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436-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436-2008
中文名称:汽车泊车测距警示装置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2-15
实施日期:2008-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977530
相关标签:
汽车
泊车
警示
装置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道路车辆工程>>43.020道路车辆综合
中标分类号:车辆>>车辆综合>>T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NEQ ISO/TR 12155:199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1315
页数:17页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30942-T-545
出版日期:2008-05-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2-15
起草人:王顺兴、金哲锋、戴光炜、王锦柏
起草单位: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苏州汽车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泊车测距警示装置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保管.测距警示装置不能代替司机自动泊车,不是对泊车区域的其他人或物发出警报的装置。该装置仅是泊车时的辅助手段,不能减轻司机在泊车时应负的责任。本标准适用于M、N类汽车。 GB/T 21436-2008 汽车泊车测距警示装置 GB/T21436-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43.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436—2008
汽车泊车测距警示装置
Parking distance monitoring and warning device for motorvehicle2008-02-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型号编制规则
4.1产品代号
分类代号
分组代号
设计序号
变型代号
一般规定
功能要求
防护性能
耐异常电源电压性能
电磁兼容性
耐温度性能
耐振动性能
耐盐雾性能
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
试验方法
结构检测
功能检测
防护性能试验
耐异常电源电压试验
电磁兼容性试验
耐温度性能试验
耐振动试验
耐盐雾试验
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试验检验规则-
合格文件和标记
检验类别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验收检验
8标志、包装、贮存和保管
GB/T21436—2008
GB/T21436—2008
本标准对应于ISO/TR12155:1994(E)《商用车辆倒车时障碍物探测装置的要求及检测》,与ISO/TR12155:1994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同时还参考了DIN75031《商用车和挂车调车报警装置要求及检验》。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苏州汽车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顺兴、金哲锋、戴光炜、王锦柏。1范围
汽车泊车测距警示装置
GB/T21436—2008
本标准规定了泊车测距警示装置(以下简称测距警示装置)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保管。
测距警示装置不能代替司机自动泊车,不是对泊车区域的其他人或物发出警报的装置。该装置仅是泊车时的辅助手段,不能减轻司机在泊车时应负的责任。本标准适用于M、N类汽车。
注:本标准的功能要求是在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技术的基础上制定的。随着其他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不排除修改功能要求的可能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2423.17—1993,eqvIEC68-2-11:1981)
GB/T2423.2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2423.22-2002,IEC60068-2-14:1984,IDT)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GB/T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4942.2—1993,eqvIEC947-1:1988)GB/T17619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18655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18655一2002,idtIEC/CISPR25:1995)
GB/T21437.2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GB/T21437.2—2008,ISO7637-2:2004,IDT)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置parking distance monitoring & warning device泊车测距警示装置
在泊车速度不超过0.5m/s时能探测监控范围内的障碍物,给司机发出警示信号,提高汽车泊车安全性的辅助装置。
传感器sensor
是测距警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发射和/或接收障碍物探测信号的部件。3.3
控制器controller
是测距警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传感器发送信号,处理传感器接收信号并使指示器工作1
GB/T21436—2008
的部件。
指示器indicator
是测距警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给司机发出警示信号的部件。3.5
国monitoring range
监控范围
泊车区域内特定的三维空间范围。3.6
标准测试杆standardtesttube
测试监控范围时用于模拟障碍物的白色PVC杆,包括垂直标准测试杆和水平标准测试杆。垂直标准测试杆是指垂直放置的直径为75mm,长度为1C00mm的白色PV杆。水平标准测试杆是指水平放置的直径为75mm,长度为300mm的自色PVC杆。3.7
最远可探测距离
mayfmpdetectingdistance
监控范围内,能连续操测到车辆宽度2/3范围内垂直标准测试杆的最远距离。3.8
reflectivewal-shape
墙反射体
object
长宽尺寸均大于等1000mm的白色Pvc平板,3.9
自检self-test
控制器对测距誉置探测功能的可靠性进行自我检测的过程山
4型号编制规则
测距警示装置型号编制方法如下口
变型代号
设计序号
4.1产品代号
分组代号
分类代号
产品代号
用测、警两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即CI作为产品代号。4.2分类代号
用电压等级作为分类代号。1表示电压等级为12V,2表示电压等级为24V0表示其他电压等级。4.3分组代号
用车前、车后安装的传感器个数作为分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第一位表示安装在车前的传感器个数,第二位表示安装在车后的传感器个数。4.4设计序号
按产品设计先后顺序,以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4.5变型代号
产品的主要电气参数和基本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一般电气参数和结构作某些改变称为变型,以汉字拼音大写字母AB.C.顺序表示。变型代号不得采用“”、“O”两个字母。5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产品文件
GB/T21436—2008
测距警示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5.1.2工作电压范围
标称电压为12V或24V的测距警示装置,其工作电压范围如表1所示。表1工作电压范围
标称电压
5.1.3温度范围
测距警示装置的温度范围见表2。U
表2温度范围
下限工作温度
阳光直接可照射到的部件
其他部件
5.1.4监控范围
5.1.4.1即将碰撞范围
工作电压范围
下限贮存温度
上限工作温度
单位为伏特
单位为摄氏度
上限贮存温度
在车辆后方或前方区域内离车辆外端水平距离大于0mm且小于等于400mm的特定空间范围。5.1.4.2主要警告范围
在车辆后方或前方区域内离车辆外端水平距离大于400mm且小于等于1000mm的特定空间范围。
5.1.4.3一般警告范围
在车辆后方或前方区域内离车辆外端水平距离大于1000mm且小于等于1500mm的特定空间范围。
5.1.4.4预先警告范围
在车辆后方或前方区域内离车辆外端水平距离大于1500mm的特定空间范围。5.1.4.5车辆前、后方的监控范围装有测距警示装置的车辆应具有车辆后方的监控范围,车辆前方的监控范围可选。后方监控范围包括即将碰撞范围、主要警告范围和一般警告范围,预先警告范围可选。前方的监控范围包括即将碰撞范围,主要警告范围、一般警告范围和预先警告范围可选。对车辆前方监控范围只监测两个角落区域的测距警示装置,其前方监控范围以及对应的功能要求由汽车制造商和产品供应商共同协商确定。5.1.5指示信号
测距警示装置必须具备听觉指示,其他指示可选。有车辆前方监控范围的测距警示装置,对其前、后监控范围的显示和声音报警频率不应相同。5.1.5.1听觉指示
听觉指示器的报警频率选用以下儿种频率:700Hz、800Hz,900Hz。探测到障碍物在预先警告范围内,以1Hz附近的间歇颖率发出报警。3
GB/T21436-2008
探测到障碍物在一般警告范围内,以2Hz附近的间款频率发出报警。探测到障碍物在主要警告范围内,以4Hz附近的间歇频率发出报警。探测到障碍物在即将碰撞范围内,发出连续音的报警声。其他听觉指示方式的要求应在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5.1.5.2其他指示
用颜色分段指示的视觉指示器规定如下:探测到障碍物在预先警告范围内,间歇地亮绿灯。探测到障碍物在一般警告范围内,绿灯常亮。探测到障碍物在主要警告范围内,绿灯常亮并间歇地亮黄灯。探测到障碍物在即将碰撞范围内,绿灯、黄灯常亮并连续地闪烁红灯。除颜色分段指示外的其他指示方式要求应在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5.2结构
5.2.1尺寸
外形尺寸应符合图样要求。
5.2.2外观
测距警示装置各部件外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缺陷。外露的金属件表面应有牢固的防锈、防腐蚀镀层或漆层,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5.2.3材料
各部件的使用材料应保证测距警示装置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5.3功能要求
5.3.1自检
启动开始后先进行自检,自检正常才可以进人运行状态。自检发现故障,应向司机发出明显区分于正常报警频率的听觉信号,使用持续时间不小于2s,频率800Hz~1600Hz的听觉信号。具备视觉指示的测距警示装置当自检发现故障时应有一个明显的故障指示标志。5.3.2最远可探测距离
测距警示装置的监控范围如图1所示,最远可探测距离具体值由汽车制造商和产品供应商共同协商确定,但测距警示装置车辆后方的最远可探测距离应大于等于1350mm。5.3.3对监控范围内垂直标准测试杆的检测垂直标准测试杆在图2的网格点上进行检测,必须检测得到并发出相应的报警声的检测点范围由汽车制造商和产品供应商共同协商确定。5.3.4对监控范围内水平标准测试杆的检测水平标准测试杆在图3、图4的网格点上进行检测,必须检测得到并发出相应的报警声的检测点范围由汽车制造商和产品供应商共同协商确定。单位为毫米
图1监控范围
预先警
告范园
(举例:最远可探测距离在预先警告范围内)可频
车宽/3
车前或车后外端轮廊
车宽/2
车宽/3
车宽/2
2垂直标准测试杆的水平网格检测点图2
测试杆
GB/T21436—2008
单位为毫米
GB/T21436—2008
车宽/4
车前或车后外端轮席
车宽/2
车宽/4
车宽/2
测试杆
图3水平标准测试杆的网格检测点俯视图150
最远可探测距离/率例为1650
图4水平标准测试杆的网格检测点侧视图5.3.5监控范围的上、下截止高度0991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5.3.5.1上截止高度
当车辆处于整备质量状态时,对处于一定高度的水平标准测试杆不应进行报警,其高度由汽车制造6
商和产品供应商共同协商确定。GB/T21436—2008
5.3.5.2下截止高度
当车辆处于满载状态时,在监控范围内,铺满高度30mm~50mm的碎石(如图5所示),测距警示装置不应对其进行报警。
最远可探测距
监控范围内的碎石路面测试
单位为毫米
5.3.6侧面截止
控范围
测距警示装高不应对超过车总宽度两侧一定距离的墙反射体报警,其具体距离值由汽车制造商和产品供应商共同商确定,但应在300mm到500mm范围之间。5.3.7区分垂真标准测试杆与墙面的能力处于监控范围内的垂直标准测试杆,在其后有墙反射体存在时,测距警示装置应能分辨出该垂直标准测试杆,并应对垂直标准测试杆进行相应的报警。5.4防护性能
5.4.1防护性能的一般规定
防护等级应待合CB/T4942.
中规定。
当测距警示装置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产品技术条件—1993的规定,
5.4.2防水性能
阳光直接可照射到的部件应采用的防护等级为IPX5进行防喷水试验。测距警示装置的安装细节及受试状态应在产品技术系件单规定。试验后测距警示装置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5.4.3防异物性能
阳光直接可照射到的部件应采用的防护等级为IP6X进行尘密试验。测距警示装置的安装细节及受试状态应在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对测距警示装置防异物试验后的合格评定,应按GB/T4942.2—1993的规定进行。
5.5耐异常电源电压性能
5.5.1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
测距警示装置应能承受1min的电源极性反接试验而不损坏。反接电压值:12V电源系为14士0.2V;24V电源系为28V士0.2V。试验后测距警示装置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5.5.2耐电源过电压性能
测距警示装置应能承受一定值的电源过电压试验而不损坏。本标准仅对12V电源系进行了规定,其试验电压、试验时间和合格判定见表3,对其他电源系由汽车制造商和产品供应商共同协商确定。GB/T21436—2008
试验电压/V
长时过压耐抗性
短时过压耐抗性
5.6电磁兼容性
试验时间
表3过电压性能
试验温度
最高工作温度减20℃
合格判定
试验电压加载期间和加载结束后,测距警示装置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试验电压加载结束后,测距警示装置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
5.6.1电磁抗扰性试验
5.6.1.1测距警示装置的电磁辐射抗扰性应按GB/T17619--1998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进行过程中和试验结束后测距警示装置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5.6.1.2传导及耦合引起的干扰按ISO7637-2:2004进行,脉冲种类、严酷度及功能状态由汽车制造商和产品供应商共同协商确定。5.6.2电磁骚扰性试验
测距警示装置的电磁骚扰性试验按GB18655-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其骚扰限值等级由汽车制造商和产品供应商共同协商确定。5.7耐温度性能
5.7.1耐低温性能
测距警示装置应按表2规定所选的下限贮存温度进行8h的低温试验。测距警示装置恢复常温后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5.7.2耐高温性能
测距警示装置应按表2规定所选的上限贮存温度进行8h的高温试验。测距警示装置恢复常温后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5.7.3耐温度变化性能
测距警示装置应按GB/T2423.22—2002中试验Na的规定进行温度变化试验。试验时的低温和高温值为选定的表2中的下限和上限工作温度值;在每种温度中的暴露时间为2h,温度转换时间为20S~30s循环次数为5次测距警示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试验。试验后测距警示装置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
5.8耐振动性能
测距警示装置应能承受X、Y、Z三个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试验结束后,测距警示装置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表面不应有裂痕。其扫频振动试验的严酷度等级应符合表4的规定:额率
5Hz~200Hz
±15mm
表4扫频振动试验严酷度等级
加速度
交越频率
8Ha9Hz
扫顺速率
1oct/min
注:振动试验时的“Z”方向规定为:与汽车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5.9耐盐雾性能
颜率循环次数
每一方向试验时间
试验的持续时间应为144h,测距警示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试验。试验后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应有任何腐蚀现象,并且应该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5.10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按QC/T413一2002中3.11的规定进行。试验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后测距警示装置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
6试验方法免费标准bzxz.net
6.1结构检测
6.1.1外形检测
6. 1. 1. 1 尺寸
测距警示装置外形尺寸用通用或专用量具检测。6.1.1.2外观
外观和标志用肉眼观察法检查。6.1.2材料
按产品技术条件中的规定进行
6.2功能检测
6.2.1试验说明
GB/T21436—2008
6.2.1.1风速不超过54温度(23土5)℃,相对空气湿度(60±25)%周围无反射波和干扰波。6.2.1.2若未注明车俩的戴椅状态,则按整备质量状态进行试验。6.2.2自检功能检测C)
测距警示装置自检功能检测方法应在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6.2.3最远可探
更离检测
将垂直标准测试
0mm,其中心点在如图6的网格点上一杆离地200
一进行测试,以中心线为基准,在车宽左右各3范围内所有网格点上的垂直标准测试杆都鼓探测到并发出相应报警声的最远距离。S
车宽/3
车前或车后外端轮扇
图6测试最远可探测距离的网格点单位为毫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