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6100-1985 棉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中段称重法
GB/T 6100-198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6100-1985

中文名称:棉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中段称重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5-06-01

实施日期:1986-05-01

作废日期:2007-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9420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纤维>>59.060.10天然纤维

中标分类号:纺织>>棉纺织>>W10棉纺织综合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6100-2007代替

采标情况:≈ISO 1973-76

出版信息

页数:4页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北京纺织纤维检验所

归口单位:fibre 中国纤维检验局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GB/T 6100-1985 棉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中段称重法 GB/T6100-198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棉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中段称重法
Test method for linear densityof cotton fibres-Cut middles methodUDC 677.21.017
GB 6100 --85
本标准适用于试验室测定棉纤维的线密度(特数)、细度(公制支数)和每毫克纤维根数。1名词术语
1.1线密度 
纤维、纱线单位长度的质量,相当于用直接制(定长制)表示的细度。1.2特克斯
特克斯是表示纤维纱线线密度的单位名称,为1000m长纤维、纱线的重量以克表示的数值。特克斯的干分之一、十分之一和一千倍,分别称为毫特、分特和千特。2原理
切取一束定长的一段纤维,称出重量,计数其根数,从而计算出棉纤维线密度的平均值。3试验仪器及工具
3.110mm中段切断器:精确度为10±0.1mm。3.2显微镜或投影仪:放大倍数为150~200倍。3.3扭力天平:最大称量10mg,分度值0.02mg。8.4其他工具:烘箱、计数器、限制器绒板、稀梳(10针/cm)、密梳(20针/cm)、一号夹子、压板、镊子、50mm纤维尺和载玻片等。4试验试样的制备
按GB6097一85《棉纤维试验取样方法》制备试验棉条,从中取出-定数盘的棉纤维作为试验试样。试验试样质最根据纤维的长短粗细决定,一般为8~10mg,以保持中段根数在1500~2000根左右。
5调湿和试验用标准温湿度
5.1试验试样应放入45~50℃烘箱中进行预调处理,时间为0.5h。若试验试样的回潮率低于标准平衡回潮率,可不进行预调湿。5.2将预调湿后的试验试样置于温度20± 2℃,相对湿度65± 3%的条件下调湿。时间不少于2 h。5.3试验应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3%的条件下进行。6试验步骤
6.1整理棉束
试验样品先用手扯整理几遍,使纤维成为比较平直的棉束,然后握住棉束整齐一端,用一号夹子国家标准局1985-06-12发布
1986-05-01实施
GB 6100—85
从棉束尖端分层夹取纤维,依次将全部纤维移置于限制器绒板上,并反复移置两次,使纤维平行伸直成-端整齐的棉束,宽约5~6 mm。6.2梳理
将上述整理好的棉束,从限制器绒板上夹起,然后用一号夹子夹住棉束整齐一端5~6mm处,先用稀梳后用密梳从棉束尖端开始,逐步靠近夹持线进行梳理,梳去棉束中的游离纤维。然后将棉束移置于另一夹子上,使整齐一端露出于夹子外。根据棉花的类别不同,细绒棉梳去露出于夹子外的16mm及以下的短纤维,长绒棉梳去露出于夹子外的20mm及以下的短纤维。梳理方法如前所述。6.8切断
将中段切断器夹板抬起,使上下夹板分开,然后将梳理好的棉束平放在中段切断器上下夹板中间且与切刀垂直。细绒棉的棉束,整齐端露出夹板外5mm,长绒棉的棉束,整齐端露出夹板外7mm。棉束平放于下夹板上时,双手握持棉束两端,使纤维平行伸直,所受张力均匀,然后合上夹板,切断全部纤维。
6.4称重Www.bzxZ.net
6.4.1称重以前,应按本试验方法第5.2条规定,将切断的全部纤维进行调湿处理。6.4.2用扭力天平称取棉束中段重量,精确至0.02mg。6.5制片
夹持中段棉束的一端,然后用镊子从另一一端每次夹出若干根纤维,依次移置于涂有薄层甘油或水的载玻片上,纤维排列要均匀,一端要紧靠载玻片边缘。块载玻片上可排两行,排完后用另一片载玻片盖上。
6.6计数根数
将排好纤维的载玻片放在150~200倍显微镜或投影仪下计数,记下每片的纤维根数。但也可不经过制片,直接目测计算中段棉束的纤维根数。6.7试验次数
每根试验棉条测定两次,取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应符合第8章精密度的规定。7 试验结果计算
7.1线密度计算
式中:Tt—线密度,mtex,
mi中段纤维质量,mg,
L—切断纤维长度,L=10mm,
纤维根数,根。
7.2数字修约
线密度的毫特值修约至整数。数字修约按GB1.1-81《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附录C(补充件)“数字修约规则”的规定进行。8精密度
8.1重复性
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对同一试验室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验室、同一操作者、同一设备和在短时间间隔内)所完成的两个单次试验,线密度结果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在95%概率水平下,应小于重复性r,值。r,值等于8.7mtex。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对同一试验棉条,制作两个试验试样,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验室、同一操作者、同一设备和在短时间间隔内)进行试验,线密度结果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在95%概率水平下,36
应小于重复性r2值。r2值等于6.3mtex。GB 6100-85
如果同一试验室内,对同一试验棉条,在重复性条件下试验的两个试验试样,试验结果差值的绝对值大于6.3mtex,则应增试一次。用格拉布斯(Grubbs)法对三个试验试样的试验结果进行异常值检验。若有异常值,以剔除异常值后余下的两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若无异常值,则以临界值7.6mtex进行判断。若三个试验试样试验结果的极差小于此临界值,则以这三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若大于此临界值,则继续增试一次,再用格拉布斯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异常值检验,以剔除异常值后的所有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8.2再现性
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对于同一试验室样品,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试验室、不同的操作者和不同的设备)各完成一个单次试验,线密度结果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在95%概率水平下,应小于再现性R,值。R值等于20.4mtex。
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对于同一试验棉条,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试验室、不同的操作者和不同的设备)制备单个试验试样进行试验,线密度结果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在95%概率水平下,应小于再现性R2值。R,等于16.4mtex。若两试验室试验结果所包含的试验试样数各有两个,则这两个试验室试验结果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应小于15.8mtex。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结果,并写明批样来源,品级长度,品种,样品编号,试验日期和温、凝度等。试验报告单如下:
棉纤维线密度试验报告单
批样来源
品级长度
试验次数
试验项育
棉束段重,mg
棉束纤维根数,根
线密度,mtex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温、湿度
第二次
试验员
第三次
第四次
GB 6100-85
附录A
(参考件)
A,1本标准在测定棉纤维线密度的同时,可以计算出纤维的公制支数(m/g)值。计算公武群下:
.(AI)
式中N.-纤维公制支数,m/g
A.2°本标准6.4.2改为“用扭力天平分别称取棉束中段和两端纤维的重量,精确至0.02mg”,则可同时计算出棉纤维的每毫克根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每毫克纤维的根数,根,维
—切断棉速两端的重量和,mg。m2
A.3数字修约
纤维公制支数修约至十位数,每癌克纤维根数修约至整数。数字修约方法按本标准7.2条规定。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局纤维检验局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先圣。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