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5-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23.5-1995

中文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Part 2: Test method Test Ea and guidance: Shock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5-02-28

实施日期:1996-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73248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试验>>19.040环境试验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综合>>K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 2423.5-1981 GB 2424.3-1981

采标情况:idt IEC 68-2-27:198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2405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23, 字数:40千字

标准价格:14.0 元

出版日期:1996-08-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1-08-1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徐咏梅、王树荣

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五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提供一种确定样品承受规定严酷等级冲击能力的标准方法。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5-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2423.5—1995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8-2-27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1987年第3版。
本标准代替GB2423.5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a:冲击试验方法”和GB2424.3一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冲击试验导则”。GB2423.5—81和GB2424.3--81是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8-2-27\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各种试验试验Ea:冲击”1972年第2版起草的,并将国际电工委员会的一个标准分成了两个标准,正文部分成为GB2423.5冲击试验方法,附录部分成为GB2424.3冲击试验导则。这次修订将试验方法和导则合并在一起,并且和IEC68-2-27第3版一样,增加了第3章定义,附录由~个增加到三个,即附录A导则;附录B脉冲波形的冲击响应谱和其他特性;附录C撞击试验方法间的比较。放宽了对脉冲波形的容差要求。
本标准于1981年首次发布,1995年8月第一次修订。自1996年8月1日起实施。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423.5—81和GB2424.3—81同时废止。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 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五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咏梅、王树荣。34
GB/T2423.5—1995
IEC前
1)由所有对该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国际电工委员会所属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它尽可能地体现和表达了国际上对该问题的一致意见。2)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在这种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3)为了促进国际间的统一,国际电工委员会希望所有会员国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只要国家具体条件许可,应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推荐标准的内容作为他们的国家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推荐标准和国家标准之间的任何分歧应尽可能地在国家标准中明确地指出。本标准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50技术委员会(环境试验)50A分技术委员会(冲击和振动试验)制定的。
本IEC68-2-27第三版代替1972年的第二版,其中包括1982年的修正:1和1983年的修正2。本标准的文本以下列文件为基础:六月法
50A(中办)161
50A(中办)162
更进一步的资料可见上表中的有关投票报告。投票报告
50A(中办)168
50A(中办)169
1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Environmental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Part 2:Test methods
Test Ea and guidance, Shock
提供一种确定样品承受规定严酷等级冲击能力的标准方法。2般说明
GB/T 2423. 5—1995
idt IEC 68-2-27:1987
代谢C
本标准是根据规定脉冲波形来编写的,选择和使用这些脉冲波形的导则见附录A。各种不同脉冲波形的特性在附录B中讨论。本标准包括了三种脉冲波形,即半正弦形脉冲、后峰锯齿形脉冲和梯形脉冲。脉冲波形的选择取决于许多因素,并且进行这种选择的本身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本标不给出波形的优先顺序(A3章)。
本试验的目的是用来揭露机械弱点和(或)性能下降情况,并且利用这些资料,结合有关规范,来决定样品是否可以接收。在某些情况下,本冲击试验也可用来确定样品的结构完好性,或作为质量控制的手段(A2章)。
本试验主要针对非包装样品,以及在运输条件下其包装可看作产品本身一部分的样品。本标准的冲击不是用来模拟实际所遭受到的冲击。可能的话,加于样品的试验严酷等级和冲击脉冲波形应能模拟样品将要经受到的实际运输和工作环境的效应。或者,如果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价结构完好性,则应满足设计要求(A2和A4章)。在条件试验期间,样品应直接紧固到台面上或通过夹具紧固到台面上。为了使用方便,本标准的正文部分列出了所要参阅的附录A的条目号,并且附录A也列入了正文的条目号。
本标准应结合GB2421-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使用。3定义
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般采用GB/T2298--91《机械振动与冲击术语》或GB2421一89的规定。就本标推而言,需使用下列附加的术语和定义。3.1固定点fixing point
样品与夹具或样品与冲击试验机台面相连接的部分,在使用中此处通常用于固定样品。3.2检测点check point
检测点是指最接近冲击试验机台面中心的固定点,当具有与冲击台面刚性更好的固定点作检测点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8-29批准36
1996-08-01实施
时例外。
GB/T2423.5---1995
注:本定义仅适用于仅有一个指定检测点的情况。GB 2423的其他标准中定义的检测点是通过一个以上的指定检测点作控制试验用的。3.3冲击试验的严酷等级sheck severity冲击试验的严酷等级是峰值加速度和标称脉冲持续时间的组合。3.4速度变化量velocity change为要施加规定的加速度而产生的速度突然变化的绝对值。注:如果速度变化发生在比所涉及到的激励脉冲的基本周期短的时间内,则通常认为是突然变化。3.5标准重力加速度(g,)standard acceleration due to the earth's gravity(g,)由地心引力引起的标准加速度,它随高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就本标而言的,。值取10m/s的整数。
4试验设备描述
4.1特性要求
当冲击试验机及夹具装上样品时,在检测点上所施加的冲击脉冲应为近似于图1、图2和图3中虚线所示的加速度对时间的标称曲线之一。4.1.1基本脉冲波形
实际脉冲的真值应在有关图中用实线所表示的容差极限内。注:当不能获得落在规定容差范圖内的脉冲波形时,有关规范应规定另一种可采用的方法(A5章)。所有规定的脉冲波形如下,它们的排列顺序并不表示在前面的脉冲优先。后峰锯齿形脉冲:具有短的下降时间的不对称三角形,如图1所示。半正弦形脉冲:正弦波的半个周期,如图2所示。梯形脉冲:具有短的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对称四边形,如图3所示。4.1.2速度变化量容差
对所有脉冲波形,实际的速度变化量应在其相应的标称脉冲值的土15%之内。当速度变化是用实际脉冲的积分来确定时,应从脉冲前的0.4D积分到脉冲后的0.1D,此处,D是标称脉冲的持续时间。
注;如果由于没有精确的积分装置而不能获得速度变化容差时,有关规范应规定另一种可采用的方法。4.1.3横向运动
在检测点上垂直于预定冲击方向的正的或负的峰值加速度应不超过预定方向上标称脉冲峰值加速度的30%。并且其测量系统应按4.2的规定(A5章)。注:如果达不到横向运动的误差要求时,有关规范应规定另一种可采用的方法(A5章)。4.2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的频率特性应能保证在检测点的预定方向上所测得的实际脉冲的真值在4.1.1 所引用的图中所要求的容差范围内。
包括加速度计在内的整个测量系统的频率特性,对测量精度有明显影响,所以应在图4(A5章)所示的容差极限内。
4.3安装
在条件试验期间,样品应按它的正常安装方法安装到冲击试验机的台面上或夹具上。其安装方法按GB/T2423.43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元件、设备和其他产品在冲击(Ea)、碰撞(Eb)、振动(Fc和Fd)和稳态加速度(Ga)等动力学试验中的安装要求和导则》中的规定。5试验严酷等级
有关规范应同时给出脉冲波形和试验严酷等级,应选用4.1.1中给出的一种脉冲波形和表1中规37
定的一种严酷等级。
GB/T2423.5--1995
除另有规定外,应选用表1中同一行上的一组数据。带*号的各行数据应优先选用。表1中列出了规定的相应的速度变化量(见A4章)。注:如果表 1中的严酷等级不能模拟已知环境对样品的影响.有关规范可以选用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三种标准脉冲波形之一(见A4章)来规定其他合适的试验严酷等级。表1脉冲的加速度和持续时间
加速度
¥15000
预处理
相应的标称
脉冲持续时间
有关规范可以提出预处理要求。7初始检测
半正弦
2ADX10-3
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对样品进行外观、尺寸和功能检测。8条件试验
8.1冲击的施加
相应的速度变化量
后峰锯齿
Au=0.5ADX10-3
Au= 0. 9ADX10-3
除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对样品的三个互相垂直方向的每一方向连续施加三次冲击,即共18次。当多个相同的样品同时试验时,可通过不同方向的安装,以使样品能同时承受到上述各轴线和各方向上的冲击(见A7章)。
8.2工作方式和功能监测
有关规范应规定
a)样品在冲击试验期间是否要工作和是否要监测其功能;和/或b)样品要经受住所施加的冲击。对上述两种情况,有关规范应给出接收或拒收的判据。38
9恢复
有关规范可以提出恢复要求。
10最后检测
GB/T 2423.5—1995
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对样品进行外观、尺寸和功能检测。有关规范应给出接收或拒收的判据。11有关规范应给出的内容
当有关规范采用本试验时,应给出下列内容:a)脉冲波形(A3)(4.1.1),
b)特殊情况下的容差(A5)(4.1.1);c)特殊情况下的速度变化(A6)(4.1.2);d)特殊情况下的横向运动(4.1.3);e)安装方法(4.3)
f)严酷等级(A4)
(5章);
g)预处理(6章);
h)初始检测(7章);
i)仅在特殊情况下的冲击方向和次数(A7)j)工作方式和功能监视(8.2),k)接收和拒收判据(8.2,10章);1)恢复(9章);
m)最后检测(10章);
n)高截止频率(A5)
(图4)。
GB/T2423.5—1995
积分时间
2. 4D= T,
-标称脉冲线
一容差范围线
D标称脉冲的持续时间
A标称脉冲的峰值加速度
T,用常规冲击试验机产生冲击时,对脉冲进行监测的最短时间T,用电动振动台产生冲击时,对脉冲进行监测的最短时间图1后峰锯齿脉冲
积分时间
----标称脉冲线
容差范围线
D标称脉冲的持续时间
A标称脉冲的峰值加速度
T1用常规冲击机产生冲击时,对脉神进行监测的最短时间T用电动振动台产生冲击时,对脉冲进行监控的最短时间图2半正弦脉冲
GB/T2423.5—1995
积分时间
--*标称脉冲线
容差范围线
D标称脉冲的持续时间
A标称脉冲的峰值加速度
用常规冲击机产生冲击时,对脉冲进行监测的最短时间T
用电动振动台产生冲击时,对脉冲进行监测的最短时间图3梯形脉冲
脉冲持续时间
18和30
GB/T2423.51995
低载止频率
高截止锁率
24aB/oct
应超过+时的獭
注:对持续时间等于或低于0.5ms的冲击,本所给出的,,和f.可能太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规范可以规定另外可采用的数值。
测量系统的频率特性
A1引言
GB/T2423.5—1995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导 则
本试验提供一种能在试验室内再现实际环境效应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试验在样品上所产生的效应可以和样品在运输或工作期间实际可能经受到的环境效应相比较。本试验的基本目的不是为了模拟真实环境。
为了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试验室所进行的试验能获得一致的试验结果,本试验所规定的参数是经过标准化的,并且有适当的容差。数值的标准化还可以使元器件能按其经受住本标准所规定的某种试验严酷等级的能力来分类。
为了方便使用,本附录列出了标准正文的相关条目。A2冲击试验的应用范圈
许多样品在使用、装卸、运输过程中都易经受到冲击。这些冲击的量值变化很大,且具有复杂的性质。本试验为确定样品承受这些非重复性冲击条件的能力提供了一种非常方便的方法。对重复性的冲击,用GB/T2423.6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更合适(附录C)。
冲击试验也适用于对元器件型样品为鉴定或质量管理而进行的结构完整性试验。在这些情况下,通常使用高加速度冲击,主要目的是对样品(特别是对有空腔的样品)的内部结构施加一个已知的冲击力(2章)。
凡是准备采用本标准的规范编写者,应参阅第11章“有关规范应给出的内容”,以确保对这些内容的要求都能作出规定。
A3脉冲波形(2章)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的三种冲击脉冲波形,根据试验的目的,可选用其中的任一种(也可见 4.1.1和本标准的表 1)。
半正弦形脉冲适用于模拟线性系统的撞击或线性系统的减速所引起的冲击效应,例如弹性结构的撞击。
梯形脉冲能在较宽的频谱上比半正弦形脉冲产生更高的响应。如果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模拟诸如空间探测器或卫星发射阶段爆炸螺栓所引起的冲击环境的效应,便可采用这种冲击波形,注:最常用的是半正弦形脉冲,梯形脉冲基本上不用于元器件型样品。后峰锯齿形脉冲与半正弦形脉冲和梯形脉冲相比,具有更均匀的响应谱。
与这些脉冲有关的冲击谱资料见本标准附录B。当工作或运输环境的冲击谱已知时,应参考图B4、图B5和图B6,以便选择最接近这种冲击谱的脉冲波形。当工作或运输环境的冲击响应谱未知时,应参考表A1,因为表A1列出了适用于各类运输和各种工作方式的样品的试验严酷等级和脉冲波形。对有包装的样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所经受到的冲击,其特性通常是简单的,所以可以使用通过观察速度变化而得出的半正弦形脉冲。43
GB/T 2423.5—1995
表A1应用于各种场合的脉冲波形和试验严酷等级的典型示例本表对各种情况所指出的试验严酷等级不带强制性,但却具有典型性,必须记住的是,将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即真实的严酷等级与表中所显示的不同严酷等级
峰值加速度
持续时间
脉冲波形
后峰锯齿
半正弦梯
后峰锯齿
半正弦梯
后蜂锯齿
元器件用
在可靠包装中由轮式车辆
(标准公路或铁道)、亚音速或超音速运输机、商船、轻型海军舰艇中运输的元器件。
安装在轮式车辆(标准公路
半正弦梯或铁道)、亚音速或超音速运输形”
后峰锯齿
半正弦梯
半正弦
*基本上不打算用于元器件型样品。A4试验严酷等级(2章和5章)
机、商船、轻型舰艇运输的设备中的元器件或安装在上述运输
工具上使用的元器件。bZxz.net
安装在重工业设备中的元
在可靠包装中由越野车运
输的元器件,
用越野车运输的设备中的
元器件或安装在越野车上使用
的元器件。
安装在亚音速或超音速运
输机上的设备中的元器件。
散装在公路或铁路车辆上
作长途运输的设备中的元器件
半导体、集成电路、徽电路
和微电子组件的结构完好性试
半导体、集成电路、微电路
的结构完好性试验
设备用
对装卸和运输的结构的基本
试验。
永久性安装于地面的设备
或由公路、铁路或空中运输的在牢固的抗冲击包装中的设备
安装的结构强度。在标准的
公路或铁路或运输机中的可靠
位置上安装或在这种情况下运
输的设备
在越野车的可靠位置上安
装或运输的设备。
散装在标准公路或铁路车
辆中作长途运输的设备。
在工业区使用,并且会经受
到来自机械装卸设备,如码头起重机、叉式起重车等冲击的产品在公路或铁路运输中经受
严醋装卸冲击。
由于引爆,多级火箭的分离
(空中运载器)、空气动力冲击、空间运载器返回等引起的高强
度冲击。
便携式设备
陆上、海上或空中的爆炸激
励冲击
施加于样品的试验严酷等级和脉冲波形应尽可能的符合样品在运输期间或在工作过程中将要经受到的环境,如果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价结构完好性,则应经受设计所要求的环境。44
GB/T2423.5-1995
运输环境条件往往比工作环境条件更严酷,在这种情况下,试验严酷等级的选择需要与运输环境相符合。然而,虽然样品仅需经受住运输环境条件,但通常都要求在工作环境条件中运行,因此,可能的话,样品通常必须进行上述两种条件下的冲击试验,即在运输环境条件试验后进行参数测量的冲击试验和在工作环境条件试验期间进行功能检查的冲击试验。在确定试验严酷等级时,在试验严酷等级和真实环境条件之间,可能需要给出适当的安全裕量。当实际的运输和工作环境条件未知时,应从表1中选择合适的试验严酷等级,同时也应参考B3章。在确定试验严酷等级中,规范编写者应考虑环境条件系列标准中的有关内容,例如,GB4796一8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GB4798.1--8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存》和GB4798.5一8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地面车辆使用》。但应记住上述标准中列出的是实际所经受到的冲击量值,而本标准能给出与寿命期间冲击效应相一致的试验用标准冲击脉冲。A5容差
当满足基本脉冲波形、速度变化和横向运动的容差要求时,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方法就具有高再现性。
然而,对这些容差,也存在着某些例外情况,这主要对具有高反作用负载的样品,即其质量和动态响应可能会影响到冲击试验机特性的样品。在这些情况下,有关规范可以放宽容差范围或规定将实际所获得容差记录在试验报告中(见4.1.1;4.1.2和4.1.3)。当试验具有高反作用负载的样品时,必须进行冲击预调,以检查带负载后的冲击机的特性。对复杂的样品,由于能提供作试验的样品可能只有一一个或数量有限,因此正式试验前的反复冲击可能会导致过试验或无代表性的累积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用一个有代表性的样品(例如一台不合格的样品),或当没有这种样品可利用时,则可以用一个具有准确质量和重心位置的模型来进行冲击预调。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模型不可能有与真实样品完全相同的动态应。包括加速度计在内的整个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对达到所要求的脉冲波形和严酷等级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并且应在图4所示的容差范围内。当需要使用低通滤波器以减少加速度计固有的高频共振效应时,则必须考虑测量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以避免测量系统本身造成波形失真(见4.2)。对脉冲持续时间等于或小于0.5ms的冲击,图4所指出的f,和f可能显得太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规范可另行规定(见4.2)。A6速度变化(见4.1.2)
对所有的脉冲波形,都规定了实际的速度变化量。这种速度变化可用许多方法确定,例如:对不会引起回弹运动的冲击脉冲,由碰撞速度来确定。一对自由跌落机来说,由跌落和回弹的高度来确定。由加速度-时间曲线的积分来确定。当规定使用积分技术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实际速度变化应从脉冲开始前0.4D到脉冲后0.1D之间的积分来确定,在这里,D是标称脉冲的持续时间。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用电积分法确定速度变化可能是困难的,并且可能要求精密的装置。因此使用这种方法前应考虑试验费用。规定速度变化及其相应的容差要求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试验室达到与标称脉冲同等的冲击脉冲,即处在脉冲容差范围中心(见图1、图2和图3)。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验的再现性。规定速度变化的另一个目的是与脉冲的冲击响应谱有关(见B3章)。A7条件试验(见8.1)
本试验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样品的六个方向各施加三次冲击。当不需要对所有六个方向都进行试验时,例如由于对称的原因,或因存在冲击影响明显很小的方向,有关规范可以减少试验的方向数,4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