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144-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144-2007
中文名称:混凝土实心砖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11-01
实施日期:2008-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04135
相关标签:
混凝土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30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4混凝土制品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参照ASTM C 55-2003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3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32693-T-609
出版日期:2008-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7-11-01
起草人:王保财、杜建东、周皖宁、蔡小兵、杜保平等
起草单位:中国建材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中国建筑砌块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285)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实心砖的术语和定义、规格、等级和标记、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产品合格证、运输等。 GB/T 21144-2007 混凝土实心砖 GB/T21144-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91.10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144—2007
混凝士实心砖
Solidconcretebrick
2007-11-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6-01实施
GB/T21144—2007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规格、等级、代号和标记
原材料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产品合格证、堆放和运输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混凝土砖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碳化系数试验方法
软化系数试验方法
本标准参考美国ASTMC55-03《混凝土砖》标准制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85)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材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中国建筑砌块协会。GB/T21144—2007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建材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中国建筑块协会、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省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材质量检测中心,上海苏科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泉州鸿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福建泉州鸿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西安东方福星机械有限公司、河北省保定市方正机械厂、浙江省桐乡市同德墙体建材有限公司、深圳珠江均安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保财、杜建东、周皖宁、蔡小兵、杜保平、周炫、袁运法、盛强敏、付志昌、沈林昌、田先春、李仰水、蒋宝群、金立虎、师军。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混凝士实心砖
GB/T21144—2007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实心砖的术语和定义、规格、等级和标记、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产品合格证、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用的混凝土实心砖。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月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596
GB/T2542
GB/T411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砌墙砖试验方法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14684
GB/T14685
建筑用砂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7431.1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B/T18046
GB/T1896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墙体材料术语
混凝土用水标准
砌墙砖检验规则
JC/T466
混凝土用高炉重矿渣碎石技术条件YBJ20584
3术语和定义
GB/T18968和JC/T46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混凝土实心砖solidconcretebrick以水泥、骨料,以及根据需要加入的掺合料、外加剂等,经加水搅拌、成型、养护制成的混凝土实心砖(以下简称砖)。砖的各部位名称见示意图1。1
GB/T21144—2007
条面;
一大面;
宽度(B);
长度(L);
一顶面;
高度(H)。
4规格、等级、代号和标记
4.1规格
图1混凝土实心砖
砖主规格尺寸为:240mmX115mmX53mm。其他规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4.2密度等级
按混凝土自身的密度分为A级(≥2100kg/m2)、B级(1681kg/m2~2099kg/m2)和C级(≤1680kg/m2)三个密度等级。4.3强度等级
砖的抗压强度分为MU40、MU35、MU30、MU25、MU20、MU15六个等级。4.4代号和标记
4.4.1混凝土实心砖的代号为SCB。4.4.2产品按下列顺序进行标记:代号、规格尺寸、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标准编号。标记示例:
规格为240mmX115mmX53mm、抗压强度等级MU25、密度等级B级、合格的混凝土砖:SCB240X115X53MU25BGB/T21144—20075原材料
5.1水泥
应符合GB175的规定。
5.2细骨料
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
5.3粗骨料
5.3.1碎石、卵石应符合GB/T14685的规定,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5.3.2轻骨料应符合GB/T17431.1的规定。5.3.3重矿渣应符合YBJ20584的规定。5.4掺合料
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的规定,矿渣微粉应符合GB/T18046的规定。5.5外加剂
应符合GB8076的规定。
应符合JGJ63的规定。
5.7放射性核素限量
所用原料均应符合GB6566的要求。2
6要求
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项目名称
6.2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项目名称
成形面高度差
缺棱掉角的三个方向投影尺寸
裂纹长度的投影尺寸
完整面
尺寸充许偏差
a凡有下列缺陷之一者,不得称为完整面:外观质量
不大于
不大于
不得同时大于
不大于
不得少于
1)缺损在条面或顶面上造成的破坏尺寸同时大于10mm×10mm;2)条面或顶面上裂纹宽度大于1mm,其长度超过30mm。6.3
密度等级
密度等级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密度等级
密度等级
强度等级
强度等级应符合表4的规定,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bZxz.net
平均值》
GB/T21144—2007
单位为毫米
标准值
—2~+2
单位为毫米
标准值
一条面和一顶面
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3块平均值
≥2100
1681~2099
≤1680
单位为兆帕
单块最小值》
密度等级为B级和C级的砖,其强度等级应不小于MU15;密度等级为A级的砖,其强度等级3
GB/T21144-2007
应不小于MU20。
6.5最大吸水率
根据混凝土砖密度等级,吸水率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最大吸水率
不同密度级混凝土砖的最大吸水率(3块平均值)≥2100kg/m(A级)
6.6干燥收缩率和相对含水率
(1681~2099)kg/m(B级)
干燥收缩率和相对含水率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干燥收缩率和相对含水率
干燥收缩率
相对含水率平均值
注1:相对含水率即混凝土实心砖的含水率与吸水率之比:w=100×w/wz式中:w
混凝土实心砖的相对含水率,%;混凝土实心砖的含水率,%;
一混凝土实心砖的吸水率,%。
注2:使用地区的湿度条件
中等-
干燥一
6.7抗冻性
系指年平均相对度大于75%的地区;系指年平均相对凝度50%~75%的地区;系指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50%的地区。抗冻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抗冻性
使用条件
夏热冬暖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寒冷地区
严寒地区
6.8碳化系数和软化系数
抗冻指标
碳化系数应不小于0.80;软化系数应不小于0.80。7试验方法
7.1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按GB/T2542进行。7.2密度级
密度试验按GB/T4111进行。
7.3强度
强度试验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7.4干燥收缩率、相对含水率
质量损失
试验方法按GB/T4111进行。干燥收缩率试验的测定标距为150mm。4
≤1680kg/m2(C级)
强度损失
5最大吸水率
试验方法按GB/T4111进行。
碳化系数
试验方法按附录B进行。
7.7软化系数
试验方法按附录C进行。
7.8抗冻性
GB/T21144-—2007
试验方法按GB/T4111进行。与对比试样一起按附录A进行冻后强度对比试验。8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密度等级、最大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8.1.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有下列之一情况者,应进行型式检验。新厂生产试制定型检验;
正式生产后,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c)
产品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8.2
组批规则
检验批的构成原则和批量大小按JC/T466规定,用同一种原材料、同一工艺生产,相同质量等级的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亦按一批计。8.3抽样
8.3.1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验的试样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检验批的产品堆垛中抽取50块进行检验。8.3.2其他检验项目的样品用随机抽样法从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样品中抽取如下数量的砖进行其他项目检验,如样品数量不足时,再在该批砖中补抽砖样(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合格)进行项目检验。a)强度
干燥收缩率、相对含水率
最大吸水率
抗冻性能
f)碳化系数
软化系数
8.4判定规则
8.4.1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采用JC/T466二次抽样方案,根据表1、表2规定的质量指标,检查出其中不合格品数di,按下列规则判定:d≤7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合格;d,≥11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不合格;d>7,且di<11时,需再次从该产品批中抽样50块检验,检查出不合格品数d2,按下列规则5
GB/T21144—2007
判定:
(di十dz)≤18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合格;(di十dz)≥19时,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不合格。8.4.2密度、强度、干燥收缩率和相对含水率、抗冻性、碳化系数、软化系数检验结果,分别符合第6章中表3、表4、表5、表6、表7及6.8的技术要求指标时,则判该批产品相应等级合格;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相应等级不合格。9
产品合格证、堆放和运输
9.1砖出厂时,宜适当包装,并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内容包括:a)厂名和商标;
b)批量编号和砖数量(块);
产品标记和检验结果;
d)产品质量合格证书编号;
生产日期;
I)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签章。
2砖应按规格、等级分批分别堆放,不得混堆。9.2
9.3砖在堆放、运输时,应采取防丽措施。9.4
装卸时,严禁碰撞、扔摔,应轻码轻放,禁止翻斗倾卸。5产品养护堆放龄期不足28d不得出厂。9.5
A.1仪器设备
A.1.1材料试验机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混凝土砖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GB/T21144—2007
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士1%,其下加压板应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应在量程的20%~80%之间。
A.1.2试样制备平台
试样制备平台必须平整水平,可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A.1.3水平尺
规格为250mm~300mm。
A,1.4钢直尺
分度值为1mm。
A.1.5玻璃平板或不透钢平板
厚度不小于6mm。
A.2试样
试样数量10块。
A.3试样制备
A.3.1高度≥40mm、<90mm的混凝土砖试样制备a)将试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砖,断开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90mm,如图A,1所示。如果不足90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
在试样制备平台上,将已断开的两个半截砖的坐浆面用不滴水的湿抹布擦拭后,以断口相反b)
方向叠放,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3mm、用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粘结,水、灰比不天于0.3,上下两面用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泥浆抹平。制成的试件上下两面须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侧面,如图A.2所示。单位为亲米
半裁砖长度示意图
GB/T21144—2007
1净浆层厚≤3mm;
2—净浆层厚≤5mm。
图A.2水泥净浆层厚度示意图
A.3.2高度≥90mm的混凝土砖的试样制备单位为毫米
试样制作采用坐浆法操作。即将玻璃板置于试样制备平台上,其上铺一张湿的垫纸,纸上铺一层厚度不超过3mm的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再将试样的坐浆面用湿抹布湿润后,将受压面平稳地坐放在水泥浆上,在另一受压面上稍加压力,使整个水泥层与砖受压面相互粘结,砖的侧面应垂直于玻璃板。待水泥浆适当凝固后,连同玻璃板翻放在另一铺纸放浆的玻璃板上,再进行坐浆,用水平尺校正好玻璃板的水平。A.4试样养护
制成的抹面试样应置于不低于20℃士5℃的不通风室内养护不少于3d再进行试验。A.5试验步骤
A.5.1测量每个试样连接面或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A5.2将试样平放在加压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压面加荷,应均勾平稳,不得发生冲击或振动。加荷速度以4kN/s~6kN/s为宜,直至试样破坏为止,记录最大破坏荷载P。A.6结果计算与评定
A.6.1每块试样的抗压强度(Rp)按式(A.1)计算,精确至0.01MPa。Rp=LB
式中:
Rp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L受压面(连接面)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B
受压面(连接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A.6.2试验结果以试样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1MPa。A.7在抗压强度试块制作过程中,允许用其他抹面材料替代水泥,以缩短试块养护周期。8
B.1设备、仪器和试剂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碳化系数试验方法
GB/T21144—2007
碳化试验箱:容积至少放一组以上试样;箱内环境条件为二氧化碳浓度(体积分数)在20%士3%范围内,相对湿度在70%士5%范围内,温度在20℃士5℃范围内。1%酚酸乙醇溶液:用浓度(质量浓度)为70%的艺醇配制。B.2试样
试样数量为两组共10块砖。一组5块为对比试件,一组5块为碳化试件。B.3试验步骤
B.3.1将7个碳化试件放入碳化箱内,试件间距不得小于20mm;5块对比试件放在温度为15℃~25℃试验室养护。
B.3.2将已完全碳化、或已碳化28d仍未完全碳化的5个试件,与5个对比试件同时按规定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B.4结果计算与评定
砖的碳化系数按式(B.1)计算,精确至0.01。K。=R/R
式中:
Kc砖的碳化系数;
Rc——5个碳化后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5个对比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B.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