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10-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10-2008
中文名称: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8-04
实施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420035
相关标签:
透明
塑料
透光率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83.080.01塑料综合
中标分类号:化工>>合成材料>>G31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3516-T-606
出版日期:2009-04-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0-12-31
起草人:潘颖、刘畅、刘玉春、郑宁、何秡、蔡彤?
起草单位:中石化北化院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等
归口单位: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修改采用STM D 1003:2007《透明塑料雾度和透光率试验方法》,技术内容基本等同,仅在文字上进行了编辑性修改,编写方法完全对应。本标准规定了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两种测定方法,方法A是雾度计法,方法B是分光光度计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板状、片状、薄膜状透明塑料的透光率和雾度。本标准代替GB/T 2410-1980《透明塑料雾度和透光率试验方法》,本标准与GB/T 2410-198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状态调节;——试验温度的允差由±5℃改为±2℃;——相对湿度的允差由±20%改为±10%;——增加了A光源;——修改了试样厚度测量精度;——增加了分光光度计法;——增加了附录A“雾度计算公式的推导”。 GB/T 2410-2008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2410-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83.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10—2008
代替GB/T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the luminoustransmittance and haze of transparent plastics2008-08-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4-01实施
GB/T2410--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ASTMD1003:2007《透明塑料雾度和透光率试验方法》,技术内容基本等同,仅在文字上进行了编辑性修改,编写方法完全对应。本标准代替GB/T2410198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本标准与GB/T2410--198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状态调节;
试验温度的允差由士5℃改为士2℃;相对湿度的允差由士20%改为士10%;-增加了A光源;
修改了试样厚度测量精度;
-增加了分光光度计法;
-增加了附录A“雾度计算公式的推导”。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石化北化院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塑料制品质检中心(福州)、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颖、刘畅、刘玉春、郑宁、何芃、蔡彤晏。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410--1980。
1范围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2410—2008
本标准规定了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两种测定方法,方法A是雾度计法,方法B是分光光度计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板状、片状、薄膜状透明塑料的透光率和雾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雾度haze
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对于本方法来说,仅把偏离入射光方向2.5°以上的散射光通量用于计算雾度)。3.2
透光率luminoustransmittance
透过试样的光通量与射到试样上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4试样
4.1要求
试样不能有影响材料性能的缺陷,也不能有对研究造成偏差的缺陷。4.2形状和尺寸
试样尺寸应大到可以遮盖住积分球的人口窗,建议试样为直径50mm的圆片,或者是50mm×50mm的方片。
4.3试样检查
试样两侧表面应平整且平行,无灰尘、油污、异物、划痕等,并无可见的内部缺陷和颗粒,要求测试这些缺陷对雾度的影响时除外。
4.4试样数量
无其他特殊要求下,每组三个试样。5状态调节
在温度23℃土2℃和相对湿度50%士10%的环境下,按照GB/T2918一1989状态调节不少于40h后,进行试验。特殊情况按材料说明书或按供需双方商定的条件进行状态调节。6试验环境
应在与试样状态调节相同环境下进行试验。1
GB/T2410—2008
7试验方法
7.1方法A:雾度计法
7.1.1仪器
仪器的几何性能和光学性能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仪器原理如图1所示。光检测器
滤光器
a)光源
图1雾度计示意图
光陷阱
标准反射板
光源和光检测器输出的混合光经过过滤后应为符合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31年标准比色法测定要求的C光源或A光源。其输出信号在所用光通量范围内与人射光通量成比例,并具有1%以内的精度。在每个试样的测试过程中,光源和检流计的光学性能应保持恒定。b)
积分球
用积分球收集透过的光通量,只要窗口的总面积不超过积分球内反射表面积的4%,任何直径的球均适用。出口窗和人口窗的中心在球的同一最大圆周上,两者的中心与球的中心构成的角度应不小于170°。出口窗的直径与入口窗的中心构成角度在8°以内。当光陷阱在工作位置上,而没有试样时,人射光柱的轴线应通过人口窗和出口窗的中心。光检测器应置于与入口窗呈90°的球面上,以使光不直接投入到人口窗。在靠近出口窗的内壁的关键性调整是用于反射意义的。球体旋转角为8.0°士0.5°。聚光透镜
照射在试样上的光束应基本为单向平行光,任何光线不能偏离光轴3'以上。光束在球的任意窗口处不能产生光晕。
当试样放置在积分球的人口窗内,试样的垂直线与人口窗和出口窗的中心连线之间的角度不应大于8°。
当光束不受试样阻挡时,光束在出口窗的截面近似圆形,边界分明,光束的中心与出口窗的中心一致。对应入口窗中心构成的角度与出口窗对入口窗中心构成1.3°士0.1°的环带。检查未受阻挡的光束的直径以及出口窗中心位置是否保持恒定,尤其是在光源的孔径和焦距发生变化以后。
注1:对于雾度度数,环带0.1°的偏差相当于士0.6%的不确定度,这与评定本试验方法的精密度和偏差有关。
d)反射面
积分球的内表面、挡板和标准反射板应具有基本相同的反射率并且表面不光滑。在整个可见光波长区具有高反射率。
e)光陷耕
当试样不在时应可以全部吸收光,否则仪器无需设计光陷阱。2
f)仪器校准
用雾度标准板校准仪器。
7.1.2试验步骤
7.1.2.1样品尺寸
GB/T2410—2008
测量试样的厚度。厚度小于0.1mm时,至少精确到0.001mm;厚度大于0.1mm时,至少精确到0.01mm。
7.1.2.2读取数据
调节雾度计零点旋钮,使积分球在暗色时检流计的指示为零当光线无阻挡时,调节仪器检流计的指示为100,然后按照表1操作,读取T,、T2、T:和T4。表1读数步骤
检流计读数
试样是否在
位置上
光陷阱是否在
位置上
反复读取T,、T.、T和T,的值使数据均匀。7.1.3结果计算和表示
7.1.3.1透光率
对于每个试样,以百分数表示的透光率按式(1)计算:T,
式中:
透光率,
一通过试样的总透射光通量;
T,—人射光通量。
结果取平均值,精确到0.1%。
7.1.3.2雾度
对于每个试样,以百分数表示的雾度按式(2)计算:H
式中:
一雾度;
仪器和试样的散射光通量;
T,通过试样的总透射光通量;
T.仪器的散射光通量;
Ti—人射光通量。
结果取平均值,精确到0.1%。
标准反射板是否
在位置上
得到的量
人射光通量
通过试样的总透射光通量
仪器的散射光通量
仪器和试样的散射光通量
(1)
(2)
注2:在使用单光束仪器测量透光率并要达到较高精度时,宜使用用双光束仪器校准过的标准板,因为试样放入单光束仪器改变了积分球的功能。这种变化会导致清晰、无色的试样的读数偏高,并对黑色或高纯色的试样造成明显的数值错误。这种情况下,使用光度计作为比对仪器,该仪器具有与试样相同的已知透光率的标准板。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透光率测量精度,要比较试样的透光率和校准过的标准板的透光率。3
GB/T2410—2008
7.2方法B分光光度计法
7.2.1仪器
仪器的几何性能和光学性能应符合本部分要求。其中使用非垂直照明没射接收的仪器原理如图2所示。
光陷阱
检流计
图2分光光度计散射示意图
标准反射板
该仪器光源光谱特性应符合计算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31年表色系的三刺激值以及CIE标准中C光源或A光源的色坐标。
该仪器利用积分球作为测量系统,试样紧靠积分球窗口。积分球的内表面、挡板、标准反射板的内表面均应不光滑,具有基本相同的反射率且在整个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有较高反射率。可以使用两种几何条件:非垂直照明没射接收和没射照明非垂直按收。采用没射照明非垂直接收的仪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a)积分球
用积分球去照射散射试样。只要窗口的总面积不超过积分球内反射表面积的4.0%,任何直径的球均适用。试样和球体的光陷阱窗中心应在球的同一最大圆周上,两者的中心与球的中心构成的角度应不小于170°。光陷阱窗与沿着光束方向试样窗口的中心构成的角度在8°以内。当光陷阱在工作位置上,而没有试样时,人射光柱的轴线应通过试样和光陷阱窗的中心。b)聚光透镜
沿着单向光束的轴线观察试样,任何光线不能偏离光轴3°以上。光束在球的任意窗口处不能产生光晕。
当试样在位置上时,试样法线与试样、光陷阱窗中心连线的角度不超过8°。当试样不在位置上时,在出口窗处,光束区域应为近似圆形且边界分明,光束的中心与光陷阱窗的中心致。对应样品窗中心构成的角度与光陷阱窗对样品窗中心构成1.3°士0.1°的环带。
c)光陷阱
当试样不在时应可以全部吸收光,否则仪器无需设计光陷阱。7.2.2试验步骤
按7.1.2进行,除非有仪器生产厂家的操作说明。7.2.3结果计算和表示
按7.1.3进行计算,除非仪器可以自动计算出透光率和雾度。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注明采用GB/T2410;
试样来源;
材料的详细鉴别说明,包括试样尺寸和制备方法等;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试样数量;
试验仪器;
光源类型;
单个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试验日期。
GB/T2410—2008
GB/T2410—2008
雾度公式由以下两步引出。
A.1.1透光率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雾度计算公式的推导
以百分数表示的透光率按式(A.1)计算:×100
式中:
T.透光率;
一通过试样的总透射光通量;
人射光通量。
当仪器散射光通量T。为零时,以百分数表示的散射透光率按式(A.2)计算:×100
式中:
Ta散射透光率;
T。—-一仪器和试样的散射光通量;T,人射光通量。
当仪器散射光通量T:大于零时,总散射光通量T。就大于试样散射光通量,这部分仪器散射光与T:成比例,等于T:倍的T2/Ti。因此修正过的试样散射光通量T,应按式(A.3)计算:T,=T-T
式中:
仪器和试样的散射光通量;
仪器散射光通量;
一通过试样的总透射光通量;
人射光通量。
以百分数表示的散射透光率按式(A.4)计算:Ta
式中:
散射透光率;
修正过的试样散射光通量;
Ti—射光通量。
A.1.5雾度
以百分数表示的雾度按式(A.5)计算:6
...(A.3)
.(A.4)
式中:
H—雾度;
Ta散射透光率;
T.透光率。
将式(A.1)和式(A.4)代人式(A.5),得到式(A.6):H=(-)×100
式中:
雾度(用百分数表示);
T。仪器和试样的散射光通量;
T.—通过试样的总透射光通量;T—仪器散射光通量;
T,—人射光通量。
GB/T2410—2008
.(A.5)
.(A.6)
GB/T2410-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2410—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4千字
2008年12月第一版2008年12月第一次印刷美
书号:155066·1-34795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