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2046-1989 无线电发射的标识及必要带宽的确定
GB/T 12046-198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2046-1989

中文名称:无线电发射的标识及必要带宽的确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9-12-29

实施日期:1990-07-01

作废日期:2009-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95835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无线通信>>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广播综合>>M04基础标准和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12572-2008代替

采标情况:≈ITU 79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8页

标准价格:13.0 元

出版日期:1990-07-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12-29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李继香、李默芳、张华燕

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归口单位: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无线电发射的标识,同时确定了我国不同无线电业务发射类别必要带宽的计算公式,并举例作了说明。本标准适用于我国不同无线业务发射类别的标识以及必要带宽的计算。 GB/T 12046-1989 无线电发射的标识及必要带宽的确定 GB/T12046-198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046—1989
无线电发射的标识及必要带宽的确定Designation of radio emissions anddetermination of necessary bandwidths1989-12-29发布
1990-07-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无线电发射的标识及必要带宽的确定Designation of radio emissions anddeterminationofnecessarybandwidthsGB/T12046—1989
本标准系参照采用国际电联(ITU)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最后法案(1979年,日内瓦)中的无线电规则第四条关于“发射标识”、无线电规则附录6关于“发射类别的附加特性、确定必要带宽及其计算与相关发射标识范例”的有关内容和CCIR有关文件,并结合我国无线电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无线电发射的标识,同时确定了我国不同无线电业务发射类别必要带宽的计算公式,并举例作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不同无线电业务发射类别的标识以及必要带宽的计算。2引用标准
GB1385
GB1583
GB2789
GB2886
GB3174
GB3381
GB3382
GB4110
黑白电视广播标准
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话路传真二类机在电话网中互通技术条件彩色电视广播
话路传真类机在电话网中互通技术条件话路传真三类机在电话网中互通技术条件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系列
GB 4311.1
GB4410
GB4411
调频广播单声
调频广播立体声
调频广播立体声带附加信道
话路传真一类机在电话网中的传输话路传真二类机在电话网中的传输GB 5079.1
GB5437
电视节目短距离微波传送技术要求电视节目中距离微波传送技术要求话路传真(三类机)传输要求
GB6280
25~1000MHz陆地移动通信网的容量系列及频道配置GB9308
3双伴音/立体声电视广播
3名词术语定义
3.1基带
用一条线路或一个无线电传输系统传送一路信号或若干多路复用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29批准1990-07-01实施
GB/T12046—1989
在无线电通信情况下,基带信号构成调制发射机的信号。3.2基带带宽
用一条线路或一个无线电传输系统传递一路信号或若干多路复用信号所占用的频带宽度。3.3必要带宽
对给定的发射类别而言,在规定条件下恰能保证传输信息,并能满足所要求的速率和质量的频带宽度。
3.4电报信号的建立时间
电报电流从稳定状态数值的10%到达90%(反之亦然)所经历的时间。对于非对称信号,信号起始和终止的建立时间不同。
3.5电报信号相对建立时间
电报信号的建立时间与半幅度脉冲的持续时间之比。4无线电发射的标识
4.1发射标识
为更完整、精练、准确地描述某种发射类别的特性,国际电联(ITU)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1979年日内瓦)最后法案中的无线电规则第四条规定,各种发射应按照其必要带宽及类别加以标识。无线电规则规定,完整的发射标识是用九个符号标示发射特性,前四个符号为必要带宽的标识,后五个符号为发射类别的标识。在发射类别的五个符号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个符号为发射类别的基本特性,第四个和第五个符号为发射类别的附加特性。4.2必要带宽标识
必要带宽是用四个符号标识,即用三个数字和一个字母表示,字母相当于小数点的位置,用来表示带宽的单位。第一个符号不能是0,也不能是K,M或G。0.001~999Hz,单位以(Hz)表示,标识用字母H表示,1.00999kHz,单位以(kHz)表示,标识用字母K表示,1.00~999MHz,单位以(MHz)表示,标识用字母M表示;1.00~999GHz,单位以(GHz)表示,标识用字母G表示。举例:
0.002Hz=H002,2.400kHz-2K40;1.25MHz=1M250.100Hz=H100;6.000kHz=6K00;2.00MHz=2M00;25.30Hz=25H3,12.50kHz=12K5;10.0MHz=10M0;400.0Hz=400H;180.4kHz-180K,202MHz=202M,180.5kHz-181K5.65GHz-5G65。
4.3发射类别的标识
发射类别的基本特性是用三个符号标识:第一个符号标明主载波的调制方式:第二个符号标明调制主载波的各种信号的性质;第三个符号标明被发送的信息类型。发射类别的附加特性是用二个符号标识:即第四个符号标明各信号的详细说明;第五个符号标明复用性质。若无附加特性,以一短划代替。4.3.1第一个符号一一主载波的调制方式4.3.1.1未调制载波的发射N
4.3.1.2主载波为调幅的发射(包括副载波为角度调制的情况)4.3.1.2.1双边带A
4.3.1.2.2单边带、全载波H
4.3.1.2.3单边带、减幅载波或可变电平载波R2
4.3.1.2.4单边带,抑制载波J
4.3.1.2.5独立边带B
4.3.1.2.6残余边带C
4.3.1.3主载波为角度调制的发射4.3.1.3.1调频F
4.3.1.3.2调相G
GB/T12046—1989
4.3.1.4主载波为同时或按预编序列进行调幅和角度调制的发射D4.3.1.5脉冲发射1)
4.3.1.5.1末调制的脉冲序列P
4.3.1.5.2脉冲序列
4.3.1.5.2.1用幅度调制K
4.3.1.5.2.2用宽度/时间调制L
4.3.1.5.2.3用位置/相位调制M
4.3.1.5.2.4在脉冲持续时间内主载波用角度调制Q4.3.1.5.2.5采用上述方式的组合或通过其他手段V注:1)用一个经过量化、编码形式(如脉冲编码调制)的信号来直接调制主载波的发射,应按4.3.1.2或4.3.1.3的规定加以标注。
4.3.1.6以上各项未能包括的发射,但其发射中含有用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调幅、调角、脉冲、同时或按预编序列进行调制的主载波W4.3.1.7其他上述各项未能包括的情况、X4.3.2第二个符号一一调制主载波的(各种)信号的性质4.3.2.1无调制信号0
4.3.2.2不用调制副载波2)但包含量化或数字信息的单个通路14.3.2.3利用调制副载波2且包含量化或数字信息的单个通路24.3.2.4包含模拟信息的单个通路34.3.2.5包含量化或数字信息的两个通路或多个通路4.3.2.6包含模拟信息的两个通路或多个通路87
4.3.2.7包含量化或数字信息的单个通路或多个通路与包含模拟信息的单个通路或多个通路的混合系统9
4.3.2.8其他上述各项未能包括在内的情况X注:2)不包括时分多路复用。
4.3.3第三个符号—一被发送信息的类型34.3.3.1无信息发送N
电报——用于人工收听A
4. 3. 3.2
电报—一用于自动接收B
4. 3. 3. 3
4.3.3.4传真C
4.3.3.5数据传输、遥测、遥令
4.3.3.6电话(包括声音广播)E4.3.3.7电视(视频)F
4.3.3.8以上各项的组合W
4.3.3.9其他上述各项未能包括在内的情况X注:3)此处的“信息”一词不包括诸如标准频率发射、连续波及脉冲雷达等所发出的连续的、恒定的信息。4.3.4第四个符号一(各)信号的详细说明3
GB/T12046—1989
4.3.4.1具有不同数目和(或)不同持续时间的码元的两态代码A4.3.4.2具有相同数目和相同持续时间的码元、且无纠错功能的两态代码B4.3.4.3具有相同数目和相同持续时间的码元、且有纠错功能的两态代码C4.3.4.4每个状态代表一个信号码元(一个或多个比特)的四态代码D每个状态代表一个信号码元(一个或多个比特)的多态代码E4.3.4.5
每个状态或状态的组合代表一个字符的多态代码F4.3.4.6
广播音质的声音(单声)G
广播音质的声音(立体声或四声道立体声)H商用音质的声音(不包括4.3.4.10和4.3.4.11所列的那些类别)J4.3.4.10
4. 3. 4. 11
4. 3. 4.12
利用频率倒置或频带分割法的商用音质的声音K利用单独频率调制的信号控制解调后信号电平的商用音质的声音L单色M
彩色N
4.3.4. 14
上述之组合W
其他尚未包括的情况X
第五个符号一一复用性质
4.3.5.1没有复用N
4.3.5.2码分复用C
注:该项包括带宽扩展技术。
4.3.5.3频分复用F
4.3.5.4时分复用T
4.3.5.5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组合W4.3.5.6其他复用方式X
5必要带宽的确定
5.1必要带宽计算公式中的术语符号一以赫兹表示的必要带宽。
B——以波特表示的调制速率。
R—比特速率。
N一一在传真中每秒传输的最大可能的黑加白象素数。M—一以赫兹表示的最高调制频率。ML—一以赫兹表示的最低调制频率。C——以赫兹表示的副载波频率。D一一峰值频偏,即瞬时频率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差数的一半。以赫兹表示的瞬时频率是用弧度表示的相位变化的时间率除以2π。t一以秒表示的脉冲半幅度点的持续时间。t一以秒表示的脉冲自10%至90%幅度之间的上升时间。t—一以秒表示的脉冲自90%至10%幅度之间的下降时间。K一一按照发射类别和可允许的信号失真而变动的一个总值因数。N。一采用多路复用的无线电系统的基带通路数。fp
一连续导频副载波频率(赫兹)(用于检验频分复用系统性能的连续信号)。5.2各种发射类别必要带宽的计算公式、计算示例以及相应的标识各种发射类别必要带宽的计算公式、计算示例以及相应的标识均以表格的形式描述。4
5.2.1无调制信号
发射说明
连续波发射
5.2.2调幅
GB/T12046—1989
必要带宽
计算公式
5.2.2.1含有量化或数字信息的信号发射说明
计算公式
等幅电报,莫尔斯电码
启闭键控单音调制载波
电报,莫尔斯电码
采用序列单频编码的选
呼信号,单边带全载波
采用移频调制副载波的
直接印字电报,纠错,单
边带抑制载波(单路)
电报、音频多路、纠错、某
些信道是时分复用、单边
带减幅载波
K=5,对于衰落电路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计算示例
每分钟25字
B=20Ba,K=5
K=3,对于非衰落电路
B.-BK+2Mh
K=5,对于衰落电路
K=3,对于非衰落电路
B.-2M+2DK
Mg=B/2
B.-f+M+DK
Mg=B/2
注:f为最高中心额率。
5.2.2.2电话(商用音质)
发射说明
电话,双边带(单路)
电话,单边带全载波(单
计算公式
带宽:100Hz
每分钟25字
B=20Ba;K=5
Mh-1000Hz
带宽:2.1kHz
最高编码频率
M=2110Hz
带宽:2.11kHz
B=50Ba
D=35Hz(70Hz频移)
带宽:134Hz
15路,
最高中心频率于姐是
2805Hz
B=100Ba
D=42.5Hz(85Hz频移)
带宽:2.885kHz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Mh=3000Hz
带宽:6kHz
Mh=3000Hz
带宽:3kHz
发射标识示例
发射标识示例
100HA1AAN
2 K 10 A 2 AAN
2K11H2BFN
134HJ2BCN
2K89R7BCW
发射标识示例
6K00A3EJN
3K00H3EJN
发射说明
电话,单边带抑制载波
(单路)
电话,采用单独的调频信
号去控制解调的话音信
号电平,单边带,减幅载
波(连接压缩扩展器系
统)(单路)
保密电话,单边带,抑制
载波(2路或多路)
电话,独立边带(2路或多
GB/T12046—1989
续表3
必要带宽
计算公式
B.N。MH-ML
M为最低话路的最低调
制频率)
计算示例
M-3000Hz
Mt=300Hz
带宽:2.7kHz
最高控制频率:2990Hz
M#-2990Hz
带宽:2.99kHz
Mh-3000Hz
Mt=250Hz
带宽:5.75kHz
N。=2路
M#-3000Hz
带宽:6kHz
M表示每个边带的M值之和,其中M表示某一路电话的最高调制频率。注:①2
发射标识示例
2K70J3EJN
2K99R3ELN
5K75J8EKF
6K00B8EJN
②商用音质:对于好的商用音质,在接收机输出端的信号功率与噪音功率比为32dB。对于刚可商用的音质,在接收机输出端的信号功率与噪音功率比为14dB。5.2.2.3声音广播
发射说明
声音广播,双边带
声音广播,单边带,减幅
载波(单路))
声音广播,单边带,抑制
计算公式
Ba=Mh—M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语言和音乐
M=4500Hz
带宽:9kHz
语言和音乐
Mh=4500Hz
带宽:4.5kHz
语言和音乐
MH-4500Hz
Mt=50Hz
带宽:4.45kHz
发射标识示例
9K00A3EGN
4K50R3EGN
4K45J3EGN
注:除调幅立体声广播外,M的取值范围规定为:根据所要求的音质,M可在4000Hz至10000Hz间变化。5.2.2.4电视
发射说明
电视,图像和伴音
计算公式
GB/T12046—1989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每顿行数:625行
每秒顿数:25顿
标称视频带宽:6MHz
频道下限与图像载频距离:-1.25MHz总图像带宽Bv:7.25MHz
伴音载频与图像载频距离:
第一伴音为+6.5MHz
第二伴音为+6.7421875MHz
伴音调频的最大频偏:士50kHz
包括保护频带在内的伴音带宽B:867kHz带宽:8.117MHz
发射标识示例
7M25C3F
867KF8EGN
注:①B为总图像带宽。其值是由标称视频带宽(6MHz)加上频道下限至图像载频距离(1.25MHz)。②B,为包括保护频带在内的伴音带宽。③电视发射若使用单伴音时,则只用第一伴音+6.5MHz,相应的B,为750kHz,B为8MHz若使用双伴音时,则同时使用第一伴音+6.5MHz和第二伴音十6.7421875MHz,相应的B,为867kHz,B。为8.117MHz。
5.2.2.5传真
发射说明
模拟传真,单色,采用减幅
载波单边带发射、副载波调
模拟传真,调制主载波的音
额副载波调频,单边带抑制
混合发射
发射说明
双边带,无线电接力系统,
频分复用
计算公式
B,-C+N/2+DK
K=1.1(典型值)
K=1.1(典型值)
计算公式
Ba=2Mg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N=1100
对应的合作指数为352,滚筒转速为60r/min合作指数等于滚简的直径乘以单位长度的行数。C—1900Hz
D=400 Hz
带宽:2.89kHz
N=1100
D=400Hz
带宽:1.98kHz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10个话路占用基带频率1kHz至164kHzM=164kHz
带宽:328kHz
发射标识示例
2K89R3CMN
1K98J3C-
发射标识示例
328KA8E-
发射说明
携带音频的VOR双边
带发射(VOR=VHF全
向无线电信标)
计算公式
GB/T12046—1989
续表7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对主载频进行调制的有:
B,=2Cmx+2Mg+2DK
30Hz副载波
K=1(典型值)
独立边带,若干路有纠错
功能的报路与若干路保密B.=
话路的组合、频分复用
·由30Hz单音对9960Hz单音调频所得之载波一个电话通路
一个用于等幅莫尔斯识别的键控单音1020HzCmx-9960Hz
Ma=30Hz
D=480Hz
带宽:20.94kHz
通常,混合系统的工作是按照标准化通路排列方3个话路和15个报路必要带宽12kHzZM表示每个边带的Ma值之和,其中Mu表示某注:
5.2.3调角
5.2.3.1含有量化或数字信息的信号路最高调制频率。
发射说明
无纠错电报(单路)
电报,窄带直接印字能纠
错(单路)
选呼信号
4频双工电报
计算公式
B.-2M+2DK
K=1.2(典型值)
B.-2M+2DK
Ma-B/2
K=1.2(典型值)
B.=2M+2DK
K=1.2(典型值)
B.=2M+2DK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B=100Bd
D-85Hz
(170Hz频移)
带宽:304Hz
B=100Bd
D-85Hz
(170Hz频移)
带宽:304Hz
B=100 Bd
D=85Hz
(170Hz频移)
带宽:304Hz
相邻频率间隔=400Hz
B较快报路的调制速率,以
波特表示。
若各报路同步:
若各报路异步:
K=1.1(典型值)
电话(商用音质)
同步报路
B=100Bd
Mh=50Hz
D=600Hz
带宽:1.42kHz
发射标识示例
20K9A9WWF
12K0B9WWF
发射标识示例
304HF1BBN
304HF1BCN
304HF1BCN
1K42F7BDX
发射说明
商用电话
商用电话
声音广播
发射说明
声音广播
声音广播
5.2.3.4传真
发射说明
直接对载波调频的黑、白
模拟传真
5.2.3.5模拟混合发射
GB/T12046—1989
必要带宽
计算公式
B,=2M+2DK
K=1(典型值)
B,=2M+2DK
K=1(典型值)
计算公式
B.=2M+2DK
K=1(典型值)
B.-2M+2DK
K=1(典型值)
计算公式
B.=2M+2DK
Mg=N/2
K=1.1(典型值)
B.=2M+2DK
Mg=N/2
K=1.1(典型值)
计算示例
对于商用电话的一般情况
D=5kHz
Mg=3kHz
带宽:16kHz
话音最高频率:3kHz
话音带外监测音SAT
最高频率:6030Hz
带宽:32kHz
计算示例
单声:D=75kHz
MH-15kHz
带宽:180kHz
立体声:D=75kHz
Mg=53kHz
带宽:256kHz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N=1100
D=400Hz
带宽:1.98kHz
N=1100
D=400Hz
带宽:1.98kHz
发射标识示例
16K0F3EJN
16K0G3EJN
32K0G3EJN
发射标识示例
180KF3EGN
256KF3EHN
发射标识示例
1K98F1C-
1K98F3C-
发射说明
带有辅助电话复用副
载波的立体声广播
无线电接力系统
额分复用
无线电接力系统
额分复用
无线电接力系统
额分复用
无线电接力系统
额分复用
计算公式
B,=2M+2DK
K=1(典型值)
B,=2f,+2DK
K=1(典型值)
B,-2M+2DK
K=1(典型值)
B,2M+2DK
K=1(典型值)
Ba-2fp
GB/T12046—1989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导频单音系统
M=73000Hz
D=75000Hz
带宽:296kHz
60个话路占用基带频率:60~300kHz;每路均方根频偏:200kHz;
在331kHz的连续导频使主载波产生100kHz均方根频偏
D=200X103×3.76X2.02=1.52MHzf,=0.331MHz
带宽:3.702MHz
120个话路占用基带频率:60~552kHz;每路均方根频偏:200kHz;
在607kHz的连续导频使主载波产生140kHz均方根频偏
D=200X10°X3.76X2.32=1.746MHz0.25>140/607=0.23
2f<(2M+2DK)
带宽:4.596MHz
300个话路占用基带频率:601364kHz,每路均方根频偏:200kHz;
在1499kHz的导频使主载波产生
140kHz均方根频偏
D=200×103X3.76×3.08=2316.16kHz2.5>140/1499=0.09
(2MH+2DK)>2f,
带宽:7.36MHz
600个话路占用基带频率:60~2540kHz每路均方根频偏:200kHz;
在8500kHz的连续导频使主载波产生140kHz均方根频偏
D=200X103×3.76×4.36=3.28MHzMh=2.54X10°Hz
fp=8.5×10°Hz
(2 M+2 DK)<2 f,
带宽:17MHz
发射标识示例
296KF8EHF
3M70F8EJF
4M60F8EJF
7M36F8EJF
17M0F8EJF
发射说明
无线电接力系统
额分复用
无线电接力系统
额分复用
无线电接力系统
频分复用
计算公式
B=2M+2DK
K=1(典型值)
Bn=2 fp
Ba=2fp
GB/T12046—1989
续表12
必要带宽
计算示例
960个话路占用基带频率:60~4028kHz每路均方根频偏:200kHz;
在4715kHz的连续导频使主载波产生140kHz均方根频偏
D=200×10×3.76×5.5=4.14×108M=4.028X10°Hz
f=4.715X10°Hz
(2M+2DK)>2 f,
带宽:16.33MHz
600路电话/一路黑白电视加一路伴音微波接力系统;
600个话路占用基带频率:60~2792kHz每路均方根频偏:200kHz;www.bzxz.net
在9023kHz的连续导频使主载波产生140kHz均方根频偏
D=200×10×3.76×4.36=3.28MHzM-2.792X10°Hz
f,-9.023X10Hz
(2MH+2DK)<2f
带宽:18.046MHz
960路电话/彩色电视微波接力系统:960个话路占用基带频率:60~4028kHz;每路均方根频偏:200kHz
主用波道9023kHz的连续导频使主载波产生140kHz均方根频偏
D=200×103×3.76X5.5=4.14×10°HzM=4.028X10°Hz
f,=9.023×10°Hz
(2M+2DK)<2f
一路彩色电视加一路伴音,视频传输带宽5.5MHz,电视频偏:8MHzpp伴音副载频:8.065MHz,导频:9.023MHz带宽:18.046MHz
发射标识示例
16M3F8EJF
18M0F8EJF
18M0F8EJF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