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 > MH/T 4016.4-2008 民用航空气象 第4部分:设备配备
MH/T 4016.4-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H/T 4016.4-2008

中文名称:民用航空气象 第4部分:设备配备

标准类别: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8-01-29

实施日期:2008-04-01

作废日期:2013-03-25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相关标签: 民用航空 气象 设备 配备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MH/T 4016.4-200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08-04-01

相关单位信息

主管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标准简介

MH/T 4016.4-2008 民用航空气象 第4部分:设备配备 MH/T4016.4-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07.06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4016.4—2008
代替MH/T4016.4——2004
民用航空气象
第4部分:设备配备
Civil aviation meteorology-
Part 4: Equipment configuration2008-01-29发布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008-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机场分类
运输机场气象设备配备
通用航空机场气象设备配备
MH/T4016.4—2008
MH/T4016《民用航空气象》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观测和报告;
第2部分:预报;
—第3部分:服务;
第4部分:设备配备;
第5部分:设备技术要求;
第6部分:电码;
一第7部分:气候资料整编与分析;一第8部分:天气图填绘与分析;本部分为MH/T4016的第4部分。
本部分代替MH/T4016.4一2004《民用航空气象第4部分:设备配备》。本部分与MH/T4016.4-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增加了高原机场的定义(本部分的3.13);MH/T4016.4—2008
b)在运输机场宜配备的气象探测设备中增加了移动式综合气象观测设备一套(本部分的5.1.1.2e)、5.2.1.2g)和5.3.1.2d));c)
在干线机场应配备的探测设备中增加了对高原干线机场的额外配备要求(本部分的5.2.1.1);
在干线机场宜配备的探测设备中增加了高原干线机场配备激光雷达一部(本部分的5.2.1.2);
在支线机场应配备的探测设备中增加了对高原支线机场的额外配备要求(本部分的5.3.1.1);
f)在通用航空永久机场宜配备的气象设备中增加了静止卫星云图资料引接设备一套(本部分的6.1.2c));
在通用航空临时机场宜配备的气象设备中增加了自动气象站一套(本部分的6.2.2a))。g)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提出并解释。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建华、楚建杰、吴娟、武翠萍、许卓毅。1范围
民用航空气象
第4部分:设备配备
MH/T4016.4—2008
MH/T4016的本部分规定了民用机场应配备的气象设备种类与数量的最低限额,本部分适用于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统称民用机场)的气象设备配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MH/T401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MH/T4016.1--2007民用航空气象第1部分:观测和报告MH/T4016.2--2007民用航空气象第2部分:预报MH/T4016.3一2007民用航空气象第3部分:服务3术语和定义
MH/T4016.1~4016.3—2007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MH/T4016的本部分。3.1
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处理系统aerodrome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dataprocessingsystemAMODPS
具有机场地面观测资料存储、关气报告发布、月总薄和年总薄制作等功能的系统。3.2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tautomaticweatherobservingsystemAWOS
包括测量跑道视程、常规气象要素、云和天气现象等传感器以及相应的监控和远程显示的集成自动化系统。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自动气象站
能自动观测和传递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或露点)、风向、风速和雨量等常规气象要素信息的观测装置。
基本气象资料接收处理系统
basic meteorological data incept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BMDIPS
对基本气象资料接收、处理及输出的系统。3.5
气象数据库系统meteorologicaldatabasesystemMDS
MH/T4016.4-2008
具有飞行气象情报及气象资料的交换、备供、存储等功能的系统。3.6
meteorological broadcast system气象传真广播系统
通过地面网络、卫星网络或其他通信手段对飞行气象情报及航空气象资料进行传真广播的系统。3.7
receivingstationofmeteorological broadcast气象传真广播接收系统
对气象传真广播系统广播的飞行气象情报和航空气象资料进行接收的系统。3.8
机场预报制作系统
terminalforecastgeneratingsystemTFGS
通过人机交互,生成规定格式的机场预报产品的计算机系统。3.9
区域和航路预报产品制作系统
EareaandrouteforecastgeneratingsystemARFGS
通过人机交互,生成规定格式的航空区域和航路天气预报产品的计算机系统。3.10
航空气象网络服务系统
aviationmeteorologicalservicesystemAMSS
为用户提供航空气象产品的专用计算机网络系统。3.11
低能见度日数
number of days of lowvisibilityNDLV
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m的日数。
雷暴日数
number of days of thunderstormNDT
出现雷暴的日数。
高原机场high-altitudeairfields海拔高度大于1500m的机场。
4机场分类
4.1民用机场分为:
一运输机场;
通用航空机场。
2运输机场分为:
枢纽机场;
干线机场;
支线机场。
4.3通用航空机场分为:
通用航空永久机场;
通用航空临时机场。
5运输机场气象设备配备
5.1枢纽机场气象设备配备
5.1.1气象探测设备
5.1.1.1枢纽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探测设备:常规观测设备一套,包括:
电传式风向风速仪一套;
干湿球温度表两套(包括湿度查算工具);雨量计一套;
有降雪的枢纽机场,配备固定雪深尺一个;气压仪两台;
每条跑道配备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一套,包括:跑道视程仪三套;
风向风速仪三套;
云高仪两套;
温、压、湿和降水传感器两套;天气现象传感器一套;
跑道道面状况传感器两套;
多普勒天气雷达一部。
枢纽机场宜配备下列气象探测设备:a)
风廓线雷达一套;
风切变探测系统一套;
激光雷达一部;
闪电定位仪一套;
移动式综合气象观测设备一套。气象资料收集处理设备
枢纽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资料收集处理设备:a)
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处理系统一套;基本气象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一套;静止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一套;极轨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一套;MH/T4016.4--2008
伦敦或华盛顿世界区域预报产品接收系统一套;设民航气象中心的枢纽机场,配备伦敦、华盛顿世界区域预报产品接收系统各一套:f)
资料存储设施一套。
5.1.3气象产品制作设备
枢纽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产品制作设备:a)机场预报制作系统一套;
承担制作区域和航路预报任务的枢纽机场,配备区域和航路预报产品制作系统一套。5.1.4飞行气象情报交换与气象服务设备枢纽机场应配备下列飞行气象情报交换与气象服务设备:3www.bzxz.net
MH/T4016.4—-2008
气象数据库系统一套:
设民航气象中心的枢纽机场,配备气象传真广播系统一套;图文传真设备一套;
航空气象网络服务系统一套。
5.2干线机场气象设备配备
5.2.1气象探测设备
5.2.1.1干线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探测设备:常规观测设备一套,包括:
电传式风向风速仪一套;
一干湿球温度表两套(包括湿度查算工具);一雨量计套;
一有降雪的干线机场,配备固定雪深尺一个;气压仪两台;
b)自动化观测设备:
1)配有I类精密进近着陆系统的跑道,应配备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一套,其中包括:跑道视程仪一至两套,跑道长度在2400m以上的配备两套;风向风速仪两套,高原干线机场配备三套:云高仪一套,高原干线机场配备两套;-温、压、湿和降水传感器一至两套,跑道长度在2400m以上的配备两套:天气现象传感器套
2)配有Ⅱ、ⅢA类精密进近着陆系统的跑道,应配备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一套,其中包括:跑道视程仪二至三套,跑道长度在2400m以上的配备三套;风向风速仪二至三套,高原干线机场配备三套;云高仪一至两套,高原干线机场配备两套;温、压、湿和降水传感器一至两套,跑道长度在2400m以上的配备两套;天气现象传感器一套;
长度在2400m以上的跑道,配备跑道道面状况传感器一套;3)未配有精密进近着陆系统的跑道,应配备下列自动化观测设备:自动气象站一套;高原干线机场配备自动气象站两套,并增设一套风向风速仪;年平均低能见度日数大于30的干线机场,配备能见度仪一套;年平均低能见度日数大于20的高原干线机场,配备能见度仪两套;4)高原干线机场还应配备下列设备:设在气象观测场内的自动气象站一套;移动式综合气象观测设备一套;c)天气雷达一部或引接机场附近天气雷达资料的设备一套;高原干线机场配备多普勒天气雷达一部;
d)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机场配备多普勒天气雷达一部,替代c)项要求配备的设备: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50,且平均日起降为100~300架次;一平均日起降大于300架次;
e):跑道及进近和爬升区域风场复杂的高原干线机场,配备风廓线雷达等风场探测设备。高原干线机场按照5.2.1.1a)配备的气压仪和按照5.2.1.1b)配备的气压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应与该机场的海拔高度相适应。
2干线机场宜配备下列气象探测设备:5.2.1.2
MH/T4016.4—2008
平均日起降为200~300架次的干线机场,配备多普勒天气雷达一部,替代5.2.1.1c)要求配a)
备的设备;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50,且平均日起降大于300架次的干线机场,配备风切变探测系统一套;b)
平均日起降大于300架次的干线机场,配备风廓线雷达一套;d)
平均日起降大于300架次的干线机场,配备激光雷达一部;激光测云仪一台;
闪电定位仪一套;
移动式综合气象观测设备一套;高原干线机场配备激光雷达一部。5.2.2气象资料收集处理设备
5.2.2.1干线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资料收集处理设备:a)
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处理系统一套;基本气象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一套;静止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一套;设民航气象中心、民航地区气象中心的干线机场和距离静止气象卫星星下点40个经纬距以上d)
的干线机场,配备极轨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一套;e)
设民航气象中心的干线机场,配备伦敦、华盛顿世界区域预报产品接收系统各一套;f)
资料存储设施一套。
5.2.2.2不设民航地区气象中心,但有发布区域和航路预报任务的干线机场,宜配备极轨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一套。
气象产品制作设备
干线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产品制作设备:a)机场预报制作系统一套;
b)有制作区域和航路预报任务的干线机场,配备区域和航路预报产品制作系统一套。5.2.4飞行气象情报交换与气象服务设备干线机场应配备下列飞行气象情报交换与气象服务设备:设民航地区气象中心的干线机场,配备气象数据库系统一套;a)
不设民航地区气象中心的干线机场,配备气象传真广播接收系统一套;b)
图文传真设备一套;
航空气象网络服务系统一套。
5.3支线机场气象设备配备
5.3.1气象探测设备
5.3.1.1支线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探测设备:常规观测设备一套,包括:
电传式风向风速仪一套;
干湿球温度表两套包括湿度查算工具);雨量计一套;
有降雪的支线机场,配备固定雪深尺一个;一气压仪两台;
b)自动化观测设备:
1)每条跑道配备下列设备:
自动气象站一套,高原支线机场配备自动气象站两套;年平均低能见度日数大于40的支线机场,配备能见度仪一套;年平均低能见度日数5
MH/T4016.4—2008
大于20的高原支线机场,配备能见度仪两套;2)高原支线机场还应配备下列设备:一在气象观测场内建设的自动气象站一套;移动式综合气象观测设备一套;c)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50的支线机场,配备天气雷达一部或引接机场附近天气雷达资料的设备一套;年雷暴日数大于20的高原支线机场,配备天气雷达一部或引接机场附近天气雷达资料的设备一套;
d)跑道及进近和爬升区域风场复杂的高原支线机场,配备风廊线雷达等风场探测设备。高原支线机场按照5.3.1.1a)配备的气压仪和按照5.3.1.1b)配备的气压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应与该机场的海拔高度相适应。
5.3.1.2支线机场宜配备下列气象探测设备:激光测云仪台;
配有I类精密进近着陆系统的跑道,配备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一套替代5.3.1.1b)要求配备的b)
设备,包括:
跑道视程仪一套;
风向风速仪两套;
云高仪一套;
温、压、湿、降水自动观测站一套;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0~50的支线机场,配备天气雷达-部或引接机场附近天气雷达回波资料c)
的设备一套;
d)移动式综合气象观测设备一套。5.3.2气象资料收集处理设备
5.3.2.1支线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资料收集处理设备:a)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处理系统一套;基本气象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一套;b)
静止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或卫星云图资料引接设备一套;c)
d)资料存储设施套。
5.3.2.2距离静止气象卫星星下点40个经纬距以上的支线机场,或有发布区域和航路预报任务的机场,宜配备极轨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一套。3气象产品制作设备
支线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产品制作设备:a)有制作机场预报任务的支线机场,配备机场预报制作系统一套;b)有制作区域和航路预报任务的支线机场,配备区域和航路预报产品制作系统一套。5.3.4飞行气象情报交换与气象服务设备5.3.4.1支线机场应配备下列飞行气象情报交换与气象服务设备:a)具有飞行气象情报交换和航空气象服务基本功能的系统一套;b)图文传真设备一套。
5.3.4.2支线机场宜配备气象传真广播接收系统一套,以替代5.3.4.1a)要求配备的设备。6通用航空机场气象设备配备
6.1通用航空永久机场气象设备配备6.1.1通用航空永久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设备:a)常规观测设备一套,包括:
电传式风向风速仪一套;
干湿球温度表两套(包括湿度查算工具);雨量计一套;
有降雪的机场,配备固定雪深尺一个;有夜间飞行的机场,配备云幕灯一台;一气压仪两台;
图文传真设备一套;
MH/T4016.4---2008
有制作机场预报任务的机场,配备具有基本气象资料收集处理、天气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引接、资料存储、飞行气象情报交换和航空气象服务等基本功能的系统。通用航空永久机场宜配备下列气象设备:自动气象站一套;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50的机场,配备天气雷达一部;静止卫星云图资料引接设备一套。6.2通用航空临时机场气象设备配备6.2.1
通用航空临时机场应配备下列气象设备:常规观测设备一套,包括:
电传式风向风速仪一套;
干湿球温度表两套(包括湿度查算工具);雨量计套;
有降雪的机场,配备固定雪深尺一个;有夜间飞行的机场,配备云幕灯一台;气压仪两台;
图文传真设备一套。
通用航空临时机场宜配备下列气象设备:自动气象站一套;
有航空固定电信网(AFTN)线路的机场,配备气象收发报终端一台;引接机场附近天气雷达资料的设备一套;静止卫星云图资料引接设备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
行业标准
民用航空气象
第4部分:设备配备
MH/T4016.4—2008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6号邮政编码:100081电话:010-62103186传真:010-62183872http://www.kjpbooks.com.cn
科学普及出版社发行部发行
北京长宁印剧有限公司印刷
1/16印张:1字数:20千字
开本:880毫米×1230毫米
2008年3月第1版
印数:1—500册
2008年3月第1次印
定价:20.00元
统—书号:175046·1033/196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