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777-199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777-1997
中文名称: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7-05-06
实施日期:1997-01-01
作废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1687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87.40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7屋面、铺面防水与防潮材料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5, 字数:24千字
标准价格:13.0 元
出版日期:1997-0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7-05-06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王丽华朱志远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苏州研究设计所
归口单位: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耐热度、粘结性、延伸性、拉伸性、加热伸缩率、低温柔性、干燥期间、不透水性和人工加速老化等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聚氨酯类、聚丙烯酸酯类、水性沥青基类涂膜防水材料,其他涂膜防水材料亦可参照使用。 GB/T 16777-1997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16777-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六、建筑防水材料
5.1.3将转子垂直浸人试样中心部位,并使液面达到转子液位标线(有保护架应装上)。5.1.4开动旋转粘度计,读取旋转时指针在圆盘上不变时的读数。5.1.5每个试样测定三次。
5.2粘度杯法:
5.2.1措干净粘度杯,并在空气中干燥或用冷风吹干,对光观察粘度杯流出孔应该清洁。5.2.2将试样和粘度杯放在恒温室中恒温。5.2.3将粘度杯和50mL量筒垂直固定在支架上,流出孔距离量筒底面20cm,并在粘度杯流出孔下面放一只50mL量筒。
5.2.4用手堵住流出孔,将试样倒满粘度杯。5.2.5松开手指,使试样流出。记录手指移开流出孔至接受的量筒中试样达到50mL时的时间,以流出时间(s)作为试样粘度。5.2.6再做一次测定,二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5%。6结果表示
旋转粘度计法中,取三次试样测试中最小一个读数值,取有效数三位。6.1
6.2粘度杯法中,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取有效数三位。7测定结果
7.1旋转粘度计法:将读数按粘度计规定进行计算,以Pa's或mPa·s表示。7.2粘度杯法:以s表示。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Q、样品来源、名称、种类;
6.所用旋转粘度计型号,转子,转速或所用粘度杯的号数;c.试验温度;
d,粘度值。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忻仁芬。
4.《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1997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防水涂料的固体含量、耐热度、粘结性、延伸性、拉伸性、加热伸缩率、低温492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柔性、干燥时间、不透水性和人工加速老化等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聚氨酯类、聚丙烯酸酯类、水性沥青基类涂膜防水材料,其他涂膜防水材料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5--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328.3—89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不透水性GB/T52892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GB/T625—89化学试剂硫酸
GB/T 629—81化学试剂氢氧化钠GB/T6751-86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GB/T6753.2-86涂料表面干燥试验小玻璃球法3标准试验条件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
温度:(23±2)℃;
相对湿度:45%~70%。
4固体含量的测定
4.1试验器具
4.1.1 培养皿:直径75~80mm,边高8~10mm;4.1.2干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4.1.3天平:感量0.001g;
4.1.4电热鼓风干燥箱:控温精度±2℃;4.1.5邯钳;
4.1.6玻璃棒:长约100mmc
4.2试验程序
4.2.1A法
4.2.1.1将洁净的培养血放在干燥箱内于(105±2)℃下干燥30min,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4.2.1.2将样品搅勾后称取约2g的试样(足以保证最后试样的干固量)置于已称量的培养皿中,使试样均匀的流布于培养血的底部。然后放入干燥箱内,按表1规定的温度干燥1h后取出,放人玻璃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再将培养皿放人干燥箱内,干燥30min后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差不大于0.01g为止(全部称量精确至0.01g)。
涂料种类
干燥温度(℃)
4.2.2B法
各类涂料干燥温度表
聚氮酯
120±2
按GB/T6751的试验方法进行。
4.3试验结果计算
4.3.1固体含量按式(1)计算:
式中 X-
固体含量(%);
-培养血质量(g);
六、建筑防水材料
聚丙烯酸酯
105±2
于燥前试样和培养Ⅲ质量(g);
于燥后试样和培养皿质量(g)。4.3.2挥发物和不挥发物按式(2)和式(3)计算:V=m3=m4×100
m4×100
式中 V—
挥发物含量(%);
V—不挥发物含量(%);
干燥前试样质量(g);
-干燥后试样质量(g)。
4.4结果评定
水性沥青基
105±2
试验结果取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每个试样的试验结果计算精确到1%。4.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列内容:
α)试样的类别、名称、批号;6)试验温度;
c)试样的固体含量或挥发物和不挥发物含量。5耐热度的测定
5.1试验器具
5.1.1电热鼓风干燥箱:同4.1.4;5.1.2铝板:规格为100mm×50mm×2mm;5.1.3金属制试样架:如图1所示。5.2试验程序
将样品搅均后称取厚质涂料(40土0.1)g或薄质涂料(12.5士0.1)g,分次满涂在洁净的铝板上,每no
单位:mm
图1试样架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次涂抹后应将试件水平放置于干燥箱内,于(40±2)℃下干燥4~6h,最后一道涂层应在干燥箱中于(40±2)℃下干燥24~30h,每一样品制备三个试件。将试件置于干燥箱内金属试样架上,按产品所需温度恒温5h后取出。5.3试验结果评定
记录试件表面有无鼓泡、流消和滑动现象。5.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列内容:
a)试样的名称、类别和批号;
6)试验温度和时间;
c)试样的耐热情况。
6粘结性的测定
6.1试验器具
6.1.1电动抗折仪:单杠杆出力比1:10,最大出力1000N,加荷速度10N/s;6.1.28”字形金属模具:如图2所示;6.1.3粘结基材:“8”字形水泥砂浆块,如图3所示;10.5
图2“8\字形金属模具
单位:mm
图3水泥砂浆块
6.1.4电热鼓风干燥箱:同4.1.4;6.1.5釉面砖。
6.2试件的制备
6.2.1用符合GB/T175的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及中砂和水按重量比1:2:0.4配成砂浆,在图2所示的金属模具中,插人0.5mm厚的金属片后,灌人配好的砂浆捣实抹平,24h后脱模,将“8\字砂浆块在水中养护7d,风干备用。6.2.2将\8\字砂浆块一分为二,清除断面上的浮砂,并涂刷厚0.5~0.7mm试样,根据产品的稠度不同可一次涂刷,也可分几次涂刷,每次间隔24h。涂刷后在(40±2)℃下烘干1h最后一道涂刷待表面收水后,对接两个半“8”字砂浆块,放在釉面砖上,半小时后移人干燥箱内,于(40土2)℃下干燥24h,按相同方法同时制备五个试件。6.3试验程序
六、建筑防水材料
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h,试验前先将试验机安装成单杠杆式,并调整零点,然后把试件置于试验机的夹具中,启动试验机至试件拉断为止,记下此时的读数。6.4试验结果评定
粘结性以粘结强度表示,试验结果取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MPa。6.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列内容:
a)试样的名称、类别和型号;
6)试样平均粘结强度值。
7延伸性的测定
7.1试验器具
7.1.1拉伸试验机:测量范围为0~500N,拉伸速度0500mm/min,标尺最小分度值为1mm;
不锈钢槽板:12块如图4所示;
图4不锈钢槽板
7.1.3铝板:24块,规格为80mm×35mm×2mm;;1.5
7.1.4石棉水泥板:24块,规格为80mm×35mm×4mm;7.1.5不锈钢隔条:48条,规格为45mm×8mm×1.5mm;7.1.6电热鼓风干燥箱:同4.1.4;1.5
单位:mm
7.1.7紫外线老化箱:500W直形高压汞灯,灯管与箱底平行,箱体尺寸600mm×500mm×800mm;
7.1.8釉面砖。
7.2试验程序
7.2.1试件的制备
将不锈钢槽板和隔条用隔离剂刷一遍,然后取两块7.1.3规定的铝板(厚质涂料)或7.1.4规定的石棉水泥板(薄质涂料)放人槽内,在槽板两侧的小槽中插人不锈钢隔条,使铝板或石棉水泥板对接固定在槽板中段,两块板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0.05mm。然后取已揽匀的厚质涂料(26±0.1)g或薄质涂料(8±0.1)g,分次涂抹在试板上,每次涂抹后放在干燥箱中于(40±2)℃下干燥48h,最后道涂抹后应在干燥箱中干燥24h,趁热用锋利的小刀496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割试件四周,使试件与槽板和隔条脱离,每一样品准备12个试件7.2.2无处理的延伸性测定
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h,然后将试件安装在拉力机夹具中,记录拉力机标尺所示数值(Lo),以一定的拉伸速度拉伸试件至出现裂口或剥离等现象为止,记录此时标尺数值(L),读数精确到0.5mm。
7.2.3热处理后的延伸性测定
将试件置于釉面砖上,然后一起放在(70土2)℃的干燥箱内,试件与干燥箱壁间距不小于50mm,试件中心与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恒温168h后取出,立即观察试件有无流、起泡等不良变化,若有变化则应中止试验,若无变化则按7.2.2的规定进行试验。
紫外线处理后的延伸性测定
将试件置于釉面砖上,然后一起放人500W直管高压汞灯紫外线照射箱内,灯管与箱底平行,与试件的距离为47~50mm,使距试件表面50mm左右的空间温度为(45±2)℃,恒温照射240h后,按7.2.2的规定进行试验。7.2.5碱处理后的延伸性测定
将试件用石蜡松香液(石蜡中加人10%松香)封边和抹涂试样的面,在标准温度下,把试件浸泡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液面高出试件表面10mm以上,连续浸泡168h后取出,充分用水冲洗,并用布擦干,观察试件表面有无鼓泡、溶胀、剥落等异常变化,若有变化则中止试验,若无变化则按7.2.2规定进行试验。7.3试验结果计算
每个试件的延伸值按式(4)计算:L= Li Lo
式中 L-试件延伸值(mm);
Lo——试件拉伸前的标尺读数(mm);L1——试件拉伸后的标尺读数(mm)。7.4试验结果评定
试验结果以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5mm;并记录试件表面现象。7.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列内容:
a)试样的名称、类别和型号;
b)试样的延伸值与表面现象;Www.bzxZ.net
c)试样的处理方法。
8拉伸性能的测定
8.1试验器具
8.1.1拉伸试验机:同7.1.1;
8.1.2切片机: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状I型裁刀。8.1.3厚度计:压重(100±10)g,测量面直径(10±0.1)mm,最小分度值0.01mm;8.1.4涂膜模具:材料及尺寸如图5所示。(4)
8.1.5电热鼓风干燥箱:同4.1.4;8.1.6紫外线老化箱:同7.1.7;8.1.7人工加速气候老化箱:光源为4.5kW~6.5kW管状氙弧灯,样板与光源(中心)距离为250~400mm;
8.1.8釉面砖。
8.2.试验程序
8.2.1试件制备
8.2.1.1在试件制备前,所取样品及所用仪器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所取样品重量应保证固化后涂膜厚度为(2.0±0.2)mm。
六、建筑防水材料
单位:mm
图5涂膜模具
1一模型不锈钢板;2—普通平板玻璃8.2.1.2在标准条件下将静置后的样品搅拌均匀,若样品是双组分涂料,则按产品的配合比称取所需的主剂和固化剂,把两组分混合后充分搅拌5min,再在不混人气泡的情况下倒人8.1.4规定的模具中涂覆,为了便于脱模,在涂覆前模具表面可用硅油或石蜡进行处理,样品分次涂覆,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168h,固化后涂膜厚度为(2.0±0.2)mm,膜模后用8.1.2规定的切片机切割涂膜,制得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状I型试件,试验所需试件要求见表2,其中个为备用件。试验项目
无处理拉伸试验
热处理拉伸试验
紫外线处理拉伸试验
酸处理拉伸试验
碱处理拉伸试验
人工老化后拉伸试验
8.2.2无处理拉伸性能的测定
符合 GB/T 528规定的哑铃形I 型试件数量
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至少2h,然后用直尺在试件上划好两条间距25mm的平行标线,并用厚度计测出试件标线中间和两端三点的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厚度,装在拉伸试验机夹具之间,夹具间标距为70mm,以500mm/min(聚氨酯类)或200mm/min(聚丙烯酸酯类)拉伸速度拉伸试件至断裂,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荷载,并量取此时试件标线间距离(L,),精确至0.1mm,测试五个试件,若有试件断裂在标线外其结果无效,应采用备用件补做。
8.2.3热处理拉伸性能的测定
将按8.2.2划好标线的试件平放在釉面砖上,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试件与箱壁间距不得少于50mm,试件的中心应与温度计水银球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于(80±2)℃下恒温168h后取出,然后按8.2.2规定进行试验。8.2.4紫外线处理拉伸性能的测定将划好标线的试件平放釉面砖上放入8.1.6的紫外线老化箱内,灯管与试件的距离为498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47~50mm,使距试件表面50mm左右的空间温度为(45±2)℃,恒温照射250h后取出,按8.2.2规定进行试验。
8.2.5碱处理拉伸性能的测定
温度为(23±2)℃时,在GB/T629规定的化学纯0.1%NaOH溶液中,加人氢氧化钙试剂,使之达到饱和状态,在600mL该溶液中放人六个试件,液面应高出试件表面10mm以上,连续浸泡168h后取出,充分用水冲洗,用干布擦干,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4h以上,然后按8.2.2规定进行试验。
8.2.6酸处理拉伸性能的测定
温度为(23土2)℃时,在600mLGB/T625规定的化学纯2%硫酸溶液中,放人六个试件,液面应高出试件表面10mm以上,连续浸泡168h后取出,充分用水冲洗,用干布擦干,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4h以上,然后按8.2.2规定进行试验。8.2.7人工加速气候老化处理拉伸性能的测定将试件的上下端用细绳固定在不锈钢板上,并使试件标线间位于板的中央位置,然后挂在试验箱内的转动试样架上,黑板温度计同时挂在试样架上,温度计正面朝光源,设定黑板温度计温度为(63±2)℃,喷水压力0.1MPa,光照雨淋周期为每光照120min,喷水18min并同时受光照,每隔24h试样架上的试件按顺序转换位置,试验250h后取出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4h,然后按8.2.2规定进行试验。8.3试验结果计算
8.3.1拉伸强度按式(5)计算:
式中 P—拉伸强度(MPa);
F——试件最大荷载(N);
A一—试件断面面积(mm2)。
A=b·d
式中b—一试件工作部分宽度(mm);试件实测厚度(mm)。
8.3.2断裂伸长率按式(7)计算:L1-25
式中 L一一试件断裂时的伸长率(%);Li——试件断裂时标线间的距离(mm);25一一拉伸前标线间的距离(mm)。8.4试验结果判定
试验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并以五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表示。8.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列内容:
a)试样的名称、类别和批号;
6)拉伸速度;
c)试样的处理方法;
d)试样的拉伸强度;
e)试样的断裂伸长率。
9加热伸缩率的测定
9.1试验器具
9.1.1电热鼓风干燥箱:同4.1.4;9.1.2涂膜模具:同8.1.4;
9.1.3直尺:精度为0.5mm;
9.1.4平板玻璃。
9.2试验程序
六、建筑防水材料
按8.2.1规定制备涂膜,脱膜后切取三块30mm×300mm的试件,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4h以上,并用直尺量出试件长度,然后将试件平放在撒有滑石粉的平板玻璃上一起水平放人电热鼓风干燥箱中,于(80土2)℃下恒温168h后取出,在标准条件下放置4h以上,然后再测定试件的长度,精确至0.5mm。9.3试验结果计算
加热伸缩率按式(8)计算:
式中 AS-
加热伸缩率(%);
St= So ×100
So——加热处理前的试件长度(mm);Si—加热处理后的试件长度(mm)。9.4试验结果评定
试验结果2位有效数字,并以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9.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列内容:
α)试样的名称、类别和批号;6)试件的加热伸缩率。
低温柔性的测定
10.1试验器具
10.1.1低温冰箱:控温精度±2℃;10.1.2弯折机:如图6所示;
10.1.3圆棒:直径10mm,20mm;10.1.4放大镜:放大倍数8倍;
10.1.5涂膜模具:同8.1.4;
10.1.6 釉面砖。
10.2试验程序
图6弯折机示意图
单位:mm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10.2.1水性沥青基涂料
10.2.1.1将牛皮纸放在釉面砖上,然后称取厚质涂料(80.0±0.1)g;或薄质涂料(25.0土0.1)g的试样分次满涂在100mm×100mm的牛皮纸上,每次涂抹后放在干燥箱中于(40土2)℃下干燥4~6h,最后一道应在干燥箱中于(40土2)℃下干燥24h以上,然后将试件取出,冷却后切取三块80mm×25mm试件。10.2.1.2将试件和圆棒一起放人低温冰箱中,在规定的温度下保持2h后打开冰箱,迅速捏住试件的两端(涂层面朝上),在3~4s内绕圆棒弯曲180度,并记录此时的温度,取出试件立即观察其表面有无裂纹、断裂现象。10.2.2高分子防水涂料
10.2.2.1按8.2.1的规定制备涂膜,脱模后切取100mm×25mm的试件三块。10.2.2.2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h后弯曲180度,使25mm宽的边缘平齐,用钉书机将边缘处固定,调整弯折机的上平板与下平板间的距离为试件厚度的3倍,然后将试件放在弯折机的下平板上,试件重叠的一边朝向弯折机轴,距转轴中心约25mm将放有试件的弯折机放人低温冰箱中,在规定温度下保持2h后打开冰箱,在1s内将上平板压下,保持1s,取出试件并用8倍放大镜观察试件。
10.3试验结果评定
记录试件表面弯曲处有无裂纹或开裂现象。10.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列内容:
a)试样的名称、类别和批号;
6)试验温度;
c)圆棒直径;
d)试件的表面现象。
11 不透水性的测定
11.1试验器具
11.1.1不透水试验仪:符合GB/T328.3规定的不透水仪;铜丝网布:孔径为0.2mm;
11.1.3牛皮纸70~90g/m2;
11.1.4釉面砖。
11.2试验程序
11.2.1试件制备
11.2.1.1水性沥青基涂料
把牛皮纸放在釉面砖上,然后将试样分次满涂在150mm×150mm的牛皮纸上,涂刷量为厚质涂料(180土0.1)g/mm,薄质涂料(56±0.1)g/mm2,每一样品准备三个试件。11.2.1.2高分子防水涂料
按8.2.1的规定制备涂膜,脱模后切取150mm×150mm的试件三块。11.2.2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h,并在标准条件下将洁净的自来水注人不透水试验仪中至溢满,开启进水阀,接着加水压,使贮水罐的水流出,清除空气。六、建筑防水材料
11.2.3将试件涂层面迎水置于不透水仪的圆盘上,再在试件上加一块相同尺寸,孔径为0.2mm的铜丝网布启动压紧,开启进水阀,关闭总水阀,施加压力至规定值,保持该压力30min。卸压,取下试件,观察有无渗水现象。11.3试验结果评定
记录每个试件有无渗水现象。
11.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列内容:
a)试样的名称、类别和批号;
6)试验压力和时间;
c)试件渗水情况。
12干燥时间的测定
12.1试验器具
12.1.1小玻璃球:直径125mm~250mm;12.1.2秒表:分度为0.2s;
12.1.3软毛刷;
12.1.4干燥试验器:如图7所示,重200g,底面积100mm2;
12.1.5铝板:规格为50mm×120mm×1mm;12.1.6单面保险刀片;
12.1.7定性滤纸。
12.2试验程序
12.2.1表干时间的测定
12.2.1.1在标准条件下将试样揽匀后按产品要求涂刷于铝板上制备涂膜,不允许有空白,记录涂刷结束的时间。12.2.1.2A法按GB/T6753.2的试验方法进行。图7干燥试验器示意图
12.2.1.3B法经过若干时间后,在距膜面边缘不小于10mm的范围以手指轻触涂膜表面如感到有些发粘,但无涂料粘在手指上,即为表干,记下时间。12.2.2实干时间的测定
12.2.2.1按12.2.1.1规定制备试件,记录涂刷结束的时间。12.2.2.2A法在表干后的试件涂层上放张定性滤纸,(光滑面接触涂面),滤纸上再轻轻放置干燥试验器,每若干时间后移去干燥试验器,将试件翻转滤纸能自由落下,或在背面用握板之手的食指轻轻敲几下滤纸能自由落下而滤纸纤维不沾在涂膜上则认为涂膜实干,记下涂膜达到实干所用的时间,即为实于时间。12.2.2.3B法用单面保险刀片切割涂膜,若底层及膜内均无粘着现象,则认为实于,记下涂膜达到实干所用的时间,即为实干时间。12.3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列内容:
α)试样的名称、类别和批号;502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6)试样的表于时间;
c)试样的实干时间。
5《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GB/T13477一92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1SO7389-1987《建筑密封材料恢复率的测定》、ISO7390-1987《建筑密封材料抗流动性的测定》、ISO)8339—1984《建筑密封材料拉伸性能的测定》、ISO8340—1984《建筑密封材料定伸性能的测定》、ISO.9048-~1987《建筑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密封材料的密度、挤出性、表干时间、渗出性、下垂度、低温柔性、拉伸粘结性、定伸粘结性、恢复率、剥离粘结性、拉伸-压缩循环性等物理性能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有机硅、聚硫、聚氨酯、丙烯酸酯等合成高聚物为基材的弹性、弹塑性膏状非定型密封材料的检测。
2标准试验条件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
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3密度的测定
3.1试验器具
3.1.1金属环:如图1所示,用黄铜或不锈钢制成。高12mm,内径65mm,厚约2mm。上表面和下表面要平整光滑,与上板和下板密封良好。
3.1.2上板和下板:用玻璃板。上板上有V字形缺口,厚度上板为2mm,下板为3mm,尺寸均为85mm×85mm。表面平整,与金属环密封良好。
3.1.3滴定管:容量50mL。
图1密度试验器具
1铜环;2—填充试料;3—下板;
4缺口;5—上板
3.1.4天平:称量500g,感量0.1g。3.2试验步骤
3.2.1金属环容积的标定
将环置于下板中部,与下板密切接合,为防止滴定时漏水,可用密封材料等密封下板与环的接缝处,用滴定管往金属环中滴注20℃的水,即将满盈时盖上上板,继续滴注水,直至环内气泡全部消除。从滴定管的读数差求取金属环的容积V(mL)。
3.2.2质量的测定
把金属环置于下板中部,测定其质量Mo。在环内填充试料,将试料在环和下板上填嵌密实,不得有空隙,一直填充到金属环的上部,然后用刮刀沿环上部刮平,测定质量M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