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809-199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3809-1992
中文名称:铜及铜合金矩形棒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2-01-01
实施日期:1993-06-01
作废日期:2007-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6240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77.120.30铜和铜合金
中标分类号: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2重金属及其合金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6, 字数:8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第一铜棒厂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拉制和挤制铜及铜合金矩形棒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铜及铜合金矩形棒。 GB/T 13809-1992 铜及铜合金矩形棒 GB/T13809-199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UDC669-1:669.3'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3809—92
铜及铜合金矩形棒
Wroughtcopperandcopper
alloyrectangularbars
1992-11-05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矩形棒
Wrought copperand copper
alloy rectangular bar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13809-92
代替GB4427-84
本标准规定了拉制和挤制铜及铜合金矩形棒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铜及铜合金矩形棒。2引用标准
金属拉伸试验法
GB3310
GB5121
GB5122
GB5231
GB5232
GB6397
GB8888
GB1056
3产品分类
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铜化学分析方法
黄铜化学分析方法
加工铜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加工黄铜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黄铜线、棒材残余应力氨熏检验方法铜及其合金管材和棒材断门检验方法3.1牌号、状态、规格及制造方法3.1.1产品的牌号、状态、规格及制造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HPb59-1
HPb63-3
制造方法
注:规格中a系指棒材厚度,6系指梯材宽度。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1-05批准态
软(M)硬(Y)
热挤(R)
半硬(Y2)
热挤(R)
半硬(Y2)
热挤(R)
半硬(Y2)
规格(aX6),mm
3~75X4~80
20~80X30~120
3~75×4~80
5~40X8~50
3~75×4~80
5~40×8~50
3~75×4~-80
1993-06-01实施
GB13809-92
棒材宽厚比(b/α>应符合表2的规定3.1.2
>10~20
b/a不大于
3.1.3棒材的不定尺长度为1~5m。棒材的定尺或倍尺长度应在不定尺长度范围内,并在合同中注明,否则按不定尺长度供货。
3.1.4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其他规格的棒材。3.1.5棒材按尺寸精度分为较高级和普通级。3.2标记示例
用HPb59-1合金制造的、半硬状态、较高级、厚度为25mm、宽度为40mm的矩形棒标记为:a.
矩形棒HPb59-1Y2较高25X40GB13809--92用H62合金制造的、热挤状态、普通级、厚度为35mm、宽度为50mm的矩形棒标记为:b.
矩形棒H62R35X50GB13809--92
4技术要求
4.1化学成分
棒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5231中的T2、GB5232中的H62、HPb59-1及HPb63-3的规定。4.2尺寸允许偏差
4.2.1拉制棒宽度或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宽度或厚度
较高级
允许偏差
普通级
>10~18
挤制棒宽度或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宽度或厚度
允许偏差
较高级
普通级
>10~18
>18~30
>18~30
>30~50
±1.2%,但最小值为±0.30
棒材的宽度或厚度允许偏差等级须在合同中注明,否则按普通级供应。4.2.3
4.2.4若要求正偏差或负偏差时,偏差值为表中数值的两倍。>30~50
>50~80
>50~80
>80~120
4.2.5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供应其他宽度或厚度允许偏差的棒材。4.2.6棒材的定尺或倍尺的长度允许偏差为十20mm。倍尺长度应加入锯切分段时的锯切量,每一段锯切量为5mm。
4.2.7拉制棒的弯曲度,除软(M)状态外应符合表5的规定。2
1000~2000
>2000~5000
GB13809-92
普通级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每1m为10
每2m为20
弯曲度不大于
4.2.8拉制棒的弯曲度等级须在合同中注明,否则按普通级供应。4.2.9
挤制棒的弯曲度如有具体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4.2.10
棒材不应有明显的扭打。如有具体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较高级
每1m为6
每2m为15
棒材端部应锯切平整。允许有轻微的毛刺。检验断口的端面可以保留。宽度不大于16mm的4.2.11
棒材,端部允许有冲剪痕迹。
4.2.12拉制棒的横截面棱角处允许有圆角。圆角半径(r)可不作检查,但必须符合表6的规定。表6
圆角半径,,
4.3力学性能
>10~18
棒材的纵向室温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抗拉强度
HPb59-1
HPb63-3
软(M)
硬(Y)
热挤(R)
半硬(Y2)
热挤(R)
半硬(Y2)
热挤(R)
半硬(Y2)
注:伸长率指标仲裁时,以810为准。4.4内应力
拉制黄铜棒材应进行消除内应力的工艺处理。4.5内部质量
>18~30
>30~50
伸长率,%
不小于
>50~80
黄铜棒材断口应致密,无缩尾。不允许有超出YB732中规定的气孔,分层和夹杂等缺陷。4.6表面质量
4.6.1拉制棒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裂纹、起皮、气泡、夹杂等缺陷。允许有轻微的、局部的不使棒材尺寸超出允许偏差的划伤、凹坑、压入物、斑点等缺陷。3
GB13809—92
4.6.2挤制棒表面应清洁,不允许有裂纹,气泡、夹杂等缺陷。允许有氧化色和不使棒材尺寸超出允许偏差的其他缺陷。5试验方法
5.1棒材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GB5121、GB5122的规定进行。5.2棒材的拉伸试验试样制备应按GB6397的规定进行。试样应根据与5、8、10和15mm相邻近的厚度车削成直径为5、8、10或15mm试样。也可不车削直接做拉力试验。5.3棒材的纵向室温拉伸试验按GB228的规定进行。5.4供方可不做内应力试验,但必须保证消除内应力。内应力仲裁检验按GB10567的规定进行。5.5棒材的断口检验按YB732或GB3310的规定进行。5.6棒材的外形尺寸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5.7
棒材应用目视检查表面质量。
6检验规则
6.1检查和验收
6.1.1棒材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6.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6.2组批
棒材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组成。每批重量应不超过3000kg。6.3检验项目
每批棒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的检验。黄铜棒材还应进行断口的检验。6.4取样位置和取样数量
6.4.1供方在熔铸过程中,每炉取一个试样进行化学成分的检验。6.4.2需方在每批棒材中任取一个试样进行化学成分的检验。6.4.3拉伸试验由每批棒材中任取两根,每根取一个试样。6.4.4每根棒材应逐根进行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6.4.5断口检验应由每批棒材中任取两根,靠尾部进行。6.4.6内应力试验应由每批棒材中任取两根,每根取一个长度为150mm的试样。6.5重复试验
各项试验即使只有一个试样的试验结果不合格时,也应从该批中再取双倍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整批报废或逐根检验合格者单独编批验收。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棒材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GB8888中的规定进行。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第一-铜棒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教煌、应柳洮、杨卫红。4
(京)新登字023号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矩形
GB1380992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外三里河)
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印剧厂印剧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X12301/16
印张1/3字数8千字
1993年6月第一版
1993年6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3000
书号:155066:1-9522
定价0.90元
标目215-—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