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140-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140-2008
中文名称: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4-10
实施日期:2008-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83844
相关标签:
航空
货运
集装
单元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ICS 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49.020航空器与航天器综合
中标分类号:航空、航天>>航空器及其附件>>V35航空器及其附件综合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2236
页数:平装16开/页数:92/字数:161
标准价格:52.0 元
计划单号:19990252-T-519
出版日期:2008-08-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4-07-19
起草人:王洪、王耀辉、司红钊
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安飞机工业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陕西飞机工业公司
归口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提出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15140—1994《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装在审定合格的飞机内的合格审定的航空货运集装单元的最低要求和试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等级的飞机装载和限动系统的集装单元:a)Ⅰ级———集装单元限动符合所有的飞行和地面载荷条件,包括9犵的向前应急着陆状态;b)Ⅱ级———其他所有集装单元限动。 本标准与GB/T15140—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R 规格;———编辑性修改。 GB/T 15140-2008 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 GB/T15140-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49.020
YYKAONYKAca
CECNEcaTKANtKA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140—2008
代替GB/T15140-—1994
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foraircargounitloaddevices(ISO 8097:200l,AircraftMinimum airworthiness requirements and testconditions for certified air cargo unit load devices,MOD)2008-04-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0-01实施
TYIKAONYKAa
qLE-ei-ac-ec-ae-Ceraa-CEC-Neca-TKbNirKAcaGB/T15140—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8097:2001《飞机一一合格审定的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最低适航性要求和试验条件》。ISO8097:2001等同采用美国宇航标准NAS3610(第10版)《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ISO8097:2001无差异,为便于理解和实施,将英制单位按国际单位制换算,并按我国标准编写规定编写。本标准代替GB/T15140—1994《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本标准与GB/T15140-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R规格;
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陕西飞机工业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洪、王耀辉、司红钊。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140-1994。
1范围
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
TYIKAONYKAa
quE-ei-aC-C-ae-Ciaag-CECH-Neca-rTKAoNtKAcaGB/T15140—2008
本标准规定了装在审定合格的飞机内的合格审定的航空货运集装单元(包括集装板、网和集装箱)的最低要求和试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等级的飞机装载和限动系统的集装单元:a)I级一一集装单元限动符合所有的飞行和地面载荷条件,包括9g的向前应急着陆状态;b)Ⅱ级——其他所有集装单元限动。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2.1
集装单元unitloaddevice
组合、传送和限动货物以便于运输的装置。由集装板和网组成,或者为集装箱。2.2
集装板pallet
在装上飞机之前,组合并系留保护货物的装置。具有标准尺寸,由底表面平坦的平板和边框等组成。
网net
装在集装板上用于限动的网。通常为带编网或绳索网。2.4
限动系统restraintsystems
在飞机上支承集装单元并阻止其移动的设备。通常由滚子(滚珠、滚棒、滚轮等)、侧导轨和将集装单元固定在飞机结构上的锁等组成,但不包括集装单元、拦阻网和系留带。3分类与代号
3.1类别
3.1.1I类
用于I级限动系统的集装单元。代号为1。a)I类网用于I级限动系统,也可用于Ⅱ级限动系统中;b)I类集装板与I类网一起用于I级限动系统,也可与I类或Ⅱ类网一起用于Ⅱ级限动系统中;
c)I类集装箱用于I级限动系统,也可用于Ⅱ级限动系统中。3.1.2Ⅱ类
仅用于Ⅱ级限动系统的集装单元。代号为2。Ⅱ类网、集装板和集装箱仅用于Ⅱ级限动系统中。3.2规格
集装单元的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1
GB/T15140—2008
3.3构型
TYYKANKAca
qtE-i-ac-cae-Ceraac-Cc-Neca-irkAbNirKAca类别和规格相同的集装板、网和集装箱的不同构型见表2,构型用顺序号1、2、3表示。网与集装板之间不同的连接要求和集装单元零部件之间的特定连接要求应分别符合构型图图1~图43和图79的规定。
表1集装单元规格
规格代号
。本标准中数值及单位后面括号内的数值及单位均为英制。b公称尺寸是指集装板或集装箱底的外席尺寸。3.4型式
集装箱,代号为C;
网,代号为N;
集装板,代号为P。
3.5识别代号
公称尺寸6
2235×3175
(88×125)
2235×2743
2235×2997
2235×1371
2235X1346
(88X108)
(88×118)
(88×54)
(88X53)
单位为毫米(英寸)
2438×2991
(96X1173/4)
2438X6058
(96X2381/2)
(96X3591/4)
2438×9125
2438X12192
1534×1562
1534×3175
2438X3175
2438×4978
(96X480)
(60.4×61.5)
(60.4X125)
(96X125)
(96×196)
本标准规定的集装板、网和集装箱用代号识别(类别、规格、构型和型式限于构型图所示),示例如下。
Ⅱ类、M规格、构型顺序号为3的集装板,识别代号为:M
GB/T 15140-2
型式代号
构型顺序号
规格代号
类别代号
标准编号
集装单元
(I类)
载荷条件
(见表3)
2载荷和限动条件
限动条件
(见表4)
a集装单元栏内代号为类别、规格和构型代号集装单元
(Ⅱ类)
YTKAONTKAca
qUE-ei-aC-eC-ae-Ceiaac-CEC-Neca-iKAoNtKAcaGB/T15140-—2008
载荷条件
(见表3)
限动条件
(见表4)
GB/T15140—2008
4要求
4.1材料
YYKAONIKAca
qtE-ei-ac-ec-ae-Ceraac-CEC-Neca-KAbNarKea材料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必须根据经验或试验确定。材料必须符合经批准的、确保其设计性能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4.2制造工艺
制造方法必须保证能生产出一个始终完好的结构,当制造过程(如粘结、热处理等)需要严格控制时,必须按照经批准的工艺文件进行。制造工艺应符合飞机制造的有关标准或规定。4.3保护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候、腐蚀、划伤或其他原因可能引起材料品质降低或强度下降而需要保护的部位,所有零部件必须得到合适的防护。在必要处,集装单元必须具有通风或排水措施。4.4结构
集装单元的结构应设计为能够充分包容货物并使货物能得到适当的支承和限动。所有零部件应能承受粗暴装卸。集装单元的结构设计应使不正确安装的可能性最小。本标准图样所示网与集装板的连接尺寸仅确保其互换性。4.5标记
每一集装板、网和集装箱必须在装货后仍清晰可见的位置,清楚、永久地标出下列内容:制造人的名称和地址;
集装单元的质量(重量),单位为干克(kg);b)
c)制造日期或编号,或两者一同标出;d)本标准3.5规定的集装单元识别代号;e)如果集装单元是有方向要求的,必须醒目、适当地标出“向前”“向后”“侧向”等字样;f)本标准4.7确定的集装单元的燃烧率:g)适用的中国民用航空技术标准规定编号。4.6检查措施
对每个要求检查、调整或润滑的部位都必须有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4.7防火
集装板,网和集装箱结构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中国民用航空条例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有关防火的规定。
4.8迅速减压
集装单元必须设计为能够在突然泄压时保护飞机结构和乘员。其设计的适用性应由分析和试验确定。
4.9尺寸和公差
本标准给定构型的每一集装板、网和集装箱必须符合其构型图所规定的要求。除另有规定外,所有构型图中尺寸的公差,对三位小数的,为士0.240mm(士0.010in);两位小数的,为士0.70mm(±0.03in);位小数的,为士2.4mm(±0.1in)。4.10强度
每一集装单元构型应符合表2对该构型规定的所有载荷条件和相应的限动条件。4.10.1极限载荷准则
每一载荷条件的极限载荷应符合表3的规定。除注中说明者外,这些载荷均应视为是单独作用的,并应施加在规定的重心极限。纵向偏心率用集装板和集装箱底的纵向尺寸百分比表示,并且从集装板或集装箱底的横向中线测量。纵向尺寸对应于相应图中的视图所规定的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反之,横向偏心率用横向尺寸百分比表示。加号和减号分别表示集装板或集装箱底横向中线的向前和向后的方4
YTKAONTKACa
qUE-ei-ac-eC-ae-Coraac-CEC-Neca-KAbNKAcaGB/T15140—2008
向或纵向中线的向右和向左的方向。重心的高度用高于集装板或集装箱底表面的尺寸表示。4.10.2限动准则
对每一限动条件的限动系统详细要求应符合表4中相应图号的图样规定。限动系统图中的尺寸公差应符合本标准4.9条的规定。
4.10.3集装板和网
为单独验证一集装板(或网)时,相同构型代号的合格的网(或集装板)可用于分析或试验。强度要求等于或大于被验证的集装板(或网)的不同构型代号的合格并且相容的网(或集装板)也可使用。所有带有连接集装板的系留接头的网连接件应具有8.90kN(20001bs)(极限)的全方位(水平到垂直)的最小承载能力,载荷作用点应位于距系留接头顶端21.08mm(0.83in)处或者更小。除另有规定外,在集装板结构中带有的所有系留导轨应具有8.90kN(20001bs)(极限)的全方位(水平到垂直)的最小承载能力,载荷作用点应位于距导槽底面22.86mm(0.90in)处或者更大。除系留接头和导轨式连接件外,集装板或网的系留连接件应具有8.90kN(20001bs)(极限)的全方位(水平到垂直)的最小承载能力。4.11装载量
本标准未规定集装单元的最大总重量,对给定飞机的集装单元的实际总重量极限值应按照中国民用航空条例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确定,并且列人该飞机经批准的《重量和平衡手册》。5试验
应进行试验和分析,表明符合本标准的规定。表3极限载荷准则
(3750)
(4250)
(4.500)
(6000)
(8500)
(12000)
(12000)
(12500)
(13500)
(15000)
(15000)
(15000)
(19030)
极限载荷/k.V(Ib)
(4250)
(4500)
(6000)
(8500)
(12000)
(12000)
(12500)
(13500)
(15000)
(15000)
(15000)
(19030)
(3750)
(3.060)
(4500)
(6000)
(6120)
(12000)
(12000)
(9000)
(9720)
(15000)
(15000)
(15000)
(15600)
(7500)
(9000)
(12600)
(15840)
(24000)
(25200)
(22500)
(25200)
(30000)
(31500)
(38000)
(35150)
(14430)
(18000)
(24600)
(28860)
(48000)
(49200)
(42400)
((45900)
(60000)
(61500)
(51000)
(66350)
高度/mm(in)
偏心率/%
GB/T 15140--2008
(18750)
(18750)
(19500)
(20000)
(22500)
(37500)
(52500)
(67500)
(27000)
(36000)
(36000)
(54000)
(63000)
(72000)
(90000)
(93600)
(5250)
(10500)
(22500)
极限载荷/kN(lb)
(18750)
(18750)
(19500)
(20000)
(22500)
(37500)
(52500)
(67500)
(4500)
(6000)
(6000)
(10500)
(12000)
(15000)
(15600)
(5250)
(10500)
(22500)
(18750)
(18750)
(19500)
(20000)
(22500)
(37500)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52500)
(67500)
(4500)
(6000)
(9000)
(10500)
(12000)
(15000)
(15600)
(7560)
(22500)
与等于向前载荷的向下载荷组合。表3(续)
(37500)
(31250)
(33000)
(35600)
(62500)
(87500)
(112500)
(9000)
(8000)
(12600)
(18900)
(14000)
(25200)
(31500)
(35150)
(9800)
(19600)
(38000)
与等于三分之二的向前载荷的向下载荷组合。C与等于侧向载荷的向下载荷组合。d与等于九分之一的向前载荷的向下载荷组合。e仅适用于集装箱。
(75000)
(62500)
(66000)
(75600)
(76500)
(125000)
(175000)
(225000)
(18000)
(23600)
(24600)
(36900)
(41300)
(49200)
(61500)
(66350)
(17850)
(35700)
(76500)
YTKAONTKAa
quE-ei-ac-ec-ae-Ceraac-CEc-Neca-KAbNrKAca重
高度/mm(in)
最小e
偏心率/%
qLE-ei-aC-eC-ae-Ceraac-CEC-Nega-KoNrKAcaYKAONYKAca
GB/T15140—2008
限动准则
限动系统详
侧向限动图号
向前、向后限动图号
限动条件
GB/T15140—2008
(24.75)(24.75)
2235.2(88.0)
货物前端
极限载荷包络线
609.6(24.0)
457.2(18.0)
685.8(27.0)
533.4(21.0)
集装板前端
I级限动系统中的前、后网连接件应能转动,以脱离集装板锁定。适用范围:集装板、网
可相容于:1A3P
图11A1构型图
TYTKAONIKAca
quE-ei-ac-ec-ae-Ceraac-C-Neca-KAbNirKAca单位为毫米
16处典型
网连接件
网连接件”
中中中
2235.2(88.0)
货物前端
极限载荷包络线
.918.8
85:287:8
集装板前端
(0.780DIA)
aI级限动系统中的前、后网连接件应能转动,以脱离集装板锁定。b不适用于1A2N的3175.0(125.0)边。适用范围:集装板、网
可相容于:1A3P、2A5P、2A2N、2A5N、2A6N图2
1A2构型图
YIKAONKAa
quE-ei-ac-ec-ae-Ceraac-Cc-Neca-KAbNirKAcaGB/T15140—2008
单位为毫米
10处典型
网连接件”
28处典型
网连接件
网连接件
(0.420)
(0.05MAX)
网连接件
12.5°-2.5
GB/T15140—2008
16处典型
2235.2(88.0)
网连接件
网连接件
电19.812
(0.780DIA)
网连接件
YYKAONYKAca
quE-ei-ac-ec-ae-Ceraac-Cc-Neca-KAbNirKAca单位为毫米
网连接件
12.5°号.5
(0.05MAX)
aI级限动系统中的前、后网连接件应能转动,以脱离集装板锁定。适用范围:集装板
可相容于:1A1N、1A2N、2A1N、2A2N、2A3N、2A5N、2A6N图31A3构型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