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24-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924-2008
中文名称:摄影 静止摄影用彩色负性胶片ISO感光度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8
实施日期:2009-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相关标签:
摄影
静止
彩色
胶片
感光度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成像技术>>摄影技术>>37.040.20相纸、胶卷和暗盒
中标分类号:化工>>信息用化学品>>G80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5425-T-606
出版日期:2009-0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2-03-09
起草人:唐志健、程媛、赵燕燕
起草单位: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2)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静止摄影的彩色负性相机胶片ISO 感光度的测定方法。从这些胶片获得的彩色负片主要用于制作反射彩色照片,也可以用来制作彩色透明片。应用本标准得到的感光度可在实际拍摄时用于曝光表、曝光计算器和曝光对照表。本标准不适用于电影摄影和航空摄影及制作中间负片用的彩色负性胶片。 GB/T 2924-2008 摄影 静止摄影用彩色负性胶片ISO感光度的测定 GB/T2924-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37.04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24—2008/ISO5800:1987
代替GB/T2924—1995
静止摄影用彩色负性胶片
ISO感光度的测定
PhotographyColour negative films for still photography-Determination of ISO speed
(ISO 5800:1987,IDT)
2008-06-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2-01实施
GB/T2924—2008/ISO5800:1987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5800:1987《摄影静止摄影用彩色负性胶片ISO感光度的测定》。本标准等同翻译ISO5800:1987。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以下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删除ISO5800:1987的前言,改为本标准的“前言”;将国际标准的引言直接翻译作为本标准的c
引言。
本标准代替GB/T2924一1995《彩色摄影用负片ISO感光度的测定》。本标准与GB/T2924一1995相比,主要包括以下变化:增加了前言和引言;
对适用范围按国际标准ISO5800:1987的要求,明确规定本标准不适用于电影摄影用彩色负性胶片(本版第1章,1995年版第1章);对曝光部分的描述完全采用国际标准ISO5800:1987,而GB/T2924一1995中引用了GB/T15061一1994《银盐感光材料感光测定通则第一部分适用于白炽钨光和模拟日光曝光的试样曝光条件》中的相关内容(本版5.3,1995年版5.3);一密度测定中删除了关于M状态漫透射密度的符号标记,以及测量孔最小面积的规定(本版5.5,1995年版5.5)。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志健、程媛、赵燕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924—1995。
GB/T2924—2008/ISO5800:1987引言
彩色负性胶片在相当宽的曝光范围内,只要在扩印时作相应调整,一般都能获得满意的照片。按本标准测定负性胶片感光度时,曝光不足的宽容度大约是一个相机曝光值单位(相机光圈即E,)。而曝光过度宽容度可大至3个E。换句话说,如果一彩色负性胶片的感光度为ISO100,则它在ISO12至ISO200的任意条件下曝光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摄影者普遍倾向于曝光不足,尤其是使用简单相机1),在多云天气或者阴影下拍摄景物时的情况大体如此。有些胶卷相机设计时,充分利用彩色负性胶片过曝光宽容度,改善以上情况下拍摄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让阳光条件下过曝光,以此来提高拍摄曝光不足的宽容度。例如:126规格的暗盒内所装胶片的感光度为ISO100,而感光度代码可设为ISO64。本标准是GB/T2924一1995修订版,更新了书写格式,引用新的相关ISO标准,对施照体及密度测量作出更精确的描述,对此标准的修订不会使感光度值有任何变化1)
例如那些有一档快门速度和两档光圈的相机I
1范围
GB/T2924—2008/IS05800:1987摄影静止摄影用彩色负性胶片
ISO感光度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静止摄影的彩色负性相机胶片ISO感光度的测定方法。从这些胶片获得的彩色负片主要用于制作反射彩色照片,也可以用来制作彩色透明片。应用本标准得到的感光度可在实际拍摄时用于曝光表、曝光计算器和曝光对照表。本标准不适用于电影摄影和航空摄影及制作中间负片用的彩色负性胶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1500摄影密度测量第2部分:透射密度的几何条件(GB/T11500一2008,ISO5-2:2001,IDT)
GB/T11501摄影密度测量第3部分:光谱条件(GB/T11501—2008,ISO5-3:1995IDT)ISO2720摄影通用摄影曝光表(光电型)产品技术条件通则ISO7589摄影感光测定用施照体日光和白炽钨光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感光度speed
在规定的曝光、冲洗加工、密度测量及评价条件下,照相材料对光能产生的响应的定量计算。3.2
曝光量(H)exposure
胶片上照度对时间的积分,以勒克斯秒计量,用符号H标记。曝光量经常用1og1H单位来表示。3.3
曝光量值单位
exposurevalueunit
用来表示曝光量以因子2改变的单位,也就是曝光量改变0.3010g10H单位。按ISO2720规定,用1E、来表示。
改变曝光量可通过改变曝光时间、照明强度或在镜头上加滤光片来实现。4取样和储存
在测定产品的ISO感光度时,非常重要的是评价的样品能产生用户使用时获得的平均效果。这需要在本标准规定条件下定期地评价几个不同批号的产品。样品评价前应在制造厂推荐条件下储存一段时间,以模拟产品正常使用的平均期限。测定胶片感光度使用的仪器和冲洗设备需进行多次独立评价,确保其准确校正。上面所述样品选择和储存的基本目标是确保测定所得胶片特性能代表摄影者在使用时所获得的胶片性能
GB/T2924—2008/ISO5800:1987
5测试方法
5.1原理wwW.bzxz.Net
样品接下述规定曝光和冲洗,测量形成影像的密度值,并画出感光特性曲线,从特性曲线得出特性值来计算出感光度。
5.2安全灯
为了消除安全照明可能对感光测定结果的影响,所有胶片样品的制备、曝光及冲洗加工都应在全黑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意外的辐射使乳剂曝光5.3曝光
5.3.1样品条件
曝光时,样品处于温度(23土2)℃C和相对湿度(50士5)%的平衡条件。5.3.2感光仪类型
感光仪应为非间隙,光强调制类型的。5.3.3辐射能质量
适用于所曝光特定类型胶片的施照体应符合ISO7589的规定。ISO感光度可以使用ISO感光测定日光,室内钨光和强光施照体。因为胶片冲洗加工组合的感光度取决于测定ISO感光度时使用的施照体类型,在产品说明中可以对施照体加以说明。5.3.4滤光器
ISO感光度是在相机镜头前不加滤光器时使用的。如果胶片在镜头前加上彩色滤光片时使用,可使用“等效”感光度值来测定胶片加上滤色片后的曝光量。ISO感光度不适用于加滤色片后的条件。5.3.5调制
光调制器上所有部位在400nm~700nm整个波长范围内,相对于胶片平面的光谱漫透射密度的波动范围不得超过同一范围内平均密度的5%或者密度0.03,两者中以大的为准。在360nm~400nm范围内,不超过同一平均密度的10%或者密度0.06,取两者中较大的,就可接受。如果使用梯级调制器,以10为底对数的曝光量增加值不能大于0.20,单级的宽度和长度要足以在密度测量规定的测量孔径下得到均匀密度。如果使用连续变化的调制器,以10为底对数曝光量在沿着试条方向随距离的变化要均匀而且不得大于每毫米0.04。
5.3.6曝光时间
曝光时间要与所测试验胶片的实用条件相适应,因为胶片的感光度由于互易律失效而取决于曝光时间,测定ISO感光度时使用的曝光时间可以在引用感光度值时注明。5.4冲洗加工
5.4.1样品平衡
在曝光和冲洗加工的间隔时间内,样品应保存在温度(23士2)℃,相对湿度(50士5)%的环境中。普通民用胶片应在曝光5天以后及10天以内完成冲洗加工,而专业胶片则应在曝光4h以后及7天内完成冲洗加工
5.4.2冲洗加工条件
考滤到使用的加工化学品和设备种类繁多,本标准对冲洗加工条件不作规定。胶片制造商提供的ISO感光度适用于按生产商推荐条件冲洗加工,胶片具有按此加工条件下的照相特性。具体冲洗加工信息可以从生产厂或提供ISO感光度的其他单位处获得。具体包括化学品、时间、温度、搅拌设备和加工程序以及获得所述感光特性所需任何附加信息。使用不同加工程序得到的感光度值也许相差很大。虽然改变冲洗加工条件可以使某种胶片具有不同的感光度,但其他感光性能和物理性能也会随之改变。2
5.5密度测量
GB/T2924—2008/IS05800:1987
使用几何条件符合GB/T11500规定,光谱条件符合GB/T11501规定的密度计测量已加工的影像的ISO标准M状态漫透射密度。要在影像均匀部位读数,一般距离曝光边缘至少1mm。5.6评价
5.6.1感光测定曲线
以红、绿、蓝ISO标准M状态漫透射密度值对以勒克斯秒为单位的曝光量(H)以1O为底对数作图,得到类似于图1中说明的三条感光测定曲线。2.0
5.6.2最小密度
logioHe
logioHe
logioH
log1oH(H单位为勒克斯·秒)
图1测定感光度的方法
与用于测定感光特性曲线的已曝光胶片一起加工一条同一胶片的未曝光试样,测量其红、绿和蓝最小密度。
5.6.3Hm的确定
感光度是从三条曲线上产生相应最小密度加上0.15的红、绿和蓝密度所需要的曝光量计算出来的。曝光量Hm的算术值计算公式如式(1)、对数公式如式(2):Hm=/HXHL
式中:
最慢层曝光量。
logio Hm = logio He + logio H.2
曝光量H.代表了感光性能参数,由此曝光量求取感光度。·(1)
·(2)
GB/T2924—2008/ISO5800:1987
如果感绿层也是最慢层,H㎡等于HG。logioHc+log1oHe
上图中,感红层最慢,则公式(2)成为:log1oHG=2
产品分级
ISO感光度标度
表1中给出的感光度标度算术值从公式(4)求取、对数值从公式(5)求取表1
ISO感光度标度
曝光量对数log1oHm
算术值
ISO感光度
...**(3)
对数值
曝光量对数log1oHm
算术感光度:S=
表1(续)
算术值
GB/T2924—2008/ISO5800:1987ISO感光度
对数值
·(4)
对数感光度:S*=1+10 logi号
“ISO\感光度从表中用log1oH…直接查得。该感光度表说明了使用的规整方法。6.2产品的ISO感光度
(5)
与特定样品的ISO感光度不同,产品的ISO感光度是从不同批号产品按上述规定的取样、储存和试验条件所测定的曝光量对数log1。H求取算术平均后获得的。从表中按log1H㎡的平均值确定产品经规整后的ISO感光度。
既然感光度有赖于曝光和加工条件,当提供ISO感光度值时需说明这些条件。6.3准确度
测定感光度所用的设备和加工程序需经标定,确保1og1Hm的误差小于0.05。产品的标志与标签
按本标准所述方法测量及感光度分度表表示的产品感光度可称为ISO感光度,以ISO100、ISO21°或ISO100/21°的形式标示。但是,因为感光度与所用的施照体、曝光时间和加工方法程序有关,所以只要有可能,最好在提供感光度值时对这些条件都予以明确说明。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