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1557-1998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
GB 11557-199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1557-1998

中文名称: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Regulations on preventing injuries to drivers caused by automobile steering mechanism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8-05-06

实施日期:1999-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84017

相关标签: 防止 汽车 转向 机构 驾驶员 伤害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道路车辆工程>>43.040道路车辆装置

中标分类号:车辆>>汽车底盘与车身>>T23转向与操纵系统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 11557-1989

采标情况:NEQ ECE R12法规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5311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8, 字数:11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4-04-09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08-1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长春汽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转向机构对驾驶员构成伤害的技术要求和当汽车受正面撞击时转向盘向后窜动的试验方法及转向盘遭受撞击时吸收能量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M1类车,但不适用于其中的短头车及平头车。 GB 11557-1998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 GB11557-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 11557—1998
目前国外汽车发达国家几乎都有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伤害的限制规定,其相应的汽车安全法规也比较完善。
本标准选用了国际上大部分国家采用的两种评价转向盘对驾驶员伤害的性能指标,及相应的试验方法。由于我国轿车近几年多数是从欧洲地区引进,所以本标准制定依据是EEC和ECE,同时也参考了日本 JIS D标准
本标准是对GB11557一89的修订,根据强制性标准的编写要求,只列入了有关安全项目的要求,对不需强制的项目不再列入标准,因而删除了原标准中的3.1和3.2两项,同时修改了部分定义。修订后的本标准,在所规定的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上与国际上三大汽车技术法规一致。所以本标准的修订已达到与国际同类标准法规相接轨的目的。本标准3.1条中的窜动量要求,因需要实车碰撞,将在标准发布后的48个月后实施。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崔光宾。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The stipulation protecting drivers from being injuredby motor vehicle steering mechanismGB 11557--1998
代替GB11557—89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转向机构对驾驶员构成伤害的技术要求和当汽车受正面撞击时转向盘向后窜动的试验方法及转向盘遭受撞击时吸收能量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M1类车,但不适用于其中的短头车及平头车。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转向机构
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柱、附件、转向轴、转向器外壳以及所有用以当转向盘受到碰撞时吸收能量的其他元件组成的整体。
2.2人体模块
对转向盘施加撞击载荷的人体躯干及头部模型。2.3撞击速度
人体模块撞击转向盘的瞬时速度。2.4撞击载荷
人体模块施加在转向盘上的水乎方向载荷。2.5撞击瞬间
人体模块与转向机构最初接触时间。2.6短头车
方向盘中心在车辆全长(包括保险杠,如有保险杠挡块也包括在内)的前四分之一范围内的车辆。3技术要求
3.1不装人体模块的整备车辆以48.3~53.1km/h之间的车速正面撞击障碍壁时,转向柱管和转向轴的上端允许沿着平行于汽车纵向中心线的水平方向向后窜动,但其窜动量不得大于127mm在动态下测量)。
3.2人体模块以24.1+2km/h的速度水平撞击转向盘时,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水平力不得大于11123N。
4试验方法
4.1正面撞击时转向盘向后窜动的试验。4.1.1试验场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5-06批准1999-01-01实施
GB 11557-1998
试验场所应宽阔,以便设置汽车行驶跑道障碍壁以及必备的技术设备。跑道的最后一段(在障碍壁之前至少5m)应该是平直铺装路面。4.1.2障碍壁
障碍壁为钢筋混凝土建筑台,其最小尺寸为:宽3m,高3m,厚0.6m。撞壁必须与高速行驶跑道最后路段相垂直,并用20mm厚的胶合板覆盖,在其后部至少有90t泥土筑成的堆积坡。这种混凝土和泥土构成的障碍壁也可由具有相同面积(区域)和相同效果的障碍物代替。要求障碍壁的撞击面必须与跑道中心线相垂直,障碍壁要固定在试验跑道上,如浮置于路面上,必须附加一些阻挡和支撑装置,以防其移动,也可采用效能相同的障碍物代替4.1.3撞击方向
车辆应沿垂直于障碍壁的方向,车辆纵向对称中心线与障碍壁垂直中心线的最大允许偏移量为±300 mm。
4.1.4车辆状况
4.1.4.1车辆为整备状态,测试仪器应安装牢固。车内所有装置及部件等(驾驶员座椅、后座椅)均应安装牢固,试验时不得触及转向操纵机构。4.1.4.2如果被试验车辆由外部装置驱动时,车辆供油系中应加注与正常使用燃油的密度、粘度等相近的不可燃液体,其加注容量至少应为总容量的90%,其他系统(制动器贮液罐、散热器等)应是空的。4.1.5撞击速度
撞击速度应为48.3~53.1km/h之间,如果试验时的撞击速度高于此值,只要车辆状况仍符合规定要求,试验应认为有效。
4.1.6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精度为士1%,计时器精度为土1ms。4.1.7试验结果
4.1.7.1测定并记录转向柱管(或转向轴)上端与车辆上不受撞击影响的某一点在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动量D。,并按下式计算转向盘的向后窜动量D:D, = D。· K, · K2
式中:D
转向盘向后窜动量,mm;
撞击后转向柱管(或转向轴)的相对位置变动量,mm;速度修正系数,其值为[(49土1)km/h/\,如该值小于0.83,即按0.83计;K,-—质量修正系数,其值为(mo/m),如该值小于0.8,即按0.8计;w—实际撞击速度,km/h;
试验样车质量,kg;
装有试验仪器的试验样车的质量,kg。4.2转向盘遭撞击时吸收能量试验4.2.1试验装置
4.2.1.1人体模块
(1)
人体模块应符合下述特性,主要外形尺寸、质量及变形刚度(包括槽钢及载荷测量位置)必须满足下述要求。
a)结构尺寸应满足图1~3的要求。228
胶合板
GB 11557—1998
间17.8×5
加强板25.4×6
图1型芯
单位:mm
胶合板背板
宽25或102的带
图2背板和基座
b)质量为34.0+23kg。
c)变形刚度为105~140N/mm,变形刚度的求法如下:A
单位:mm
削面 A—A
(旋转90°)
皮的外套
单位:mmbZxz.net
人体模块基准线
金属祥
人体模块侧面
1)把380mm×100mm槽形梁置于图4的人体模块的胸部位置(距头顶457mm土6mm)处,其槽形梁底部平行于背板。对槽形梁预加22N的载荷(包括槽形梁的重力在内),将此时槽形梁的位置定为基推点(见图4)。229
GB 11557--1998
457±6
试验用槽形梁
加压方向
图4人体模块示意图
2)对槽形梁以250士50mm/min的速度加压,测量由1)的基准点位移量在12.7mm时的载荷压力。
3)根据2)测量的载荷压力及位移量求出变形刚度。变形刚度 =
d)质心距头顶551mm士6mm。
载荷压力
位移量
...( 2)
e)通过质心绕横轴的转动惯量为 226 N·cm·s2士22 N·cm·s2(23.0kgf·cm·s2±2.3 kgf .cm + s2)。
4.2.1.2撞击试验机
撞击试验机应具有下述功能:
a)撞击试验机能够携带人体模型平移运动撞击汽车转向盘;b)可以记录试验中的撞击速度、撞击载荷、撞击瞬间。4.2.2转向机构按照设计基推位置如下安装(如图5)。转向盘轮缘平面
压力传感器
座基准点(R)
转向轴角度
《根据设计图决定)
(根据设计图决定)
(a)侧视图
人体模块基准线
车辆中心线
通过R点平行于车体
纵向中心面的平行线
擅击方向
与车辆中心线平行
(b)俯视图
人体模块
图5转向机构和人体模块的关系及撞击施力示意图230
GB 115571998
4.2.2.1转向机构模拟实车装配状态安装在装配架上。4.2.2.2装配角度按设计基准角度安装,其偏差都控制在2°以内。4.2.2.3转向机构若有位置可调装置时,应将转向机构的位置固定在设计基准位置。4.2.2.4把压力传感器放在转向轴和转间盘之间。4.2.2.5在人体模块驱干线的纵向面内,依次将转向盘轮缘的位置转至转向盘刚度最大和最小的两个部位与人体模块撞击。
4.2.3转尚装置和人体模块的关系人体模块和转向机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根据设计图求出人体模块基准线和转向盘下端之间的距离,把人体模块安装在符合这个距离的位置上,左右方向把人体模块放置在转向盘的轮缘平面的中心位置。
4.2.4撞击方向
将转向盘和人体模块按4.2.3安装,使人体模块以4.2.5规定的撞击速度平移撞击转向盘。撞击的方向与车体的纵向中心面相平行,人体模块在撞击瞬间处于自由无约束的状态。4.2.5撞击速度
撞击速度为25士1km/h,如试验的撞击速度高于此值,而转向机构仍符合3.2的要求卿试验应认为有效。
4.2.6力的测量
沿水平方向并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线(见图5)撞击转间盘时,测量作用在转向盘的力(最大值),此力可直接测量,也可根据试验时测得的其他参数计算得出。4.2.7测量精度
4.2.7.1撞击速度测量装置在土2%以内。4.2.7.2撞击速度分辨率0.5km/h。4.2.7.3撞击载荷测量装置在士5%以内。4.2.8试验的记录
试验应记录下述各项内容:
a)试验日期,
b)试验场所。
c)试件的参数
1)车名、型式:
2)零部件名称或者零部件号码。d)试验条件
1)使用的撞击载荷传感器;
2)转向轴的侧面角度(α)及平面角度(β);3)转向盘的回转位置;
4)转向盘的轮缘下端和人体模块基准线的距离。e)试验结果
1)撞击速度;
2)撞击载荷;
3)撞击瞬间:
4)其他。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