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972.22-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972.22-2008
中文名称: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长度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3-31
实施日期:2008-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685021
相关标签:
光纤
试验
方法
规范
尺寸
参数
测量方法
程序
长度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光纤通信>>33.180.10光纤和光缆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3光通信设备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20.0 元
计划单号:20068465-T-339
出版日期:2008-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5-12-22
起草人:陈永诗、程淑玲、刘泽恒、吴金良
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
本部分代替GB/T15972.2—1998《光纤总规范 第2部分:尺寸参数试验方法》的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本部分为第一次修订,它与GB/T15972.2×其他部分一起代替GB/T15972.2—1998。本标准规定了光纤长度和光纤伸长量(通常对光缆而言)的试验方法,确立了测量的统一试验程序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对A类多模光纤和B类光纤的测量和成品光纤光缆的商业性检验。 本部分与GB/T15972.2—1998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相比主要变化如下:———GB/T15972.2—1998中只规定了三种试验方法,本部分规定了五种试验方法,增加了后向散射法和相移法,同时对机械法规定了具体内容(1998年版的第9章、第1 0章、第11章;本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规定了未成缆光纤和缆中光纤长度的基准试验方法(见本版的第3章);———时延测量法中,增加了图A.3(见本版的附录A);———对每一种试验方法的规定要求分别用附录的形式给出(见本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 GB/T 15972.22-200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长度 GB/T15972.22-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33. 18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972.22--2008
部分代誉GB/T15972.21998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长度
Specifications far optical fibre test methods-Part 22:Measurement netlads nnd tast proccdures for dimensioms-Length measurement
(IEC 60793 1 22:2001,Optical fibresPart 1-22:Mcasuremcnt methodsand test procedurcs ---Length measurement, MOD)2008-03-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衡
2008-11-01实施
G3/T 15972.22—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测景方法概述
样租战样制备
8结果
断录A(规范谁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黏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方法A
法 B—
方法C
办法 E-
时延测尽法的特定要求
后而散射法的特笑要求
光纤伸长量测量法的特定要求
机傲长度测量法的特定要求
相移法的特定要求
GB/T 15972.22--2008
GB/T二5972光纤试验齐法规范》山若干部分红成,其预期结构及对应的国际标将代普的国家标雅为:
——第10部分~第19部分: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总(对应IEC60793.1-10至1EC60793-119代替 GB/T 15972.1—1998);
第20部分~第29部分:尺叫参数的测最方法和试验程序(对应IEC607931-20IEC60793-1-29;代替 G3/T _5972. 21998);一第30部分~第39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利试验程序(对应IEC60793-1-30至1FC607931-39;代替(G13/T 15972, 3 -1998);第40部分~第49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最方法和试验程序(对应IEC60793-1-40率IEC 60793-1-49;代替 GB/T 15972.4--1098) ;第0部分第59部分:环境性能的测量为法和试验程序(对应IEC:6073-1-50至IEC60793-1-59;代誉 G/T 16972.51998),
其中 GB/T 15972.2×由以下部分组成:一第20部分:尺可参数的测屋为法和试验程家一一光纤几何参数;,第21部分:尺寸参数的测最方法和试验程序一涂覆层儿何参数;一一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长度。本部分为GB/T15972的第22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标准1EC$0793-1-22:2001光纤第1-22部分:测骨方法和试验想序一长度》,本部分与IEC60793-1-22:2001半要差异如下:一按照我国标准的编排格式和衰述要求,对些内容安排微了调整,将1E版本第1章某些内容放在本部分第3章;将第8章和第9章合并作为本部分第8享;纠止了某些不恰当的叙述,
本部分代替GB/T15972.2--1998光纤总规范第2部分:尺寸参数试验方法》的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
本部分与(GI3/T15972.2--1998第9章、第10章和第11章相比上要变化如下:GP/115972.2.1998币只规恶了一种试验方法,本部分规是了T种试验方法:增加了片向敏射法和梢移法,同对对机械法规定厂具体内容(1998年版的第9章、第10章、篇11章;本版的附录 A、附录 B.阴录 C,陆录 D,附录 E) ;规定了未成缆光纤和缆中光纤长度的基准试验方法(见本版的第3章),一时延测量法巾,增用了图A.3(见本版的附录A);一-一对每---种试验方法的舰定要求分别用附录的珍式给岛(见本版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附录D、附录E)。
本部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1) 和附最 E 为视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淑玲,陈永诗刘泽恒,吴金叟。本部分为第一次修订,它与GB/T15972.2×其他部分起代咨GB/T15972.219981
1范围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长度
试验程序
G$/l15972.22—2008
GB/T15972的本部分规定了光长度利光纤律长量(通常对光缆而言)的试验为法,确立了测量的统一试验程序和技术求。
本部分遥用于对A类多模光纤和3类单模光纤的测量剂成品光纤光缆的商业证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逆过B/T15972的本部分的引用竹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Ⅱ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断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5972.1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10部分: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总则
(IEC 60793-1-l:2002,Optical fibres Part 1-J : Meas:jretienml Iretkiods and test procecures Gejerauland guidance,MOD)
GB/T15972.402008光红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翟序
减(IFC 6073-.-40:2001,Optical Gbres--Part 1-40:Measurement tnethcnds antl tes1procedures--Aiteuztion,MOD)
GB/15972.42°2008冶纤试验方法规范第12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波长散(1EC f0793-1-42:200l,Opticel Tibres Part 1-42: Meusuraweut methods and teslrurelurt—Chromutic dispersion,MO)3测量方法概述
光纤长度是光纤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在计算光纤的传输特性.妇衰减和带筑时需预知光纤长度。木部分给出了测最光红长度的五种试验方法,五种试验方法及其适用范图如表1所列。表1光纤长度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方沃A:时延母法(见附录A)
方法B:所向射法(见附录B)
方法:光纤长望测过(见附录C)方法[:柯誠法(见附录D)
方法H:相彩法(沈附录E)
适果光红类型
A1 类和所有 B 类光纤
A1类和所有B类光纤
AI类和所有B类光纤
所有光纤
A1 类和所有B 炎光纤
注1:方法℃对光纤长卧的诞且光纤光缆儿种方法之。避消的参数
1993年版本方获称调
GB/T 15972-AG
GB/T 15972-CIC
GB/T 15972-A?
GB/T 15972.A5
G13/T 15972-C5A
汁:2:方法C完伞滋用于B类单模光纤。对于A1类多模光纤:由于光纤中的非纵向应力等因索导致的干涉模效应会影响测显结果,将测量结果作为最终试验给果时应慎。本方绘双于A2、S、A1类光纤的应用正东考虑之吓,
GB/I 15972.22—2008
对[述五种验行法的简要指述如下,在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测卧录E中分别给出了对一种诚验方法更加详细的规定。3.1方法A:时延测量法
在光纤群折射率已知时,时延测最法道过测量光脉冲或光脉冲串的传输时间来测定光纤的长度。除此之外,当光纤长度已知时,间用此方法来测定光经的群折射率,因比,在实际成用中,可用此方法来校准长度已知芮同类光纤。
3. 2方法B:后向散射法
后向散射法足用光时域反射计在光纤的单端进行测量,利用光纤中传播的光在光纤的每点问底国传的散射光来检测光纤的长度。本方法是光缆中光纤长度测量的基准试验方法(RTM)3.3方法C:光纤伸长量测量法
本方法规定了测量光纤伸长量的试验程序。其月的不在于测量光纤绝对应变,而是测量负荷条件变化时光纤应变的变化。
本力法是末放缆光纤和光缆中光纤长度伸长量测量的基准试验方法(RTM)。3.4方法L:机械法L
本力法通过将光纤维绕在经校准了芯轴直径的旋转轮上,根据轮的旋转次数来测定光纤长度。本力法是未成缆光纤长度测量的基准试验方法(RTM)3.5方法E:相移法
小法规定了测量光纤长度的试验程序,是用光纤在预定的调制频率于m下产生的相位移动常来测定光纤长度。
4装置
在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中分别给出了方法A、方法B、方法C方法D和方法F的每一种试验方法的装置示意图和对试验仪器的其他要求5试样和试样制备
基于时延测量时,要求试样的输人端面和输出端面平整,光滑,输出端面与光纤轴应有很好的垂直度。在既录A、附录 I3、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中分别给出了每-一种试验方法对谢样特定的要求、6程序
测量应在GB/T15972.10—2008规定的标准大气测量和试验条件下进行,作附录A、附录B、附录(,附汞D和附录F巾分别给出了对每-种试验方法规定的要求。7计算
在附录A、附录B、附录 C、附录D和附录 E中分别给出了对每一种试验方法规定的娶求。8结果
8.1测量结果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试验名称;
试样类型(光纤或光缆)和试择识别号:试样长度或伸长量;
试验工期冠操作人员
8.2报告中也包括下列内容:
所用试验方法:A、B、C、D或E;\---光源类型和波长;
光注人条件;
讨算方法;
-失效或合格判据;
试验装置最近校准日期。
GB/I15972.22—2008
FB/T15972.22—2008
A.1概述
方法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时延测量法的特定要求
用本方法可以测整未成缆光纤或光缆中的光纤的长度。如果试样是光缆中的光纤,可以用我(A.1)确定已知长度的试群在测量条件(如张力、温度等)下的群折射率N。原理
光脉冲迦过长度为L平群折射率为N的光红的传输时延A为:At
武中:
真空中的光递
如果N已知,谢量可得出L反过来,当已知,测量A可得出N置
两种技术
测量光脉冲传输时间有以下期种方法:测量传输脉冲的延迟时间(A),对应的试验装置如图A.1所示。a)
b)测就反射脉冲的延迟时间(2△),对应的试验装置如图A.2所示。在图A.1和图
所示的试验装置中,可采用后向散射装置或含有分立的启动停止门和有平均功能的计数器(例如室少10次计数)来代替取样示波器被试光
光脉冲发
双拌示波器
测量传输脉冲延迟时间的试验装置北接改机
A.3.2光源
光接收桃
被斌光纤
职栏入波器
图.2测量反射脉冲延退时间的试验装置A,3.2、1采用取样示波器进行测量GB/T 15972.22--2008
光脉冲发生器宜是大功率激光器:它由频率和宽度川溺的电脉流系列发生器激剧。应记录波长和谱婉。
A.3,2.2采用计数器或后向散射装置进行测量光脉冲发生器宜是大功率激光器,它山筑度可调的脉冲系列发牛器激慰。两脉补之问的时间或人传输脉冲的传输时间(采用计数器时为么),或大丁反射脉冲的传输时间(采用后向散射装置时为2A)。应记录激光器的波长部谱筑,A.3.3光检测器
光接收机叶光懿测最好应为高速雪的光出二极管。光榆测端在测量波长「应有足够的灵敏度,并且带究应足够究,使得光脉冲形状不受影响。A.4程序
A.4.1校准
应测最光源至注入点的延迟时间(即试验装置术身的延退附间)。A.4.2平询样折射率值
对-根长度已知的光纤进行别:测量出△,计算出光纤平均群折射率值N。4.4.3长度测量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长度测量估可以是示波器房的时域读数;也可以是电了计数器显示器上乎均传输时间的读数,电了计数器应用较准进行修正,
注:在图A.3中,采双道道示波器的方法市改普测些的准端应使它与光纤实际长度无关,第1个球神
n)活1:发射脉泻
节了至复题率
后的第2个退
图43光纤长测量的基李原理
G3/1 15972.22—2008
A.5计算
通道2:传输减
21或242
等1个腺节
渡节发射光重复率后,仙渔道1中的第2个发射脉同训尚2中传输脉冲一致时内发射脉冲图A.3(续)
光纤长度遁过以下两入等式获得:A,5.1传输脉冲法
式中:
光长度,单位为米(n):
A一一传输脉冲延迟时间,单位为纳痧(ns);c-真空中的光速,单位为米得纳秒(/s);N
一光纤平均群斯射率,
A.5.2反射脉冲法
L…光纤长度,单位为米(m);
反射脉神延迟时间,单位为纳秒(ns):真空中的光速,单位为米每纳秒(m/ns);光纤平均群折射率,
A.6结果
除了第8章中结果报告应包括的内容外,根据规范要求在报告中成给山F列内容:平均群折射率
试验装置本身的延退时间(选项);传输脉冲或反射脉冲延迟时间(选项)6
B、1装置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方法B一—后向散射法的特定要求B/T 15972.22-2008
本方法是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测定来成缆光纤或光缆中的光纤的长度。本方法使用的光时域反射计试验装置垒少出以下儿个部分绍成,如阁3、「所示。光发器
显示器
B.1.1光发射器
信号处理器
光接收器
光分路器
台区光纤
【可谥》
光时域应射计试验装置挥图
激试光纤
遍常包括,-个或多个脉冲激光二极管,能提供一个或多个脉冲宽度和脉冲重复题率,除非在产品规范中另有规定,一波长的谱筑应满足下列暴求。B.1.1.1心波长放在规定值的15 nm 以内。如果光源中心波长和规庭波长差值大于0 mm,应在测量结巢报告中搭出。
B.1.1.2光源均方根谱宽(RMSW)应不大于10nm,或光源半福全宽(FW1HM)应不大于25nmB,1.1.3如集谐惑诚模型所采用7R的数据,水峰波长区域(1360m~.430m的光源宽册不人于 15 nm(FWHM)或 6 nm(RMSw)。实际中心波长应在规定值的 2 n 之内。B.1.2注入条件
应提供某种方法将被试光纤或官区光纤连接到仪器而板或光源昆纤[对丁A类光纤,除非在产品规范中另有规定,衰减测的注人条件应该与用载断法对下A类光纤要求的条件相同。
3.1.3光分路器
柄合器/光分路器将光源输出光耦合到光纤和把后向散射光耦合到检测器。3.1.4光接收器
还觉包括光电二极管检测器,检测器的带宽灵敏度、线性度及动态范固应与采用的脉宽和接收信号电平和适成。
B.1.5脉宽和脉冲蛋复频率
OTR应能提供可供选择的脉宽和脉汀重复频率(有时用测最距离控制),以兼顾后间散射测量的分率和测量距离的需要。对于个高竭度的反射嗪,必须将脉冲重复顺率或测距范围设置为能测量GB/T 15972.22—2008
从OII)R到比反射峰两倍的距离,以防山出现“鼎影”反射峰,也可使用脉冲翁码技术来防止出现这现象。
注:在选择脉觉,脉冲重氢凝率和光瘾光功率时应注意,对于短距离测岛,励端川知尿宽以提候足够尚的分就幸,但这文将限谢登的数态范与,影响对长光纤的谢;对于长离测,可以游人射的降追功率增划到引起是够大非綫性影响的功率水平之下,也可通过选年长脉宽以增如动态范用,但这又将降低测量的分辨率。3.1.6信号处理器
如必要,可以使用对长时间测量信号迟行处理的信号平约疫术提高信噪比:B.1.7显示器
应将显示器维合进OTDR测量仪或各作为OTDR控制器的一部分,OTDR信号应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山来,其乘白分度标尺宜为分贝数,对应于往返光信号损耗之半的分贝数变化,水平分度标尺宜为用对延所转化的距离,对应于往返光信孕群时延之半的长度;光标等工具应能乎动地或白动地测量所显示的全部或部分的OTDR信号曲线。旺1.8数据接口(可选)
仪器可摄供显示曲线的碟拷贝,并能与计算机连接。B.1.9反射控制器(可选)
为将高非涅尔反射引起的接收器瞬时饱和降至最低限度,以腻少街一友射点后光红首区范压,应采用电子屏蔽或在耦介器/光分璐器中来用适宜的方法:为减小OTDR连接处初始反射对结果的影响·通常在OTDR连接器和被试光纤之间采用一段首区光红
聘,1.10接头和连接器
为了对OTDR曲线的随加影响减牟最小,OTDR所要求的任何接头或连按器应只有低插人损耗和低反射(高回波损耗)。
B.2试样
赋样为“规范池规定条件下的光纤盘上惑继内的:·根光纤。可在丁!或现场对单段或连接起来的多段光纤进行测量,
注:应小心避免卷绕起光纤伸仲长,从丽对长波测量带来影响。F.3程序
B.3. 1 三种技术
测量光纤长度背三种接术,分别再上以下三种情说a)两点技术(见B.3.3.1):在试样前有其他长度未知光纤或光缆段:b)单点0技术(见.13.3.3.2):在试样前没有其他光纤或光缆;c)单点1 技术(见B.3.3.3):在试样前使用了一段长度已知并Ll折射率相近的光纤。注:在测盘光锁时需注意,巾于光缆结构的原岗,光纤在光缆中行凝余区,不妥将光缆中光的长度同光缆本身的长相昶。
B.3.2三种技术的共有程序
B.3.2.1光纤连接
将被试光纤连接到仪器「或百区光纤如采用)的一端,将百区光纤(如采用)男一端连接到仪器上。B,3.2.2参数设置
精确测量光纤距离时需要须知光纤的有效群射率,如果比值木知·则可按B.3.4中的方法确定该参数,
在仪器中输人光源波长、脉冲宽度、测距范用和信号平均方式等OTDR参数和试样的有效群折射率,这些参数中某些值心能已在仪器中颈置。B.3. 2. 3曲线显示
GB/T15972.22—2008
启动TDR进行最样,调懿仪显示的后向薇射信号,使试样的曲尽可能全屏幕靠示。如需增加分辨率,应调整图形的显示刻度,并尽最景政大感兴题的图形区域(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正确地区分与实的信号利噪声信号)。
3.3.3每一种技术的特定要求
H.3.3. 1两点技术
B.3.3,1、1将光标置于试样曲线始端光功率下降的起始点(妇图B.2,此点可能较雄确定),或将光标暨丁试样末端反射脉冲上升缘的一点(如图I3.3,此点可由厂家指)。如果由于不连续性极小而不易确定点的位置,就在该姓川个绷紧的弯曲并改变弯曲半径以帮助光标定位。记录Z,的坐标:B.3.3.1.2将同一光标或分-光标置于成样来端反射脉冲[:升边缘的点(问B.3. 3. 1.1的方法),如果山下不连续性极小而不易确定点的位置,就在该处加一个紧的弯凿并改变弯曲径以帮助光标定位,如可能,切割试样远端,使单产生反射。茹果屁端落人噪声底之下,则长度别景川能产生祖当于脉冲宽度的最人误差。记录的坐标。B.3.3.1.3为提高长度测量精度,确定Z和Z点位置的方法应—致,试样长度为77,2
图 B. 2 光纤试样(Z, ~忍2)的 K 曲线趴商
两点技术
(试样同试样前乘知长度的光纤(如尊区光纤)的连接点无反射峰)0
图 B.3光纤试样(Z, ~)的 OR曲线—…两点技术离
(试样同试样前未知长度的光纤(如烹区光纤)的连接点有反射峰)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