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Z 18620.2-2008 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2部分: 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
GB/Z 18620.2-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 18620.2-2008

中文名称: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2部分: 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3-31

实施日期:2008-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563608

相关标签: 圆柱齿轮 检验 实施 规范 径向 综合 偏差 跳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系统和通用件>>21.200齿轮及齿轮传动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零部件>>J17齿轮与齿轮传动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Z 18620.2-2002

采标情况:IDT ISO /TR10064-2:1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1944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24.0 元

计划单号:20067408-Z-604

出版日期:2008-07-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2-01-10

起草人:张元国、明翠新、张民安、历始忠、王长路、王琦、杨星原、陈爱闽、林太军、许洪基

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归口单位: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是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实施规范,即涉及双面接触的测量。 GB/Z 18620《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分为四部分,本部分是GB/Z 18620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TR 10064-2:1996《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英文版)本部分是对GB/Z 18620.2-2002《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2部分: 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的修订。与GB/Z 18620.2-2002,主要内容修改如下:——对部分术语和了修改,如“跨距”改为“公法线长度”,“公称齿厚Sn”改为“法向齿厚Sn”。 GB/Z 18620.2-2008 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2部分: 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 GB/Z18620.2-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1.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18620.22008/IS0/TR10064-2:1996代替GB/Z18620.2—2002
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
Cylindrical gears-Code of inspection practice-Part 2Inspection related to radial composite deviations,runout,tooth thickness and backlash(ISO/TR10064-2:1996.IDT)
200B-03-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ISO前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符号、相关项目和定义..
径向综合偏差的测量
径向跳动的测量、偏心量的确定5
6齿厚、公法线长度和跨球(园柱)尺寸的测量7齿轮的公差和配合
附景A(资料性附录)侧隙和齿厚公差参考文献
GB/Z18620.2—200B/IS0/TR10064-2.1996次
GB/Z18620.2—2008/ISO/TR10064-2:1996前言
GB/Z18520K医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包括下列四部分: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第3部分,齿轮坏、辅中心距和轴级子行度的检验第4部分: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本部分是GB/218520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TR10064-2:1995<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姚动,齿厚和侧原的检验》(英文版)。本部分等同翻详1SO/TR10064-2:1995。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对ISO/TR10064-2,1S96引用的其他医际标准中,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未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直接引用国际标准。本部分是对GB/Z18620.2一2002国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2部分:径向综合编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脱的检验》的修订。与GB/Z18620.2—2002相比,主要内容修改如下:对部分术语作了修改,如“跨距”改为“公法线长度”,“公称齿厚s“改为“法向齿厚s”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要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账元国、明翠新、张民安、历始忠,王长路,王琦,杨星原、陈爱闽、林太军、许洪基。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Z18620.2-2002。bzxz.net
GB/Z18620.2—2008/IS0/TR10064-2:1996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医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基技术委员会已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量际标准,但是在特获情况下,技术委员会可以建议发布下列类型之一的技术报告(TR):
当经让反复努力仍未兼得为发布一第1种类型
个国际标准所需要的支持;
当该项目尚处于技术发展中,或者由于种种原因,更有在将案而不是目前有可能一第2种类型
同意成为国际标准;
第3种类型
当一个技术委员会收集到不同于正常发布的国际标准的盛辑(到如,适应当前的金艺水平)。
第1种类型和第2美型的技术报告,在发有后的三年内应进行复重,以确定仑能否转成国际标准。第3种类型的技术报告,不一定要复审,一直用到所提供的资料,不博认为有用或有效时为止,ISO/TR100642是层于第3种类型的技术报告,它是由ISO/TC6齿轮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S01328:1975除了包括定义和轮齿要索的偏差和充许值外,还提供了相关的检验方法方面的E
意见。
在修订ISO13205975的过程中,一致同意把齿轮检聘方法方面的费述和意见,监要提高到现代的技术水平,由于内容的增加以及其他考出,技术委员会决定将相关的段靠作为第3种类型的技术报告,分册发布,回时还大定,
,除了本技术报告外,在第2章中所列的引用标准以及附录市列的文献等一系列文件,应该作为的导性资料。ISO/TR10064,上总标题“圆柱齿轮第1部分,轮内回侧齿面的检验
检验实施规危”下,包括下列部分:字
第2部分:径内综合信差、径向既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第3部分:齿轮坊辅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格验,第4部分: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班点的检验国
1范围
GB/Z18620.2—2008/ISO/TR10064-2:1996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
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
本部分是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径向综合偏差、径向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实施规范,即涉及双面按融的测量。
本部分提供了齿轮检验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分析,补充了GB/T10095.2.其大部分所用的名词,已在CB/T10095.2中给出了定义,
附录A提供了齿轮啮合时选择齿厚公差和量小侧隙的方法,包括最小侧陈的建议数值。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Z18620的本部分的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最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造用于本部分。
GB/T1356--2001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标准基本齿条齿率(idtISO53:1998)GB/T1357—1987渐开线因柱齿轮模数(neqISO54:1S77)GB/T10095.1—2008圆柱齿轮
精度制
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ISO1328-1.1995,IDT)
GB/T10095.2—2008
国柱齿轮
(ISO 1328-2:1997.IDT)
GB/Z18620.1-2008
圆柱齿轮
10061-1:1992,IDT)
GB/Z18620.3—2003圆柱齿轮
检验(IS0/TR10064-3:1996,IDT)3符号、相关项目和定义
3.1小写字母符号
中心距
分度圆直径
基盈直径
项圆直径
节圆直径
偏心量
一齿径向综合偏差
齿预高
分度圆弦齿高
精度制
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部动的定义和允许值检验实施规范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百的检验(ISO/TR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轮坏、拍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mm
GB/Z18620.2-—2008/ISO/TR10064-2:1996mg
法向模数
法向齿厚
法向弦齿厚
齿廓变位系数
3.2大写字母符号
测量用的球(圆柱)的直径
测量用的球(圆柱)的理论直径
齿厚许的下偏差
齿厚允许的上偏善
径向综合总偏差
径向踪动
综合测试得到的径向跳动
跨球或回桂(销)尺寸
公法线长度
希腊宇母符号
端面压力角
法尚用
螺旋节
齿堵半角
齿摩厚半角
下角标志特号
小齿铅
3.5定义
大齿轮
测量齿轮
任意(给定)直径
3.5.1关于综合偏差的定义
一个部件的“基准轴线”是借助于基准面来定义的,在多数情况下,内孔的轴线可用相匹配的工作芯轴的轴线来代表(见GB/T18620.3)。在径向综合偏差中*轮齿的几何轴线”是指该轴绒当用于测量时,在齿轮旋转一整后将获得最小的均方根综合总偏差。
3.5.2关于齿厚的定义
在分度国柱上法向平面的“法向齿厚5.”是指齿厚理论值,该齿厚与具有理论齿厚的相配齿轮在理论中心距之下的啮合是无侧欧的。公称齿厚可用式(1)、式(2)计算:对外齿轮:
对内齿轮:
GB/Z18620.2—2008/ISO/IR10064-2:19962Lan
对斜齿轮,。值应在法向平面内测量。齿厚的“最大和最小极限”s和是指齿厚的两个极的允许尺寸,齿厚的实际尺寸应该位十这两个极端尺之间(含假端尺寸),现周1。Eh
每四性上的法平面
在分既栏面上性声于齿的平面
理跨的:
实际的:
桩限。
法向齿厚:
Sa xchl
每淳的教小极限,
齿厚的是大极限;
实际收再,
一齿降允许的下偏益;
均厚充作的上制差,
.—音厚偏差
—齿厚公差;
I-Eu--Ed.
图1公法线长度和齿原的允许偏整GB/Z18620.2—2008/IS0/TR 10064-2:1996齿厚上偏差和下偏差(H和Eml)统称齿厚的摄限偏差。见式(3)、式(4)和图I。EneSmrS
E=i—
“齿厚公”T是着齿厚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Tu兰Ea-Fmi
齿厚的设计值的确定,要考虑齿轮的几何形状、轮齿的强度、安装和测隙等工程因,在给定的应用条件下,如何确定设计齿厚的方法,不属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范阴之内。“实际齿原”snactwal是指通过避量确定的齿厚,“功能齿厚”扣品是指用经标定的测量齿轮在径向综合(双面)啮合测试质得到的最大齿厚值。这种测量最包含了齿、操旋线、齿距等要案偏差的综合影响:类似于最大实体状态的概念,见6.6,它绝不可超过设计齿厚。
齿轮的实效齿厚”是指测孟所得的齿厚加工上轮齿各要素偏差及公装所产先的综合影响的互,类侧于*均能齿厚\的含义。
这是放终包案条件,它包含了所有的影响因索,这些影响因素确定最大实体状态时,必须乎以考虑.
相配齿轮的要求偏差,在啮合的不同角度位时,可能严生重加的形响,也可能产生相互抵消的影响,想把个别的轮齿要素像差从“实效齿厚\中区分出来,是不可脂做到的。3.5.3关于侧镰的定义
“侧隙”是两个柜配齿轮的工作齿面相接触时,在两个非工作齿面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如图2所示。法:因2量按景紧中心更位置会制的,如中心距有所增加,则侧配也带塔大,录火实效齿序(录小侧除)由于轮齿各要章偏差的综合影响以及安装的影响,与菌量齿厚的量是不相间的,类制于功能齿厚,这是最降包容条件,它包含了所有影将因累,这些账响固素在确定最大实体状态时+必预予以考点。通带,在定的工作状态下的侧(工作侧隙)与齿轮在静态条件下安装于箱体内所测得的侧隙(装配腺甚不相同的(小于装配侧欧)。最大实教放厚
提定的虽大也厚
量人实件状查
(相响的盐特)
亡量案中心距
时通大制围
最小侧人
最小实体状起
充岸的上州的恢属
小实效价厚wtrin
规走的量小厚
允许的编差的齿序
定的公差带D.6Twm
图 2 平面上齿率
子调瓶带格向
综合唑合测针
最大实体代志
(主导齿轮)
量小实体状志
GB/Z18620.2—2008/IS0/TR10064-2:1996“周便际”《图3)是当固定两相咳合齿轮中的一个,另一个齿轮所脂转过的节圆张长的景大值。“法向侧感\品(图3)是当两个齿轮的工作齿面互相接触时,儿非上作凸而之间的最短距离。它与国周侧原的关系,授式(6)表示:fba =wicasrwrasee
“轻向削原”,(函3)将两个相配齿轮的中心距缩小,直到左侧和右侧齿面都接触时,这个缩小的量为径向侧隙:
2lanat
(于基属划平)
步划平面避线
步次的战
国3国周侧陈jt、法向侧障了b与径向侧限之间的关系A
“录小测欧是节园」的量小圆周侧际,即当是有最人允许实效齿厚的轮齿与也具有最大允许实效齿厚相配轮齿相啮合时,在静态条件下在最紧充许中心距时的圆周侧隙(图2)。所调嵌紧中心距,对外齿轮来说是指最小的工作中心距,施对内齿轮来说是指最大的工作中心距。“大假隙\m是节圆上的最大园周制隙,即当具有最小允许实效齿孕的轮齿与也具有最小充许实效齿原厚相配轮哲相喧合时,在静态条件下在最松允许中心距时的圆周侧踪(图2)。4径向综合偏楚的测量
4.1测量原理
径向综合偏差检测时,所用的装置上能安放--对齿轮,其巾一个齿轮装在固定的轴上,另一个齿轮则装在带有滑道的轴上,该潜道带一弹贷装置,从而使两个齿轮在径向能离替地齿合(见图4):在转过程中洲量山中心距的变动豆,如果奇要的活,可将中心距变动曲线函展现出来。对于大多数检测目的,要用·个测量齿轮对产品齿轮作此项检测。测量齿轮需要做得很精确,以达到其对径向缘合偏券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此情况下,当一个产品齿轮旋转一整同后,就能展现山一个可接受的记录来。
被检测齿轮径间综今总偏差等于齿轮靠转一整周中最大的中心距变动量,它可以从记录下米的线图上定。一齿径向综合偏差片等于齿轮转过个齿距角时其中心距的变动量(见图5)。GB/T10C95.2中所给出的公差值、适用丁与一个测量齿轮所进行的此项剩量,5
GU/Z18620.2—2008/IS0/TR10064-21996产品齿艳
在险检中,电中心距的变动量
翻方面
!光测网陷合
围4测量径向综合偏差的原理
图5轻向综合偏差曲线图
必须十分重视测互齿轮的精度和设计,特划是它与产品齿轮啮合的压力角,会影响测量的结果,测盘齿轮应该有足够的转深度,使其能与产品齿轮的个有效内邸相接触,但不应与非有效都分或根部相接触,避免产生这神接触的办法是将测量齿轮的齿厚增厚足以补偿产品齿轮的侧腹允差。当用此方法对精密齿轮作重量评级时,对所用的测量齿轮的精度和测步骤,应由供需双方协商一致。对直齿国生齿轮,所规定的公差值可以用来确定精度等级,但当而于斜内轮时,其量齿轮的齿宽应该设计得使其与产品放轮的et等于或小于0.5。测黄齿轮的设计应内供需双方协商一致,纵向重合度可影响斜齿轮的径向综合测益的结果。齿痴偏差的影响,对直齿轮而言,将是很明显的,对斜齿轮而言,由于多个齿和对角接触线的存在,将会被隐蔽起来。齿轮旅转一整周记求下的曲线图,接近于正装形状(值为f。),表示齿轮的偏心量于。图5中表示出如何在此曲线图1绘制出正弦曲线来。齿轮的偏心量是指轮齿的几何轴线与基准轴线(即孔或轴)间的偏移。
4.2径向综含偏差数据的应用
径向综合偏差包含了右侧和光侧齿面综合痛差的成分,故而,想确定同凭齿面的单项偏差是不可能的,径向综合偏禁的测鱼可划速提供关于生产用的机床、工具或产品齿轮装夹面导致的质虽缺陷方面的信息,此法要用于大批虽生产的齿轮以及小模数齿轮的检殖。每转过一个齿距所发生的一齿综合偏差,有助于揭示齿扇偏差(常为齿佩鲜偏差)。一个很大的个别的-齿综合偏差,衣示有一个大的齿断偏差或受根伤的轮齿(见图6)。对产品齿轮的装夹和检测方法作适当的校准后,此测盘过程还可用来确定产品齿轮最小侧隙齿的中心距,见G/Z18620.3关于轴巾心距和轴载平行度的推荐意见,另外,个步骤对检测需要以最小划运行的齿轮快是有用的,为功能齿厚的范画川以很容易地从径向综合偏差上得到,为了确定精度等级
且)对直齿轮,产品齿轮要月一个测直齿轮进行检测,该测量齿轮能够与有教齿席100%的接触,参见GB/T10095.2—2008中5.5.在GB/T10095.2中给出的径向综合总偏差及-齿径向综合偏差的公差值用以确定直齿轮精度等级。必新强调,因为两侧齿面的同时起作用,双面合检测得到的精度等级不能直接与用单项要索检测所得到的精度等敏相关联。b)对斜传轮,虽然GB/T10095,2中的公差是对直齿轮而言的,但如果采购方和供方都同意,也可用于评定斜齿轮,此时与齿轮相合时的重合度应符合4.1要求。6
径向践动
GB/%18620.2—2008/10/TR10064-2:1996达增产品内轮在一转中中心正的造动,产线田小变现女管慢增加和减少的曲境(即必轮的转动比变动)他的步
性原偏
在越压上且示出两个相物齿之间记录落以宽化的幅量出现英然的和不既则的竭存,齿麻偏控
在的步上较小的效度半示齿离与课说渐开些齿商间的修关,每小法相应于一个这的整触用期,出为净将教省高有料伯费
它们在曲载图上衰现为有求期的间医和究患的直单,而一个伤律判于一个也的按触局期,图6径向综合偏差的解释
5径向既动的测量,偏心量的确定5.1测量原理
轮齿的径向跳动F,是指一个斑当的头(球,站,圆柱或被柱体)在所轮转时逐内地放置于每个齿相中,相对于齿轮的基准轴载的最大和最小径向位置之差(见图了。如果用球,圆或在齿槽中与齿的两谢都接触,则可应用 GB/T 10095. 2 2008 中附录 B所列的公差表。在有些循说下,要用一个骑架来与齿的两侧接触,公差表不是想要用于这种情况。球的直径应选择得其能接触到齿槽的中间位,并应置于齿宽的中央(见6.3联直径的计算)。站或快拉体
球或测往
图7到量径向既动的原理
GB/Z18620.2—200B/1S0/TR10064-2:19965.2测量径向跳动用砖的尺寸
砧的尺寸应选择得使其在齿植中大致在分度国的位置接触齿面,梭柱的半角8可以用下面的近似方法来确定,此处yx和证为在测量国上接触的各角(见图8)。砧应在直径为d,的测量圆处于齿宽的中央与齿面接触,=a+m
dcosat
cosayt
d,=d+2mz
对外齿轮:
me(+2tana
sn-d(+inv)
180(元
内齿轮:
-2tanarz
cosel2
-invat+inva,
tandgtcos
图B测量径向跳动用砧的尺寸
5.3测量径向就动
*(10)
(12)
(13)
...(14)
(15)
此测量方法简单易行,允许有很宽广的范围去选择测量设备和自动化程度,下面就使用的几种方法作简要的播述。
5.3.1测量时产品齿轮间款地转动定位。一种简单的方法即用手工对齿轮作间欧性地转动,此法营用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