机除应满足GB/T4340.2规定的要求外,还应满足4.2的要求。4.2标准机应进行直接检验,检验周期不超过·一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0-10批准2000-03-D1实施
直接检验包括:
a)试验力的检验;
b)压头的检验;
c)测量装置的检验;
d)试验力保持时间的检验。
GB/T 4340. 3 —1999
检验标准机的器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应具有检定合格的溯源性。4.2.1每一个试验力均应准确到GB/T4340.1规定的标称试验力的士0.1%以内(对于正常力和小力值硬度);士0.5%以内(对于显微硬度)。力应使用符合GB/T13634---1992规定的0.1级标准测力仪或通过具有相同准确度的其他方法进行测量。
4.2.2金刚石正四棱锥体的四个面应高度抛光,且无表面缺陷,其平面度在0.0003mm以内4.2.3金刚石棱锥体锥顶的两相对面夹角应为136°士0.1°。金刚石棱锥体轴线与压头柄轴线(垂直于安装面)之间的夹角应小于0.3°。4.2.4金刚石压头的顶尖应使用高倍测量显微镜或最好使用干涉显微镜检验,若四个面不相交于点,两相对面交线的长度应小于0.001mm;对于显微硬度试验,交线长度不应超过0.00025mm。4.2.5用垂直于金刚石棱锥体轴线的平面横截锥体的四个面,对所形成的具有90°士0.2°角的四边形(见图1)应进行检验。
图1正方形截面的允许误差
4.2.6所要求的测量装置的估测能力视被测量的最小压痕的大小而定。测量装置标尺的分度和对压痕对角线的估测能力应符合表1的规定。392
对角线长度d
GB/T4340.3—1999
测量装置的估测能力
最大允许误差
±0. 000 2 mm2
4.2.7测量装置应使用标推刻线尺对其每-一工作范围至少分五个间隔测量进行检验。测量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4.2.8对于显微硬度试验,传到标准机的最大允许振动加速度应为0.005gn(g.=9.80665m1/s2,为标谁自由落体加速度)。
4.2.9从开始施加力至达到满试验力的时间和压头的接近速度应满足表2的要求。施加试验力的持续时间应为13~15s。表2
试验力范围
1.961≤F<49.03
F≥49.03
5标定方法
施加试验力的时间
压头的接近速度
0. 05 ~0. 2
0. 05 ~ 0. 2
标准块应在(23土5)C的温度范围内,使用GB/T4340.1规定的一般试验方法,在本标准第4章描述的标推机上进行标定。
6压痕数目
在每一标推块的整个试验面上应均勾分布地压出五个压痕。7硬度均匀度
7.1将测定的各压痕对角线的算术平均值d,、d2、*~ds按从小到大递增的次序排列。在规定的标定条件下,标推块的硬度均匀度用下面的差值确定:ds - d,
并以?的百分数表示,其中:
a=d+d±+d
7.2表3中给出了标准块硬度均匀度的最大允许值。采用说明:
1]ISO6507-3:1997中无“士\号,此栏中的“±”号为本标准所加。363
标准块的硬度
>225 HV
1)以较大者为准。
8标志
GB/T4340.3—1999
标准块硬度均匀度的最大允许值(以的百分数表示),兴4.0或0,001 mm
8.1每一标准块上应标记下列内容:HV 0. 2~a)在标定试验中测定的度值的算术平均值,如249HV30;b)供方或制造者的名称或标志;c)编号;
d)标定构的名称或标志;
e)块的厚度或试验面上的鉴别标记(见3.6);f)标定年份(如果在编号中未标出时)。8.2当试验面朝上时,标在标准块侧面上的任何标记应是正立的。8.3随提供的每标准块应附有合格证书且至少标明如下内容:a)注明采用GB/T4340的本部分(标明本标准编号和名称);b)块的标识;
c)标定日期:
d)硬度值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块的均匀度的值。HV 5 ~HV 100
注:可从五个压痕中选出一个压痕,作为 GB/T 4340. 2一1999附录 A 中所描述的测量装置间接检验用的标准压痕,然而,该压痴宜在和所测量的一条压痕对角线成一直线做出水久标记.以便被识别。9有效性
标准块只对其标定时所用的试验力,而且要在块满足第3章要求的条件下才有效。注:建议标定的有效期宜限于5年。采用说明:
括号中内穿为本标准所加,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