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1646-2008 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
GB/T 21646-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646-2008

中文名称: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4-11

实施日期:2008-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178621

相关标签: 频段 模拟 公众 无线 技术规范 测量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无线通信>>33.060.20接收和发射设备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6无线电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1753

页数:平装16开/页数:27/字数:47千字

标准价格:24.0 元

计划单号:20020233-T-339

出版日期:2008-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4-11

起草人:王俊峰、宋起柱、朱扬荷、黄东辉等

起草单位: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主要技术参数、限值要求和测量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 GB/T 21646-2008 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 GB/T21646-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33.06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646—2008
400 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analog publicradio interphone on 400 MHz band2008-04-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淮化管理委员会
2008-1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总体要求
发射机电性能
接收机电性能
试验条件
检验和测量的大气试验条件
检测工作条件
试验信号
试验电压
测量设备
电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
发射机电性能参数测量
接收机电性能参数测量方法www.bzxz.net
环境试验要求…
8环境试验条件
常规环境试验条件
特殊选做环境试验条件
环境试验方法
进行试验的规则·
试验程序,
试验项目及顺序
试验方法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编写要求
包装、运输、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A.1测试场地
测试场地与辐射测量的场地布置指南开阔测试场或半电波暗室
GB/T21646—2008
GB/T21646—2008
A.1.2全电波暗室
A.2测量天线
A.3替代用天线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辐射杂散发射的通用测量方法
辐射杂散发射测量
替代测量
.................................2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GB/T21646—2008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阙润田、王俊峰、宋起柱、朱扬荷、黄东辉、尹纪新、朱林、赵扬、李明、张科、李不兰、王华。
1范围
GB/T21646—2008
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本标准规定了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主要技术参数、限值要求和测量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GB5296.1—1997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22:1997)GB/T12192—19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neqIEC60489-2:1978)GB/T12193—19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方法(neqIEC60489-3:1979)GB/T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T15844.2—1995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公众无线对讲机publicradiointerphone发射功率限定、工作频率指定,公众使用而无须领取电台执照和免收频率占用费的手持式无线对讲机。
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analogpublicradiointerphone使用模拟调制技术8K5F3E制式的公众无线对讲机设备3.3
额定音频输出功率ratedoutputpowerofaudiofrequency由制造(供应)商规定的,当接收机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其输出端连接规定负载时得到的音频功率特定值。
音频负载audiofrequencyload
对已装有音频输出换能器的设备,该音频负载就是输出换能器。3.5
标准信纳比standard SINAD
试验负载上信号、噪声、失真三者的功率之和与噪声、失真二者的功率之和的比值:S+N+D
GB/T21646—2008
式中:
S标准试验调制产生的有用音频信号的功率;N—一标准试验调制下的噪声的功率;D一标准试验调制下的失真的功率。信纳比单位用dB(分贝)表示,通常称为信纳(SINAD)。标准信纳比的值规定为信纳12dB。3.6
一体化天线 integral antenna不需要50Q外接连接器而与设备直接相连的天线,并且是设备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体化天线既可以是内置天线,也可以是外置天线。3.7
不确定度
uncertainty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3.8
连续单音控制静噪系统
continuoustone-controlled squelchsystem(CTCSS)所用单音频率在话音频带(300Hz~3400Hz)之外的一种连续单音体制,一般为67Hz~250.3Hz。利用此连续单音可控制静噪及进行选呼。3.9
置信概率
confidencelevel
测量结果的误差处于某一范围内的概率为该结果的置信概率,也称置信水平,其值在0至1之间。4技术要求
4.1总体要求
4.1.1工作频率
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应按表1指定的20个工作频率工作。表1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指定工作频率表409.7500;409.7625;409.7750;409.7875;指定工作频率
4.1.2调制发射制式
409.8000;409.8125;409.8250;409.8375409.8500;409.8625;409.8750;409.8875409.9000;409.9125;409.9250;409.9375409.950 0;409.962 5;409.975 0;409.987 5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信道间隔为12.5kHz,发射制式8K5F3E,通话工作方式为单频单工。
4.1.3工作频率选用
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应按4.1.1指定的20个工作频率进行设置,经人工选取其中任意1个频率通话。不允许设置频率编程操作功能,以防止用户自行扩展频率范围。4.1.4电性能测试频率
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进行电性能测试时,分别在工作频率的低端频率、中间频率以及高端频率选择测试频率,如409.7500MHz、409.8750MHz和409.9875MHz三个频率,以保证设备在全频段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4.1.5CTCSS频点及频偏
为避免对讲机使用过程中不同组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允许使用CTCSS或其他类似的静噪系统来区分不同组的用户。CTCSS的单音频率及编号可按表2规定来进行设定。CTCSS单音频偏为0.5kHz。2
频率/Hz
CTCSS频率及编号
频率/Hz
天线端口开短路要求和天线端口阻抗编号
GB/T21646—2008
频率/Hz
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的天线端口分别开、短路3min后,其电性能不变。天线端口阻抗为502。
4.1.7工作电压及供电
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允许采用可充电蓄电池组或一次性电池组供电。供电工作电压由产品自行规定。工作电压在标称工作电压的0.85~1.15倍值变化时,其电性能应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辅助设备接口
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允许配置外接耳机和传声器接口,允许配置外接充电器和外接电源的接口或端口。
发射机电性能
发射机的电性能指标应按表3要求执行。表3
载波输出功率
载波频率容限
调制限制
CTCSS频偏
音频失真
邻信道功率比
发射机电性能
指标要求
≤0.5W(27dBm)
≤5×10-6
≤2.5kHz
≤0.6kHz
≤-55 dB
最低要求:9kHz~5GHz
≤-13dBm(50μW)
传导杂散发射
杂散发射
辐射杂散发射
推荐要求:9kHz~1GHz
≤-36dBm(0.25μW)
≤-30dBm(1.0μW)
1GHz~5GHz
最低要求:30MHz~5GHz
推荐要求:30MHz~1GHz
1GHz~5GHz
≤-13dBm(50μW)
≤-36dBm(0.25μw)
≤-30 dBm(1. 0 μW)
GB/T21646—2008
接收机电性能
接收机的电性能指标应按表4要求执行表4
接收机电性能
试验条件
参考灵敏度
CTCSS灵敏度
CTCSS静噪开启、闭锁时间
音频失真
邻信道选择性
共信道抑制
杂散响应抗扰性
互调响应抗扰性
接收机传导
杂散发射
接收机杂散发射
接收机辐射
杂散发射
检验和测量的大气试验条件
5.1.1标准大气试验条件
本标准所涉及的检验和测量均按如下试验条件进行:温度:15℃~35℃;
相对湿度:20%~75%:
气压:86kPa~106kPa.
5.1.2标准大气仲裁试验条件
指标要求
≤o dBμV
≤o dBμV
开启时间≤100ms,闭锁时间≤80ms≤10%
≥55 dB
≥-8 dB
≥50 dB
≥50 dB
150 kHz~1 GHz
1 GHz~4 GHz
30 MHz~1GHz
1GHz~4GHz
≤-57 dBm(2 nW)
≤-47 dBm(20 nW)
≤-57 dBm(2 nW)
≤-47dBm(20nW)
当测量的技术性能因温度、湿度和气压等条件不同而产生分歧时,经制造厂与用户双方协商可采用表5中任一组条件作为检测的大气试验条件表5标准大气仲裁试验条件
检测工作条件
温度/℃
5.2.1对被检测样品的要求
湿度/%
气压/kPa
86~106
86~106
86~106
86~106
5.2.1.1被检测样品可以是制造商送检或检测部门按规定抽检的产品,凡送检或抽检的样品,制造商必须提供检测所需的技术文件和检测辅助装置,方可进行检测。辅助检测装置包括:能够与标准的检测仪器相连的射频转接头或射频线缆;需要连接外接电源的供电线缆;连接接收机音频输出端口和发射机音频输人端口的音频线缆等。整个检测过程中,原则上不允许打开机壳进行测量。若需打开机壳测量,4
必须要在检测报告中进行说明。GB/T21646—2008
5.2.1.2对采用一体化天线设计的样品,制造商应提供一个经认可的、在整个测试频段范围内具有稳定特性的辐射转换装置(即具有把辐射发射信号转换为传导发射信号的功能),该辐射转换装置与检测设备相连,代替辐射发射方式。若不能提供该装置,则应在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测试场地采用替代法进行检测。
5.2.1.3在进行发射机辐射杂散发射和接收机辐射杂散发射测试时,对采用一体化天线的样品,按正常使用时的天线连接进行;对采用的非一体化天线的样品,需要匹配标称负载替换正常使用的天线进行。
5.3试验信号
5.3.1发射机电性能测试标准试验输入信号发射机测试标准试验输人信号为一个信号频率和信号电平均符合如下规定的音频信号:a)由音频失真小于1%的音频信号发生器产生,并配有匹配负载接至发射机音频输人端(调制信号输入端);
信号频率为1000Hz;
c)信号电平为产生1.5kHz频偏所需的音频电压。5.3.2接收机电性能测试标准试验输入信号接收机测试标准试验输人信号为一个信号频率、调制和信号电平均符合如下规定的调频射频信号:a)
信号频率为被测样品接收机的标称工作频率:调制信号为频率1000Hz、产生1.5kHz频偏的音频信号;b)
射频信号电平为60dBμV(源电动势)或54dBμV(端电压)。c)
5.3.3标准编码试验输入信号
标准编码试验信号是一个信号频率、调制和电平均符合如下规定的调频射频信号:a)1
信号频率为被测样品接收机的标称工作频率;b)调制信号频率为表2规定的任何一个频率,频偏为0.5kHz;c)射频信号电平为60dBμV(源电动势)或54dBμV(端电压)。5.4试验电压
检测时样品的供电电压,按产品的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标称工作电压值提供。5.5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所提供的测量结果必须满足表6规定的不确定度要求,表6测量不确定度的最大允许值
射频频率
传导射频功率
辐射射频功率
传导杂散发射(9kHz~5GHz)
辐射杂散发射(30MHz~5GHz)
邻信道功率比
路或两路信号参与的接收机测试(30MHz~5GHz)三路信号参与的接收机测试
注:此处的不确定度为扩展因子k=1.96,置信概率为95%不确定度
±50Hz
±6 dB
±3 dB
±2 dB
±4 dB
GB/T21646—2008
6电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6.1概述
本条规定了按照4.2、4.3要求的电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6.2发射机电性能参数测量
发射机电性能参数测量基本框图如图1所示1—-音频信号发生器;
音频电压表;
被测发射机:
连接/转换装置;
固定衰减器;
测量设备;
7—试验负载,
注:对于对讲机主体设备和天线装置可分离的被测发射机,连接/转换装置是指连接对讲机主体设备和测量设备的连接装置;对于采用一体化天线的被测发射机,连接/转换装置是指将辐射发射信号转换为传导发射信号而馈人测量设备的转换装置。
图1发射机电性能参数测量基本框图6.2.1载波输出功率
6.2.1.1概述
在未加调制情况下,发射机在一个射频周期内供给传输线的平均功率。6.2.1.2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关闭音频信号发生器。测量设备可采用射频功率计、综合测试仪或拥有有效值检波的频谱分析仪。测试程序如下:a)采用合适的射频信号源,校准测试图1中连接/转换装置在指定频段(频率)的插入损耗量值Li(dB)、校核固定衰减器的衰减量值L2(dB);b)发射机不加调制,并在某个指定测试频率上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从测量设备上读出被测发射机载波输出功率P(dBm);
计算被测发射机实际载波输出功率值PEA(dBm)=P十LI十L2,计算结果不得超过4.2规定c)
的载波功率的指标要求;
d)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频率,重复b)至c)的测试过程。6.2.2载波频率容限
6.2.2.1概述
实际发射所占频带的中心频率偏离指配频率,或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的最大容许偏差。以百万分之几的相对偏差或若干Hz的绝对偏差表示。这里是指实际的未调制载波频率与指配频率之差。
6.2.2.2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关闭音频信号发生器。测量设备采用频率计数器或其他可进6
行频率参数测量的测量设备。测试程序如下:GB/T21646—2008
a)被测发射机不加调制,在最大功率状态下工作,测量设备测得被测发射机的载波频率;测试所得载波频率与标称频率之差,即为载波频率容限,此差值不得超过4.2规定的发射机载b)
波频率容限的指标要求;
c)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频率,重复a)至b)的测试过程。6.2.3调制限制
6.2.3.1概述
发射机音频电路防止调制超过最大允许频率偏移的能力。6.2.3.2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可选用调制度分析仪、音频失真分析仪的联合体,或采用包含有调制度分析仪、音频失真分析仪的综合测试仪测量设备。测试程序如下:a)发射机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以产生发射机测试标准试验输人信号;b)将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增大20dB,记录测量设备稳定时测得的频偏;音频信号发生器频率在300Hz~3000Hz范围内变化,分别测试其最大频偏值,以上结果不得c)
超过4.2规定的调制限制的指标要求;d)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测试频率,重复a)至c)的测试过程。6.2.4CTCSS频偏
6.2.4.1概述
为避免使用中不同组的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允许使用连续单音控制静噪系统(CTCSS),CTCSS频偏及频率是指发射机在不加其他音频调制下,发射机输出信号的频偏和音频信号频率。6.2.4.2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音频信号发生器关闭,测量设备可选用调制度分析仪、音频失真分析仪的联合体,或采用包含有调制度分析仪、音频失真分析仪的综合测试仪测量设备。测试程序如下:
a)开启被测发射机的连续单音控制静噪系统(CTCSS),被测发射机在指定的工作频率下以最大功率发射;
b)用测量设备测试获得发射信号的稳定频偏,测试结果应符合4.2规定的CTCSS频偏的指标要求;
c)根据测试的要求,可改变发射机的工作频率或CTCSS的频率,重复a)至b)的测试步骤。6.2.5音频失真
6.2.5.1概述
音频输入端加入标准音频信号时,在发射机输出端经解调测得的二次及以上音频谐波成分的总有效值与整个信号的有效值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6.2.5.2测量方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可选用调制度分析仪、音频失真分析仪的联合体,或采用包含有调制度分析仪、音频失真分析仪的综合测试仪测量设备。测试程序如下:a)发射机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以产生发射机测试标准试验输人信号;
b)由音频失真分析仪直接读出被测发射机的音频非线性失真度,结果不得超过4.2规定的音频失真的指标要求;
c)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测试频率,重复a)至b)的测试过程。6.2.6邻信道功率比
6.2.6.1概述
在采用离散信道间隔的无线移动业务中,发射机在规定的调制条件下总输出功率中落在任何一个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