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0882-2007 果葡糖浆
GB/T 20882-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882-2007

中文名称:果葡糖浆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4-25

实施日期:2007-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749485

相关标签: 糖浆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糖、糖制品、淀粉>>67.180.20淀粉及衍生制品

中标分类号:食品>>制糖与糖制品>>X31制糖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QB/T 1216-200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大16开 页数:19, 字数:30

标准价格:20.0 元

计划单号:20050807-T-607

出版日期:2007-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7-02-02

起草人:郭新光、王乃强、牛继超、蔡其海、梁智、徐正康、朱力洪

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鲁洲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大成-嘉吉高果糖(上海)有限公司、广州

归口单位: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发酵分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发酵分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果葡糖浆的产品分类、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果葡糖浆。 GB/T 20882-2007 果葡糖浆 GB/T20882-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7.1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882-2007
果葡糖浆
Highfructosesyrup
2007-02-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伤
2007-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品分类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果葡糖浆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对照表bttn:/
GB/T20882—2007
GB/T20882—2007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国际饮料技术学会(ISBT)标准,在QB/T1216—--2004《果葡糖浆》基础上,首次制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QB/T1216—2004自行废止。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发酵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鲁洲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大成-嘉吉高果糖(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怡糖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新光、王乃强、牛继超、蔡其海、梁智、徐正康、朱力洪。htt
1范围
果葡糖浆
GB/T20882—2007
本标准规定了果葡糖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果葡糖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ISO780:1997)GB/T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5009.11食品中总碑及无机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
GB/T5009.34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GB/T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gISO3696:1987)GB15203淀粉糖卫生标准
GB/T20885-2007葡萄糖浆
3产品分类
按果糖含量分为:
42型(F42)—-果糖含量不低于42%(占干物质)的果葡糖浆。55型(F55)
4要求
4.1感官要求
果糖含量不低于55%(占干物质)的果葡糖浆。糖浆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的黏稠液体。甜味柔和,具有果葡糖浆特有的香气,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
4.2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果葡糖浆理化要求
干物质\(固形物)/(%)
果糖(占干物质)/(%)wwW.bzxz.Net
葡萄糖果糖(占干物质)/(%)
bt
GB/T20882—2007
色度/RBU
不溶性颗粒物/(mg/kg)
硫酸灰分/(%)
透射比/(%)
表1(续)
a.干物质实测值与标示值不应超过±0.5%(质证分数)卫生要求
应符合GB15203的规定。
5试验方法
本方法中所用的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应符合GB/T6682—1992中三级以上(含三级)水的规格。所用试剂,在未注明其他规格时,均指分析纯(AR)。5.1感官检验
取样品约30mL于无色、洁净干燥的样品杯(或50mL小烧杯)中。置于明亮处,用肉眼观察其色泽和透明度。检查其有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并用玻璃棒取适量样品放人口中,品尝其滋味(品尝第二个样品前,应用清水漱口)。做好记录。5.2干物质(固形物)
按GB/T20885—2007中6.2测定,测出折光率后查附录A得出干物质含量。5.3果糖、葡萄糖含量(HPLC法)5.3.1原理
同一时刻进人色谱柱的各组分,由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溶解、吸附、渗透或离子交换等作用的不同,随流动相在色谱柱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由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不同,经过一定长度的色谱柱后,被此分离开来。按顺序流出色谱柱,进入信号检测器,在记录仪上或数据处理装置上显示出各组分的谱峰数值。根据保留时间对照定性,依据峰面积用外标法定量。5.3.2仪器
5.3.2.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示差折光检测器和柱恒温系统)。5.3.2.2
流动相真空抽滤脱气装置及0.2m.0.45μm微孔膜。色谱柱: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填料粒径:5um;柱尺寸:$7.8mm×300mm)或氨基键合柱(填5.3.2.3
料粒径:5μm;柱尺寸:4.6mm×250mm)或同等分析效果的色谱柱。分析天平:精度0.1mg。
微量进样器:50uL。
5.3.3试剂
5.3.3.1水:二次蒸馏水或超纯水。乙腈:色谱纯(氨基柱用)。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的标准品,纯度应为95%以上,用每种糖的标准品在0.5mg/mL~10mg/mL范围内配制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液系列。5.3.4分析步骤
5.3.4.1样液的制备
称取样品0.5g(以干物质计,应使各种糖组分含量在标准液系列范围内,否则可适当增加或减少取2
ht
GB/T20882—2007
样量),称准至0.0001g。加水溶解,移人50mL容量瓶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用0.2μm或0.45um水相微孔膜过滤,滤液备用。
5.3.4.2色谱条件
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流动相为纯水。在测定的前一天接通示差折光检测器电源,预热稳定。装上谱柱,调柱温至85℃,以0.1mL/min的流速通人流动相平衡过夜。正式进样分析前,将所用流动相输入参比池20min以上。恢复正常流路使流动相经过样品池,调节流速至0.5mL/min。走基线,待基线稳定后即可进样,进样量为10μL~20μL。氮基键合柱:流动相为乙睛:水=75:25。在测定的前一天接通示差折光检测器电源,预热稳定,安上色谱柱,调柱温至75℃,以0.1mL/min的流速通人流动相平衡过夜。正式进样分析前,将所用流动相输人参比池20min以上。恢复正常流路使流动相经过样品池,调节流速至1.0mL/min。走基线,待基线走稳后即可进样,进样量为10μl~20uL。5.3.4.3绘制标准曲线
用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的标准液系列分别进样后,以标样浓度对峰面积作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应为0.9990以上。
5.3.4.4样品的测定
将制备好的样液进样。根据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定性样品中各种糖组分的色谱峰。由样品的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各种糖组分的百分含量。5.3.4.5结果计算
样品中各种糖的含量按式(1)计算,数值以%表示。A,m,V
式中:
X,一样品中某种糖分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占于物质),%:A样品中菜种糖分的蜂面积:
标准样品中某种糖分标准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一样品的稀释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
标准样品中某种糖分标准品的峰面积;m
-样品的质量(以干物质计)的数值,单位为克(g);标准样品稀释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计算结果保留至整数。
5.3.4.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5.4pH
5.4.1原理
(1)
将玻璃电极(指示电极与甘汞电极(参比电极共同插人待测溶液中,构成一电池。该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的pH有关,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进而求得溶液的pH。5.4.2仪器
5.4.2.1PH计:精度为士0.01,附电磁搅拌器。5.4.2.2烧杯:250ml.。
5.4.2.3天平:精度0.1g。
5.4.3分析步骤
5.4.3.1样品的制备
称取样品100g置于干净的250ml烧杯中,并放人搅拌子,备用。含品伙伴网
GB/T20882—2007
5.4.3.2仪器校正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在25℃调试和校正仪器。5.4.3.3测量
用水冲洗电极头部,并用滤纸轻轻吸干,然后将电极插入待测样品中,开启电磁搅拌器。调节温度补偿,测定样液pH,稳定1min后,读数,即为样品的pH。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5.5色度
5.5.1原理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颜色越深,吸光度越大。5.5.2仪器
5.5.2.1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420nm~720nm;5.5.2.2比色Ⅲl:4cm×1cm或1cm×1cm5.5.2.3天平:精度0.1g。
5.5.3分析步骤
将干物质含量为50%(质量分数)的样品装人比色血中,用水作空白调节零点。分别在420nm和720nm下测其吸光度。
5.5.4结果计算
样品的色度,按式(2)计算。
式中:
X-样品的色度,单位为RBU
(A20-2×Am)×1 000
L×0.61478
A420——试样在420nm下的吸光度;Az20—试样在720nm下的吸光度;L一比色血厚度的数值,单位为厘米(cm):0.61478-
每毫升糖浆[于物质为50%(质量分数)]中糖的克数,单位为克(g)。5.6不溶性颗粒物
5.6.1仪器
5.6.1.1真空抽滤装置一套。
5.6.1.2中速滤纸:直径5.5cm。5.6.1.3:100mL。
5.6.1.4真空干燥箱。
5.6.1.5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5.6.2分析步骤
·(2)
安装好真空抽滤装置,将滤纸放在装置的漏斗上。打开真空泵,用200mL热水(约80℃)冲洗滤纸。然后将滤纸放在中,于100℃真空干燥1h。移出,加盖,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称取样品500g于2L的容器中,加入热水11(约80℃),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将称过重的滤纸放在装置的溺斗上,把溶解后的样液级缓倒人,真空抽滤。并用200ml热水(约80℃)洗涤沉淀。将滤纸放人埚中,于100℃真空干燥1h,取出加盖,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5.6.3结果计算
样品的不溶性颗粒物含量按式(3)计算。含品伙伴网t
式中:
(mz-m)X106
一样品的不溶性颗粒物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X
干燥后滤纸加残渣加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干燥后滤纸加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称取样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5.7硫酸灰分
按GB/T20885--2007中6.8测定。5.8透射比
5.8.1原理
GB/T20882-—2007
(3)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液层的厚度成正比。溶液的吸光度愈小,则透光率愈大,溶液愈清澈透明。5.8.2仪器
5.8.2.1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420nm720nm。5.8.2.2天平:精度0.1g。
5.8.3分析步骤
5.8.3.1样液准备
取适量样品,用水稀释至含干物质30%(质量分数),备用。5.8.3.2测定
将样品装人1cm比色血中,用水作空白调节零点。在720nm下测其透光率,即为样品的透光率。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5.9二氧化硫
按GB/T5009.34测定。
按GB/T5009.11测定。
按GB/T5009.12测定。
5.12菌落总数
按GB/T4789.2测定。
5.13大肠菌群
按GB/T4789.3测定。
5.14致病菌(沙门氏菌)
按GB/T4789.4测定。
6检验规则
6.1组批
同原料、同配方、同工艺生产的产品,以一次投料为一批,最大批量不得超过班产量。每批产品应经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出厂,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6.2抽样
6.2.1按表2规定抽取样本。
ht
GB/T20882—2007
批量范围/桶
50~100
6.2.2槽车装产品每车必检。
表2果葡糖浆样品抽样表
抽取样本数/桶
6.2.3桶装和槽车装产品应液面10cm以下处抽取样品,取样器应符合食品卫生标准。6.2.4槽车装产品每份取样量应不少于2kg:桶装产品每份取样量应不少于1kg;瓶装产品取样总量应不少于2kg。
6.2.5抽取的样品混后分作两份,签封。粘贴标签,在标签上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及地址、批号、取样日期及地点、取样人姓名。一份送化验室进行检验,另一份封存,保留半个月备查。作微生物检验时,取样器和玻璃瓶应事先灭菌(样品不得接触瓶口)。6.3出厂检验
6.3.1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厂的质检部门负责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标准要求,并签署质量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
6.3.2出厂检验的项目:感官要求、干物质、果糖、果糖十葡萄糖、pH、透射比、不溶性颗粒物、菌落总数。6.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一般情况下,型式检验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a)原辅材料有较大变化时;
b)更改关键工艺或设备:
c)新试制的产品或正常生产的产品停产3个月后,重新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按有关规定需要抽检时。6.5判定规则
6.5.1检验结果如有1项~2项指标不合格时,应重新自同批产品中抽取两倍量样品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1.1包装箱的标签上要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净含量、产品类型、注册商标、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执行标准号。
7.1.2包装储运图示按GB/T191的规定执行。7.2包装
7.2.1包装容器应整洁、卫生、无破损,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7.3运输和贮存
7.3.1运输过程中应有防尘、防蝇、防止曝晒、雨淋等措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质及其污染物混装、混运。装卸时应符合包装储运图示要求。7.3.2成品应贴于阴凉、干燥、通风、清洁的库房中,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库。本品宜在28℃~32℃贮存。7.3.3产品在贮存中若有晶体析出不影响本品质量。6
bht
固形物/
【%(质基分数)]
折光率
(规范性附录)
果葡糖浆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对照表表A.1
固形物/
[%(质量分数)
1,38200
bt
F42产品
折光率
固形物/
GB/T 20882—2007
折光率
【%(质量分数)]】
GB/T20882—2007
固形物/
【%(质量分数)]
折光率
表A.1(续)
固形物/
【%(质量分数)】
btt
折光率
固形物/
【%(质量分数)]
odmate.net
折光率
1.411661.40689
固形物/
【%(质量分数)]
折光率
表A.1(续)
固形物/
【%(质量分数)
bt
折光率
1.427131.42213
固形物/
GB/T20882—2007
折光率
[%(质量分数)]
1.437551.4323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