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120-199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WS/T 120-1999
中文名称:血清总胆固醇的酶法测定
标准类别:卫生行业标准(W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9-12-09
实施日期:2000-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92878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0卫生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2-12874
页数:11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0-04-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李健斋、王抒、陈文祥、李培英、董军
起草单位: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提出单位:卫生部医政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血清总胆醇的酶法测定及其质量保证的基本原则。本标准适用于临床与实验室和流行病学及营养调查中的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生产厂商制备胆固醇测定试剂盒也应参使用。 WS/T 120-1999 血清总胆固醇的酶法测定 WS/T120-199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备案号:927-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20—1999
血清总胆固醇的酶法测定
Guidelines for enzymatic measurementsof blood serumtotal cholesterol1999-12-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00-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行业标准
血清总胆固醇的酶法测定
WS/T120—199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话:68522112
中国标推出版社染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X12301/16印张3/4字数16千字2000年6月第一版2000年6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000
标目406-30
WS/T120-1999
本标准是在《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脂测定推荐方法》的基础上参考美国胆固酵教育计划实验室标准化专题组的“提高胆固醇测定质量的建议”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和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从2000年5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卫生部医政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健斋、陈文祥、李培英、王、董年。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解释。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血清总胆固醇的酶法测定
Guidelines for enzymatic measurementsof blood serum total cholesterol本标准规定了血清总胆固醇的酶法测定及其质量保证的基本原则。WS/T120-1999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实验空和流行病学及营养调查中的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生产厂商制备胆固醇测定试剂盒也应参照使用。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一级参考物质primaryreferencematerial胆固酵纯度标准物质,用于参考方法(见2.2)的校准。2.2参考方法referencemethod
经充分论证具有高度精密性和准确性的方法,用于二级参考物质(见2.3)和校准物质(见2.5)的定值及常规方法的评价。
2.3二级参考物质secondaryreferencematerial用一级参考物质和参考方法定值的,与样品基质相同或足够相似的参考物质,用于参考方法和常规测定方法之间的准确性转移,亦可用作校准物质(见2.5)。2.4参考系统referencesystem
由一级参考物质、参考方法和二级参考物质组成的系统,是常规测定的准确性基础。2.5校准物质calibrationmaterial,calibrator在常规测定中作校准用的物质。2.6质控物质qualitycontrolmaterial具有一定胆固醇浓度的冰冻或冻干血清,样品测定时穿插在样品序列中顺次测定,用以控制测定质量。
2.7基质效应matrixeffect
样品基质的物理与化学变化对胆固醇的准确测定的影响。3方法原理
以胆固醇酯酶水解血清胆固醇酯为肌固醇,以胆固醇氧化酶氧化胆固醇生成4-烯胆留烷酮和过氧化氢,检测胆固醇氧化产物以测定胆固醇含迁。应用最广的检测反应是特林德尔(Trinder)的过氧化氢显色反应,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过氧化氢与酚类化合物及4-氨基安替比林或其类似物发生氧化、缩合反应,产生最大吸收波长为470~550nm的醒亚胺类化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醒亚胺类化合物的浓度与吸光度符合比尔定律,且与总胆固醇浓度成正比。上述各种酶和显色剂一般组成单一试剂,与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9-12-09批准2000-05-01实施
清混合并反应后进行光度分析。4试剂和材料
4.1酶试剂
WS/T120—1999
4.1.1酶试剂的制备和对酶试剂的质量要求制备酶试剂应严格选择原料和配方,使成品试剂满足以下质量要求(酶试剂制备举例见附录B):a)能水解99%以上的血清胆固醇酯;b)对冻干或冰冻混合血清的作用与对新鲜血清的作用相似,无明显基质效应;c)特异性高,干扰因素少;
d)在37℃下,与血清反应达终点所需时间小于5min,终点时吸光度能稳定至少60min;e)在血清胆固醇浓度0mmol/L~12.9mmol/L(0mg/dL~500mg/d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通过原点的直线关系;
f)试剂溶液在测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小于0.05;g)原装试剂能在2~8℃下保持稳定1年,千粉酶试剂配制后能在25℃下保持稳定24h,2~8℃保持稳定1周:
h)试剂反应活性的批间差小于1%。4.1.2酶试剂使用前准备
干粉酶试剂用指定溶剂溶解后使用,若需贮存应在2~8℃密闭保存。4.2校准物质
4.2.1校准物质的制备和对校准物质的质量要求制备校准物质应严格选择原料、工艺和定值方法,使校准物质满足如下要求(校准物质制备举例见附录B):
a)在所选用的试剂条件下能使新鲜样品测定结果可溯源到胆固醇参考系统(见附录A),有以下两种情况:
1)校准物质在所选用的试剂条件下无基质效应,其定值可来源于参考方法,校准物质本身的可溯源性使样品分析结果具有可溯源性,应首选此类常规校准物质;2)校准物质在所选用的试剂条件下有基质效应,其定值应根据基质效应的大小进行校正,使样品分析结果具有可溯源性,此类校准物质不可在其他试剂条件下使用;注:一般冰冻新鲜混合人血清基质效应最小,冻干血清基质效应的大小依原料血清和冻干工艺而定。非血清物质的使用、动物血清的使用、血清中加入脂蛋白成分、原料血清陈旧、冻干和冰冻是造成基质效应的因素。b)胆固醇浓度在我国人血清胆固醇水平高低划分界限(见附录C)附近;c)融化或复溶后的常规校准物质均匀、无明显混浊。4.2.2校准物质的贮存和使用前准备4.2.2.1冰冻校准物质的贮存和准备贮存于20℃以下,用时使融化并使其温度升至室温,充分混匀。融化后的校准物质可于2~8℃贮存3天,不可反复冻融。
4.2.2.2冻干校准物质的贮存和准备贮存于8℃以下,用时精确加入规定量的蒸馏水使溶解,充分混匀。复溶后的校准物质可于2~8℃贮存3天,不可反复冻融。
4.3质控物质
4.3.1质控物质的制备和对质控物质的质量和技术要求至少应制备两个不同胆固醇浓度的质控物质。制备质控物质应认真选择原料和工艺,使质控物质满足如下要求(质控物质制备举例见附录B):2
WS/T120-1999
a)具有与样品相同或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b)融化或复溶后的质控物质均匀、无明显混浊;c)胆固醇浓度在我国人血清胆固醇水平高低划分界限(见附录C)附近,两个质控物质的胆固醇浓度相差约1.29mmol/L50mg/dL)。4.3.2质控物质的贮存和使用前准备4.3.2.1冰冻质控物质的贮存和准备贮存于一20℃以下,用时使融化并使其温度升至室温,充分混匀。融化后的质控物质可于2~8℃贮存3天,不可反复冻融。
4.3.2.2冻干质控物质的贮存和准备贮存于8C以下,用时精确加入规定量的蒸馏水使溶解,充分混匀。复溶后的质控物质可于2~8℃存3天,不可反复冻融。
5仪器和设备
可选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亦可选用光度计配合移液和恒温设备。所选用的仪器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光度分析系统在0.1~0.8500nm)吸光度范围内的测定不精密度(CV)小于1%;b)移液系统的移液不精密度(CV)小于1%;c)恒温系统在25~37℃范围内温度变异小于士1℃。6样品
6.1血液样品的采取
6.1.1受试者准备
让受试者做如下准备:
a)取血前两周保持平时饮食习惯;b)近期内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异常情况;c)取血前数天至数周停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否则记录用药情况;d)取血前24h不饮酒、不做剧烈运动;e)若样品同时用于其他血脂测定,取血前禁食12h;f)除卧床患者外,取血前至少静坐5min。6.1.2取血方法
取前臂静脉血,止血带的使用不超过1min,避免溶血。6.1.3取血次数
应以1周以上2月以内的时间间隔对同一受试者取血2~3次。6.2血液样品的处理、贮存和测定前准备6.2.1血清的制备和分离
血液样品采取后室温下静置30~45min使凝固,避免溶血,离心后即时吸出血清,置试管中密闭。6.2.2血清的贮存和测定前准备
分出的血清可于2~8℃贮存1周。若需更长时间的贮存,则应贮存于一20℃以下,用时使融化并使其温度升至室温,充分混匀。不可反复冻融。注:亦可制备血浆用于胆固醇翻定,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抗凝剂,血液中抗凝剂浓度为1g/L时血浆胆固醇浓度比血清低约3%。
7测定步骤
7.1安全措施
WS/T120-1999
血清样品和来源于血液的参考物质、质控物质、校准物质有可能含致病微生物,须避免吞入或与皮肤接触。
7.2测定前准备
取酶试剂(见4.1.2)、校准物质(见4.2.2)、质控物质(见4.3.2)和样品(见6.2.2),若曾于2~8℃贮存,使其温度升至室温后混匀。准备或开启仪器设备。免费标准bzxz.net
7.3测定操作
按试剂说明书(市售试剂)规定的样品-试剂比例、反应温度和时间及光度测定条件,自动或手工进行样品-试剂混合、温育和吸光度测定。应注意以下事项:a)尽量选择能提高测定特异性的空白试验方式和测定方式:b)校准物质的重复测定数至少为2;c)保留用过的酶试剂、校准物质、质控物质和样品至测定质量评价(见8.2)以后。8测定结果的表述和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判断8.1血清胆固醇浓度计算
按式(1)计算样品和质控物质的胆固醇浓度。C样品一[(A样品—A空白)/(A校准—A空白)·C校柜样品或质控物质的胆固醇浓度,mmol/L;式中·C鲜品
一校准物质的胆固醇浓度,mmol/L:CR准
A择品—样品或质控物质的吸光度;An准——校准物质的吸光度:
A白——空白的吸光度。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2位小数。
8.2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判断
质控值应在质控限(见10.3.1)以内,否则应分析原因后重新测定。9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特异性9.1灵敏度
本方法在胆固醇浓度为5mmol/L时的吸光度不低于0.35。9.2精密度
本方法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批间变异系数小于2.5%。9.3特异性
血清中的乳糜颗粒、胆红素、抗坏血酸等还原性物质、血红蛋白等有色物质及非胆固醇笛醇为本方法的干扰物质。生理水平的上述物质对本方法的干扰不明显。某些试剂的配方设计和测定方式可不同程度地减小上述物质的干扰。
10测定质量保证
选用的分析系统(试剂、校准物质和仪器)应在评价并保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之后用于病人样品分析;应用中的分析系统应监测和保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10.1精密度评价及其指标
10.1.1评价方法
WS/T120—1999
以选用的分析系统测定拟用作质控物质(见4.3)的血清20~30次,计算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10.1-2评价指标
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应小于3%。10.2准确度评价及其指标
10.2.1评价方法
10.2.1.1应用二级参考物质
适用于对冰冻或冻干血清无明显基质效应的分析系统。以选用的分析系统测定胆固醇浓度在2.59mmol/L~7.76mmol/L(100mg/dL~300mg/dL)范函内、浓度相差约1.29mmol/L(50mg/dL)的三种二级参考物质(见附录A1.3)三次,每次每种血清的重复测定数为2,计算定平均值与参考物质定值之间的相对偏差。10.2.1.2应用参考方法
适用于对冰冻或冻干血清有明显基质效应的分析系统。收集六种胆固醇浓度在2.59mmol/L~7.76mmol/L(100mg/dL~300mg/dL)之间的新鲜血清,分别以选用的分析系统和参考方法(附录A1.2)测定其胆固酵浓度三次,每次每种血清的重复测定数为2.计算选用的分析系统的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差。10.2.2评价指标
测定结果的相对不准确度(相对偏差)小于士3%。10.3测定质量的监测和保持
10.3.1质控限的建立和应用
在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结果符合要求后利用本标准中10.1.1中获得的数据按一定的质控方法建属控限,周计到凝品测宝结鼠
立质控用议判解释品罚定结果的有效性(见8.2和监制测定质量的长期候持情况:生
10.3.2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再评价瓶凉持接酒
在质控值保持正常的情况下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准确度评价。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精密度或准确度评价:a)改变试剂、校准物质或仪器设备的种类;b)质控值持续出现超出质控限的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10.4参加室间质评
从事血清胆固醇测定的实验室都应参加国家或地方室间质评计划。A1参考系统的组成
A1.1一级参考物质
WS/T120-—199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胆固醇参考系统
胆固醇纯度标准物质GBW09203a[纯度:(99.8士0.1)%或GBW09203b[纯度:(99.7士0.1)%]。
A1.2二级参考物质
血清胆固醇标准物质GBW09138及其他由原始参考物质和参考方法定值的冰冻混合人血清。33
差考系矮的应用
然统的这用
胆固醇参考系统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a)分析系统的质量评价;
b)酶试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c)校准物质的制备及质量评价;d)新常规方法的发展及评价;
e)室间质评计划中的靶值确定:f)协作研究中血脂分析的质量保证。A3参考系统的应用方式
应用二级参考物质(见10.2.1.1)或应用参考方法(见10.2.1.2)。附录B
(提示的附录)
胆固醇测定酶试剂、校准物质和质控物质制备举例B1胆固醇测定酶试剂制备举例
B1.1原料试剂及其纯度
B1.1.1胆固醇酯酶(EC3.1.1.13):来源于微生物(如假单胞菌属,念珠菌属),葡萄糖氧化酶与尿酸酶含量小于0.01%,不含过氧化氢酶,比活性约100kU/g酶蛋白(25℃,胆固醇油酸酯为底物)。B1.1.2胆固醇氧化酶(EC1.1.1.6):来源于微生物(如诺卡氏菌,球孢链霏菌).葡萄糖氧化酶与尿酸酶含量小于0.01%,不含过氧化氢酶,比活性约45kU/g酶蛋白(37℃,胆固醇为底物)。B1.1.3过氧化物酶(EC1.11.1.9):来源于辣根,纯度值(Reinheitszah1比值,A4esam/A75m)约为3.0比活性1000kU/g酶蛋白[25C,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ABTS)为底物]。B1.1.4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不含过氧化物。B1.1.5磷酸盐、胆酸钠、4-氨基安替比林及苯酚均为分析纯试剂。B1.2酶试剂配方和应用条件
B1.2.1试剂配方见表B1。
胆固醇酯酶
胆固醇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4-氨基安替比林
胆酸钠
WS/T120—1999
表B1血清胆固醇测定酶试剂配方组分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磷酸盐缓冲体系,pH7.7
≥800U/L
≥400U/L
≥1000U/L
0.5mmol/L
3.5mmol/L
4mmol/L
剂型可以是液体或冻干品,亦可将酶和显色剂分装或制成单一粉剂,用时用含其他组分的磷酸盐缓冲液溶解。
B1.2.2上述试剂的应用条件如下:a)血清-试剂比例:1:100;
b)温育温度和时间:37℃,10mine)光度分析波长:500nm。
B2校准物质制备举例
B2.1原料血清收集和贮存
收集胆固醇浓度为3.9mmol/L~6.5mmol/L(150mg/dL~250mg/dL)、没清且无溶血和黄痘(700nm吸光度小于0.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新鲜人血清,密封存于—20℃以下。
B2.2制备
将收集的血清融化、混合,经粗滤后用0.22μm孔径的滤器过滤,混匀后分装于适当的密封容器内,尽快于一20℃以下冰冻和贮存。在过滤和分装过程中避免微生物污染。B2.3均匀性检验和定值
用参考方法(A1.2)测定分装后的校准物质12次,每次测定随机抽取两个包装,每个包装的重复测定数为2。若所得48个结果的变异系数小于1%,取其平均值作校准物质的定值。B3质控物质制备举例
原料血清收集和贮存及制备过程同校准物质(B2.1,B2.2)。分装后的质控物质用所选用的分析系统检验其均匀性。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我国人血清胆固醇水平高低划分方案我国人血清胆固醇水平高低划分方案(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专家组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对策”,1997)见表C1。
合适水平
边缘性升高
WS/T120—1999
表C1我国人血清胆固醇水平高低划分方案≤5.17mmol/L200mg/dL)
5.20mmol/L~5.66mmol/L(201mg/dL~219mg/dL)5.69mmol/L(220mg/dL)
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血清胆固醇参考值因环境与遗传因素而异,不能笼统地指定所谓“正常值及正带范围”。胆固醇水平高低的划分方案根据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及临床经验制定。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书号:155066·2-12874
标目406-3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