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28.16-2007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6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耐化学液体(包括水)
GB/T 328.16-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28.16-2007

中文名称: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6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耐化学液体(包括水)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4-25

实施日期:2007-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38990

相关标签: 建筑 防水 卷材 试验 方法 液体 包括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的防护>>91.120.30防水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7屋面、铺面防水与防潮材料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等同EN 1847-200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1, 字数:16千字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7453-T-609

出版日期:2007-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7-03-26

起草人:朱志远、檀春丽、杨斌、洪晓苗、吴卫平、陈建华、何少岚、陈文洁

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建材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5)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高分子屋面防水卷材不受浸入化学液体(包括水)影响的试验方法及测定如此处理后性能变化的方法。 GB/T 328.16-2007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6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耐化学液体(包括水) GB/T328.16-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1.1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8.16-2007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6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耐化学液体(包括水)
Test methods for building sheets for waterproofing-Part 16:Plastic and rubber sheets for waterproofingexposure to liquid chemicals including water2007-03-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10-01实施
GB/T328《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分为如下27个部分:第1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抽样规则;第2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外观;
第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外观;第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第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第6部分:沥青防水卷材长度、宽度和平直度;第7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长度、宽度、平直度和平整度;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第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拉伸性能;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第12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第1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性;第1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低温弯折性;第16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耐化学液体(包括水);第17部分:沥青防水卷材:矿物料粘附性;第1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撕裂性能(钉杆法);第1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撕裂性能;第20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接缝剥离性能;第21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接缝剥离性能;第22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接缝剪切性能;第2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接缝剪切性能;第24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抗冲击性能:第25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抗静态荷载;第26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可溶物含量(浸涂材料含量);第27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吸水性。本部分为GB/T328的第16部分。
GB/T328.16—2007
本部分等同采用EN1847:2001《柔性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塑料和橡胶卷材耐化学液体(包括水)方法》(英文版)。
本部分章条编号与EN1847:2001章条编号一致。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与EN1847:2001的主要差异是:a)“本欧洲标准”改为“本部分”;b)“EN495-5”“EN1107-2”“EN1849-2”、“EN13416”、“ISO175”改为\GB/T328.16”“GB/T328.13\\GB/T328.3\\GB/T328.1”\GB/T11547\删除EN1847:2001的前言及参考资料,重新编写本部分的前言;c)
“塑料和橡胶屋面防水卷材”改为“高分子防水卷材”。I
GB/T328.16—2007
本部分与其他部分组成的标准GB/T328.1~328.27—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代替GB/T328--1989《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建筑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中铁六局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哈高科绥校二塑有限公司、湖州红星建筑防水有限公司、山东力华防水建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志远、杨斌、檀春丽、洪晓苗、陈建华、陈文洁、何少岚、吴卫平。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6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耐化学液体(包括水)
GB/T328.16—2007
GB/T328的本部分规定了高分子屋面防水卷材试件不受浸人化学液体(包括水)影响的试验方法,及测定如此处理后性能变化的方法。试验仅考虑整个表面浸入液体的情况。本方法适用于测定以下规定的性能变化:浸人取出后立即或浸人取出于燥后质量变化:a)
浸入取出后立即或浸入取出干燥后尺寸变化;b)
浸入取出后立即或浸入取出干燥后外观变化;c
浸人取出后立即或浸入取出干燥后物理性能变化。d)
当需要时浸人取出后立即试验,以确定材料保持液体状态时的影响。当需要时浸人取出干燥后试验,以确定材料液体挥发去除后的影响。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32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28.1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抽样规则GB/T328.5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GB/T328.13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GB/T328.15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低温弯折性GB/T11547塑料耐液体化学药品(包括水)性能测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328的本部分没有规定术语和定义。4原理
试件在规定温度、规定时间下完全浸入规定数量的试验液体中。浸人前后测定性能,需要时干燥后测定性能,后一种情况的测定,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同一试件进行。5仪器设备
5.1容器合适尺寸的广口瓶及配套的盖子(有气体挥发或挥发性液体的情况时密封用,需要时使用合适的冷凝器)。
5.2密闭空间试验温度通过温度调节控制。5.3温度计合适的量程和精度。
GB/T328.16—2007
5.4称量瓶
5.5天平精度0.001g,能称量试件大于等于1g。5.6厚度计有平台,精度0.01mm。5.7测径规能够测量精确到0.1mm。5.8鼓风烘箱温度校准程序见附录A.1描述,空气流动的具体要求参见附录A.2,对于干燥用途,烘箱控制在(50士2)℃。
6抽样
抽样按GB/T328.1进行。
7试件制备
根据处理后进行的试验(质量、尺寸、物理性能)及高分子防水卷材的种类不同,试件形状和尺寸不同。
处理前后测定性能试件的数量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当没有其他明示要求时,至少试验3个试件。试件试验前应在(23土2)℃、相对湿度(50士5)%的条件下放置至少24h。8步骤
8.1试验溶液
假如需要得到卷材与特定溶液接触特性的信息,通常应采用该溶液。试验应采用规定的化学物质进行,使用它们的单种或混合物,试验应尽可能是对防水卷材有代表性影响的溶液。
通常用于评价暴露于水溶液的材料性能的试件浸在表1规定的水溶液中。表1标准水溶液
试验溶液
10%氧化钠溶液(NaCI)(盐水)石灰悬浮液,Ca(OH)2
5%~6%亚硫酸,HSO3
GB/T11547规定
沉淀饱和溶液
若需要暴露于其他溶液,应列出实验室用的化学药品,见GB/T11547。8.2温度
优先采用的浸人温度为(23士2)℃和(50士2)℃测定性能变化的温度为(23士2)℃。若浸人温度不同,试件从环境温度放人刚配置的试验溶液中,要在室温放置15min到30min。
8.3暴露周期
任何可行的暴露周期,应采用可评价的有代表性的现象。优先的对照试验暴露周期是:
a)短试验周期:24h;
b)标准试验周期:1w(通常在23℃);c)长试验周期:16w。
8.4浸泡程序
8.4.1试验溶液的数量
试验溶液的数量至少是以试件整个表面积计每平方厘米8mL,以防止溶液在试验期间被试件吸收后浓缩。
8.4.2试件放置
放置每组试件在容器中,并完全浸人试验液体中(必要时用重物)。当几个相同成分的材料要试验时,允许在同一容器中放置这些试件。GB/T328.16—2007
通常,不注明试件表面与其他试件表面、容器壁、需要时重物的接触比例。在试验中,至少每天一次揽动液体,例如旋转容器。
若试验超过7d,用相同数量的原液体每7d更换液体一次,若液体不稳定,经常更换液体。若光线对试验液体的性能可能有影响,则需要在黑暗条件或规定的亮度条件下操作。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例如有氧化风险时)规定在试件上面的液体高度。8.4.3清洗及擦拭
在浸水周期结束时,从试件的温度到环境温度,必要时转移试件到新鲜数量的室温试验液体中,该过程15min到30min。
从试验液体中取出试件,选择合适性质的,对试验材料没有影响的液体漂洗。用滤纸或棉绒布擦干试件。
注:原文编号错误为\8.4.2”。8.5质量变化的测定
8.5.1试件
试件的尺寸和形状按GB/T328.5规定测定单位面积质量。按GB/T328.5规定数量制备测定单位面积质量的试件。若在暴露过程中要提高温度,制备额外的试件用于测定温度的任何影响,测定其他影响也需要额外数量的试件。
8.5.2初始值
按GB/T328.5测定每个试件的初始质量M,在试件质量大于或等于1g时,精确到0.001g。8.5.3暴露
按8.4的浸泡程序,浸试验试件在选定温度和周期的试验液体中。8.5.4质量测量
8.5.4.1浸泡后立即测量(湿)
冲洗和擦干试件后,放人称量瓶,塞上塞子,测定试件质量M2,精确到0.001g。若试验液体在环境温度下易挥发,则试件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不超过30s,若试验称重后还要继续试验(时间影响试验),立即将试件重放回试验液体,将容器放回所要求的环境。8.5.4.2浸泡干燥后测量(干燥)从称量瓶中取出试件,放人鼓风烘箱中干燥,在规定的温度和规定的时间[通常(24士1)h、(50土2)℃7下恒重。让试件冷却和恢复到第7章的条件,测定每个试件质量M3,精确到0.001g。8.6测定尺寸变化
8.6.1试件
测定尺寸变化的试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GB/T328.13。按GB/T328.13制备规定的数量、尺寸的试件。若在暴露过程中要提高温度,制备额外的试件用于了解温度的任何影响,了解其他影响也需要额外数量的试件。
8.6.2初始值
8.6.2.1圆形试件
标记和测量相互垂直的直径,用测径规,精确到0.1mm,记录平均值L1。测量试件四个不同点的厚度,用厚度计,精确到0.01mm,记录平均值E1。这些点应距试件边缘至少10mm。3
GB/T328.162007
8.6.2.2正方形试件
标记和测量试件四边的长度,用测径规,精确到0.1mm,记录平均值L1。测量试件四个不同点的厚度,用厚度计,精确到0.01mm,记录平均值Et。这些点应距试件边缘至少10mm。8.6.3暴露
按8.4的浸泡程序,浸试验试件在选定温度和周期的试验液体中。8.6.4尺寸测盘
8.6.4.1浸泡后立即测量(湿)
按8.6.2同样标记测量每个试件,同样的记录平均值L,和E2。8.6.4.2在漫泡干燥后测量(干燥)在鼓风烘箱中干燥试件,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通常(24士1)h、(50士2)℃]恒重。让试件冷却和恢复到第7章的条件,然后按8.6.2同样测量每个试件,同样的记录平均值L和E3。8.7外观变化测定
8.7.1试件
检验外观变化可与本部分要求的其他试验一起进行,或分别进行。同时,制备另外的试件作为对比。
8.7.2暴露
按8.4的浸泡程序,浸试验试件在选定温度和周期的试验液体中。8.7.3步骤
若外观变化测定是本部分要求的试验的一种补充,按此程序规定进行试验。检验每个试件,必要时用放大镜的方法,与未处理的试件进行比较,按表2使用的符号等级,记录外观的任何变化。
a)颜色(变化性质和变化是否一致);b)不透明性;
c)光泽或失去光泽。
若存在下面的影响也记录:
d)裂纹或裂缝的产生;
气泡、凹陷和其他类似影响的产生e
材料能容易地被擦除;
外观发粘;
分层、翘曲或其他变形;
部分分解。
表2符号等级
8.8物理性能变化的测定
下面要求的是用于屋面防水卷材的低温弯折性的可能变化。若测定其他物理性能,可参照此进行。4
外观变化程度
8.8.1试件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用于测定低温弯折性的试件形状和尺寸符合GB/T328.15规定。按照GB/T328.15规定数量制备试件和测定临界低温弯折温度。根据规定的条件制备规定数量的试件和测定暴露后低温弯折性的变化。GB/T328.16—2007
若在暴露过程中要提高温度,制备额外的试件用于了解温度的任何影响,了解其他响也需要额外数量的试件。
8.8.2初始值
根据GB/T328.15测定开始时临界低温弯折温度V1。8.8.3暴露
按8.4的浸泡程序,浸相同尺寸的试验试件在选定温度和周期的试验液体中。8.8.4后续试验
8.8.4.1浸泡后立即测量(湿)
若试验液体在环境温度易挥发,则从液体中取出试件在(2~3)min内开始测定低温弯折性。8.8.4.2浸泡干燥后测盘(干燥)在鼓风烘箱中干燥试件,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若无任何规定时,在(24士1)h,(50土2)℃。在进行低温弯折性测定前,让试件冷却和恢复到第7章的条件。9结果表示
9.1质量变化
9.1.1质量变化
报告每个试件的质量,单位毫克:a)试件没泡前,Mi;
b)试件浸泡后质量,M2(潮湿);c)试件浸泡后,干燥和回复,M(干燥)计算数值:
M一M(潮湿)或M,一M(干燥)
报告这些值,采用合适的符号。9.1.2单位面积质变化
每个试件,计算单位面积质量的增加或减少,用毫克每平方厘米表示,用下面公式之一计算平均值:(M一M)/A(潮湿)和(M一M)/A(千燥)如9.1.1,M、Mz、M,有相同的单位。A是试件初始的整个面积,单位平方厘米。9.1.3质量变化百分率
每个试件用下面的公式之一计算质量增减的百分率:100X(M-M)/M(潮混)或100×(M-M)/M(千燥)如9.1.1,M、M2、M.有相同的单位。9.1.4平均值
无论什么方式,采用相同的方法计算试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或平均值)。9.2尺寸变化
除报告初始和最终尺寸之外,报告最终值与初始值间的百分率。计算每个试件、每个尺寸、每个不同步骤的百分率。这些百分率可能大于、等于、小于100%,100%的值表示液体对尺寸变化无影响。采用相同的方法计算试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或平均值)。若可能,面出试验期间的结果性能曲线。5
GB/T328.16--2007
9.3外观变化
按表2的符号等级表示结果。
分别报告试件仅仅浸泡后擦干(潮湿),以及这些试件烘箱干燥和恢复(干燥)的相关试验结果。9.4物理性能变化
9.4.1低温弯折性变化(任意循环)V,,在浸泡前或比对试件的临界低温弯折摄氏温度(初始值);V2,浸泡后临界低温弯折摄氏温度;V,,浸泡后干燥并恢复后临界低温弯折摄氏温度。低温弯折性的变化计算如下:
V,-V,(潮湿),单位℃或V.-V,(干燥),单位℃用5℃的增量表示变化。
9.4.2物理性能变化(百分率)
浸泡前初始状态值V.,没泡后的值V.(潮湿)和/或V:(于煤),物理性能按相关的标准检测。对可测量的性能(如可按比例变化测量),计算这些性能与初始值相比最终的百分率,用如下公式分别计算:
(Vs/V/)X100或(Vs/V,)×100
这些百分率大于、等于、小于100%,100%值表示液体对相关性能没有影响。9.4.3性能变化资料
若可能,给出试验过程中性能变化曲线。10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涉及的GB/T328的本部分及偏离;a)
确定试验产品的所有必要细节;b)
根据第6章的抽样信息;
d)根据第7章的制备试件细节;根据第9章的试验结果;
在试验方法中使用或碰到的异常;g))
试验日期。
11备注
在液体的影响下,材料可能几种现象同时发生。一方面,吸收液体,部分可溶解于液体的成分析出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化学反应,对材料性能有重大变化的结果可能产生。仅用于任何固定条件下,材料现有的化学特性测定,目的是比较不同材料。选择试验条件(液体性质、温度、周期),同样测定材料性能变化,根据试验后最终的性能评定。当然,不可能在试验结果和测量使用性能之间建立任何对应的直接关系。这个试验所做的仅仅是允许比较不同材料在规定条件下的特性,然后可以初步评价某些相关物质组成的特性。注:只有在试件有相同的形状、尺寸(甚至于相同厚度),以及尽可能相同的状态(内应力、表面等),采用本方法来强调比较不同材料才是有效的。
A.1温度校准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仪器的校准
GB/T328.16—2007
热电耦最小精度0.1℃,范围40℃~60℃,用于校核烘箱。校准每年进行次,50℃工作温度的三点在水平面,分别在试件的中心和上面、下面,每点都是上述随机选择的工作区域的水平面。测定这些点的温度在半小时中每10min一次。获得的这些点温度的偏差,每个都不能超过(50士2)℃的范围。A.2通风条件
烘箱中空气交换至少每小时(5士2)次。烘箱中空气的循环应稳定在(0.5~1.5)m/s,不必校准。GB/T328.1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6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耐化学液体(包括水)
GB/T328.16-200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6千字
2007年6月第一版
2007年6月第一次印刷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