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生行业标准(WS) > WS 213-2001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 213-200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WS 213-2001

中文名称: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标准类别:卫生行业标准(W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1-11-23

实施日期:2002-05-01

作废日期:2009-06-15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C59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WS 213-2008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2-14246

页数:8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4-04-23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徐道振、刘崇柏

起草单位:北京地坛医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

提出单位: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依据。 WS 213-2001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213-200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wS213--2001
内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液传播,在我国人群的感染率达3.2%。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后,约有20%~~30%转为慢性病毒携带者,40%~~60%转为慢性肝炎,部分发展为肝硬化,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标准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地坛医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道振、刘崇柏。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传染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354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ofmanagement of viral hepatitis C本标准规定了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推和处理原则。WS 213--2001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依据。2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诊须依据血清病原学的检查。2.1急性丙型肝炎(黄疽型/无黄疽型)2.1.1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血制品、人体成分治疗,或有血液透析史者,或与携带HCV者有性接触史,或携带HCV母亲所生的婴儿,或有不洁注射史。2.1.2症状体征:近期出现明显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或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
2.1.3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升高,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2.1.4血清胆红素大于 17.1 μ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2.1.5血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抗HCV的检测见附录A)和/或血清HCV的核糖核酸(HCV-RNA)阳性(抗HCV-RNA的检测见附录B)。2.1.6血清病原学检测排除现症甲、乙、戊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者。2.1.7肝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急性肝炎改变,肝组织HCV-RNA检测阳性。2.1.8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2.1.1)或(2.1.2加2.1.3加2.1.6)。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1.5)或(疑似病例加2.1.7),同时伴有2.1.4者为黄疽型,无2.1.4者为无黄疽型。
2.2慢性丙型肝炎
2.2.1流行病学资料:过去有输血、使用血制品和人体成分的治疗史,或性伴携带HCV,或与携带HCV者有非常密切的接触史者。
2.2.2症状和体征:长期乏力,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或肝脾肿大有触痛和击痛。2.2.3血清AI.T升高或正常与升高反复波动持续半年以上。2.2.4排除现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 2. 5 血清抗 HCV 或 HCV-RNA 阳性。2.2.6肝组织病理检查为慢性肝炎特征或肝组织HCV-RNA检测阳性。2.2.7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2.2.3加2.2.1)或(2.2.3加2.2.4),参考2.2.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1-23批准2002-05-01实施
WS213--2001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2.2.5或2.2.6。2.3重型丙型肝炎
2.3.1亚急性重型
2.3.1.1符合急性黄疽型肝炎(参照2.1)2.3.1.2起病10d以上出现以下情况者:2.3.1.1.1高度乏力和明显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皮肤和巩膜明显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2.3.1.1.2数日内血清胆红素上升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17.1μmol/l.者。2.3.1.1.3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2.3.1.1.4意识障碍(指肝性脑病)。2.3.1.2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2.3.1.1加2.3.1.2(1)和(2)。确诊病例:疑诊病例加2.3.1.2(3),参考2.3.1.2(4)。2.3.2慢性重型
2.3.2.1有慢性丙型肝炎病史(参照2.2)。2.3.2.2具备2.3.1.2中各项。
2.3.2.3病例分类
疑诊病例:2.3.1.1加2.3.1.2(1)和(2)。确诊病例:疑诊病例加2.3.1.2(3),参考2.3.1.2(4)。3处理原则
3.1预防
3.1.1严格执行国家献血法,实行国民义务献血。3.1.2加强血液制品及其他人体成分的管理。3.1.3防止医源性传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消毒防护措施,注射器应实行一人一针管,医疗器械和用具应实行一人一用一消制度。严格掌握使用血和血制品的指征。3.2治疗
3.2.1休息
急性肝炎早期应注意休息,病情好转期或慢性期应注意动静结合,避免过度疲劳。3.2.2饮食
食欲不振者应进食易消化、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清淡食物,慢性期适当高蛋白饮食。禁止饮酒。3.2.3药物治疗
3.2.3.1急性肝炎,可选用西药或中草药治疗。3.2.3.2根据病情选用抗病毒、调整免疫、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方法。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用比晚期好。3.2.3.3重型肝炎,应加强护理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阻断肝细胞继续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微循环、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大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腹水、低血糖)等综合措施,并加强综合性支持疗法。356
WS 213--200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检测对HCV抗体的检测已从一代试剂盒改进至二代三代,但月前阶段常用的为二代试剂。它除含有一代的C100-3抗原外,又增加了C2、C编码抗原,比一代试剂阳性时期提前,同时也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常用的为酶标(EI.ASA)法,具体操作时仍应依据各试剂盒说明操作。A1基本原理
本方法采用基因工程重组肝病抗原包被聚苯乙烯珠或板、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或鼠抗人IgG抗体为示踪物,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人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IgG)。A2步骤
参考试剂盒说明。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多聚酶链法(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PCR的基本原理是在体外模拟DNA聚合酶存在下的DNA复制过程,这一过程需以下条件:B1原理
B1.1要求有纯化的IDNA单链或RNA模板与所需的特定寡核酸引物。B1.2 需 dNTP 的酶反应底物。
B1.3耐热DNA聚合酶。
扩增DNA的长度是由两个寡核苷酸引物所决定的,两端的引物必须与相对DNA或RNA的核背酸互补。其操作过程包括热变性即用加热95C以上,使双链DNA分离,迅速退火,保持单链状态,加耐热DNA聚合酶(TAgDNA聚合酶)作用于底物在适度温度下进行DNA扩增,周而复始大约30)个循环便可完成约105的扩增。变性温度多在97C下加热5min。退火温度多在55C1min使已分离的DNA单链与互补引物结合.引物延伸温度多为70C1~3min。PCR是一项敏感的新技术,在扩增的过程中常出现错误,错误率约1%。故在扩增产物序列分析时应进行重复扩增,才能确定是否正确。B2试剂
B2.1引物:引物通常由基因保守区5'端的15~26个碱基片段组成,注意引物中的核苷酸不要自身产生丑补.形成扩增过程中的浪费。B2.2dNTP包括dATP、dGTP、dCTP和dTTP.使用pH为8.3。B2.310×Taq 聚合酶。
B3PCR注意事项
B3.1DNA模板纯度要高,在沸水浴中煮沸5min立.即通过ScphadexG50柱.可得好的模板DNA,以保证PCR的成功。
Ws213-2001
B3.2退火温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引物的长度及序列中G+十C的含量。B3.3延伸时间主要决定扩增产物的长短小于400bp,延伸30s则可,小于400bp,可延长60s。B3.4所用Eppendof管及加样头应用新的。B3.5Taq酶加量不要多,以免浪费和出现非特异性反应。B3.6PCR如用RNA做模板,先用逆转录酶合成cDNA然后进行扩增。B3.7PCR多用于科研,不宜在临床上做常规检测。使用时应多设阴阳对照,不完全与阴阳对照相符合的判为假阳性。
B3.8各厂家生产的PCR药盒均有详细的使用方法,应按说明书的操作程序进行,不可随意改动。35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