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312.1-1984 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 单声和立体声
GB/T 4312.1-198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12.1-1984

中文名称: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 单声和立体声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Technical parameter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FM broadcast transmitters - mono and stereo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4-04-06

实施日期:1985-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3358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无线通信>>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广播、电视设备>>M74广播、电视发送与接收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标准价格:12.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4-04-06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广东省广播事业局

归口单位: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单声和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机。其内容包括从发射机的音频输入端发到发射机的高频输出端的全部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 GB/T 4312.1-1984 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 单声和立体声 GB/T4312.1-198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12.1-—1984
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单声和立体声
Technical parameters and measuring methodsfor FM broadcasting transmittersmonopnonicand stereopnonic
1984-04-06发布
国家标准督局
198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单声和立体声
Technical parameters andmeasuringmethodsfor FM broadcasting transmittersmonopnonic and stereopnonic
UDC621.396.61
:621.317.08
GB/T4312.1—1984
本标准适用于单声和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机。其内容包括从发射机的音频输入端到发射机的高频输出端的全部技术参数和测量方法。1术语解释
1.1左、右信号分离度
左、右信号间的相互泄漏量叫做左、右信号的分离度,用数学式表示如下:式中:
S.=201g B或ED
EL(或Er)
S分离度,用dB表示,
EL(或ER)
为V,
发射机仅有L(或R)通道输入音频电压调制时,解调器的左(或右)路输出,单位)一一发射机仅有L(或R)通道输入音频电压调制时,解调器的右(或左)路输出,单位ER(或EL)
为v。
1.2残波辐射强度
系指除基波辐射以外的谐波辐射,寄生辐射和相互调制产生的辐射强度。1.3导频信号的相位差
导频信号和时间轴相交时,副载波信号同时也应以正斜率和时间轴相交。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偏差以导频尺度为准,即为导频信号的相位差1.4副载波抑制度
100%调制时副信道信号的电压峰值与无调制时38kHz泄漏电压振幅值之比。2技术参数
调频广播发射机的技术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其中15~20为立体声广播时所增加的指标。国家标准局1984-04-06发布
1985-01-01实施
波段范围
载频允许偏差
负载阻抗
残波辐射强度bzxZ.net
预加重
最大频偏
最大调制容量
音频输入阻抗
音频输入电平
频率响应
寄生调幅噪声
GB/T4312.1—1984
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指标
87~108MHz
<2000Hz(功率>50W)
<3000Hz(功率≤50W)
<1mW并低于载波功率60dB(功率>25W)<25μW并低于载波功率40dB(功率≤25W)50 us
±75kHz
±100kHz
6000平衡
10±2dBm
40~15000Hz:±1dB
≥60dB(1kHz100%调制)
<-50dB(无调制)
输出功率允许偏差
谐波失真
导频频率
导额信号相位允许偏差
导频信号调制度
副载波抑制度
左、右信号电平差
左、右信号分离度
(50阻抗)
40~15 000Hz
75kHz频偏
100kHz频偏
19kHz±2Hz
8%~10%
≤—40dB
40~15000Hz:<1dB
40~15000Hz:>36dB
GB/T 4312.1—1984
3调频立体声广播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3
测试条件:
温度:10~40℃;
相对湿度:45%~90%;
电压:380V或220V±5%;
电源频率:50士1Hz。
测试用仪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测试用仪器的技术要求
3.3测试注意事项:
锁率范围:0.02~20kHz
b.频率误差:<士1%士1Hz
音频信号发生器
失真度仪
立体声解调器
频偏仪
数字频率计
示波器
频谱仪
e幅度误差:<士0.1dB
d.谐波失真:<0.05%
e.输出阻抗:600Q
量程:0.05%~100%
频率范围:0.02~200kHz
测量误差:≤±5%~10%
电压量程:100μV~30v
额率范围:0.0375kHz
输入阻抗:≥40k2
c左、右信号分离度:30~15000Hz≥50dB、右信号失真:<0.1%
互调失真:二阶互调<0.07%
三阶互调<0.1%
信噪比:30Hz~100kHz>20dB
去加重:50μs
输出电压:≥2V
频率范围:覆盖整个波段
提荡器频率允许偏差:10×10-Hz频偏范围:0100kHz
失真:100%调制0.04~75kHz<0.25%信噪比:>65dB
f频率响应:40Hz~53kHz<士0.1dB能满足立体声测量
h。能作调频、调幅测试、输出电压>500mVa.
精确度:1×10-±1个数字
闸门时间:1ms~10s
轴放大器灵敏度:
200μV/cm~20V/cm误差<3%
3、z轴频率响应:<3dB
扫描时间:5s/cm~1μs/cm
频率范围:上限≥1000MHz
电平动态范围:≥80dB
GB/T4312.1—1984
测试前先将发射机调整在正常工作状态,例如,保持发射功率、各级正确调谐、工作稳定无自激,无各种外来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测量。此外,测量前先对仪器进行检查、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3.4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3.4.1左、右信号分离度的测量
3.4.1.1测试方框图见图1。
音斑损蔷幕L
立保声
调制器
3.4.1.2测试方法:
新偏设
发射机
慢负战
图1左、右信号分离度测试方框图市
解调器
a。导频信号保持10%的调制度(以下同),调制器不用加重,解调器不用去加重。电表
b。音频振荡器分别送0.04、0.1、1、3、5、7、10、12、15kHz(这些测试点以下各项同)信号到立体声调制器L(或R)的输入端,使调制度为100%(其中10%为导频)。c。从发射机馈线输出口处,拾取信号送到频偏仪,在立体声解调器的输出瑞,用电平表测出左(或右)端的输出电平,然后将电平表接到右(或左)端,测出其输出电平。左、右输出电平之比,用dB表示,即为左、右信号在该频率点的分离度3.4.2左、右信号的电平差的测量3.4.2.1测试方框图与图1同。
3.4.2.2测试方法:
a.与3.4.1.2a、b同,使调制度为55%(10%为导频),用电平表测出立体声解调器左端的输出电平;
b。将音频振荡器的输出改送至R输入端,测出解调器右端的输出电平,左与右输出电平差,即为左、右信号的电平差。
3.4.3导频信号的相位差的测量
3.4.3.1测试方框图见图2(a)。产旅品
3.4.3.2测试方法:
假价数
频病假
(a)导频信号相位差测试方框图京适器
按图2(a)不加调制信号时,在频偏仪引出19kHz的导频信号加到示波器的y轴,又从立体声调制器引出19kHz的导频信号加到轴,见图2(b),调节相位调整器,使示波器为一条接近45°的斜线,4
此时两个19kHz信号的相位差为零。GB/T4312.1—1984
哲府夜
191。1来自立体市器
图2(b)
帕位调快器
b.关掉调制器输出到激励器的导频信号,用1kHz信号同时加到立体声调制器L、R(经反相器,但不应有幅度变化)输入端,使调制度为90%(导频为0),此时加到示波器轴的信号是没有导频的“s”信号(M=0),立体声调制器的19kHz的导频信号,还是送到a轴,从示波器所看到的李沙育图形,如图3(a、b),量出A、B的长度,按下式求出导频信号相位差。180B
(度)
(a)导频信号有相移
(b)导频信号无相移
注:校准后,如果变动示波器量程(包括变动增益旋钮),必须在此档重新校准,因示波器在不同档时,分布电容不同,会引起相位变化,故必须重新校准。3.4.4副载波抑制度的测量
3.4.4.1测试方框图见图4。
图4副载波抑制测试方框图
小鼓革
3.4.4.2测试方法:
GB/T4312.1—1984
a。关掉导频信号。用1kHz信号同时加到调制器L、R(经反相器,但不应有幅度变化)的输入端,使调制度为90%。此时加到示波器y轴的信号是“s”信号(M=0),量出“s”信号的幅度(峰-峰)。
去掉调制信号,此时示波器显示的就是残余副载波(即泄漏量),量出它的大小,按下式求出副载波的抑制度。
3.4.5预加重的测量
副载波抑制度 = 201g ()
E(退通2(dB)
3.4.5.1测试方框图与图1同。
3.4.5.2测试方法:
a。立体声调制器用50us预加重,立体声解调器不用去加重,导频为10%;b.音频振荡器送15kHz信号到立体声解调器L(或R)的输入端,使调制度为100%(导频占10%),记下音频振荡器和解调器的输出电平(在15kHz校准100%调制度,是为了避免因加重在高频端产生过调制);
按前述测试点送12kHz.40Hz任
一频率加到L(或R)的输入端,保持输入电平不变,读出解调器输出端各相应频率的输出电平d。将测出各频率点的电平,作出50μs预加重曲线。3.4.6频率响应的测量
3.4.6.1测试方框图与图1同。
3.4.6.2测试方法:
a导频为10%,不用加重和去加重,音频振荡器1kHz信号加到立体声调制器L(或R)输入端,使调制度为55%(导频占10%),记下立体声解调器左(或右)端的输出电平值作为基准电平,并记下此时音频振荡器的输出电平值。b.保持音频振荡器在各测试频率点上的输出电平不变,记下此时立体声解调器在相应的测试频率点的左(或右)端的输出电平,按此数值作出频响曲线。3.4.7谐波失真
3.4.7.1测试方框图见图5。
音振装了
归制器
3.4.7.2测试方法:
发射机
民仅我
预调仪
图5谐波失真测试方框图
解归器
a音频振荡器送前述测试点的任一信号到立体声调制器L(或R)的输入端,使调制度为100%(导频占10%);
b。用失真仪测出立体声解调器左(或右)端输出信号在该频率点的失真度。3.4.8信噪比
3.4.8.1测试方框图与图1同。
3.4.8.2测试方法:
音频振荡器送1kHz信号加到立体声调制器L(或R)的输入端,使调制度为100%(导频占a.
10%);
GB/T4312.1—1984
在立体声解调器输出端测出左(或右)端的输出电平;去掉1kHz的调制信号,测出立体声解调器的左(或右)端输出的噪声电平,按下式求出信噪c.
S/N=ViV2
式中:V1—信号电平(有调制);V2——噪声电平(无调制)。
3.4.9寄生调幅噪声
3.4.9.1测试方框图见图6。
市律声
调制器
3.4.9.2测试方法
频踪议
慢负载
6调幅噪声测试方框图
发射机不加调制,用频偏仪内的调幅线性检波器,测量出寄生调幅噪声。3.4.10残波辐射强度
3.4.10.1发射机不加调制,在发射机输出滤波器后取出信号加到频谱仪,测出各残波幅度值,分别与载频基波幅度值之比,即为残波辐射强度值。当发射功率较大,上法测量有困难时,可先不接输出滤波器,用频谱仪测出基波幅度与各残波辐射波的强度值,然后再单独测出滤波器的输出衰耗特性,综合算出残波幅度与基波幅度之比。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广播事业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锦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