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306-2001 小功率电子管电性能测试方法
GB/T 3306-200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306-2001

中文名称:小功率电子管电性能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low-power electron tub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1-12-19

实施日期:2002-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36978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子学>>31.100电子管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真空器件>>L36收、发信管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T 3306.1~3306.24-1982

采标情况:IEC 100-1969,≠ IEC 151-1-1963,≠ IEC 151-5-1964,≠ IEC 151-7-1964,≠ IEC 151-12-196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8458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77, 字数:149千字

标准价格:30.0 元

出版日期:2004-03-29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龙纪雪、周伟球

起草单位:曙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电真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小功率电子管电性能测试方法和对测试条件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阳极耗散功率不大于25W的电子管。 GB/T 3306-2001 小功率电子管电性能测试方法 GB/T3306-200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3306—2001
本标准包容了小功率电子管电性能的23个测试方法。本标准是依据GB/T1.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GB/T2987—1996《电子管参数符号》、GB/T4597—1996《电子管词汇》、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GB/T5094—1985《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以及GB/T4728.5—2000《电气图用图形符号半导体管和电子管》,同时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00:1969《电子管极间电容的测试方法》、IEC151-1:1963《电子管电性能的测试电极电流的测试》、IEC151-5:1964《电子管电性能的测试声和哼声的测试》,EC151-7,1964《电子管电性能的测试等效噪声电阻的测试》、EC151-12:1966《电子管电性能的测试电极电阻、跨导、放大系数、音频电阻和变频跨导的测试方法》对GB/T3306.1~3306.24—1982《小功率电子管电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修订的。在本次修订过程中,对GB/T3306.1~3306.24—1982的标准格式作了大幅度的变动,GB/T3306.1~3306.24—1982是以24个分标准的形式编写。本标准是把GB/T3306.1~3306.24-1982中的测试设备及电气测试总则和23个测试方法作为一个标准的格式来编写的,并对GB/T3306.1~3306.24一1982中的差误进行了修正。对参数符号进行了修改,规范了标准中的量和单位。本标准中所有测试电路图及结构示意图都增加了图题,对测试电路图中的电气项目代号及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进行了修订,删除了GB/T3306.1~3306.24—1982中不必要的注释。通过本标准的修订,使测试顺序更清晰、严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真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曙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纪雪、周伟球。本标准于1982年12月首次发布。I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小功率电子管电性能测试方法
Measurements of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oflow-powerelectronictubes
GB/T3306—2001
代替GB/T3306.1~3306.24—1982本标准规定了小功率电子管(以下简称电子管)电性能的测试方法和对测试条件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阳极耗散功率不大于25W的电子管。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421—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idtEC60068.1—1988)电子管外形尺寸
GB/T3188-—1982
GB/T4597—1996
电子管词汇
3定义
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所用定义应符合GB/T4597的规定。4一般要求
供测试用的测试设备以及测试总的要求应满足4.1~4.4的规定。除非另有规定,测试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4.1测试设备
4.1.1测试设备应由计量部门进行定期校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4.1.2每台测试设备上应附有:
a)该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b)该设备的电路图;
c)电气测试仪表的检验证书。
4.1.3在试验设备上被测电子管互不联结的电极电路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0MQ。测试绝缘电阻时,应将电源、测试仪表和电路导电元件与插孔和转接点断开。如电子管测试的电流小手100uA时,因绝缘不好而产生的漏电流应小于其被测试电流值的5%当测试的电流小于5μA时,因绝缘不好而产生的测试误差应小于20%。若不能达到上述要求时,允许采用补偿等方法。
测试绝缘电阻或漏电流时,应将该电极可调的最大直流电压加到被测管管座的导电脚上。4.1.4测试时,如阴极规范是用热丝(灯丝)电压规定值确定的,则此电压应用电压表测定。其电压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2-19批准2002-08-01实施
GB/T3306—2001
管座间引线上的电压降不应超过热丝(灯丝)额定电压的0.2%,而通过该电压表的电流不应超过热丝(灯丝)电流的0.5%;若阴极规范是用热丝(灯丝)电流规定值确定的,则此电流应用安培表测定。接入安培表时,应保证与热丝(灯丝)分路的电路元件(热丝《灯丝》电路中的电压表和分压器)的电流不流过该安培表,而安培表上的电压降应使该电压表至管座间引线上的电压降不超过热丝(灯丝)额定电压的1%。
4.1.5在确定电子管各电极的直流电压值和极性时,若在测试方法标准或电子管详细规范中都没有规定时,则均对电路的公共点而言。4.1.6测试直热式电子管时,电路公共点应为:a)灯丝以直流供电时,则电路公共点为灯丝负端。而灯丝引出线的正负端应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规定。
b)灯丝以交流供电时,则电路公共点为供给灯丝电源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中心点或是灯丝电源分压器的中心点。
分压器的阻值应使其通过的电流值不小于被测管阴极电流值的20倍。4.1.7测试旁热式电子管时,电路公共点应是被测管阴极的引出端。若在阴极电路中接有自给偏压电阻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时,则电路公共点应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规定。在其没有规定时,则电路公共点应是电阻不与阴极相接的一端。
4.1.8测试带有金属外壳和内屏蔽(内屏蔽在管内不与阴极连接)的电子管时,应把这些引出线接到电路公共点上。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当抑制栅极在管内未与阴极连接时,并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则应与阴极连接。4.1.9在用自给偏压测试电子管时,阴极电路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a)阴极电路电阻值与规定值之差不超过士1%b)当阴极电流具有交流分量时,则阴极电路电阻应用电容器旁路。其容抗应小于该电阻阻值的0.3%。
测试设备和预热设备应避免被测管及预热管产生寄生振荡。为此,应采用一些辅助元件。例如:a)直接在被测管管座的电极电路内串接去耦电阻和扼流圈;b)在任一电极和阴极间及其他电极间接上旁路电容;c)在导体上套上铁涂氧磁环;
d)在电源上加去耦滤波器等。
采用上述防止寄生振荡的元件及电路时,对测试条件不应发生显著的变化,并且不应降低其测试准确度。
4.1.11如果在对阴极具有正电位的电极电路中,接有测试仪表、保护装置的元件和防止产生寄生振荡用的元件的情况下,当电极额定电流流过时,在其上所产生的直流电压降不应超过该电极额定电压的0.5%。
对于四极管和五极管的阳极电路,则该电压降不应超过阳极电压的1.5%。4.1.12预热设备和测试设备的预热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使电子管在预热状态下保证规定的预热时间,但不降低测试设备的效率;b)在预热状态下,接在阴极和控制栅极电路中的电阻阻值应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规定。阴极电路电阻的误差不应超过规定值的士5%;控制栅极电路电阻不应超过士10%c)在一组电子管(单个或多个电子管组成)的阳极和帘栅极电路以及热丝与阴极间电路中应该串接上缓冲指示灯泡和过负荷保护装置。但其对电极电压的影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如超过此规定时,则应予以修正。
4.1.13测试电子管时,如果电场和磁场以及其他因素对测试结果有相当影响时,则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其对测试的影响。
4.2电气测试仪表的要求
GB/T3306—2001
4.2.1电气测试仪表应符合下列准确度等级a)测试50Hz的电子管参数的直流仪表,其准确度不应低于1级。当测量3kV以上的直流电压时,充许采用准确度不低于1.5级的仪表。测试电子管控制栅极和抑制栅极电流,阳极-栅极特性曲线起始部分的阳极电流及热丝阴极间绝缘电阻等的电子式微安表,其准确度不应低于4级。确定电子管预热规范的直流或交流仪表,其准确度不应低于2.5级。b)测试50Hz的电子管参数的交流仪表,其准确度不应低于1.5级。在测试有效值小于5V、频率大手50Hz的交流电压以及根据测试规范需要仪表有很高输入阻抗的情况下,允许采用电子式电压表或准确度不低于2.5级(刻度为有效值)的其他仪表。c)测试电子管短路和断路、阴极加热时间、引出线间绝缘电阻以及哼声所用的仪表,其准确度不应低于2.5级。
测试电流和电压脉冲值的电子脉冲仪表,其误差不应超过工作刻度上限值的土6%4.2.2校验测试设备上的电气测试仪表时,原则上不应将仪表从测试设备的工作位置上卸下。同时,校验应在该设备规定的工作温度下进行。4.2.3测试电子管时,充许采用其他电气测试仪器(例如:自动指示装置或数字仪器等)来代替电气测试仪表,但其误差不应超过电气测试仪表的误差。4.2.4电气测试仪表量程的选择:测试时,电子管各电极上所加规范值的读数及所测参数应尽可能保证在大于仪表刻度1/3的范围内。
注:电子式仪表允许在全部量程刻度内读数。4.2.5为保护仪表免受突然过载,允许在测试设备上采用各种保护装置。例如:电磁继电器、电子继电器及开关管。
在有交流成分的电路内接入保护装置时,应不影响测试条件和降低测试准确度。4.3电源的要求
4.3.1测试设备所用直流电源应该采用电子稳压器或其他稳压器来稳定电压。如能达到稳压要求,也允许采用其他形式的直流电源。例如:蓄电池和干电池等。4.3.2测试直热式电子管时,被测管灯丝电路必须用直流供电。当测试整流二极管以及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有明确规定时,才允许灯丝电路用交流供电。测试旁热式电子管时,被测管热丝电路可用直流或交流供电。
4.3.3当负载为最大允许值时,在被测管管座上所测得的电源波纹系数不应超过以下规定:a)热丝(灯丝)电源一一直热式电子管为1.5%;旁热式电子管为5%;b)控制栅极电源为0.1%;
c)阳极和其他栅极电源为0.2%
d)其他电源以及高于1kV的电源为5%。注:在测试某个单独参数时,当电源的波纹系数使其测试值的误差超过规定的测量误差时,则上述有关电源的波纹系数应相应的减小。
4.3.4供给阳极和对阴极具有正电位的栅极电路所用的直流电源内阻应能保证当负载从零变到最大时,电源电压的变化不超过1%。4.3.5供给热丝(灯丝)用的直流电源的内阻应能保证当负载从零变到最大时,电源电压的变化不超过2%。
4.3.6在测试方法中,应规定所采用交流电源(包括脉冲电源)的形式以及对该电源的基本要求。在整流状态下测试时,允许采用频率为50Hz的交流供电变压器作为加到电极上的交流电源,其波3
GB/T3306—2001
形失真系数不应超过5%。并且在电源电压从一15%变化到+5%时,稳定度不应低于1.5%。4.3.7电极电压调整装置的电压最小变化值不应超过相应的电气测试仪表量程的0.5%。允许采用粗调和微调的方法进行调节。
4.3.8当采用公共仪表时,测试仪表的转换应使被测管电极电压的变化在转换前后不影响参数测试的准确度。为消除其影响建议采用下列措施:a)用低内阻电源及高内阻电压表;b)断开仪表的同时应将一个与该仪表内阻相同的电阻接入电路。4.3.9接在有交流成分电路上的直流电源,对规定的交流成分应具有最小的内阻。为此,允许用电容器来旁路直流电源。
4.3.10预热装置或测试设备的预热位置上的电极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a)热丝(灯丝)电路的变压器功率应保证当预热的电子管数量变化20%时,热丝(灯丝)电压的变化不应超过10%;
b)直流电源内阻应保证当预热的电子管数量变化20%时,电极电压的变化不应超过10%;c)电源波纹系数不应超过下列数值:1)阳极电压为5%;
2)控制栅极电压为1%;
3)其他栅极电压为2%。
4.3.11脉冲电源电压的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应符合电子管详细规范中的规定。脉冲波形及其参量应符合图1规定:
图1.脉冲波形及其参量图
图1中:
一脉冲宽度。是指脉冲幅度为70%的电平上的脉冲波形宽度所占有的时间。一脉冲上升时间。是指从脉冲幅度的10%上升到90%所需要的时间。脉冲下降时间。是指从脉冲幅度的90%下降到10%所需要的时间。Ap
一脉冲幅度。是由脉冲波形顶部变化的平均值所划的平滑线X-Y(不包括波尖)的中点的脉冲波形的高度来确定。
脉冲顶降。是由脉冲波形顶部变化的平均值所划的平滑线X-Y(不包括波尖)与脉冲波形相交的最大脉冲幅度和最小脉冲幅度之差来确定。S一一波尖。是指在脉冲幅值上面短时间的急变。其值不大于脉冲幅度的5%。4
4.4设备结构的要求
GB/T3306—2001
4.4.1测试设备可以是综合的(即一台设备可测多种管型或几个参数),也可以是专用的。4.4.2测试设备应有保护装置。
4.4.3测试设备的结构应便于维修,其主要部件和元件应有与原理图或布线图相符合的标记。同时,测试设备的结构必须符合技术安全要求,而其电路的公共点应与骨架连接在一起。4.4.4若测试设备在显著振动和颠簸的情况下使用时,应加减振装置。4.4.5测试设备的接线以及零件固定应牢靠,必须保证在运输时不致损坏。4.4.6测试设备上的管座在被测管经常插拔的条件下必须保证与被测管接触牢靠。4.4.7预热装置可以设计成单独的设备,也可以设计成测试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充许采用自动换接装置,使电子管从预热状态转换成测试状态。4.4.8测试设备和预热装置的结构必须保证在工作时,电气测试仪表的环境温度不超过其规定值。4.4.9测试设备上的电气测试仪表的控制机构及被测管管座等的布局必须保证操作简便。4.4.10在测试设备和预热设备上的电气测试仪表,其排列和固定的位置必须避免外界电场、磁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4.4.11测试设备的结构应保证校验其仪表方便。4.4.12当采用无刻度自动指示装置来校验电子管预热和测试状态,或测试参数时,该设备上应有电气测试仪表对自动指示装置进行校准、调整的装置。4.4.13供给各电极的交流和直流电源应尽量设计在同一设备中。4.4.14测试设备中交流电源的设置不应影响仪表测试准确度。4.5电气测试总则
4.5.1测试电子管时,预热状态、预热时间、测试顺序和方法均应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加以规定。注
1将电子管从预热位置移到或换接到测试位置上所需要的时间不应超过3s。2各参数的测试应在仪表指示稳定后进行。4.5.2测试李生管时,如在测试方法标准或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均无规定时,则其相对称的电极单元不应并联。
4.5.3在测试无内屏蔽的复合管或李生管的一个单元时,如在电子管测试方法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则另一个单元的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a)非共阴极时不应超过给定的测试范围;b)共阴极时应等于被测单元在阳极工作点电流特性条件下的电极电压。测试复合管或李生管时建议两个单元同时进行。
4.5.4在不影响测量准确度以及在与测试方法不相矛盾的情况下,允许同时测量n个参数。4.5.5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如有特殊规定时,则允许在栅极加交流电压下测试栅极电流。此时,栅极电流的测试可与其他参数的测试同时进行(例如:将变频管栅极电流的测试与变频跨导的测试同时进行)。4.5.6在电子管预热或测试时,其各电极电压应同时接通,或者按下列顺序进行:a)接通热丝(灯丝)电压;
b)接通对阴极具有负电位的栅极电压;c)接通阳极电压;
d)接通其余电极电压。
4.5.7电子管电极电压断开时,可同时断开或按与接通相反的顺序断开。4.5.8电子管测试时,应在GB/T2421规定的正常大气条件下(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以及气压为86kPa~106kPa)进行。5
GB/T3306—2001
5阳极电流和对阴极具有正电位的栅极电流的测试方法5.1阳极电流的测试方法
5.1.1在直流电压时阳极电流的测试方法5.1.1.1阳极电流应在工作点或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规定的阳极-栅极起始特性的情况下进行测试。5.1.1.2阳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如图2所示(以测试控制栅极为固定偏压四极管阳极电流的电路图为例)。
图2阳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
5.1.1.3测试复合管或李生管的阳极电流时,如果各有单独的阴极引出线,则在自给偏压的情况下,每个阴极电路内均应接有电阻。此时,由于阴极电流的不同而在其电阻上产生的电压降之差不予考虑。5.1.1.4无内屏蔽的复合管和李生管,当在阳极-栅极起始特性曲线上测试其一个单元的阳极电流时,则另一个单元的阳极电流应等于特性曲线工作点的额定阳极电流,其误差不大于20%。但该阳极电压应等于被测单元所加阳极电压的40%~60%。5.1.1.5二极管阳极电流的测试应在电子管阳极电路中串接固定电阻(其中包括安培表的内阻)。其阻值应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规定。5.1.1.6二极管阳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如图3所示。图3二极管阳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图3中电阻R,与规定值之差不大于5%。5.1.2在控制概极加脉冲电压时阳极电流的测试方法5.1.2.1用本方法测试阳极电流是在规定的条件下,按脉冲电流的峰值来确定。5.1.2.2阳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如图4所示(以测试五极管阳极电流的电路图为例)6
GB/T3306—2001
图4阳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
图4中的主要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R
G1一一矩形脉冲电压振荡器。其脉冲波形允许有下列误差,脉冲上升时间不应大于脉冲宽度的20%,脉冲下降时间不应大于脉冲宽度的30%;脉冲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与脉冲幅度之比不应大于10%。
测试阳极脉冲电流的脉冲宽度应为1us~2ms,而占空系数不应小于1/10。Ri
一电阻器。其阻值应给定,而误差不超过土1%,并应满足下列条件:U.
式中:U。给定的阳极电压;
Iapmax
一给定的阳极脉冲电流最大值。时,电阻R1的电抗分量应使得其阻值的变化不大于1%。当频率于为
Pe、Pe
Ugl、U.2
一脉冲电压表或示波器。
-脉冲电压表或示波器(以电流单位刻度)。(1)
一阳极电源电压,其内阻应使得在脉冲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电压降,三极管不超过阳极电压的0.5%;四极管和五极管则不超过1.5%。控制栅极和帘栅极电源电压。其内阻应使得在脉冲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电压降不超过各电极电压的0.5%。
5.1.3阳极电流的测试应按下列顺序进行:a)用仪表Pi、P2、P:和P4确定给定的电极电压;b)从仪表P。中读出阳极电流值。注:控制栅极电压U的数值应选择得足以在脉冲间隔期间截止被测管。5.2对阴极具有正电位的栅极电流测试方法5.2.1在直流电压时对阴极具有正电位的栅极电流的测试方法栅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如图5所示(以测试控制栅极为自给偏压的五极管帘栅极电流的电路图为例)。
GB/T3306—2001
图5栅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
在这种情况下,当不能满足4.1~4.4中个别要求时(例如:对阴极具有正电位的栅极为小电压大电流),栅极电压表可直接接在栅极上。此时电压表的电流不应超过栅极电流的0.5%。5.2.2在控制栅极加脉冲电压时对阴极具有正电位的栅极电流的测试方法。5.2.2.1用本方法测试栅极电流是在规定的条件下,按脉冲电流的峰值来确定。5.2.2.2栅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如图4所示。图中电阻R2的阻值应给定,其误差不超过土1%,并应满足下列条件:R2≤0.01
Ig2peax
式中:Us2——给定的帘栅极电压;Ig2pmax
一给定的帘栅极脉冲电流最大值;当频率于为
时,电阻R2的电抗分量应使得其阻值的变化不大于1%。2T
6对阴极具有负电位的栅极电流的测试方法6.1要求
·(2)
6.1.1对阴极具有负电位的栅极电流是由通过该栅极电路的电流值来确定。根据栅极负电位的大小,栅极电流可为正栅流或反栅流。6.1.2本标准未规定的,但在测试某些管型栅极电流的某一个分量时所必须的方法,应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规定。
6.2测试方法
6.2.1直接读数法
6.2.1.1栅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如图6所示(以测试五极管控制栅极电流的电路图为例)d
图6栅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
图中微安表应是电子式的,其阻值应选择得在它上面的电压降不大于栅极电压的5%。亦允许采用磁电式微安表。此时,必须与微安表串接保护电阻,其总电压降也应不大于栅极电压的5%。微安表电阻值与保护电阻值之和不应超过电子管详细规范中规定的栅极电路电阻值的10%。注
1当已确定测试范围时,微安表和保护电阻上的电压降不计算在内。8
GB/T3306—2001
2当微安表电阻值大于电子管详细规范中规定的栅极电路电阻值时,建议在栅极供电回路中采用稳压器。6.2.2补偿法
6.2.2.1用本方法测试栅极电流是将一已知电阻串联在栅极回路内,根据电阻上的电压降的大小求出栅极电流。
6.2.2.2栅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如图7所示(以测试三极管栅极电流的电路图为例)图7栅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
注:图中开关S1,其接点间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电阻R1的50倍。而接点间的电容不应大于5pF6.2.2.3栅极电流的测试应按下列顺序进行a)接通开关,按电子管详细规范中规定值加各极电压,记下毫安表阳极电流的数值。b)断开开关,改变控制栅极电压,使阳极电流达到原来的数值,并记下相应的控制栅极电压U's。6.2.2.4栅极电流1.(uA)应按下式计算:U'.-Us
式中:U。断开开关时的控制栅极电压,V;U。—规定的控制栅极电压,V;
一已知电阻,MQ。
...*....(3)
6.2.2.5为了提高测试准确度,可采用阳极电流补偿回路,以便准确地指示出阳极电流微小的变化;亦可采用两个串联的控制栅极偏压电源,以便调节控制栅极电压和读出微小的控制栅极电压变化值。6.2.2.6测试小于10-4μA的栅极电流时,对测试设备及测试的要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7阴极电流的测试方法
阴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如图8所示(以测试五极管阴极电流的电路图为例)图8阴极电流的测试电路图
图8中毫安表的内阻应保证阴极电流流过毫安表时,在其上产生的电压降应满足下列条件:9
式中:U一一毫安表两端的电压,V;——阳极电流额定值,mA;
S——跨导额定值,mA/V。
8阴极发射电流的测试方法
8.1要求
GB/T3306—2001
U≤0. 05台
按本标准所规定的方法测得的阴极发射电流是一个在规定直流、交流或脉冲电极电压的条件下,从电子管阴极所发射的电流值。
在电子管详细规范中没有规定时,则测试阴极发射电流应把除阴极以外的其他所有电极连接在一起。
8.2电极电压为交流的测试方法
8.2.1用本方法测试阴极发射电流是在规定状态下,由阴极发射的,并流过对阴极具有正电位的其他电极的电子所形成的电流。
8.2.2阴极发射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如图9所示(以测试四极管的阴极发射电流电路图为例)P
图9阴极发射电流的测试电路图
图9中的主要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G1一一正弦电压振荡器。频率固定在50Hz~1500Hz范围内。内阻应选择得被测管负载电流由零变至最大可能值时,输出电压的变化不大于2%。Pi——脉冲电压表。
P2——脉冲电压表。以电流振幅值刻度。R1一一电阻器。其阻应给定,而误差不超过士1%。并应满足下列条件:Ri≤0.01
式中:U。一一给定的测试阴极发射电流的电压;Iemain
一给定的阴极发射电流最小值。8.2.3阴极发射电流的测试应按下列顺序进行(5)
调节振荡器电压,使电压表P,的读数等于规定值,并记下电压表P,的读数。这个读数应等于或大于规定的阴极发射电流最小值。8.3电极电压为直流的测试方法
8.3.1用本方法测试阴极发射电流是由阴极流向连接在一起的其他电极的电流值来确定。8.3.2当阴极发射电流为最大时,直流电源的波纹系数不应超过5%。当负载由零变到最大可能值时,由内阻引起的电压变化不应大于1%。8.3.3阴极发射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如图10所示(以测试四极管阴极发射电流的电路图为例)。10
GB/T3306—2001
图10阴极发射电流的测试电路图毫安表的阻尼时间不应超过允许的测试时间。8.3.4阴极发射电流的测试顺序有以下两种方法8.3.4.1在规定阴极发射电压的条件下,阴极发射电流的测试应按下列顺序进行:a)打开开关,调节电源电压使电压表的指示达到规定值;b)接通开关,从毫安表读出阴极发射电流值。采用本方法的测试时间不应超过2s。8.3.4.2在规定阴极发射电流最小值的条件下,阴极发射电流的测试应按下列顺序进行:a)接通开关,升高电源电压,直到毫安表的读数达到规定的阴极发射电流最小值时止;b)记下电压表的读数,这个读数应等于或小于规定的测阴极发射电流时的发射电压。采用本方法的测试时间不应超过5s。8.3.5符合本标准8.3.4.2所规定的条件,也可使用图11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测试(以测试四极管阴极发射电流的电路图为例)。
图11阴极发射电流的测试电路图图11中的主要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R,一电阻器。其阻值不应小于电阻R。的10倍。U
一电源电压。其电压值的选择应使流经电阻R。的电流等于lenm。Pi——电压表。其输入电阻不应小于电阻R。的100倍。R。一电阻器。其阻值应给定,而误差不超过士2%。并应满足下列条件:U
式中:U。一给定的测试阴极发射电流的电压;一给定的阴极发射电流最小值;Iemin
注:若图11中采用了稳流器,则电阻器R,可以不用。8.3.6符合图11的测试应按下列顺序进行:(6)
a)将开关S,转到位置2上,并接通开关Si,调节电源电压,使毫安表指示的电流等于Iem的规定值;
b)断开开关S1,并将开关S2转到位置1上;c)接通开关S1,使被测管接入线路。此时,读出电压表P1的值。这个读数应等于或小于规定的电压U。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