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2940-2008 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
GB/T 12940-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2940-2008

中文名称: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4-23

实施日期:2008-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41195

相关标签: 石墨 电触头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电工器件>>29.120.99其他电工器件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K14电工合金零件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12940-199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1972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4953-T-604

出版日期:2008-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1-06-06

起草人:谢永忠、郑元龙、陈晓、陈京生、项兢、黄锡文、陈达峰、霍志文、王永根

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中希合金有限公司、温州宏丰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含石墨3%、4%、5%、10%的银石墨电触头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烧结?挤压或烧结?复压工艺制造的银石墨电触头。 GB/T 12940-2008 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 GB/T12940-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29. 120.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940—2008
代替GB/T12940—1991
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ilver-graphite electrical contacls2008-04-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2-01实施
本标准代替CB/T12940:-1991《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12940—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改并增删了部分技术指标;
-一增加了部分引用标准;
—-增加了AgC(4)电触头;
-检验规则按GB/T1.1一2000的要求作了较大修。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推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GB/T12940—2008
本标准由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超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中希合金有限公司、温州宏丰电工合金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电科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桂林金格电工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县宏峰化学金属制品厂、佛山精密电工合金有限公司、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标雅主要起草人:谢永患、郑元龙、陈晓、陈京生、项説、黄锡文、陈达峰、霍志文、王永根。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2940--1991.
riKAAnrKA-
1范围
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
GB/T 12940—2008
本标准规定了含石墨3%,4%、5%、10%的银有墨电触头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烧结-挤压或烧结-复压工艺制造的银石墨电触头(以下简称电触头)。该系列产品主要用作低压开关电器的闭合、断开触头和滑动触头。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月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助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难,然而,鼓励根据本标推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2U03计数抽样检验提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dt IS0 2859-1:1999)
GB/T5163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晨材料密度、含油率利开孔率的测
电触头材料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GB/T 5586
GB/T5587银基电触头基本形状、尺寸、符号及标注JB/T8753电触头材料金相图谱
JB/T8985电触头材料金相检验方法3符号代号及标注方法
3.1符号及代号
Q—代表烧结-挤压工艺制造的纤维型银石墨电触头:P———代表烧结-复压工艺制造的普通型银石墨电触头:R-——-代表软态;
Y—代表碰态。
3.2标注方法
3. 3标注示例
标注示例及含义见表1。
(A2 A/4
-加工状态
工艺方法
一右墨组分的质量分数
石墨(碳元素符号)
银(元索符号)
GB/T12940-2008
标注示例
AgC(3)Q
AgC(5)P
4要求
4.1外观
表 1标注示例及含义
含石3%的烧结-挤压工艺制造的纤维型银石墨电触头含石墨5%的缆结-复压工艺制造的普通型银石墨电触头电触头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疤块、掉边、缺角、污物及分层等缺陷。边缘毛刺高度不大于0.1mm。4.2尺寸
电触头产品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T5587规定。用户有特殊要求时出供需双方商定。4.3化学成分及力学、物理性能
电触头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力学、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表2、电触头化学成分及力学、物理性能化学成分·,质函分数(%)
产品名称
银石煜(3)Q
银五墨(4)Q
银石墨(5)Q
石(10)
银石墨(3)P
银石塑(4)P
银石翌(5)P
AgC(3)Q
AgCCA)Q
AgC(5)Q
AgC(10)Q
AgC(3)P
AgC(4)P
AgC(5)P
注:不包含焊接层:
4.4金相组织
4.4.1电触头产品金相组织应分布均匀,金相组织图例见JB/T8753。力学.物理性能
电阻率
μn·cm
4.4.2在磨片试样的整个观察面」不应有纹.夹层,不应有长度大于或等于200um的聚集物,或80μm长的气孔及夹杂物。在任一观察视场内(100×),最多允许有三处大于或等于100μm而小于200μm的聚集物、大于或等于50μm而小于80μm的气孔或长杂物。当上述允许值范围内的骤集物、气孔、夹杂物同时存在时,共计不应超过三处。金相缺陷图见JB/T8753。4.5焊接晨
4.5.1银石磨电触头产品分带焊接层和不带焊接层两种方式供货,其焊接层的厚度山供需双方商定。4.5.2带焊接层的电触头产品,其焊接层不应有连续的石愿线,在焊接层与银石器的结合界面,不得有裂纹和长度等于或大于100um的夹杂或石墨颗粒的聚集物。5试验方法
5.1外观
5.1.1表观质量用目测或借助于10倍放大镜、工具显微镜或投影仪观察。5.1.2毛刺高度用分度值为0.01mtn的外径于分尺测量。5.2 尺寸
厚度用分度值为0.01mm的外径千分尺测录,其余尺寸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或具有2
TiKaNnrK&
同等分度值的其他仪器、工具测量。5.3化学成分及力学、物理性能
5.3.1化学成分
电触头化学成分分析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进行。5.3.2力学、物理性能
GB/T 1294Q--2008
5.3.2.1密度、硬度按GB/T5586测定,在测最密度时如发现试样吸水,则按GB/T5163规定方法测其密度,硬度测量应在产品工作面上进行。5.3.2.2电阻率按GB/T5586测定。5.4金相组织
按JB/T8985观测金相组织。
检验规则
6.1组批
同一批配料、按相同的工艺、在间一设备条件下制造出来的产品为一批。6.2出厂规定
每个检验批的产品应由供应商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6.3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为第4章规定的全部项目。采用合适的检验顺序,同一试样可进行多项性能的检测。6.4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
6.4.1外观
外观为逐件检查,按件判定。
6. 4, 2 尺寸
尺寸检验按GB/T2828.1一2003规定,采用且级一般检查水乎、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厚度接收质量限AQL值为2.5,其他尺寸为4.0。6.4.3化学成分和力学、物理性能6.4.3.1化学成分
6.4.3.1.1化学成分按表3所示抽样方案及判定规抽样和判定。6.4.3.1.2若电触头单个质量小于0.5g,则应加倍抽样,直到每份试料质量大于或等于0.5g。6.4.3.1.3电触头产品化学成分分析前,应去掉脱碳层或履银层。6.4.4力学、物理性能
6.4.4.1硬度按GB/T2828.1—2003的规定,采用S-2特殊检验水平、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接收质量限AQL值为4.0。
6.4.4.2密度、电阻率采用表3所示抽样方案及判定规则,测试时只要密度、电阻率中某一项不合格则判该试样为不合格品。
表3化学成分、密度、电阻率和金相组织抽样方案及判定规则批量
10 000
10001~30000
样木盘
累计样本盘
接收压量限(AQ.)
GB/T 12940--2008
30 001 --50 000
50 001--100 000
2100 001
表3(续)
样本查
第一次抽样不合格时,从累计样本母的检验结果判定。6.4.5金相组织
累计样本岳
金相组织按表3所示抽样方案及判定规则抽样和判定。6.5说明事项
接收质查限(AQL)
6.5.1只有在6.4.2、6.4.3、6.4.4、6.4.5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符合本标准要求时,方判该批产品合格。
6.5.2为方便本标推使用,附录B(规范性附录)给出了样本景字码和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每批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用户需要时,还应提供质量保证书。7.1.2产品标志应包含如下内容:a)
电触头材料名称(或代表符号)型号或尺寸规格及批号(或生产日期);电触头数量(或净重);
检验日期;
制造商名称及地址;
检验员代号利检验部门印鉴;
产品执行标推号及名称。
产品质量保证书内容应包括:
电触头材料名称(或代表符号)、型号或尺寸规格及批号(或生产日期);b)
电触头材料产品性能和金相组织照片;检验日期;
制造商名称:
检验员代号和检验部门印鉴。
7.2包装
电触头应按同一组分、同一规格包装。7.2.2产品纸包后来用塑料袋封装。每袋触头重量不得超过1k名。塑料袋装人硬纸盒,每盒净重不得超过4kg。每盒上应标明触头名称.规格,重量或粒数,生产批号或编号,制造单位名称。7.2.3电触头产品发运,应装入包装箱内,并用松软的材料填实。7.2.4包装箱内应谢有装箱单,装箱单上应注明:)袋(盒)的总数;
各种型号或尺寸规格的电触头的袋(盒)数;TTIKAAAArKA
电触头净重;
包装日期;
包装者印签。
包装箱应注明:
制造单位名称:
毛重及净重;
附有检验单的应加注!
防潮、防簇标志。
7.3运输
银石墨电触头产品在运输中应防潮、防震,应避免与有魔蚀性货物混运。7.4贮存
电触头产品应贮存在无腐蚀气须的仓库内,并防受潮。GB/T12940—2008Www.bzxZ.net
GB/T 12940—2008
A.1方法提要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银石墨中碳含量的测定
试样在高温下通氧燃烧,碳转变成二象化碳,同氧收集于量气管中,将量气管中的混合气体乐入氧氧化钾吸收器中,二氧化破被吸收后,剩余气体返问量气管,由量气管吸收前后体积之差计算碳含量。A.2试剂
A.2.1无水氯化钙。
A.2.2碱在柏(粒状)。
A.2.3钒酸银:称取11.7g钒酸铵溶于400ml.热水中。另取17g硝酸银溶于200ml.水中。将硝酸银徐徐倒入钒酸铵溶液中搅拌,产生黄色沉淀,过滤,用水洗涤沉淀至溶液无银离子存在,置于110℃干燥箱中烘,研成粒状,筛选1mm-3mm的细沙粒备用。A.2.4硫酸(pl.84)。
A.2.5氢氧化钟(40%)。
A.2.6氯化钠(26%)。
A.2.7甲基红溶液(0.1%)。
A,2.8氯化钠酸性溶液:取氢化钠溶液(A.2.6)800mL,加数滴甲基红溶液(A.2.7),用硫酸调节溶液变红色。
A.3分析步骤
A.3.1通氧检查活赛和管路是否漏气,分析装置是否正常。A.3.2开启电源将温度慢慢升至1100℃,用烧标准样品或不做正式数据的样品进行测试,以检查仪器及操作有无错误。
A.3.3称取0.2000g~0.2500g不含爱银层的块状试样于燃烧舟中,用长钩将燃烧舟推入燃烧管中温度最高处,立即用橡皮塞将燃烧管塞住,1min后,通人氧气燃烧,以下按照定碳仪的操作规程进行。测定完毕后打开管塞,用长钩将燃烧舟拉出。A.3.4每批试样做三支空白试样。A.3.5分析结果计算:
按公式A.1计算碳的百分含量:
C(%) (=A×100
式中:
A,—测定试样时量气管读数,%:A———测定空白试样时量气管读数,%;F—温度、气压校正系数;
一称样量,单位为克(g)。
征:校正系数f可以中气体容积法凝定碳的气压温度枚正系数表》中查出。如果量气是以mL刻度需乘系数0. 000 502 7.
TIKAASTKA
GB/T 12940—200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产品检查抽样表
B.1本附录引用的数据部分摘自GB/T2828.1—2003,以便使用本标准时查用。B.2样本量字码见表B.1,二次正常检查抽样表如表B.2.表B.1样本量宇码
一般检耻水平
特殊检验水平
150 001 ~500 000
35001150000
500001及其以上
10 001--35 000
320110000
501~1200
1201 ~320c
91~150
151280
281~500
表B.2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
接收质蛋限(AQL)
累计样本造
样本堡
样本昼字码
GB/T12940—2008
样本盘字码
样本量
表B.2(续)
累计样本量
接收质盘限(AQL)
注,表中符号:
几——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如果样本迟等于或超过批母,则执行100%检验;一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使用对应的一次抽样方案(或者使用下面适用的二次抽样方案);A
一接收数:
Ru-拒收数。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31972
GB/T12940-2008
rikaNrka
定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雅
银石墨电触头技术条件
GB/T 12940-2008
中国标准出服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348
中国标准出版社察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5
2008年6月第--版
印张0.75
6宁数16千字
2008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1972定价14.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