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2473-2008 储能用铅酸蓄电池
GB/T 22473-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473-2008

中文名称:储能用铅酸蓄电池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10-29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687317

相关标签: 储能 酸蓄电池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电池和蓄电池>>29.220.20酸性副电池及蓄电池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源>>K84蓄电能装置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NEQ IEC 61427:200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77072-T-604

出版日期:2009-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10-29

起草人:陈玉松、周庆申、王景川、曹苗根、李春林等

起草单位:沈阳蓄电池研究所、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9)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供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机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用铅酸蓄电池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2V,6V和12V,储能用铅酸蓄电池。本标准对应于IEC 61427:2005《太阳能光伏能量系统用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与IEC 61427:2005原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我国国情对于IEC 61427:2005的部分章、条进行重新编排;——增加“产品分类”;——增加“低温容量”;——增加“容量一致性”;——增加“密封性能”;——增加“水损耗”;——增加“检验规则”;——增加“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修改“充电接受能力”;——修改“运行环境”;——删除“非酸性电解质蓄电池(镉镍蓄电池)”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2473-2008 储能用铅酸蓄电池 GB/T22473-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29.2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473--2008
诸能用铅酸蓄电池
Lead-acid storage batteries used for energy storage(IEC 61427:2005,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es for photovoltaicenergy systems(PVES)-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of test,NEQ)2008-10-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符号
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条件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GB/T22473-—2008
GB/T22473--2008
本标准对应于IEC61427:2005《太阳能光伏能量系统用蓄电池和蓄电池组[一般要求和测试方
法》,与IEC61427:2005的-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我国国情对于IEC61427:2005的部分章、条进行重新编排;增加“产品分类”;
增加“低温容量”;
增加“容量一致性”;
增加“密封性能”;
增加“水损耗”,
增加“检验规则”;
增加“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修改“充电接受能力”,
修改“运行环境”;
一删除“非酸性电解质蓄电池(镭镍蓄电池)”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9)归口I。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沈阳蓄电池研究所、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燃集闭有限公司、浙江古越蓄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绍兴汇同蓄电池有限公司、江苏福力特电源有限公司、上海复鑫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浙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江苏统博电气有限公司、丰目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德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舜天松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玉松、周庆中、王景川、曹芦根、李春林、朱文武、朱明海、向烟恩、周明明、杨元玲、刘粤荣、宋永江、钱学海、钱照旺。前言
GB/T22473-2008
且一般要求和测试方
本标准对应于IEC61427:2005《太阳能光伏能量系统用蓄电池和蓄电池组法》,与IEC61427:2005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我国国情对于IEC61427:2005的部分章、条进行重新编排;一增加“产品分类”;
一增加“低温容量”;
增加“容量一致性”;
一增加“密封性能”;
增加“水损耗”;
增加“检验规则”;
增加“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修改“充电接受能力”;
修改“运行环境”;
删除“非酸性电解质蓄电池(镉镍蓄电池)”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9)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沈阳蓄电池研究所、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古越蓄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绍兴汇同蓄电池有限公司、江苏福力特电源有限公司、上海复鑫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浙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江苏统博电气有限公司、丰日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德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舜天松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玉松、周庆申、王景川、曹苗根、李春林、朱文武、朱明海、向炳恩、周明明、杨元玲、刘粤荣、宋永江、钱学海、钱照旺。1范围
储能用铅酸蓄电池Www.bzxZ.net
GB/T22473—2008
本标准规定了供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机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用铅酸蓄电池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2V,6V和12V,储能用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备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900.11蓄电池名词术语(GB/T2900.11—1988,cqvIEC60486:1986)3术语、定义和符号
排气式储能用铅酸蓄电池ventedlead-acidbatteriesforenergystorage电池盖上有能够补液和析出气体装置的蓄电池(简称:排气式蓄电池)。阀控式储能用铅酸蓄电池valve-regulatedlead-acidbatteriesforenergystorage各个电池是密封的,但都带有在内压超出预定值时允许气体逸山的阀的储能用铅酸电汕(简称:阀控式蓄电池)。
注:这种电池在正常情况下不能添加电解液。蓄电池周围温度ambienttemperatureofbatteries蓄电池外壁距离5cm以内的温度。Cr。10h率额定容量,单位为安时(Ah)。Ci20——120h率额定容量,单位为安时(Ah)。I1——10h率放电电流,数值为C/10,单位为安培(A)。I12a——120h率放电电流,数值为C120/120,单位为安培(A)。C。—实际容量,单位为安时(Ah)。Ia一—充电接受能力试验在充电到10min的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4产品分类
4.1产品名称及定义
-10h率额定容量
一阀控式
蓄电池单体数目,每单体为2V
例如:6-CNF-100含义:6个单体,12V,储能阀控式,10h率额定容量100Ah。4.2产品的型号、规格及容量
蓄电池产品的型号、规格及尺寸、10h率容量、120h率容量应符合表1中技术要求。1
GB/T22473—2008
额定电压/
6-CN-10
6-CN-20
6-CN-60
5-CN-65
6-CN-100
6-CN-150
6-CN-200
CN-300
CN-400
CN-500
CN-1000
CN-2000
CN-3 000
技术要求
运行环境
10h率额定
容量/
120h率额定
容量/
--2-400
最大外形尺寸/
蓄电池必须在甘烈环境中平稳运行:温度:-30℃~50℃、湿度小于90%、最高海拔高度4500m。5.2容量
10h率容量
蓄电池按7.2.1试验时0h率实际容量在第六次或之前应不低于额定容量C%。5.2.2低温容量
蓄电池按7.2.2试验时10率实际容量在第四次或之前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80%。5.2.3120h率容量
蓄电池按7.2.3试验时,120.h率实际容量在第七次或之前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0%。5.3容量一致性
同批蓄电池120h率容量试验时,最大实际容量与最小实际容量差值不应大于5%。5.4密封性能
蓄电池按7.4试验时,蓄电池在与空气隔断后5s内电池内部压力稳定不变。5.5充电接受能力
密电池按7.5试验时,充电电流Ic与C1。/10的比值,排气式蓄电池不应小于3.0;阀控式蓄电池不应小于2.0。
5.6荷电保持能力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5℃士2℃开路贮存28d,存后剩余容量不应低于10h率实际容量的85%。
5.7水损耗
蓄电池按7.7试验时,按实际容量C。计算,蓄电池质量损失不得大于2g/Ah。5.8循环耐久能力
GB/T22473—2008
蓄电池按7.8试验时,阀控式蓄电池循环周期3次;排气式蓄电池循环周期4次。试验条件
6.1测量仪器的精度
6.1.1仪表量程
所用的仪表量程随被测电压和电流的量值而定,指针式仪表读数应在量程的后三分之一范围内。6.1.2电压测量
电压测量用的仪表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0.5级,内阻不应小于1k/V。6.1.3电流测量
电流测量用的仪表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0.5级。6.1.4温度测量
温度测量用的温度计应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应大于1℃,精度不低于0.5℃。6.1.5电解液密度测量
电解液密度测用的密度计应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应大于0.005g/m。6.1.6时间测量/
时间测量用的仪表应按时、分、秒分度,至少应具有1%的准确度。6.1.7尺寸测量。
尺寸测量用胞基具,其分度值不应大于,1mm。6.1.8密封性能测
密封性能测量用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25级。6.1.9质量测定@
称量蓄电池质量的衡器,应具有士0.05%以上的精度。6.2电解液
6.2.1用于试验的完全充电排气式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为1.260g/cm2土0/005启/cm(25℃),也可执行制造厂规定。
6.2.2蓄电池在完全充电状态时,电解液液.面高度应高于保护板15mm~20/mm,也可执行制造厂规定。
6.2.3电解液应符合JB/10052标准的规定。6.2.4蓄电池用水应符合JBI10053标准的规定。6.3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应在新的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上进行。6.3.1蓄电池的完全充电
6.3.1.1排气式蓄电池
a)蓄电池在20℃~25℃条件下,初充电用0.50I(A)电流;补充电用0.70I1(A)电流充电。当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到2.40V时,初充电改用0.25Is。(A)电流;补充电改用0.35(A)电流充电。在充电末期连续2h内蓄电池端电压变化每小时不大于0.05V,电懈液密度无明显变化,认为蓄电池是完全充电。
按制造厂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充电。b)
调整蓄电池电解液密度至1.260g/cm±0.005g/cm2(25℃)。c)
阀控式蓄电池
蓄电池在20℃~25℃条件下,以单体蓄电池2.40V士0.01V(限流2.5I1。)的恒电压充电至电流值5h稳定不变时,认为蓄电池是完全充电。3
GB/T22473—2008
b)按制造厂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充电。7试验方法
7.1尺寸检查
用分度值为1mm的直尺及量具检查蓄电池外形尺寸。7.2容量试验
7.2.110h率容量
将完全充电蓄电池在充电结束后1h~24h内,蓄电池用Ii。(A)电流放电,电池周围温度保持在25℃土5℃之间。在放电时间内电流值的变化应不大于1%,放电过程中每隔1h记录一次蓄电池电压;每隔2h记录一次蓄电池周围温度。当蓄电池单体电压达到1.90V时,每隔5min记录一次,当蓄电池单休电压达到1.80V时,停止放电并记录放电时间和周围温度。并按公式(1)换算到基准温度25℃时的实际容量。
C = 1+X(- 25)
式中:
C--实际容量,单位为安时(Ah);I.---10h率放电电流或120率放电电流,单位为安培(A)T—-初始温度为t时放电时间,单位为小时(h);t-一-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入---0.006;10h率容量温度系数,单位为每摄氏度℃-1。试验后,蓄电池应再次完全充电。7.2.2低温容量
(1)
将完全充电蓄电池在充电结束后1h内,置于一10℃士2℃环境中10h以上,用Ii。(A)电流进行放电,电池周围温度保持在一10℃士2℃之间。在放电时间内电流值的变化应不大于1%,放电过程中每隔2h记录一次蓄电池电压。当电压达到1.90V时,每隔5min记录一次,当电压达到1.80V时,停止放电并记录放电时间。
7.2.3120h率容量
将完全充电蓄电池在充电结束后1h~24h内,蓄电池用I120(A)电流放电,电池周围温度保持在25℃士5℃之间。在放电时间内电流值的变化应不大于1%.放电过程中每隔10h记录一次蓄电池电压;每隔20h记录一次蓄电池周围温度。当蓄电池单体电压达到1.95V时,每隔30min记录一次,当蓄电池单体电压达到1.85V时,停止放电并记录放电时间。并按公式(1)换算到基准温度25℃时的实际容量。
7.3容量一致性
蓄电池按7.2.2进行120h率容量试验后,抽取第二次120h率容量试验中的四只蓄电池之中,实际容量最大与最小的两只蓄电池按公式(2)计算容量一致性Ca。式中:
= Cmr=Cmn × 100%
Ca--第二次120h率容量试验,容量差值;Cmx第二次120h率容量试验,四只蓄电池中实际容量最大值;Cmin第二次120h率容量试验,四只蓄电池中实际容量最小值。7.4密封性能
7.4.1用于密封性能试验的排气式蓄电池应是装配完整的,未灌注电解液的蓄电池。4
GB/T22473-—2008
7.4.2将未注电解液的蓄电池依次注入压缩空气,当压力大于等于25kPa时,保压5s,观察压力表的变化。
7.4.3密封性能试验检验合格的蓄电池方能进行蓄电池其他性能试验。7.5充电接受能力
7.5.1完全充电蓄电池在充电结束后1h~5h内,蓄电池用I。(A)电流放电5h。7.5.2I。按式(3)计算:
I。 = C./10(A)
式中:
C——为10小时率三次容量试验中最大值。7.5.3放电结束后,将蓄电池放入温度为0℃士1℃的低温箱或低温室内至少20h~25h。(3)
7.5.4蓄电池在低温箱或低遍室内取出1min内,蓄电池用恒压14.40士0.10V充电,环境充电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蓄电池充电电流值,第10min测计充电电流L.n7.6荷电保持能力
7.6.1用于荷电保特能力试验的蓄电池应符合6.3规定,并在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上进行。7.6.2按7.2.1进得19h率容量试验,记录所出实际容量,并进行完全充电,进行下一步试验。7.6.3将蓄电池/调整好电解液密度及液面高度,并擦净蓄电池表面残迹,在落电池环境温度为20℃士5℃开路贮存28/d。
7.6.4开路贮存G8后,在不充电条件下按-7.2.T进行10h率容量试验并记录贮格后的剩余容量。2
他不调整电解液密度及液面。
注:阀控式蓄电池
7.7水损耗
7.7.1蓄电池完牵充电后,擦净蓄电池全部表面,干燥并称量质量判士0.05%。7.7.2然后蓄电池在环境温度为40℃±3℃以恒压.14.4,V士0.1V充电500/h。7.7.3蓄电池充电续束后,立即按6.1.9要求称量质量,计算因电解液减少所/导致的质量损耗。7.8循环耐久能
7.8.1用于循环耐久能力试验的蓄电池应符合6!J3规定,并在完全充电的端电池/止进行。7.8.2将蓄电池置于周围温度40℃土3.℃环境名中保持16h,然后逃行涵验。/整个试验过程中器电池周围温度保持在40
3℃之间。
7.8.3试验步骤
7.8.3.1第一阶段(低充电浅循环)a)
以I1o(A)电流,放电9-h
注:蓄电池电压低于1.75V停止放电。以1.03I(A)电流,充电3hs
以I。(A)电流,放电3h;
重复b),c)步骤49次。然后蓄电池完全充电,进行下一阶段试验。第二阶段试验(高充电、浅循环)以1.25I1。(A)电流,放电2h;以I(A)电流,充电6h;
注:蓄电池充电电压限制在每一单体2.4V以下,除非制造商另有规定。g)重复e),f)步骤99次。然后蓄电池完全充电,进行下一阶段试验。7.8.3.3第三阶段试验(10h率容量检查放电)蓄电池由第一阶段试验和第二阶段试验循环150次组成一个周期,然后按7.2.1进行10h率容量试验,如果实际容量大于额定容量80%进行下一周期试验,否则循环耐久能力试验终止。5
GB/T22473—2008
8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周期检验和型式检验。8.2
出厂检验、周期检验
凡提出交货的产品,必须按出厂检验项目和周期检验项目进行试验,检验项目及检验样品数量见表2。
8.3型式检验
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
周期检验
试验项目
外形尺寸
密封性能
10h率容量
120h率容盘
荷电保持能力
循环耐久能力
样本单位
抽检1%
试验周期
半年一次
1年一次
每年一次
每两年一次
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作型式检验必须是经出厂检验合格后的产品。试制的新产品;
产品结构及工艺配方或原材料有更改时;b)
对批盘生产的产品应进行定期抽试;d)
政府行为检验。
注:同系列生产产品进行“型式检验”时一般选取产量最大型号抽样。型式检验程序
蓄电池型式检验程序见表3。
试验顺序
试验前
试验项目
外观、极性
外形尺寸
密封性能※
10h率容量练习放电
10h率容
低温容盘
10 h率容量
低温容量
120h率容量
10h率容量试验
蓄电池编号
试验顺序
试验项目
120h率容量
容量一致性
10 h率容量试验
充电接受能力
荷电保持能力
水损耗※
循环耐久能力
注1:“”代表嚣要。
表3(续)
注2:10h率容量练习放电试验不计入试验周期。注3:※阀控式储能用铅酸电池不进行此项性能试验。8.4出厂检验、周期检验判定准则8.4.1依检验现象评定的检验项目,以检验现象进行判定。2
蓄电池编号
GB/T22473—2008
8.4.2依检验数据评定的检验项目,以全部参试蓄电池的测试数据作为该项目的判定数据,若有只参试蓄电池的测量数据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加倍复测,如仍有一只达不到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8.4.3产品须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有证明产品质低合格的文件。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标志
蓄电池产品应有下列标志:
产品型号或规格;
极性符号;
运行环境。
包装箱外壁应有下列标志:
产品名称、型号或规格、数量;产品执行标准号;
制造日期;
制造厂名称、厂址;
每箱的净重、毛重及尺寸;
标明“怕湿”、“小心轻放”、“向上”等文字或符号;标明“可回收利用”、“含铅,不可将电池等同生活垃圾处置”等文字或符号。9.2包装
9.2.1蓄电池的包装应符合防潮及防振的要求。9.2.2
包装箱内随同产品提供的文件及配件:a)
装箱单;
产品合格证;
产品使用说明书;
蓄电池连接件及其绝缘护套。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