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
GB/T 19231-200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9231-2003

中文名称:土地基本术语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Basic terminology of land

英文名称:Basic terminology of land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3-07-01

实施日期:2003-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词汇>>01.040.01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标准>>A22术语、符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9842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05, 字数:206千字

标准价格:34.0 元

出版日期:2003-1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3-07-0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郑振源、张晓玲、施引芝、孙宪忠、朱勇、李珍贵

起草单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归口单位: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土资源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科学和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土地基本术语。本标准适用于土地科学研究、教学和土地管理工作等领域。 GB/T 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 GB/T19231-200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科学和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土地基本术语。本标准适用于土地科学研究、教学和土地管理工作等领域。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01. 040.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231—2003
士地基本术语
Basic terminology of land
2003-07-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3-11-01实施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GB/T 19231-2003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负责起草,参加起草单位有国土资源标准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和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和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振源、张晓玲、施引芝、孙宪忠、朱勇、李珍贵、苗泽、萧亚民、宇振荣、严泰来倪绍祥、毕宝德、曲福田、张明达本标准委托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解释。GB/T19231—2003
术语的标准化是标准化活动的基础。为了推进土地科学学科建设,提高土地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加强土地科学和土地管理领域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编制本术语标准,以便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土地科学和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土地术语。本标准分为土地、土地利用、土地经济、土地法律、土地调查和土地管理六章。本标准收词范围和原则:
a)选词的范围以能覆盖土地科学和土地管理领域内的主要内容的基本术语为主;b)地理学、土壤学、地质学、生态学、测量学、经济学、法学等有关学科中已有明确定义的术语不纳人;
c)在时空上,限定在新中国建国以后在大陆上使用的术语,一些历史上曾用过的以及港、澳、台和国外使用但国内并不使用的术语也不纳入。本标准术语词条原则上只赋予一个英文对应词,若常见有几个英文对应词的,只列出两个,且以权威性的著作为准。
1范围
土地基本术语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科学和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土地基本术语。本标准适用于土地科学研究、教学和土地管理工作等领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9231—2003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0280—1998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J137-19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3土地
土地land
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范围的地段,包含垂直于它上下的生物圈的所有属性,是由近地表气候、地貌、表层地质、水文、土壤、动植物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结果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物质系统。3.1.2
land science
土地科学
研究作为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的土地、土地与人的相互关系和以土地为介质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学科群体。
土地总面积total land area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陆地总面积,包括内陆水面和沿海滩涂,不包括领海。3.1.4
土地(组成)要素land component构成土地的各个组成成分,包括近地表气候、地貌、表层地质、水文、土壤、动植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物质结果。
土地覆被land cover
土地覆盖(被取代术语)
能直接或通过遥感手段观测到的自然和人工植被及建筑物等地表覆盖物。3. 1.5.1
土地覆被分类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拟定的分类标准,对土地覆被(3.1.5)进行分类的过程。1
GB/T19231-—2003
土地覆被类型land cover type
可以识别和定义的土地覆被(3.1.5)类别。3.1.6
土地分类land classification
基于特定目的,按一定的标准,对土地进行不同详细程度的概括、归并或细分,区分出性质不同、各具特点的类型的过程。
注1:包括土地类型分类、土地覆被分类、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利用适宜性或土地潜力分类、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土地权属分类等。
注2:广义的土地分类包括土地分级。3. 1.7
土地分级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of land基于特定目的,按一定的标准,通过自下而上地归并或自上而下地细分,将土地划分为一系列分层次的、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元(3.1.8)的过程。3.1.8
土地单元 land unit
一块具有特定的土地特性(3.2.3)和质量(3.2.4(2)),并可在图上勾绘出来的士地。3.2
土地属性
Eland attribute
土地属性
土地综合的或某一方面性质的描述。3.2.2
土地性状land property
说明一定类型土地的功能和(或)价值的属性。3.2.3
land characteristics
土地特性
一个用以区别不同土地单元(3.1.8)或描述土地质量(3.2.4(2))的可以度量的土地属性。3.2.4
土地质量Iand quality
(1)通用术语)土地功能满足人类需要的优劣程度(2)<土地评价专用)由明显影响土地对特定用途适宜性的一组土地特性(3.2.3所组成的复合土地属性。
(土地)限制性limitation(of land)从负面影响一土地单元对特定土地用途的土地潜力(3.5.2)或适宜性(3.5.3)的土地属性(3.2.1)。3.2.6
土地区位Jocation
土地的空间位置。
土地类型
土地类型
land type
根据土地要素(3.1.4)的特性及其组合形式的不同而划分的一系列各具特点、相互区别的土地单元(3.1.8)。
土地类型分类 land type classificationGB/T 19231-2003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各个土地单元士地要素(3.1.4)属性和组合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在同一层级和不同层级作不同程度的细分或归并而形成性质不同、各具特点的土地类型(3.3.1)的过程。3.3.3
土地类型分级hierarchical elassification of land type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各个土地单元土地要素(3.1.4)属性和组合的相似性或差异性,通过自下而上归并或自上而下细分,而形成一系列分层级的、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类型(3.3.1)的过程。3.3.4
土地类型分级系统land typeclassification system在土地类型分级(3.3.3)过程中逐级归并或细分所形成的类型序列。3. 3. 4.1
土地纲land order
土地带land zone
按大气候水热条件组合特征差异划分的最大尺度的土地区域分级单元。3.3.4.2
土地大区
land division
一个土地带内,按一级地貌单元划分的土地区域分级单元。3.3.4.3
土地省land province
一个土地大区内,按二级地貌单元划分的土地区域分级单元。3.3.4.4
土地区land region
Ecompound andcomplexland system复合和复杂土地系统
一个土地省(3.3.4.3)内,由地貌上有发生学联系的或同一一地貌单元中不同岩性形成的几个土地类(3.3.4.5)构成的土地区域分级单元。3.3.4.5
土地类land class
土地系统land system
一个土地区(3.3.4.4)内,具有相对一致的地表气候、地形上密切联系并重复出现的地形-土壤组合和植被格局的士地类型分级单元,3.3.4.6
土地型 land facet
土地面 land facet
土地限区urochishche
一个土地系统(3.3.4.5)内,在相同的地方气候下,受地貌单元制约,由一组有发生学联系的立地集合而成的土地类型分级单元。
(土地)立地(land)site
土地相land facies
地素 land element
生境ecotope
一个土地型(3.3.4.6)内,对于实际利用目的来说,其小气候、微地形、土种和植被特性基本一致的3
GB/T 19231—2003
土地单元;亦即层次最低的土地类型分级单元。3.3.5
土地L类型]结构 land pattern; pattern of land type一个区域内若干性质上有差异而相互间有发生学联系的土地类型(3.3.1)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一定空间格局。
土地结构构型
type of land pattern
构成土地结构(3.3.5)的土地类型组合的一定空间格局或图式,通常有斑块状、同心圆状、格网状、棋盘状等形式。
土地结构演替succession of Iand pattern在自然和(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土地结构的组分和(或)构型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过程。3.3.8
土地结构分类land pattern classification根据土地结构形成及构型的特点,按一定标准,对土地结构进行分类的过程。3.4
土地生态
土地生态系统land ecosystem
土地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制约所构成的、开放的、动态的、分层次的和可反馈的系统。
土地生态学land ecology
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土地生态系统(3.4.1)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空间分布、发展与演替规律,以及人为影响与其调控机制的学科。3.4.3
士地生态类型 type of land ecosystem土地生态系统类型
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组成、结构和特定生态功能的土地生态系统类别。3.4.4
农业生态分区·agro-ecological zoning按照与土地适宜性、生产潜力及环境影响有关的特性(3.2.3)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个区域的土地划分为较小的单元的过程。
农业生态单元agro-ecological unit;agro-ecological cell具有一致的土壤和气候特性和土地要素组合的士地单元,它是农业生态分区(3.4.4)中进行自然评价的基本单元。
农业生态区agro-ecological zone按照气候、地形、土壤组合、或土地覆被(3.1.5)等特性划分的,具有相似生产潜力和限制性(3.2.5)的土地制图单元,它由若干个农业生态单元(3.4.4.1)组成。3.4.5
土地生态评价land ecological evaluation对各种土地生态类型(3.4.3)的键康状况、适宜性、环境影响、服务功能和价值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的过程。&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土地生态规划land ecological planningGB/T19231—2003
根据生态学原理,以提高区域尺度土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为目标,在土地生态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土地生态系统结构、格局的方案、对策建议的过程。3.4.7
土地生态设计 land ecological designing根据土地生态规划(3.4.6),对各种土地生态类型(3.4.3)进行优化选择,设计符合规划目标的土地生态系统及其组合结构和格局的过程。3.4.8
土地生态建设 l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在对土地生态要素的损害源、受损范围、受害程度以及生产力水平、资源状况等方面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整治土地、恢复和增强生态功能的生态重建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过程。3.4.9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land eco-economic system由土地生态系统(3.4.1)与经济系统在时空上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3.4.10
土地生态经济分区eco-economic zoning土地生态经济区划eco- economic reginalization一种将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和多种土地用途综合起来的土地分区方法和过程。3.4.11
土地生态经济学land ecological economics以土地生态经济系统(3.4.9)为对象,研究其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系统的结构、功能、演变规律及其形成、发展和调控的学科。3.5
土地功能
土地功能land function
土地具有的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需求的能力。3.5.2
土地潜力land[use]capability土地能力;土地利用可能性
在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下,由自然要素的限制性(3.2.5)所决定的,某一土地单元(3.1.8)对农业、林业、牧业和旅游业等几种土地利用大类提供持续效益的能力。3.5.3
土地适宜性land suitability
某一土地单元(3.1.8)对某-一特定土地用途(4.1.2)或土地利用方式(4.1.4)的适用性。3.5.4
土地生产力land productive capacity作为劳动对象的土地与劳动力和劳动工具在不同的结合方式和方法下所形成的生产水平和产出效果。
土地生产率land productivity
在一定的投人水平下,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品产量或产值。GB/T 19231—2003
土地生产潜力l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land productive potential由光、温、水、土等自然要素决定的单位面积土地可能达到的生物产量或收获物产量。3. 5. 6. 1
光合生产潜力potential productivity by radiation具有理想群体结构的作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水分、养分等环境条件均处于理想状态下,仅由光辐射因子决定的单位面积土地可能达到的生物产量或收获物产量。3.5.6.2
potential productivity by radiation and temperature光温生产潜力
最大潜在单产maximumpotentialyield在光合生产潜力(3.5.6.1)基础上,除温度以外的其他环境条件均处于理想状态下,由光、温两个因子共同决定的单位面积土地可能达到的生物产量或收获物产量。3.5.6.3
气候生产潜力agro-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光温水生产潜力
在光温生产潜力(3.5.6.2)基础上,除水分以外的其他环境条件均处于理想状态下,由光、温、水三个气候因子共同决定的单位面积土地可能达到的生物产量或收获物产量。3.5.7
Epotential productivity assessment of land土地生产潜力评定
评定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土地单元(3.1.8)在某一经营管理水平下的土地生产潜力(3.5.6)的过程。
土地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在保持生态环境质量不致退化的前提下,单位面积土地所容许的最大限度的生物生存量。3.5.8.1
population supporting capacity (of land)(土地)人口承载力
人口容量
一定面积的土地资源(3.5.11)生产的食物所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3.5.8.2
(士地)人口承载潜力potential population supporting capacity(of land)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3.5.8.3
载畜量 livestock carrying capacity在一定时间内,保证草场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下,一定面积的草场可供养的家畜数量。3.5.9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评定potential population supporting capacity assessment(of land)评定一定地域范围内土地在一定投人水平下的人口承载潜力(3.5.8.2)的过程。3. 5. 9. 1
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
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量。
3. 5. 9.2
人口承载力比populationratio
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3.5.8.2)与现状或预测的人口的比率;用公式(1)来表示为:6
式中:
R—人口承载力比;
C——人口承载潜力;
P现状或预测的人口。
注;人口承载力比1表示人口超载;人口承载力比≥1表示承载力盈余。3.5.10
土地可持续性land sustainabilityGB/T 19231-2003
·(1)
一给定的士地利用系统(4.1.5),能否在现实的投人水平下,维持其可接受的生产力或服务水平,而又不对环境发生持续的损害的测度。3.5.11
土地资源 land resource
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3.5.12
land resource science
土地资源学
以土地作为资源来研究其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综合特征、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学科。3.6
土地评价
土地评价land evaluation
对土地用于某种用途时的性能的评定,包括对土地组成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以及按评价目的比较土地质量(3.2.4(1))的优劣或确定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类型(4.1.3)和利用方式(4.1.4)。
土地评价体系land evaluation system为不同评价目的而设计的一套特定的土地评价方法和程序。3.6.3
土地评价体系的类别
3.6. 3. 1
一般目标土地评价general-purpose land evaluation多目标土地评价(被取代术语)以较广义的土地利用大类(如农业、林业、旅游业等)作为评价目标,而不详细规定所评价的具体土地利用方式的一类土地评价体系。参见:特定目标土地评价(3.6.3.2)。3.6.3.2
特定目标土地评价 special-purpose land evaluation单目标土地评价(被取代术语)以某一有明确定义的特定土地利用类型(4.1.3)或利用方式(4.1.4)或经营管理措施作为评价目标的一类土地评价体系。
参见:一般目标土地评价(3.6.3.1)。3.6.3.3
(土地评价)类别体系category system(of land evaluation)根据土地单元的一些决定其利用性能的土地性状阈值,将土地归类为若干顺序的类别的一类土地7
GB/T 19231-2003
评价体系。
参见:(土地评价)参数体系(3.6.3.4)。3.6.3.4
(土地评价)参数体系parametric system(of land evaluation)将土地单元的一些决定其利用性能的土地性状阅值用数学模型联系起来,得出一个预期产量或指数,以此划分土地等级的一类土地评价体系。参见:(土地评价)类别体系(3.6.3.3)。3.6.3.5
土地定性评价
qualitative land evaluation评价结果仅用定性的方式表示,不做产量或投入产出分析的一类土地评价体系。参见:土地定量评价(3.6.3.6)。3.6.3.6
土地定量评价
quantitative land evaluation评价结果用量化的数字表示,可以在不同用途的适宜性之间进行比较的一类土地评价体系。参见:土地定性评价(3.6.3.5)。3.6.3.7
土地自然评价physical land evaluation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评定土地的利用能力或适宜性等级,并用实物的数量(如作物单产等)表示其评价结果的一类土地评价体系。参见:土地经济评价(3.6.3.8)。3. 6. 3.8
土地经济评价economic landevaluation在自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经济分析,并用可比的经济效益指标(如单位面积土地产值、投资回报率、级差收人等)表示其评价结果的一类土地评价体系。参见:土地自然评价(3.6.3.7)。3.6.4
土地评价体系的种类
土地潜力评价land (use)capability evaluation;land (use) capability classification土地能力评价
土地利用可能性评价
根据土地的自然要素对农业林业、牧业和旅游业等几种土地利用大类的限制性(3.2.5)因素的多少和程度,把土地分成若于类别的一种土地评价体系。注:属于一般目标的土地评价体系。3.6.4.2
地适宜性评价landsuitabilityevaluation;landsuitabilityclassification根据对一给定的土地利用类型(4.1.3)或利用方式(4.1.4)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和限制性种类,将特定的土地单元进行评定和归类的一种土地评价体系。注:属于特定目标的土地评价体系。3. 6. 4. 2. 1
当前适宜性评价currentsuitabilityeyaluation评定土地单元在不进行大型土地改良的当前情况下,对一给定土地利用类型(4.1.3)或利用方式(4.1.4)的适宜性的土地评价。
3.6.4.2.2
潜在适宜性评价potential suitabilityevaluationGB/T 19231—2003
评定土地单元在完成大型土地改良后的条件下,对一给定土地利用类型(4.1.3)或利用方式(4.1.4)的适宜性的土地评价。
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sustainable land use evaluation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evaluatian评定给定的土地利用系统(4.1.5)在特定区域或地点和特定时段内的可持续性(3.5.10)的一种土地评价体系。
土地分等定级land rating
针对给定的土地用途(4.1.2),对土地单元的自然、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依据其生产能力或经济效益划分出在一定区域内可比的质量等级的一种土地评价体系。3.6.5
土地评价方法
3. 6.5. 1
土地利用要求land use requirements一种土地利用类型(4.1.3)或利用方式(4.1.4)有效和持续地实施所需要的土地特性(3.2.3)或士地质量(3.2.4(2))。
注:包括所评价的作物,草种、树木或牧畜等的生态要求、经营管理要求、生态保护要求和土地改良的要求。3. 6. 5.2
(土地)评价单元(land)mappingunit能在图上加以区分的、具有特定土地特性(3.2.3)和土地质量(3.2.4(2))的土地评价和制图的基本单元。
评价因子diagnostic factor
参评因子diagnostic factor
诊断指标diagnostic criterion等级决定因子class-determining factor对所评价的土地利用类型(4.1.3)或利用方式(4.1.4)的潜力、适宜性或可持续性有重要影响,并用以评定等级的土地特性(3.2.3)或土地质量(3.2.4(2))。3.6.5.4
分级临界值
critical value eritical limif对划分不同土地适宜性(3.5.3)、土地潜力(3.5.2)或可持续性(3.5.10)的等级有关键意义的评价因子(3.6.5.3)的界限值。
评价因子分级(diagnostic)factor rating针对每个土地评价单元(3.6.5.2),按每个评价因子(3.6.5.3)的临界值(3.6.5.4)评定其等级的过程。3. 6.5. 6
(环境)指示因子(environmental)indicator在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3.6.4.3)中,度量或反映环境状况或条件变化的环境变量。3.6.5.7
(环境指示因子)阀值 threshold环境指示因子(3.6.5.6)属性的某个对土地利用系统(4.1.5)的变化有重要影响的量值。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