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4433-1993 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GB/T 14433-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433-1993

中文名称: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3-06-09

实施日期:1993-01-0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21978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160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广播、电视网>>M60广播、电视网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33, 字数:61千字

标准价格:17.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3-06-09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广播电影电视部科技司

归口单位: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米波(VHF)和分米波(UHF)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主要技术要求及电视发射台间干扰的计算和服务区的估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电视发射台指配频道、编制和协调频道规划。 GB/T 14433-1993 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GB/T14433-199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UDC621.3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433—93
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veragenetworks of colourTV broadcasting1993-06-09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veragenetworks of colour TV broadcasting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4433—93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米波(VHF)和分米波(UHF)彩色电视广播覆盖网主要技术要求及电视发射台间干扰的计算和服务区的估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电视发射台指配频道、编制和协调频道规划。2引用标准
GB3174
4彩色电视广播
GB4877电视中间频率
GB/T6831
基本参数及技术要求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
GB/T7400.1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
GB/T7400.2
3术语
广播电视名词术语
3.1频道channel
通用部分
无线电广播
指配给电视发射机使用的频率范围,有固定的编号,用DS-X×(阿拉伯数字)表示。3.2邻频道射频保护率adjacentchannelradiofrequencyprotectionratio欲收与非欲收信号图像载频间隔为一个频道宽度时所需要的射频保护率。3.3相对高度relativeheight
发射天线所在地海拔高度与沿接收方向距发射天线所在地3~15km间平均海拔高度之差。3.4服务场强servicefieldstrength供公众直接接收的欲收电台无线电波场强。3.5干扰场强interferingfieldstrength非欲收电台干扰欲收电台声音或图像信息的无线电波场强。3.6最低场强minimumfieldstrength电视广播服务时,需要得到保护的场强最低值。3.7非精密偏置non-precisionoffset欲收与非欲收图像载波的标称频率之差与行频具有适当的关系。要求载波频率的容限约为±500Hz。
3.8精密偏置precisionoffset
欲收与非欲收载波的标称频率之差与行频和场频具有适当关系,但各标称载频的容限大约为土1Hz的量级,且行频的稳定度等于或优于1X10-。为了得到精密偏置的全部好处,当干扰载波落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6-09批准1993-12-01实施
GB/T14433—93
欲收信号视频范围的上段(2MHz以上)时,行频稳定度至少应为2X10-73.9发射天线高度(h1)heightoftransmitingantenna发射天线高出沿接收方向距发射机所在地3~15km距离间的地面平均水平的高度。3.10接收天线高度(h2)heightofreceivingantenna接收天线高出当地地形的高度。其他术语见GB7400.1和GB7400.2。4主要技术指标
4.1彩色电视广播制式
详见GB3174。
4.2频段范围
4.2.1米波(VHF)频段
波段I
波段I
波段I
48.5~72.5MHz;
76~92MHz;
167~223MHz。
4.2.2分米波(UHF)频段
波段N
波段V
470~566MHz;
606960MHz。
4.3频道间隔
频道间隔为8MHz。
4.4频道标称载频
电视频道标称载频见表1。
表1电视频道标称载频
额率范围
48.5~56.5
56.5~64.5
64.5~72.5
167~175
175~183
183~191
191~199
199~207
207~215
215~223
470~478
478~486
图像载频
伴音载频
颜率范围
486494
494~502
502~510
510~518
518~526
526~534
534~542
542~550
550~558
558~566
606~614
614~622
622~630
630~638
638~646
646~654
654~662
662~670
670~678
678~686
686~694
694~702
702~710
710~718
718~726
726~734
734~742
742~750
750~758
758~766
766~774
774~782
782~790
GB/T14433—93
续表1
图像载频
伴音载频
频率范围
790~798
798~806
806~814
814~822
822~830
GB/T14433—93
续表1
图像载频
830~838
838~846
846~854
854~862
862~870
870~878
878~886
886~894
894~902
902~910
910~918
918~926
926~934
934~942
942~950
950~958
伴音载频
注:①DS-1至DS-48为广播业务专用或主用,DS-49至DS-68为广播业务在同等条件下与其他业务共用。实际规划和使用频段需按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决定执行。②DS-5为过渡频道,即不再进行新的指配,已使用的逐步改用其他频道。③双伴音/立体声广播时,表中为第一伴音载额。4.5射频带宽
射频带宽为8MHz。
4.6射频保护率
4.6.1同频道(干扰)的射频保护率4.6.1.1欲收载波与非欲收载波的标称频率之间没有特殊的控制,且载频间隔小于1000Hz时,同频道射频保护率为:
45dB(对于对流层同频道干扰);52dB(对于稳定同频道干扰)。
4.6.1.2非精密偏置时,同频道射频保护率的数值见表2。4
偏置(1/12行频倍数)
对于对流层同
频道于扰
对于稳定同频
道干扰
GB/T14433—93
非精密偏置的同频道射频保护率2
精密偏置时,同频道射频保护率的数值见表3。4.6.1.3
表3精密偏置同频道射频保护率
偏置(1/12行频倍数)
对于对流层同
频道干扰
对于稳定同频
道干扰
表2和表3中1/12和12/12间的所有数值,当加或减12/12的整数倍时,射频保护率是同一数值。这种情况可延续到约士36/12行频(约士50kHz)4.6.2邻频道(干扰)射频保护率4.6.2.1上邻频道(干扰)的射频保护率:一6dB(对于对流层干扰);
十4dB(对于稳定干扰)。
4.6.2.2下邻频道干扰的射频保护率为:一9dB(对于对流层干扰);
+1dB(对于稳定干扰)。
4.6.3镜像(假像)频道于扰的射频保护率高于接收机本振频率的非欲收图像或伴音载频信号与接收机本振频率信号混频后,进入接收机中频范围内的频率信号会造成镜像干扰。而所需射频保护率由交叠频率需要的射频保护率减去接收机镜像抑制比决定。
4.6.3.1非欲收图像载频与欲收图像载频之差为+72MHz时射频保护率为:3dB(对于对流层干扰);
11dB(对于稳定干扰)。
4.6.3.2非欲收伴音载频与欲收图像载频之差为+70.5MHz时射频保护率为:-21dB(对于对流层干扰);
-11dB(对于稳定干扰)。
非欲收电视信号为双伴音时,采用射频保护率的数值相同。4.6.4交叠频道干扰
4.6.4.1欲收图像信号
图1~2和表5~8绘出适用于对流层干扰与稳定干扰的射频保护率。所示各值适用于负调制图像信号受非欲收等幅波信号影响的情况,对其他种类非欲收信号应加表4的校正。5
欲收信号
非欲收信号
负调制的图像信号
GB/T14433—93
表4不同的非欲收信号校正值
校正系数
电视负调制
调频伴音
图1~2所示曲线是从相关的表中直接得出的例子,它们列出了无控制(曲线A和A)的最坏情况和采用非精密偏置(曲线B和B')或精密偏置(曲线C和C')可达到的最佳情况的射频保护率的全部可能范围。
曲线A、B和C与亮度频率范围相关。曲线A'B和C与色度频率范围相关。在频差低于-1.25MHz或高于6MHz时,射频保护率用线性外推法得出(直到频道边限)。当非欲收信号为电视信号时,射频保护率必需进行两种计算,一种是对非欲收图像载频,一种是对非欲收伴音载频,表5~8中给出的对非欲收伴音载频的射频保护率不适用于非精密和精密偏置的情况。不过,对在行频的3/12与9/12之间的亮度信号频率范围内非精密载频偏置以及行频的0/12,1/12,5/12,6/12,7/12,11/12,12/12处的色度频率范围内的非精密偏置可相对于无控制的情况(曲线A和A')减去2dB。
对流层干扰射频保护率曲线
稳定干扰射频保护率曲线
非精密偏置
(1/12行频的倍数)
非精密偏置
(1/12行频的倍数)
GB/T14433—93
表5非精密偏置对流层干扰射频保护率欲收与非欲收载波间的频差,MHz亮度范围
非精密偏置稳定干扰射频保护率2.0
欲收与非欲收载波间的频差,MHz度范围
色度范围
3. 6~4. 85.7~6. 0
色度范围bzxZ.net
3.6~4.85.7~6.0
精密偏置
(1/12行频的倍数)
精密偏置
(1/12行频的倍数)
4.6.4.2欲收伴音信号
GB/T14433—93
表7精密偏置对流层干扰射频保护率欲收与非欲收载波间的频差,MHz亮度范围
精密偏置稳定干扰射频保护率
欲收与非欲收载波间的频差,MHz亮度范
色度范围
3. 6~4.85.7~6. 0
色度范围
3.6~4.85.7~6. 0
射频保护率列于表9,包括对流层干扰和稳定干扰。所示值适用于欲收伴音载频电平。双伴音时,每8
GB/T14433—93
个伴音要分别考虑。对于非欲收图像载频,减去3dB。表9欲收伴音载频射频保护率,非欲收为调频伴音或等幅波欲收伴音与非欲收
伴音载波的频差
4.7最低场强
波段I
波段I
波段N
波段V
欲收伴音载频射频保护率
对于稳定干扰
对于对流层干扰
46dBuV/m)高出地面10m处;
48dBμV/m)高出地面10m处;
49dB(μuV/m)高出地面10m处;53dB(uV/m)高出地面10m处,
58dB(uV/m)高出地面10m处。
4.8电视接收机中频
38MHz。
4.8.1图像中频
31.5MHz。
4.8.2伴音中频3
4.9电视接收机镜像(假像)抑制比米波(VHF),不小于45dB;
分米波(UHF),不小于40dB。
4.10电视发射机标称功率系列
米波(VHF)功率等级(kW):
10、3、1、0.3、0.1、0.03、0.01、0.003、0.001、0.000 3、0.0001分米波(UHF)功率等级(kW):
30、10、3、1、0.3、0.1、0.03、0.01、0.003、0.001、0.00035场强
5.1场强曲线
按照频段、时间概率和地理状况,分别使用图3~10的曲线。距离小于10km时,按照距离的对数采用线性外推法求得,但如超过自由空间传播的场强值,则取自由空间传播的场强值。详见曲线图11~14。
5.1.1米波(VHF)
图3陆地50%时间,50%地点,h2=10m,△h=50m,温带气候。图4海50%时间,50%地点,h2=10m,△h=50m,温带气候。图5陆地10%时间,50%地点,h2=10m,△h=50m,温带气候。图6海10%时间,50%地点,h2=10m,温带气候。5.1.2分米波(UHF)
图7陆地50%时间,50%地点,h2=10m,△h=50m,温带气候。图8海50%时间,50%地点,h2=10m,温带气候。图9陆地10%时间,50%地点,h2=10m,Ah=50m,温带气候。图10海10%时间,50%地点,h2=10m,温带气候。9
5.1.31~10km
GB/T14433—93
图11陆地50%时间,50%地点,h2=10m,△h=50m,温带气候。图12海50%时间,50%地点,h2-10m,△h=50m,温带气候。分米波(UHF)
图13陆地50%时间,50%地点,h2=10m,Ah=50m,温带气候。图14海50%时间,50%地点,h2=10m,△h=50m,温带气候。5.2场强计算
5.2.1服务场强Es
E。=E+P。-AdB(μV/m)
(1)
式中:E1—一归一化服务场强,给定发射天线有效高度h(h1为发射天线高度与相对高度之和)及服务距离后,用50%时间、50%地点的曲线查出,米波(VHF)和分米波(UHF)分别用各自的曲线,dB(μV/m);
P。一发射机有效辐射功率,dB(kW)A-
一地形崎度△h衰减校正值,dB米波(VHF)用图15曲线、分米波(UHF)用图16曲线查出。
图15米波(VHF)地形崎呕度△h衰减校正值(适用于波段I和Ⅱ)。图16分米波(UHF)地形崎呕度△h衰减校正值(适用于波段N和V)。5.2.2干扰场强E,
E,=En+P。AdB(uV/m)
式中:En
·(2)
归一化干扰场强,给定发射天线有效高度h,和干扰距离后,稳定干扰用50%时间、50%地点的曲线查出;对流层干扰用10%时间、50%地点的曲线查出。米波(VHF)和分米波(UHF)分别用各自的曲线。dB(uV/m),P。A同(1)式。5.2.3陆海混合路径场强
当传播路径上有陆地和海时,可用以下公式计算,Emt
式中:EM,—混合路径场强,t%时间,dB(uV/m),EL)dB(uV/m)
EL,—一全部路径为陆地时场强,t%时间,dB(μV/m)Es,——全部路径为海洋时场强,t%时间,dB(uv/m),d。路径中海的长度,km。
dr—全部路径长度,km。
5.2.4稳定干扰和对流层干扰
(3)
计算干扰场强时,应比较对流层干扰有害场和稳定干扰有害场的大小,以确定使用对流层干扰或稳定干扰。
有害场定义为干扰场强(dB(uV/m))与相应射频保护率(dB)之和。稳定干扰形成的有害场为:
E。=E(50.50)+P。+A。
对流层干扰形成的有害场为:
E=E(50,10)+P。+Ar
式(4)和(5)中:
E(50、50)
E(50、10)-
·(4)
干扰发射机由50%时间、50%地点曲线查出的归一化干扰场强(稳定干扰),dB(uV/m)
一干扰发射机由10%时间、50%地点曲线查出的归一化干扰场强(对流层干扰)dB(uV/m);
GB/T14433—93
P。干扰发射机有效辐射功率,dB(kW)A。—稳定干扰所需的射频保护率,dB;一对流层干扰所需的射频保护率,dB。Ar
当E。>Er时,应使用稳定干扰计算。5.2.5可用场强E
当多个干扰存在时,采用简化相乘法计算多重于扰的综合效应,可用场强E是n个有害场E的函数。
[exp(—t?/2)Jdt
Eu-Eai
一n个有害场E存在时的地点覆盖概率,一般取50%式中:P。
一单一有害场存在时的地点覆盖概率,它等于正态分布的概率积分;L()—
E——可用场强,dB(uV/m)
E—一单一干扰源形成的有害场,dBuV/m);o,一服务和干扰场强地点分布的标准偏差,dB..(6)
对米波I到I波段,可设o=8.3dB,对于分米波N和V波段,此值与地形衰减有关,0=8.5+0.405A,A是地形崎岖度的衰减校正值,由图16求出。计算方法见附录A。
6频道制约关系
6.1同台址发射机使用的频道应避开同频道、邻频道和能产生镜像干扰的频道。6.2有交叠服务区的发射机使用的频道应避开同频道和邻频道。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