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5054.4-200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01.110技术产品文件
中标分类号:机械>>机械综合>>J01技术管理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9 页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2000-10-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杨东拜、孟宪培
起草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机械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JB/T 5054.4-2000 本标准根据企业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需要,参照GB/T17825.3-1999《CAD文件管理编号原则》的规定,对JB/T 5054.4-1999《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编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和文件的编号,企业可参照本标准制定细则。 本标准于1990年以ZB/T J01 035.4-90首次发布,1999年4月标准编号调整为JB/T 5054.4-1999。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设计文件 编号原则 JB/T5054.4-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0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054.1~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Drawingand designdocumentof product2000-03-30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0-10-01实施
JB/T5054.4-2000
本标准根据企业中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需要,参照GB/T17825.3-—1999(CAD文件管理编号原则》的规定,对JB/T5054.41999《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原ZB/TJ01035.490)进行了修改与调
1,增加了第3章“基本原则”,原第3章调为第4章“一般要求”。2.增加了不同介质CAD图或设计文件的编号应与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相协调的要求。
3.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名称政为“常用设计文件尾注号”并增加了设计决策阶段的设计文件及“早期故障分析”等文件的尾注号。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5054.4—1999。本标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机械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东拜、孟宪培。4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编号原则
Drawing and design document of productNumbering prineiples
JB/T5054.4—2000
代替JB/T 5054.4—1999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和文件或CAD文件)编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和文件的编号,企业可参照本标准制定细则。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77101999:数据处理校验码系统JB/T 5054.8—1991
JB/T88231998
3基本原则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通用件和借用件管理办法机械工业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导则3.1图样和文件编号一般可采用下列字符:0~9阿拉伯数字;
A~Z拉丁字母(O、1除外);
一短横线、·圆点、/斜线。
3.2编号的基本原则
a)科学性选择事物或概念的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信息分类的基础和依据。b)系统性将选定的事物、概念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分类体系。
c)唯一性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d)可延性要设置收容类目,以便保证增加新的事物和概念时,不致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同时,还应为下级信息管理系统在原有基础上的延拓、细化创造条件。e)规范性同一层级代码的缩写格式必须统一。4一般要求
4.1每个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和文件均应有独立的代号。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3-30批准44
2000-10-01实施
JB/T 5054.4—2000
4.1.1采用表格图时,表中每种规格的产品、部件、件都应标出独立的代号。4.1.2同-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制时,各张图样标注同一代号。4.1.3同一CAD文件使用两种以上的存储介质时,每种存储介质中的CAD文件都应标注伺一代号。4.1.4通用件的编号应参照JB/T5054.8或按企业标准的规定。4.1.5借用件的编号应采用被借用件的代号。4.2图样和文件的编号-一般有分类编号和属编号两大类。也可按各行业有关标准规定编号。4.3图样和文件的编号应与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分类编号要求相协调。5分类编号
分类编号,按对象(产品、零部件)功能、形状的相似性,果用十进位分类法进行编号。5.1分类编号其代号的基本部分由分类号(大类)特征号(中类)和识别号(小类)三部分组成中间以圆点或短横线分开,圆点在下方,短横线在中间。必要时可以在尾部加尾注号。5.2大、中,小类的编号按十进位分类编号法。每类的码位一般由1~4位数(如级、类、型、种)组成。每位数一般分为十挡,如十级(0~9),每级分十类(0~9),每类分十型(0~9),每型分十种(0~9)等。
5.3分类码位的序列及其含义见表1。表1分类码位表
分类号(大类)
产品、部件、零件
的区分码位
特征号(中类)
产品按类型,部件
按特征、结构,零件
按品种、规格编码
识别号(小类)
产品技品种,部件
尾注号
设计文件、产品改
按用途,零件按形状、
进尾注号
尺寸、待征等编码
校验号
检验产品代号的码位
1分类号可参照JB/T8823的规定编号。企业已开展计算机辅助管理者,应将信息分类码中相应的大类号编人分类号2识别号中的零件也可编顺序号。3根据需要可在分类号前增加企业代号、图样辐面代号。5.4尾注号表示产品改进和设计文件种类。一般改进的尾注号用拉丁字母表示,设计文件尾注号用拼音字头表示,参照附录A(提示的附录)。5.5用计算机自动生成产品代号时,应在代号终端加校验号(校验码)。校验号应按GB/T17710的规定计算、确定。
6隶属编号
求属编号是按产品、部件、零件的隶属关系编号。6.1束属编号其代号由产品代号和求属号组。中间可用圆点或短横线隔开,必要时可加尾注号。6.2束属编号码位表见表2。需要时在首位前加分类号表示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系统的大类号。
产品代号码位
JB/T 5054.4—2000
表2求属编号码位表
隶属号
各级部件序号码位
产品代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
零件序号码位
6.4束属号由数字组成,其级数和位数应按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面定。6.4.1零件的序号,应在其所属(产品或部件)的范围内编号。6.4.2部件的序号,应在其所属(产品或上一级部件)的范围内编号。9
设计文件,产品改进码位
6.5尾注号由字母组成,表示产品改进和设计文件种类。如两种尾注号同时出现时,两者所用字母应予区别,改进尾注号在前,设计文件尾注号(参照附录A)在后,并在两者之间空一字间隔,或加一短横线,见图1。
7部分分类编号和部分肃属编号
技术条件尾注号
改进尾注号
部件序号
产品代号
部分分类编号其代号的构成和各码位的含义见表3。表3部分分类码位表
分类号(大类)
产品代号
特征,号(中类)
部件按特征、结构,零件按
品种、规格码位
识别号(小类)
部件按用途,零件按形
状、尺寸、特征码位
尾注号
设计文件,产品改进码位
注:企业已开展计算机辅助管理者,应将信息分类码中相应的大类号编人分类号。7.2部分隶属编号,其代号由产品代号、属号和识别号组成。其束属号为部件序号,见图2,部件序号编到哪一级由企业自行规定。识别号是对一级或二级以下的部件(称分部件)与零件混合编序号(流水号)。分部件,零件序号推荐三种编号方法。必要时尾部可加尾注号,见本标准5.4的规定。零件、分部件序号(流水号)一识别号部件序号
产品代号
隶属号
JB/T5054.4-2000
7.2.1零件、分部件序号,规定其中***—**(如001-099)为分部件序号,为零件序号。零件序号也可按材料性质分类编号。**(101~999)
7.2.2零件、分部件序号,规定其中逢十的整数(如常0、20、30、·)为分部件序号,余者为零件序号。
7.2.3零件、分部件序号的数字后再加一字母P、Z(如1P、2P、3P、,)为分部件序号,无字母者为零件序号。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常用设计文件尾注号见表A1。
市场预测报告
技术调研报告
先行试验大纲
先行试验报告
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行性分析评审报告
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议书
技术报价书
技术协议书
技术(设计)任务书
技术建议书
研究试验大纲
研究试验报告
计算书
技术设计说明书
型式试验报告
试用(运行)报告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标准化审查报告
试验总结
试验鉴定大纲
文件目录
图样目录
明细表
通(借)用件汇总表
外购件汇总表
标准件汇总表
技术条件
JB/T5054.4-2000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常用设计文件尾注号
尾注号
字母含义
通(借)用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表
设计评审报告
使用说明书
合格证(合格说明书)
质量证明书
装箱单
包装文件
早期故障分析报告
用户验收报告
注:通(借)用件汇总表可分为:通用件汇总表
借用件汇总表
JB/T5054.4—2000
表A1(完)
TY通用
JY借用
尾注号
字母含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