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417-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T 417-2006
中文名称: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
标准类别: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9-14
实施日期:2007-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0802897
相关标签:
电力设备
局部
放电
现场
测量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试验>>19.020试验条件和规程综合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综合>>K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2007-03-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华东电力试验研究所
归口单位:电力行业高压试验技术标委会
标准简介
DL/T 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 DL/T417-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19.020
备案号:18552-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417—2006
代替DL417-1991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Guide for partial discharge measuring of power equipment2006-09-14发布
2007-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试验回路和测量仪器..
5视在放电量的校准..
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测量时的干扰的抑制。8有关电力设备局部放电量的允许水平附录A(资料性附录)
局部放电的波形和识别图谱
DL/T417—2006
DL/T417-2006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安排,对DL417—1991的修订。局部放电试验是一项技术及设备配置都要求较高的试验项目,在现场测量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原导则自1991年发布后,DL/T596一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等相关标准相继出台,并对有关内容作了很大的修改,同时,试验设备和仪器以及相应的试验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本次修订即为适应现行标准的要求,满足当前现场局部放电试验工作要求进行的修改。修订后与原版本比较主要有以下变化:根据国家标准对变压器局部放电加压程序进行了修订:将局部放电测量时的干扰的抑制和干扰种类合并为局部放电测量时的干扰的抑制;增加了平衡调试及方法校正;
-增加了计算机辅助数字测量分析;相关规范的适应性修改。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417-1991。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高电压试验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明、胡灿。本标准于1991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范围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DL/T417—2006
本标准给出了电气法局部放电试验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校准方法、有关通用的试验程序、识别试品内部放电和外界干扰脉冲的图谱与说明。本标准适用于在变电所现场或试验室条件下,利用交流电压下的脉冲电流法测量变压器、互感器、套管、耦合电容器等电容型绝缘结构设备的局部放电。其测定的物理量为:a)测定电力设备在某一规定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b)测定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IECGB1094.3—2003E
60076-3:2000,mod)
GB12071997
GB1208—1997
电压互感器(IEC60186:1987,eqv)电流互感器(IEC60185:1987,eqv)GB/T4109—1999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IEC60137:1995,eqv)GB/T7354—2003
局部放电测量(IEC60270:2000,idt)DL/T596—1996
JB/T8169—1999
JB/T56011—1999
JB/T56204—1999
JB/T56211—1999
3术语和定义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范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产品质量分等高压套管产品质量分等
产品质量分等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
局部放电partialdischarge
指设备绝缘系统中部分被击穿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电极)附近,也可发生在其他位置。
注:导体(电极)周围气体中的局部放电有时称为“电晕”,这一名词不适用于其他形式的局部放电。“游离”是指原子与分子等形式的电离,通常不应把“游离”这一广义性名词用来表示局部放电。3.2
视在放电量qquantityofapparentdischarge指在试品两端注入一定电荷量,使试品端电压的变化量和局部放电时端电压变化量相同。此时注入的电荷量即称为局部放电的视在放电量,以皮库(pC)表示。注:实际上,视在放电量与试品实际点的放电量并不相等,后者不能直接测得。试品放电引起的电流脉冲在测量阻抗端子上所产生的电压波形可能不同于注入脉冲引起的波形,但通常可以认为这两个量在测量仪器上读到的响1
DL/T417—2006
应值相等。
局部放电起始电压U,partialdischargeinceptionvoltage指试验电压从不产生局部放电的较低电压逐渐增加时,在试验中局部放电量超过某一规定值时的最低电压值。
局部放电熄灭电压U。partialdischargeextinctionvoltage指试验电压从超过局部放电起始电压的较高值逐渐下降时,在试验中局部放电量小于某一规定值时的最高电压值。
4试验回路和测量仪器
4.1试验回路
测量局部放电的基本回路有三种,如图1所示,其中图1a)、图1b)可统称为直接法测量回路,分别为测量阻抗与耦合电容器串联回路、测量阻抗与试品串联回路;c)称为平衡法测量回路。Z
a)测量阻抗与耦合电容器申联回路c)平衡回路
b)测量阻抗与试品申联回路
Z一高压滤波器;C—试品等效电容;Ck一-耦合电容:Zm一测量阻抗:Z—调平衡元件;M一测量仪器图1局部放电测量的基本回路
4.1.1第一种回路主要包括:
a)试品等效电容Cx。
b)耦合电容Ck。C在试验电压下不应有明显的局部放电。c)测量阻抗Zm。测量阻抗是一个四端网络的元件,它可以是电阻R或电感L的单一元件,也可以是电阻电容并联或电阻电感并联的RC和RL电路,也可以由电阻、电感、电容组成RLC调谐回路。调谐回路的频率特性应与测量仪器的工作频率相匹配。测量阻抗应具有阻止试验电源频率进入仪器的频率响应。连接测量阻抗和测量仪器中的放大单元的连线,通常为单屏蔽同轴电缆。
d)根据试验时干扰情况,试验回路接有一低通滤波器Z,以降低来自电源的干扰,也能适当提高测量回路的最小可测量水平。
e)测量仪器M。
4.1.2三种试验回路一般可按下面基本原则选择:a)试验电压下,试品的工频电容电流超出测量阻抗Zm的允许值,或试品的接地部位固定接地时,可采用图1a)所示的试验回路。b)试验电压下,试品的工频电容电流符合测量阻抗Z允许值时,并且试品接地点可解开时,可采用图1b)所示的试验回路。
DL/T417F2006
c)试验电压下,图1a)、图1b)所示的试验回路有过高的干扰信号时,可采用图1c)所示的试验回路。
d)检测阻抗的选择应使Ck和Cx串联后的等效电容值在测量阻抗所要求的调谐电容C的范围内(否则测量度会降低)。
4.2测量仪器
4.2.10测量仪器的频带:
生心量调事品部
常用的测量仪器的频带可分为宽频带和窄频带两种,其由下列参数确定:功文量中的内品先品
直说回通顺点语平顾先
地电培内品
宽频带
五品店
b)窄频带
图2测量仪器的频带
西品时人出000一
氏卖印超不管
a)下限频率上限频率2其定义为:对一恒定的正弦输入电压的响应A,宽频带仪器分别自一恒定值下降3dB时的一对(上、下限)频率:窄频带仪器分别自峰值下降6dB时的一对(上、下限)频率,测量仪器的频带如图2所示。b)频带宽度宽频带和窄频带两种仪器的频带宽度均定义为:·
Af-f2-fi
宽频带仪器的f与f有同一数量级;窄频带仪器f的数量级小于f的数量级)谐振频率
窄频带仪器的响应具有谐振峰值,相应的频率称为谐振频率fo4.2.2现场测量时仪器的选择:
现场进行局部放电试验时,可根据环境干扰水平选择相应的仪器。当干扰车交强时,一般选用窄频带测量仪器,例如630~200)kHz,Af=(5~15)kHz:当干扰较弱时,一般选用宽频带测量仪器,例kHz。对于f2=(1~10)kHz的很宽频带的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如fi=(10~50)kHz2=(70~400)度,适用于屏蔽效集好的试验室。4.2.3指示系统:
局部放电的测量仪器接所测定参量可分不同类别。目前有标准依据的是测量视在放电量的仪器,这种仪器的指示方式,通常是示波屏与峰值电压表(pC)或数字显示并用。用示波屏是必须的。示波屏上显示的放电波形有助于区分内部局部放电和来自外部的干扰。放电脉冲通常显示在测量仪器的示波屏上的李沙育(椭圆)基线上。测量仪器的扫描频率应与试验电源的频率相同。
5视在放电量的校准
价淘建电武
g容电
确定整个试验回路的换算系数K,称为视在放电量的校准,换算系数K受回路Cx、Ck、Cs(高压对地的杂散电容)及乙等元件参量的影响。因此,试验回路每改变一次必须进行一次校准。5.1校准的基本原理
视在放电量校准的基本原理是:以幅值为Uo的方波通过串接小电容Co注入试品两端,此注入的电荷量为:
式中:
Qo=UoCo
中的微商益照量
中左(1)
Uo-—方波电压幅值,V;
Co—电容,pF:
Qo——电荷量,pC。
事回预回量平直量出真中
DL/T417—2006
5.2校准方波的波形
校准方波的上升时间应使通过校准电容Co的电流脉冲的持续时间比1/f2要短,校准方波的上升时间不应大于0.1us,衰减时间通常在100us~1000us范围内选取。目前大都选用晶体管或汞湿继电器做成小型电池开关式方波发生器,作为校准电源。5.3直接校准
将已知电荷量Qo注入试品两端称为直接校准,其目的是直接求得指示系统和以视在放电量Q表征的试品内部放电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求得换算系数K。这种校准方式是由GB/T7354一2003推荐的。直接法和平衡法测量回路的直接校准电路,如图3所示,其方法是:接好整个试验回路,将已知电荷量Qo=UoCo注入试品两端,则指示系统响应为LN。取下校准方波发生器,加电压试验,当试品内部放电时,指示系统响应为Lx,此时可换算系数为:式中:
Kn-10m-M)
Ni—局部放电仪放大器测量时的倍率档位(1~5)N2一局部放电仪校正时的档位(1~5)(此时倍率为每档10倍,第5档为放大倍数最大,否则应为 N2-N)。
则测试的视在放电量Q为:
式中: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视在放电量,pC;
Uo——方波电压幅值,V;
Co——电容,pF;
KH——换算系数。
直接法测量的直接校准接线
b)平衡法测量的直接校准接线
图3直接校准的接线
Q=UoCoKH
为了使校准保证有一定的精度,Co必须满足:C<0.1 c +G×Cm
两品冠人康小到
式中:
一测量阻抗两端的等值电容。
5.4间接校准
C>10pF
泰必量城
欢读钢干乐·真
房出中如路
妞平数惠赠
银电效
聚真基实
将已知电荷量Qo注入测量阻抗Z两端称为间接校准,其目的是求得回路衰减系数Ki,并由校准脉冲相比较而直接读出放电量值。直接法和平衡法测量回路的间接校准电路,如图4所示。惠DL/T417—2006
a)直接法测量的间接校准接线
b)平衡法测量的间接校准接线
惠aimooioe
量限计世理代中发求首
图4间接校准的接线司、(回拍团辆边翻回发图4中的C是高压对地的总杂散电容,其值随试品和试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是个不易测得的不定值。因此,通常以测量的方式求得回路衰减系数Ki,其方法是:接好整个试验回路,将已知电荷量Qo注入测量阻抗Z两端,则指示系统响应为β。再以一等值的已知电荷量Qo注入试品C两端,则指示系统响应为β。这两个不同的响应之比即为回路衰减系数K,,即:(5
K,=βIβ'>1
则视在放电量:
0量电效录5调间间
妞内回相个
直接法校准时,加电压试验的校准方波发生器需脱离试验回路,不能与试品内部放电脉冲直观比较间接法校准时,校准方波发生器可接在试验回路并能与试品内部放电脉冲进行直观比较。因此,目前国内外的许多检测仪器均设计成具有间接校准的功能,润式文司回首明书分出肢曾量中效果吨5.5校准时的注意事项
5.5.1校准方波发生器的输出电压U和串联电容Co的值要用一定精度的仪器定期测定,校正周期一年一次;Uo和Co的误差(或不确定度)应小于3%。如Uo一般可用经校核好的示波器进行测定:Co一般可用合适的低压电容电桥或数字式电容表测定。方波上升沿时间应满足标准要求。每次使用前应检查校准方波发生器电池是否充足电。5.5.2从Co到C的引线应尽可能短直,Co与校准方波发生器之间的连线最好选用同轴电缆,以免造成校准方波的波形畸变。
5.5.3当更换试品或改变试验回路任一参数时,必须重新校准6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试验
6.1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试验前对试品的要求?
a)本试验在所有高压绝缘试验之后进行,必要时可在耐压试验前后各进行一次,以便比较。b)试品的表面应清洁干燥,试品在试验前不应受机械、热的作用。c)油浸绝缘的试品经长途运输颠簸或注油工序之后通常应静置规定的时间后,再进行试验。d)测定回路的背景噪声水平。背景噪声水平应低于试品允许放电量的50%,当试品允许放电量较低(如小于10pC)时,则背景噪声水平可以允许到试品允许放电量的100%。现场试验时,如以上条件达不到,可以允许有个别能分辨是干扰信号并且不影响测量读数的脉冲,如可控硅等固定脉冲。6.2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
6.2.1试验及标准
测实安培面美营动
GB1094.3一2003中规定的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加压时间及步骤,如图5所示。其试验步骤为:S
DL/T417—2006
U=1.1U.//3
U-1.5Um//3
4-5min;B=5min;C-感应耐压试验时间;D>60min(对于Um>300kV)或30min(对于U.<300kV);E=5min图5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加压时间及步骤首先试验电压升到Us下进行测量,保持5min;然后试验电压升到U2,保持5min:接着试验电压升到U,试验时间(感应耐压时间);最后电压降到Uz下再进行测量,保持30min/60min。当在感应耐压试验同时进行局部放电时,U值即为感应耐压试验值。当仅作为局部放电试验时,U则为预加电压,U、U2的电压值规定及允许的放电量参见表3。试验前,记录所有测量电路上的背景噪声水平,其值应低于规定的视在放电量的50%。测量应在所有分级绝缘绕组的线端进行。对于自耦连接的一对较高电压、较低电压绕组的线端,也应同时测量,并分别用校准方波进行校准。在电压升至U2及由U2再下降的过程中,应记下起始、熄灭放电电压。在整个试验时间内应连续观察放电波形,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放电量Q。放电量的读取,以相对稳定的最高重复脉冲为准,偶尔发生的较高的脉冲可忽略,但应作好记录备查。整个试验期间试品不发生击穿;在U2的第二阶段的时间内,所有测量端子测得的放电量Q,连续地维持在允许的限值内,并无明显地、不断地向允许的限值内增长的趋势,则试品合格。如果放电量曾超出允许限值,但之后又下降并低于允许的限值,则试验应继续进行,直到此后30min/60min的期间内局部放电量不超过允许的限值,试品才合格。利用变压器套管电容作为耦合电容Ck,并在其末屏端子对地串接测量阻抗Zk。6.2.2试验基本接线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基本原理接线,如图6所示。j
a)单相励磁基本原理接线
健发环惠高同利的宝赋督销
茶上大双00的量电效干
中家国意空快中礼的媒药量听商3V
意颂谐好代惠
东要b)三相励磁基本原理接线
武赔品隆分单
c)在套管抽头测量和校准接线
Cp一变压器套管电容
民鼎术鱼开集示酒圈顺
背的宝cb
旺个奇价过试,通不数带
我然S
图6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基本原理接线款电8002220
6.2.3试验电源
DL/T417-2006
试验电源一般采用50Hz的倍频或其他合适的频率。三相变压器可三相励磁,也可单相励磁。S86.2.4“多端测量—一多端校准”局部放电定位法as.a
任何一个局部放电源,均会向变压器的所有外部接线的测量端子传输信号,而这些信号形成一种独特的“组合A”。如果将校准方波分别地注入各绕组的端子,则这些方波同样会向变压器外部接线的测量端子传输信号,而形成一种校准信号的独特“组合B”。如果在“组合A”(变压器内部放电时各测量端子的响应值)中,某些数据与“组合B”(校准方波注入时各测量端子的响应值)相应数据存在明显相关时,则可认为实际局部放电源与该对校准端子密切有关(参见表1),这就意味着,通过校准能粗略的定出局部放电的位置。先活更实际方法如下:
电暗高的器息式88
当校准方波发生器接到一对规定的校准端子上时,应观察所有成对的测量端子上的响应,然后对其他成对的校准端子重复作此试验,其校准部位应在线圈的各端子与地之间进行校准,但也可以在高压套管的带电端子与它们的电容抽头之间进行校准(对套管介质中的局部放电进行校准),也可以在高压端端子与中性点端子,以及在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各端子间进行校准。成对的校准和测量端子的所有组合,形成一个“组合B”即“校准矩阵”,从而作为对实际试验读数进行判断的依据
带有第三绕组的超高压单相自耦变压器的局部放电定位关系图,校准和试验都是在图7表示一台
上进行的。将1.5Um这
表1所列的端子
行的试验结果与各种校准结果进行对比,显然可见,它和“2.1一地”这一行的校准响应值相关。这可以认为在2.1端子出现了约1500pC这一数值的局部放电,并且还可以认为局部放电
电部位约是带电体(2.1端子)对地之间。其结构位置或许在串联线圈与公共线圈你
之间的连线上某
也可能在邻近线圈的端部。
地2000pC
地2000pc
地2000pc
3.1——地2000po
U=Um/N3
U=1.5Um/N3
局部放电源与相应校准端子的关系通道
新电其器容更合魅外难容!
电式幸O
同器惠正好好浪O
国先政
电品工技器想互阳
营箱电发电1888
电电一电发
e图成婚然器趣豆油电
祖量最干
图7三绕组超高压单相自耦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关系图婴可龙非面
DL/T4172006
上述方法主要用在当一个局部放电源是明显的、而且背景噪声又较低的情况下。需电发8S36.2.5现场试验石出烟魅:可
健合来
6.2.5.1在以下三种情况时,需要进行局部放电试验立宝电双赔鼠“效一一量娠微”AS.a畅中a)新安装投运时:
自设视说器妞变尚合设就电过拍高不尚b)返厂修理或现场大修后,民典锁制说服整人主服展数试制刻球果联,A合”的计c)运行中必要时。
6.2.5.2交现场试验电源和推荐标准:中(首必的顺各团暗内器旺变A合股容果
现场试验的理想电源,是采用电动机一发电机组产生的中频电源,三相电源变压器开口三角接线产生的150Hz电源,或其他形式产生的中频电源。若采用这类电源,试验应按6.2.1中的加压程序。关育6.3互感器的局部放电试验
6.3.1司试验接线
算互感器局部放电试验原理接线,如图8所示。电高车过出
薄金动美场
IS“味音,贝
開共公司团关
a)电流互感器
成式实
呼式邦交挡
出所交成出
电带铂
示集图
千馆麦
b)电压互感器
内赔中好雅鼠式人回我目
Ck一耦合电容器;C-铁芯;Zm一测量阻抗:F-外壳:L、L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端子:L能间SKI、K2一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端子:A、X一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端子:a、x一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端子图8互感器局部放电试验的原理接线电压互感器试验时,D或B点可任一点接地,当采用B点接地时,C、F宜优先考虑接D点,不能接D点则可接B点(接地)。
6.3.2试验及标准
关于互感器局部放电允许水平见表3,或参照GB1208一1997相关规定。为防止励磁电流过大,电压互感器试验的预加电压,可采用150Hz或其他合适的频率作为试验电源。试验应在不大于1/3测量电压下接通电源,然后按表3规定进行测量,最后降到1/3测量电压下,方能切除电源。
放电量的读取,以相对稳定的最高重复脉冲为准,偶尔发生的较高脉冲可以忽略,但应作好记录备查。
试验期间试品不击穿,测得视在放电量不超过允许的限值,则认为试验合格。6.3.3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原则上应按上述标准与规定进行。但若受变电所现场客观条件的限制,认为必须要对运行中的互感器进行局部放电时,又无适当的电源设备,则推荐按以下方法进行。6.3.3.1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试验电压一般可用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自励磁产生,以杂散电容C,取代耦合电容器Ck,其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接线如图9所示。外壳可并接在X,也可直接接地。以150Hz的频率作为试验电源,在次级低压侧读取试验电压时,必须考虑试品的容升电压。当干扰影响测量时,可采用邻近相的互感器连接成平衡回路的接线,如图10所示,被试互感器励磁,非被试互感器不励磁,以降低干扰?请鼠器迅变滕自酥单迅高酰射题三「图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