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 12673-199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2673-1990

中文名称: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0-01-02

实施日期:1991-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6698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道路车辆工程>>43.020道路车辆综合

中标分类号:车辆>>汽车底盘与车身>>T26车身(驾驶室)及附件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 1334-197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26, 字数:45千字

标准价格:15.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0-12-3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长春汽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主要尺寸的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轿车、客车和货车,其他车辆可参照执行。 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12673-199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Molor yehicles--Basic dimensions-Measuring method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主要尺寸的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轿车、客车和货车,其他车辆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
GB3730.2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质量GB3730,3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GB8170数值修约规则
B3983轿车行李箱测量参考体积的方法JB4100轿车车厢内部尺寸测量方法3术语
3.1 Y基准平面
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按GB3730.3中第2章的规定。3.2X基准平面
直于基推平面的垂直面,按制造的规定。3,3Z基准平面
垂直于和X基准平面的水乎面,接制造的规定。3.4Y平面
平行于Y基准平面的乎面
3.5X平面
平行于X基准平面的平面。
a.6Z平面
平行丁Z基准平面的平面。
3.7基准点、线、面
制造!‘规定的三个或多个实际点,线或面。3.8R点
GB/T.1267390
代替(GB 1334—77
制造厂的设计基准点,用于确定由制造厂规定的每个座位最后的正常位置,它是模拟人体躯干和大腿的腾关节中心位置,并相对于所设计汽车结构而建立的坐标,这一点称为“座位基准点”3.9发动机罩C点
在Y基准平面内,发动机罩板最后·点。如果装有隐藏式刮水器时,则C'点就是以发动机罩板最后边点高度而交于挡风玻璃上的点(见附录A(补充件)图A9。3.10后背舱面D点
在Y基准平面内,行李舱盖或尾盖板上最前边的一点。如果行李舱盖或尾盖板延伸到后窗内时,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230批准
1991:10-01实施
GB/T12673-90
则D点就是以其盖板高度而于后窗玻璃或其上装饰条上的点(见图A9)。4 测量条件
4.1测量场地应具有水平坚硬覆盖层的支承表面,4.2汽车转向车轮应以直线前进状态置于测量场地上。4:3汽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设计要求。4.4除另有规定外,长度应在与支承平面和Y基准平面平行的直线上测量:宽度应在与X基准平面平行的直线上测量:高度应在与支承平面垂直的直线上测量。4.5汽车装有可活动零部件时,按如下规定状态进行测量。4.5.1货箱栏板应处丁关闭状态,测量货箱底板离地高QGB -H501时除外。4.5.2车门,发动机罩、行李舱盖和通风孔盖等均为关闭状态。4.5.3收音机天线应处于收回状态。4.5.4不包括汽车牌照,担包括汽车牌照架,测量仪器、设备
高度尺:量程0~1000mm,最小刻接0.5mm;离地间隙仪:量程~500mm,最小刻度0.5mm;角度尺,量程0°~180,最小刻度1锅卷尺:量程0 ~2U m,最小刻度1 ㎡ m;水平仪;
三维H点装置。
注:可以使用三维坐标仪。
数值修约方法
按GB8170的规定。
尺寸编码
本标准中每一个尺小都指定一个编码,它由词首、代号、数字兰部分组成。6.1词首
ISO:表示本标准和ISO4131—1979相同的测量项目的词首。QGB:表示本标准采用的词首。
下列大写字母表示所测尺寸分类代号I.
H—·-高度
一体积
注:L、H和W表示角度时、则按相对于X,Z和Y基准平面标。6,3数宁分段
1 ~99内部尺寸
100~199外部尺寸
200~299货物或行李尺寸
400~499载货车外部尺寸
500~599.载货车货物尺寸
基准面和基准点的确定
基准面的确定(见表1)
[so lt136
ISO H137
IS O- I.128
GB/T12673—90
测部位
前轴位置上7.基准平面相对丁支承乎面的位置
后轴位置上Z基准平面相对于支承平面的位皆
后轮中心线X坐标
前轮中心线X坐标
注t1)满裁即车辆处\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从7.基准平面至车辆支承平面的距离,在通过前轮中心的垂直平面内测量
从2基准平面至车辆支承平面的距离,在通过后轮中心的垂直平面内测
从X基准平面到后轮中心线的距离?从X基准乎面到撤轮中心线的距离2载荷状况
满载!
A1. A9, Ato
A1.A9.A10
2)如左右轮中心线的坐标值不同,则两个尺下同时列出,用\,号分开,第一个数值为左轮中心线坐标值。7.2
基准点的确定(见表2)
ISOL51
1S 0 1.55
ISOW21
1S0 w22
IsoW24
ISOH81
ISO-H82
ESO-H83
基准点 1 X坐标
基准点2X坐标
基准点3X坐标
基准点 1 I坐标
基准点 2 Y坐标
基准点 3 Y坐标
基准点 1 Z坐标
基雄点 2 Z坐标
基准点3Z坐标
测量部位
从X基准平面到基准点1的距离
从X基准平面到基准点2的距离
从X基准半面到基准点3的距离
从Y基准半面到基准点1的距离
从Y基准平面到基准点 2 的距离从Y基准平面到基准点3 的距离
从 Z 基准平面到基准点 1 的距离从乙基准平面到基准点 2 的距离从Z基准平面到基准点3的距离
载荷状况
7、3基准点相对于支承平面(见表3)码
ISO HI61
[SO Hi63
ISO H165
IS01162
ISO H164
1SO 1166
IS H167
1SO H16%
ISO H16
GB/T 12673—90
测罩部位
支承平面上方基准点「的高度
支承平面上方基准点2的高度
支承平面上方基准点3的高度
法:1)空即车辆处于整备质垦状态。2)最大总惠车辆处于充许莹大总质最状态。7.4R点位置
7.4.1前排座位R点(见表4)
ISOH70
前R点2坐标
前R点主坐标
前R点Y整标
从基准点1到支承平面的距离
以基准点2 到支承平面的距离
从基推点3 到支承平面的距离
从Z基准平面到前排座R点的距离从X基准平面到前排座点的距离
从Y基准平面到前排建R点的距离:列H左右R点坐标值,用“/”号分开,第一个数值相当于驾驶员座位。获荷状况
最大总重\
最大总重
最大总重
7. 4.2后排座位R点(见表5)
当汽车装有两排以上座位时,每一编码之后以《2)、(3)等分别表示第二、第三排等。编
ISO H71
1SOL35
1so W25
后R点Z坐标
后R点X坐标
后R点Y标
GB/T 12673—90
测郡位
从Z基准平面到后排座位(第二排)R点的距离从X基准平面到后排座位(第二排)R点的距离从Y基推平面到后排库位(第二排)R点的距离注:列出左在R点坐标值,用“/”号分开,第一个数值相当于左座位。8外部尺寸编码、名称及测部位
外部宽度(见表6)
ISO-w102
ISO WI17
ISO-W120
ISO-W121
ISO-W122
QGB-WI06
前轮距
后轮距。
前K点处车身宽
前门开启车宽
斤门开启车宽
测量部位
谢量两前轮胎在车摘支承平面上留下轨迹的中心线间距离测量两后轮胎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留下轨迹的中心线间所离。对双后轮应测盘两个双后轮中心平面间距离!测量平行于Y基准平面并分别抵靠汽车两侧固定宽出部位的两个平面间距离
测量过前排座位R点且平行于Y基准平面的直线与车身外圆表商相交两点间距离
载荷状况
前左、右车门开启最大时,测量与车门最外侧相切的两个!平面间距离
后左、右车门开启最大时,测登与车门最外侧相切的两个Y半面间距离
车门破璃内倾角在通过前排座位R点的Y平面内、测量铅垂线与窗口下缘引向其上缘(或当用变曲率玻璃时,引向离窗口下缘高57mm处·点的)直线间夹角,耳直线两端同时位于其玻外表面上
前轮挡泥板车宽在过前轮中心的X平面内,测量与前轮挡泥板外缘捐切的两个平面间距离
A4, A7
QGB-WJ17
QGH W409
QGB W41
GB/T 12673—90
续表6
测暨部位
后轮挡泥板车宽1
征过后轮中心的平面内,测量与后轮挡泥板外缘相切的两个Y平面间距离
驾尼部车门开启最大时,测最两尾部车门最宽点相切两个尾部门开启车宽
平面间的距离
外后现镜车宽
测量与外后视镜最外点相切两个1平面间距离3让。1)中心半面即与外车轮轮钢内缘和内车轮轮辋外缘等距离的平面。较荷状况
2突出部位不包括后规镜、削而标志灯、挑性挡泥板、防滑链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变形等。3)外后视镜应调定在其工作位置,当只有一个后视镜时,虚测与该后槐镜外点相切的√平面到汽车Y基催平面的离。
8.2外部高度(见表7)
ISo-IG
iso-fnl
ISO-Hi13
QGH H125
QGHH127
QGBH126
QGB. I1128
车辆高
发动机罩离.
行李舱盖开启年辆高
前大灯到地面高
尾灯到地面高
母部位
按(H3730.3的规定
载荷状况
最大总重
在V基准平面内,测量发动机罩(点与支丞平,满面距离
当行孕舱盖并启最大时,测量支承平面与触及行李舱盖上边缘的7平面间距离
测量前大灯中心与史乎面的距离!测量尾灯中心与支承平面的距离2!注:1)如果前人灯是上下布置的,则测盘下边大灯中心与支承平面的距离。2)如果尾灯是上下布置的,则测量1尾灯中心与支承平面的距离。空
A6, A8
At, A8
外部长度(见表B)
ISo I.103
ISO L.104
[S-L105
FSO-L110
ISO-L122
QGB L 126
QGB L121
QGB- L123
QGB L125
QGB-L129
汽车长
行李舱盖开启时车长
风衡玻璃倾角
车头长
后窗玻璃倾角
车身长
发动机罩C点位置
后端长
GB/T12873—90
测量部位
按CB3730.3的规定1)
按(B3730.3的规定
按GB3730-3的规定21
按GH3730.3的规定3)
当行李舱益开启最大时,测墅分别切于汽车最前端和行李能益最后端的两个Y平面间距离
在基准平面内,在玻璃外表面上测蛋铅垂线与由窗口下缘引向其上缘(或在用“变曲率玻璃”时,引向离窗口下缘高457mm处--点)直线之间夹角
在√基准平面内:测量发动机罩心点到切于汽车最藏端的X半面间的距离
在丫基准平面内,在玻璃外表面上测量铅垂线与后窗表面类角(对于曲面玻璃,别测量垂线与由窗口下缘到其上缘的弧的弦夹角)
在基准半面内,测盘分别通过发动机罩C点和后背舱面D点两个X
面简的距离
在F基准平面内。测展发动机罩C点到X基准平面的距离
测量过斥背舱面 1)点的X平面到切于车身最后端X平面间的距离
裁荷状况
A6. A9, A10
A6, A9, A10
A6, A9,A10
A6, A9, A10
A5, A6. AB
QGH-1.403
QGE-L409
QGB-L41h
QGB-L411
GB/T 1267a---90
续表8
母部位
保险杠前端到驾驶案后背距离
驾驶室后背到后轴距
驾驶室翻转时前保险杠到驾驶
室距离
驾驶室髓转第
莺驶室长
双后轴间距离
仪表板前端X坐标
在Y基准平面内、测量分别切于保险杠前端和骂驶室后背外表面的两个X平面间距离
测量切F驾驶室后背外表面的X平面和过后轴中心线的Y平面间距离+)驾驶室位于最人翻转位置时,测盘分别切于前保险杠最前端和驾驶室最前谢的两个X平面间的距离
测垫驾驶室在丫平面内某杀铅垂线的原始位置与其最人爵转位置时的夹角
在Y基准平面,测量分别切于仪表板前端和驾独室后背内表面相切的两个X平面间距离
在}基准平面内,测草分别过前后轴中心和后后轴中心的两个平面间距离
从仪表板前端到X基准平面的距离(负号尺寸表示仪表板实际前端位FX基准平面后面)
载荷状况
“注:1)如左右辅距不等,则同时列出,用“/”号分开、前边数值表示左侧;对于三轴以上车辆、从最前面至最后面相邻两车轮之间轴距均应证明,总轴距为各轴距之和。2)对双前轴情况,应为两前轴中心连线中点的X平面。3)对双后轴情况,应为两后辅中心连线中点的X平面。4)对双后轴情况,则后轴中心线应处双后轴距的中心线:8.4离地间隙(见表9)
IS O Ht06
ISo Hu17
ISOH107
ISO H118
Iso ify
IsO H147
IS H157
QGB.11109
接近角
离去角
纵向通过角
最小离地间隙
前轮胎静力将径
后轮胎静力径
GB/T 12673--90
按GB3730.3的规定
按GB3730.3的规定
接GB3730.3的规定
测支承平面;车辆中间部分最低点的距离且指明最低点部件(车辆中间部分指与车辆Y基准半面等距离且平行的两个平面之闻部分,两平面闻距尚为同一轴上两端车轮内缘间最小距离台的即%)
测革前轮胎轴头处回转中心到车辆支承平面的距离测量后轮胎轴头处同转中心到车辆支承平面的距离名称及测邀部位
装货尺寸、
编码、
装货宽度
(见表10)
QGR- W20 !
QGR-W203
QGBW204
QG-W205
QGD-W500
两轮胎鼓包间内宽
货瓶底板通道宽
货湘后通道中部宽
货厢后通道上部究
货箱底板装货宽
9.2装货高度(见表11)
测量货厢内两轮胎鼓包间内侧横向最小距离在货厢通道底板上测量横向最小距离在货厢后通进中部较窄处横向测最的最小距离在货厢后通道上部模向测量的量小距离在货箱族板上横向测量的最人距离载荷状况
载荷状况
A413, A14, A15
413, A14, A15
A13, A14,A15
A,A14
A14,A15
QGH-H197
QG HH2UI
QGBH202
QG-250
QGBH501
QGB H602
前座椅靠背到装货底板高
货崩高
货厢通道高
货厢底板离地高
货箱底板离地面高
QGHHS03货箱高
QGB H504
QGB H16
QGB H508
QGH-H505
轮胎鼓包高
装货底板Z坐标
侧达装货门通道高
装货高
GB/T 12673--90
测母部位
测量前幽荷带背项部到货隔底板平面1)离在F基准平面和过后油中心线的Y平面交线上测量底板上长面到上盖的内表面距离在厂准平面上测鼠货湘底板到通道上限距离
货厢后尾板放下时,在Y其准平面内削量底版尾部到支承平面所商
在Y基准平面内测量货箱底板与后栏板交线到支承平面的距离
在过后轴中心线的X平面内测量货箱底板表面到货箱挡板上平面的距离
测量轮胎鼓包顶面到货销底板表面的最大距商
在Y基准平面内测量货箱喉板尾部上表面到乙其准平面距离
边装货门开启时,测望货润底板到测门通道上限的距离
测垦货随底板乎面到货阐项部内表面的最短距离
注:1)货厢底板有加强筋时则货瓶联板平面为加强筋项面9.3装货长度(见表12)
尚状况
AJ1、A15
QG:B- L200免费标准bzxz.net
QG: H L201
QG B202
QGBL203
QG FE.209
QGB[,54
QG L505
QGR 1.506
QG R -1.307
QGR LGOH
装货长
装货长
装货长
装货长
前指座肩高处装货长
装货长
装货长
驾驶室到货箱距离
货箱底板长
货箱项部长
货箱总长
测门装货通道长
GB/T 12673—90
在)基推平面内、在货用底板 上:测量前排唑靠背背面到打开昆板最后距离
在1基准牛面内,在货厢底板上测望第二排座靠背背面到打开昆板最后端的距离在1 基准面内,在货脂底板上测量前排座靠背背面到关闭后尾板(或门)的内表面距离在1基准平面内,在货底板上测量第二非座靠背背面判关闭后尾板(或门)的内表面钜商
在丫基准平面内,以肩高部位。水平测量从前排座靠背顶端后面到关闭后尾(城门)的内表面最小距离
在基准平面和过司机座椅靠背顶面的之平面交线上,测量过司机座靠背背面平面到后仓门内侧的水平距离
在Y基准平面内。在货厢底板上测量司机座椅靠背背面到后仓门内表面距离在准平面内,测盘驾驶率后困外表面到货箱前栏板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在基谁平面内,在货箱底板上测量货箱前栏板内,表面到其后栏板内表面的距离在Y基准平面内、测量货箱前栏板顶郝内校线到后栏板项部内棱线的最短距离在I基准平面内,测堂货箱前栏板外表面到后栏板外表面间最大距肉
侧面装货门开启最大时,测量侧门通道间纵问最小距离
载荷状况
A13、A14
QG L509
QGB-L510
QGB. 1.612
9.4装货容积
装货长
装货长
前排烤装货表面位置
装货长
GB/T 12673-90
续表12
在丫基准平面内,在货厢底板,上测盘第三排座靠背背商到关闲尾被(或门)内表面的距离
在丫基准平面内,测量第三排座靠背上部后表面到关闭昆板(或门)内表面距离载荷状况
测量前排座靠背上部店表面到X基准平面的距离
在于基难乎面内,在货底板上測母发动机鼓包后面到关闭距板(或门)的内表面距离V1:行李舱有效容积的计算见JB 3983。:旅行车容积,以mm为单位测量时:(ISO-W))× (QGBH201)×(QGB-L204)108
注:ISO-W,见JH410中的JH-W4a
:后开舱门客车容积。以m m为单位测量时:(QGBL208)+(QGB I209)
V:隐藏载货容积,按制造厂规定Vs:半封闭厢式货车容积,以mm为单位测量时:空车
(1S0-W)×(QGB --H197)
Vg{QGBL606) ×(QGB W50) × (QGB H503) (m)10 9
Ve:封闭式货厢式货车容积,以mm为单位测量时:(QGB-L204) × (QGB-W500)
10玻璃面积
SJ风窗玻璃面积。
(QGB-H505)
S2:侧窗玻璃面积,包括两侧前、后门及侧窗四分之一窗玻璃面积。S3:后窗玻璃面积。
Sa:总面积
A11,A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