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380-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380-2008
中文名称:行人反光标识夜间光度性能及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2-13
实施日期:2008-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924199
相关标签:
反光
标识
光度
性能
测试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土木工程>>道路工程>>93.080.30道路设备和装置
中标分类号:公路、水路运输>>交通管理>>R80交通管理综合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NEQ ASTM E 1501-200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1221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8098-T-469
出版日期:2008-05-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2-13
起草人:白媛媛、苏文英、李洪琴、高翊
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行人反光标识的术语和定义、夜间光度性能及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行人着装及服饰等所使用的反光标识。 GB/T 21380-2008 行人反光标识夜间光度性能及测试方法 GB/T21380-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93.08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380—2008
行人反光标识夜间光度性能
及测试方法
Nighttimephotometric performance and test method ofretroreflective pedestrian markings2008-02-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08-08-01实施
GB/T21380—2008
本标准对应于ASTME1501—2004《用于提高显著性的行人反光标识夜间光度性能标准规范》。本标准与ASTME1501一2004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锐飞反光材料(厦门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媛媛、苏文英、李洪琴、高翊。I
1范围
行人反光标识夜间光度性能
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行人反光标识的术语和定义、夜间光度性能及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行人着装及服饰等所使用的反光标识。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1380—2008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JT/T688逆反射术语
JT/T690逆反射体光度性能测试方法夜间条件下逆反射色度性能测试方法JT/T692
3术语和定义
JT/T688和JT/T69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模拟距离
distance simulation
测试几何条件所模拟的实际距离。3.2
colorfactor
颜色因数
调整发光强度系数而建立的函数。3.3
retroreflectivereturn
逆反射返回量
描述反光标识有效性的物理量。通过测量两个指定观测角下的发光强度系数,求和后再使用颜色因数调整得到。
夜间光度性能
反光标识的逆反射返回量值不应低于表1中的规定值。表1逆反射返回量R,
模拟距离/m
5测试方法
5.1测试原理
5.1.1测试发光强度系数(R.)所采用的角度参考系统见图1。逆反射返回量R/(cd/lx)
GB/T21380—2008
物件倾斜的
入射角分量
物件的第二轴
物件的第一轴
遮光板孔径
物件转动的
入时角分量品
角度参考系统
R)的测试几何条件见表2.
发光强度系
发光强度系数(R)的测试几何条件表2
模拟距离/m
观测角
α(模报右前照灯)
α(模拉在前照灯)
表示物件倾斜度的人射有分
表示物件转动的人射角
最小孔径尺寸D。/mbzxz.net
最小孔径面积A。/m
5.1.3逆反射返回量R
165~十180每15测试
对于每个模拟距离和人射角分量逆反射返回量(Rk)以式(1)计算,RR=FCR+R(A./A)0.6
式中:
颜色因数,无量纲;
观测轴
观测角
照明轴
B,=-10
物件的参考轴
+180°每15测试
按表2给出的观测角α1测量得到的发光强度系数R值,单位为坎德拉每勒克斯(cd/1x);按表2给出的观测角α2测量得到的发光强度系数R值,单位为坎德拉每勒克斯(cd/lx);表2中每个模拟距离所对应的遮光板孔径的最小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遮光板上孔径面积的总和,单位为平方米(m)。注:表2给出了遮光板孔径的最小面积A。和最小尺寸D。。5.2测试准备
5.2.1试样准备
5.2.1.1在试样准备中,试样应穿着在适当的人体模特上,以便固定且无大的褶皱和折痕,试样应从模特身上自然下垂,不接触地面,模拟正常状态下穿戴于行人身上。2
按附录A的分类对试样进行准备:第1类
第2类
回量,
第3类
第4类
第5类
第6类
外套、夹克和工作服,应穿着在适当的人体模特上;GB/T21380—2008
背心,所使用的人体模特应无胳膊或胳膊可拆移,不妨碍测试照明和逆反射返裤子,应穿着在适当的腿形上;书包和背包,应放置在适当的模型上;帽子,应放置在适当的模型上;鞋子,应穿着在平行放置的一对间隔3.8cm的脚模型上。遮光板及孔径的设置要求
遮光板及孔径的设置要求如下:a)
测试发光强度系
R时、应在物件前放置一块布纹面的黑色遍光板。遮光板应将与测量无关部分完全遮当区出所需测量的部分;遮光板应放
遮光板可花
数据:
孔径应
置于照明轴的位置,并尽可能靠近物件;垂
垂直于照明轴的任何方向移动,以找到发光强度系数(R)的最大读数并记录测试?
形或长方形,尺寸都至少为D
每个模拟距离所对应的1。1
值在表2中给出。
量物件需要数个孔轻,孔径可以相邻,但不可以重叠如测量
返回量(RR)值中的两个发光强度系数R),其测量时所用的孔经尺寸和位置应保皮身
每个逆
注:逆反射返
R)中的两个发光强度系数(R,)的测量是模拟同时照射的一对汽车前照灯,因此应在相同条件R
下进行,
系数测试
发光强度
690进行测试,测试使用下列参数:按照JT/T
a)最小观D
:15m
光度接收
器最大孔径角
光源孔径
色品坐标测试
无色标识或标只时,不必测量色品坐标。按照JT/T692进行测贷
采用的角度参考系统见图2,测试使用下列参数:S
观测角:0-0.33
人射角:β=-10°
旋转角:e=72°取5个间隔
观测距离:不小于15m。
样品尺寸:长0.3m宽0.1m的长方形。注:如标识使用独立的小逆反射器制作,应将小逆反射器紧密排列成所需尺寸。f)接收器孔径角:不大于0.2°
光源孔径角:不大于0.2°
5.5颜色因数(F)计算
5.5.1对于无色标识和特殊说明F。=1的有色标识,F。等于1。5.5.2以式(2)、式(3)计算色品坐标相对于CIE光源A和CIE1931标准观察者(Y=100)的值a和6:a=185[0.9105(x/y)-1]
b=38[1—2.8131(z/y)]
·(2)
GB/T21380-—2008
以式(4)计算F。:
第一轴
观测轴
照明轴
5.6逆反射返回量(R)计算
F=1+(a2+6)1/2/150
参考轴
图2CIE角度参考系统
第二轴
5.6.1对于每个模拟距离和人射角分量β,根据式(1)计算逆反射返回量R值。5.6.2由β2=-165,—150°,—135°,,+180°共测得24个R值。-(4)
5.6.3如F。=1时RR值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可认为满足标准要求,不必再使用颜色因数进行调整。4
为简化试验物件,按以下分类: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物件分类
第1类:有袖外衣,如外套、夹克和工作服,见图A.1;第2类:无袖外衣,如背心,见图A.2;GB/T21380—2008
第3类:腿部遮盖物、包括短裤、长裤、腿带、绑腿和短袜(跟短裤起穿),见图A.3;第4类:用肩膀在后背携带的物件,如书包和背包(反光标识位于身体之外的物件表面上,如背带),见图A.4;
第5类:戴在头上的物件,如帽子、头盔、头带和其他头部用具,见图A.5;第6类:穿在脚上的物件,如鞋子和其他脚件,见图A.6;第7类:不同于以上6类的物件类型。图A.1第1类物件
(外套、夹克和工作服)
图A.3第3类物件
(裤子和其他腿部遮盖物)
图A.2第2类物件(背心)
背带前面的标记
图A.4第4类物件(书包和背包)5
GB/T21380—2008
图A.5第5类物件
(帽子和其他头部用具)
第6类物件(鞋子)
GB/T21380-2008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行人反光标识夜间光度性能
及测试方法
GB/T21380--20C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8年5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3千字
2008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1221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4.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