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6612-1996 音频、视频及视听系统 家用数字总线(D2B)
GB/T 16612-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612-1996

中文名称:音频、视频及视听系统 家用数字总线(D2B)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6-01-01

实施日期:1997-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16711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33.160.01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广播、电视设备>>M70广播、电视设备综合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EC 1030:199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57, 字数:116千字

标准价格:23.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6-11-12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电视电声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给出了家用数字总线(D2B)系统的传输模式、通信规程、寻址方式、命令语言及电气特性。 GB/T 16612-1996 音频、视频及视听系统 家用数字总线(D2B) GB/T16612-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3.16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12—1996
idtIEC1030:1991
音频、视频及视听系统
家用数字总线(D2B)
Audio,video and audiovisual systemsDomesticdigitalbus(D2B)
1996-11-12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10-01实施
GB/T16612—1996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030《音频、视频及视听系统的家用数字总线(D2B)》(1991.5)第一版制定的。在技术内容上和编写规则上与该国际标准等同,并根据IEC1030修正案1(1993.2)作了修改。
本国际标准是一个较为先进的标准,在未来的家庭中将普遍采用。为了使我国音频、视频及视听设备能尽早与国际技术接轨,适应国际贸易、经济交流的需要。故予以等同采用。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声学和视听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立力、王启祥I
GB/T16612—1996
IEC前言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心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2)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认可。3)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EC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本国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IEC标准的文本作为其国家标准。IEC标准与相应国家标准之间的差异,应尽可能在国家标准中指明。本国际标准由TC84技术委员会(音频、视频及视听工程领域中的设备与系统)制定。本标准的文本以下列文件为依据:六月法
84(CO)98
表决报告
84(co)119
表决批准本标准的详细资料可在上表列出的表决报告中查阅。GB/T16612—1996
家庭电子系统介绍
在今天的家庭中,各种各样的电气及电子设备已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娱乐、安全、能源管理、自动家用电器、家庭商务及对外通信等。这些设备中,有许多仍都可以单独使用,但发展方向是将它们互连并组成一个整体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里,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允许它们组成新的附加功能和共同操作。从而使全部家庭资源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成为可能。这意味着终端用户有可能在任何存取点(包括在家庭以外)以一种简单、可靠、舒适的交互通信方式控制系统的任何组成部分。即所谓的“用户友好”。在EC委员会及其他组织中这种“家庭电子系统”的结构仍在考虑之中。在家庭电子系统中有一个起特殊作用的通信通道。通常称之为系统的“中枢”。这是一个“控制、命令与信令传输通道”。传达某个装置工作状态、发送适当的命令或监视系统的运转所需的全部消息都经过这个通道来进行传输。甚至还可能以较低速率透明地传输一些数据。本标准只涉及“控制、命令与信令传输通道”。其他如大带宽信号的传输及切换不包含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可以看出,这个“家用网络”与工业或商业上用的著名的“局部区域网络(LAN)”有相似之处。但是,LAN不必要满足这种消费者使用的家用网络的要求本标准中的命令语言是与家用数字总线(D2B)的通信规程有关的。目前,这一通信规程只对音频、视频及控制所用的命令语言进行了定义,并与日本的家庭总线系统(HBS)及欧洲的综合家庭总线系统(IHS)协调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音频、视频及视听系统
家用数字总线(D2B)
Audio,video and audiovisual systems-Domestic digital bus(D2B)
1家用数字总线D2B的范围及其主要特性2—1996
GB/T16612
idtIEC1030:1991
本标准给出了家用数字总线(D2B)系统的传输模式、通信规程、寻址方式、命令语言及电气特性。音频、视频组合体(电视机、盒式磁带录像机等)需要一个用于设备互连和信息交换的实用总线。为此目的产生了D2B。
D2B的功能可描述如下:
一它适用于音频、视频产品、控制器及家用计算机,作此用途时,可将D2B视为独立的局部系统,或通过一个适当的网络转接器将其作为一个音频、视频及控制子系统连接到主总线上。一在同样的体系中,D2B也可用作为独立的局部系统,或用于其他场合时作为一个综合子系统。为了在由各个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装置组成的系统中实现数字数据的相互交换,这就必须对于这系统的特殊要求规定一个合适的“标准化的通信规程”。在家庭电子总线环境(HEB)中,D2B能用作为子系统,因此,音频、视频与控制用的地址及命令表与日本的家庭总线(HBS)及欧洲的家庭总线(IHS)是协调一致的。因此,家用数字总线(D2B)的结构、传输速率及顿的格式与结构应选择得能满足家庭及小型办公室的应用范围的要求。见图1。
图1结构形式
在D2B系统中,各装置在数据传输期间可做为主装置与从装置。主装置可利用D2B起动和控制数据传输。
根据传输方向,装置还可做为发送器或接收器。D2B为多主总线,即任何能控制总线的装置都可做为主装置。根据每个装置唯一的识别特性,D2B是按具有判优的载波侦听多址存取/碰撞检测(CSMA/CD)工作的。每一次传输都有时间限制,以免某个装置独占总线。
D2B总线允许有自建网络,允许每个装置有几个子装置。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1-12批准1997-10-01实施
GB/T16612—1996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EC94-5:1988磁带的录音及放音系统第5部分:磁带的电气特性3定义与缩略语
3.1定义
本标准中采用下列定义:
顺frame
D2B数据链路中传输的信息块。帧由头区、主地址区、从地址区、控制区及消息区组成。头区headerfield
表示一顿开始及标明顿的模式(传输速率)的区域。主地址区masteraddressfield
标明哪个装置请求控制的区域。该装置称之为“主”从地址区slaveaddressfield
标明被主寻址的装置的区域,该装置称之为“从”控制区controlfield
控制消息的传输方向,定义消息的释义的区域。消息区messagefield
包含携带消息的数据字节的区域。主(在一特定帧中)master(duringaparticularframe)启动D2B的一帧并控制其定时的装置。几个主装置可能会同时试图启动一帧,但只有一个主装置能在该顿中成为唯一对该传输媒体进行存取的主装置,即取胜主装置。D2B装置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主操作。
从(在一特定帧中)slave(duringaparticularframe)由主启动的D2B顿中被寻址的装置。所有可进行从操作的装置,均可接受并解释所有帧,至少高到从地址区并包括从地址区。D2B装置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从操作。发送器(在一特定顿中)transmitter(duringaparticularframe)发送一帧中数据区信息的装置。在一D2B顿中,主或从均可作为发送器。如果主为发送器,则从为接收器,反之亦然。
接收器(在一特定帧中)receiver(duringaparticularframe)接收一帧中信息的装置。
消息message
一顿中由数据比特携带的信息。多帧消息multipleframemessage使用多于一帧的消息。
3.2缩略语
A—Acknowledgebit应答比特
AMS-AcknowledgefromMastertoSlaveARBARbitrationBit判优比特
由主到从的应答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ASM一AcknowledgefromSlavetoMaster由从到主的应答AV/C—Audio,videoandControl音频、视频及控制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Access WithCollisionDetection载波侦听多址存取/碰撞检
GB/T16612—1996
CT-CommunicationTelephony通信电话D2BDomesticDigitalBus家用数字总线DSDADestinationSub-DeviceAddress目标子装置地址EODEndOfDatabit数据结束比特
HBS-Home Bus System,the Japanese home system家庭总线系统,日本家庭总线系统HEB一HomeElectronicBus,ahomebussystem家庭电子总线,一种家庭总线系统HK一HouseKeeping家务管理
IHSIntegratedHomebusSystem,theEuropeanhomebussystem综合家庭总线系统,欧洲家庭总线系统
LAN—LocalAreaNetwork局部区域网络(局域网络)LSBLeastSignificantBit最低有效比特MS-MastertoSlavebit由主到从的比特MSB—MostSignificantBit最高有效比特OPC一OperationCode操作码
OPR—OpeRand操作数
P-Paritybit奇偶比特
SBStartBit起始比特
ScCSystemCommonCommands系统公用命令SM-SlavetoMasterbit由从到主的比特SSDA-SourceSub-Device Address源子装置地址
VCRVideoCassetteRecorder盒式磁带录像机4模式
D2B的设计,使其可在几种不同的环境下工作,并可依据应用领域的不同传输不同性能的数据。因此,D2B是一种“自适应”传输信道,允许最优化地使用这一信道资源。控制数据传输性能的两个主要参数:a)每顿中有用数据的最大字节数(消息区中的字节数)b)最大字节数相同的各顿的标称数据速率。这两个参数决定了D2B的工作模式。D2B的模式按性能增强顺序编号,最低的基本模式为模式0。到现在为止,已定义了三种模式:模式0、模式1及模式2。所有这些模式都允许双向交换信息。使用D2B的装置,允许用模式0、1或2进行通信,但须保证应用较低模式的功能,即一个装置可以只用模式0,或模式0与模式1,或模式0、模式1及模式2。D2B中的装置可以只有主功能,或只有从功能,或二者兼有。模式参数见表1。
时钟额率
由主到从
每顿最大字节数
有用数据速率:
单字节顿
单字节顿持续期
满顿持续期
由从到主
每顿最大字节数
有用数据速率:
单字节顿
单字节顿持续期
满顿持续期
模式0
GB/T16612—1996
表1D2B模式参数
模式1
0.75(1±25%)MHz
126bytes/s
209bytes/s
122bytes/s
198bytes/s
3(1±25%)MHz
395bytes/s
2457bytes/s
368bytes/s
1497bytes/s
注:由主到从及由从到主的数字都是与标称时钟频率有关的。5D2B的主要传输特性
模式2
6(1±0.5%)MHz
725bytes/s
7760bytes/s
700bytes/s
5355bytes/s
D2B允许与其相连接的具有主功能的任一装置控制总线并与系统中的其他装置进行数据交换。5.1与通信有关的功能
对主与从,每个比特的定时规程都含有定时误差检验。判优,当各不同装置同时请求控制总线时。主地址、从地址、控制区及每个数据字节均带有奇偶检验。每顿传输期间均有从可用性应答(从地址应答)、控制码接受应答及数据字节接受应答。5.2传输信号特性
D2B定义为一个逻辑信道。信号特性由“平衡电缆对及其返回通路”的传输媒体决定。通过利用适当的电气或光和机械接口,亦可使用其他传输媒体如同轴电缆或光纤。比特的逻辑状态间的关系见第7章,平衡电缆对的定时要求见第14章。传输是双向的且为比特同步的。逻辑“0”优先于逻辑“1”6顿结构
每顿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顿,即在主、从间进行通信的所有数据,按时序包含有下述几个部分(见图2):a)头区:
起始比特包含有建立总线可用性的测试周期,接着是一个使各个装置同步的1一0跃变,其中特别是0的持续时间比任何其他比特的0周期都长。模式比特定义后续各区的传输速率及数据区的最大数据字节数。当两个或多个装置试图同时使用总线时,需要判优,此时最低模式优先。模式参数(每帧最大字节数、传输速率等)见表1。
b)主地址区:
主比特定义试图取得总线控制的装置的地址号。该地址数据含有一个奇偶校验比特。当进行判优时,具有最小地址数的装置优先。4
c)从地址区:
GB/T16612—1996
从比特定义被主调用的装置的地址号。该地址数据含有一个奇偶校验比特。被调用的从装置会给出接受应答。d)控制区:
控制比特定义所交换的数据类型及其方向。含有一个奇偶校验比特。当响应的从装置能够完成所要求的操作时,它就会给出一个已收到控制数据的应答。e)数据区:
数据比特携带传输的实际数据,以字节形式排列。数据字节的接收器会给出已正确收到该字节的应答。每顿的最大字节数取决于模式及方向(“主到从”或“从到主”见表1)。
每个数据字节后都跟有一个数据结束比特、一个奇偶校验比特及一个应答比特。数据结束比特指明该字节是否为本顿的最后一个字节。板
7顿交换规程
主地址区
杭地址
弱地址区
EOD—数据结束比特,P—奇偶校验比特,A一应答比特图2D2B顿结构
用于装置间交换D2B顿的规程描述如下:7.1帧序列及应答
救培区
帧传输期间,主、从配合操作。图3给出了进行读数据(从到主)及写数据(主到从)操作时,主、从间相互作用的流程图。
7.1.1写序列
设有餐
没有应客
模比特
GB/T16612—1996
起蛤此
判优失
从地址应容
控制比特
控制定
第1数圾应各
1第 2到第 1效据区
模式比特
上世止
从地址
从地址应者
控制比带
控划应管
第1致据节
第1微据应答
第到第区
是始比特
图3顿交换规程流程图
主发送数据(写入)给对该数据作出应答的从。写序列如图4所示。6
模点态高
奇假技
验史致
设有帜wwW.bzxz.Net
GB/T16612—1996
起始比轻(1bie?
模式比特(21)
主地址比种(12bitg)
奇循快验比特(1bit?
能址比特(名bits)
商偶校验比特(1hit)
应替比特(1sic2
控制比特(4sics)
可偏校胎比持(1lit)
度答比特(15)
数据比特(BbiLeH
数钙续束比特(1bi1)
奇调格验比特(bit)
应著比特(1bic)
数据比特((8baca)
数调束比特(16it)
奇调校验比特(1bit)
容比特(sr)
注:至今只定义了模式0、模式1和模式2。其比特数≥1且≤3。图4
读序列
主向从传送(写操作)时的顿比特序列主由从接收(读)数据,并应答该数据,读序列如图5所示。主
判优,
起始北特(1bit)
横式比特(21)
主地址比持(12bita)
奇制性险比特(1bit)
以地址比特(12hitg)
奇快随比特(1bit)
应等比特(ibit)
控制比特(4bita)
奇国书险比特(lbit)
应等比特(1bit)
数据比特(sbita)
费据喆束比特(1bit)
有得披整比特(1bit)
应等比转(1bit)
数据比特(sbits)
数据结束比特(L bit i
奇臀较验比特(Lbit>
应签比特(1bit)
注:目前只定义了模式0、模式1和模式2。其比特数为≥1且<3。图5由从向主传送(读操作)时的顿比特序列7.2
顿规程的描述
图6给出了帧格式的概况。
主塘址
SB一起始比特
ARB一判优比特
MS一主到从比特
SM一从到主比特
ASM一从到主应答
AMS一主到从应答
主地址区
写操作:MSB控制比特=“1\
读操作MSB控制比特“0”
EOD一数据结束比特
P一奇偶比特
A一应答比特
7.2.1起始比特
GB/T16612—1996
以璋址
从地址区
写操作
法操作
尚制区
图6顺格式
崔带风
起始比特检查总线是否空闲,通过由1跃变为0指出一帧的开始,并确定0状态的周期。7.2.2模式比特
比特数:依模式而定。
“0\前“1”的个数即为模式号(见表2)。表2模式比特分配
模式判优自动支持最低模式,因为“0”优先于“1”0
模式比特值
111(留给未来的标准用)
每顿均由最低模式开始,以便起始比特及模式区的第1个比特能采用模式0的信号发送速率。如模式区的第1个比特为0,则顿中所有其余比特均采用模式0的信号发送速率。如模式区的第1个比特为1,则模式区的第2个比特采用模式1的信号发送速率。如模式区的第2个比特为0,则顿中所有其余比特均采用模式1的信号发送速率。如模式区的第2个比特为1,则模式区的第3个比特采用模式2的信号发送速率。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