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626.16-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626.16-2007
中文名称: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0Hz~150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4-30
实施日期:2007-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07008
相关标签:
电磁兼容
试验
测量
技术
传导
抗扰度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100电磁兼容性(EMC)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L06电磁兼容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EC 61000-4-16:2002 IDT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大16开 页数:20, 字数:27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20225-T-339
出版日期:2007-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7-04-30
起草人:肖雳、訾晓刚、郭琳、赵晓欣
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
归口单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提出单位:信息产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 17626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电子设备在0Hz~150kHz频率范围内,对于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的试验要求和方法,目的是建立电气、电子设备经受共模传导骚扰测试的通用和可重复性准则,适用于设备的电源端口、控制/信号端口和通信端口。 GB/T 17626.16-200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0Hz~150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6-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3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626.16—2007/IEC61000-4-16:2002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磁兼容
0Hz~150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Test for immunity to conducted,common mode disturbances in the frequencyrange0Hzto150kHz
(IEC61000-4-16:2002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Part 4-16: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Testforimmunitytoconducted,commonmode disturbance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 Hz to 15o kHz,IDT)2007-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9-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试验等级
5.1电源频率的试验等级
5.215Hz~150kHz频率范围内的试验等级6试验设备
试验发生器
试验发生器特性的验证
耦合/去耦网络·
试验布置
接地连接
试验发生器
去耦合/隔离设备·
8试验程序
8.1试验室参考条件
8.2试验
9试验结果评估
10试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骚扰源和耦合机理附录B(资料性附录)
试验等级的选择
GB/T17626.16-—2007/IEC61000-4-16:2002次
GB/T17626《电磁兼容
GB/T17626.1—2006
GB/T17626.2-—2006
GB/T17626.32006
GB/T17626.4—1998
GB/T17626.5—1999
GB/T17626.61998
GB/T17626.7—1998
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17626.82006
GB/T17626.91998
GB/T17626.10—1998
GB/T17626.11—1999
GB/T17626.12—1998
GB/T17626.13—2006
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4—2005
GB/T17626.16—2007
GB/T17626.17—2005
GB/T17626.27—2006
GB/T17626.28—2006
GB/T17626.29—2006
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6-—2007/IEC61000-4-16:2002前言
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本部分为GB/T17626的第16部分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供电系统及相连设备的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
0Hz~150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三相电压不平衡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频率变化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61000-4-16:2002《电磁兼容(EMC)第4-1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
0~150kHz传导共模骚扰抗扰度试验》。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肖雳、皆晓刚、郭琳、赵晓欣。本部分委托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负责解释Ⅲ
1范围
GB/T17626.16-—2007/IEC61000-4-16:200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0Hz~150k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GB/T17626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电子设备在0Hz150kHz频率范围内,对于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的试验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的目的是建立电气、电子设备经受共模传导骚扰测试的通用和可重复性准则。本部分适用于设备的电源端口、控制/信号端口和通信端口。本部分规定了:
试验电压和电流波形;
试验等级的范围;
一试验设备;
一试验布置;
一试验程序
对一些类型的端口,例如:与高度平衡线相连的端口,需要产品规范给出额外的试验规定本部分的规定在验证电子、电气设备对诸如来自电力线电流和接地系统中的回路泄漏电流等传导共模骚扰的抗扰性能。
本部分不包括来自于400Hz电力系统所产生的骚扰。由于这些骚扰源造成的实际干扰相对比较少(工业环境除外),因此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当根据情况在产品/产品类标准中判断采用。(见本部分第4章)试验不适用于连接长度小于20m的短线缆端口。本部分的试验适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或系统。如果EUT(受试设备)的额定功率大于本部分6要求的试验发生器的容量,也同样适用于模块或子系统交流电源端口的谐波和谐间波,以及电源信号的差模抗扰度试验不包括在本部分中,包括在GB/T17626.13中
对于有意电磁发射产生的骚扰抗扰度试验也不包括在本部分中,包括在GB/T17626.6中。些ITU建议,如:K17、K20和K21,已经规定了类似的试验,但是它们适用于在交流电源和电气化铁路频率范围下的通信端口和电力线感应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当在制定产品标准时,考虑应用以上ITU建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762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4365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43652003,idtIEC60050(161):1990)IEC60068-1:1998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和指南3术语和定义
GB/T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1
GB/T 17626. 16—2007/IEC 610D0-4-16:20023.1
受试设备。
辅助设备auxiliary equipment(AE)在试验时,为设置EUT的所有功能和评估正确性能(运行)的设备:3. 3
端口port
指定设备与外部电磁环境的特定界面。3.4
糊台coupling
电路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蟹双一个电路转移到另一个。3.5
耦合网络coupling netork
将能量从一个电略转移到另外一个电路的电路。3.6
去耦合网络decoupling netwotk为了防止施加到竹上的试验电压对其他非测试的装置设备系统产生慰响的电子电路。3.7
(对骤扰的)抗扰度immunitylodistarbance)装置、设备或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见GB/T4365)。4概述
在0Hz~150H濒率范国内的共模传导疆扰会影响安藏在商业环境、工业环境和电站的设备和系统的可靠运行。
只有本部分提到的那些可能受到干扰的EUT端口才执行本部分规定的试验要求。图1为设备端口和配置示例。
骚扰的产生有以下典塑摘况
一电力分配系统的基、信号谐波和互调谐波,一电力电子设备(例如+电力整流器),它可以通过寄生电容或滤波器将疆扰引人到接地导体和接地系统中或者过感应在信号和控制线中产生骚扰。在电源频率和其谐波频率,骚扮通常是电电力分配系统的故或在大地和接地系统中的漏电流产生的。
在电源谐波频率以上的频率范圈产生的骚扰通带是由工和电站的电力电了设备产尘的。这些骚扰可以通过与电源、信号,控制和通信电缆的合而传递到E记T的相应端口。因为以上的耦合情况不能完全消除,所以带要设备对这些骚扰具有适当的抗扰度能力。根据安装类型,骚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电源频率(DC,16 Hz,50 Hz和 60 Hz)的电玉/电流:b)在15H2~150kHz频率范围(包括电源频率的谐波)内的电压/电流。本部分定义了土述类型扰的试验程序。在产品标准中选择适用的试验。附录A包含了现象的更多信息:
数字高电平
数通估
通信和高平衡
CB/T17626.16—2007/IEC61000-4-16:2002机口
注:开关的位置决定于端口的可能配置:单璐终结、隔离等。图1设备端口和配置示例
5试验等级
接地端口
(专用接地进接)
适用于设备不类型端口和不同骊扰源的试验等级见5.1和5.2输口
规定了电源频率(DC、16Hz、50Hz和60Iz)和在15H2~150kHz频率范围内的试验等级。每个试验是否用由产品标准规定,在电源、控制、信号和通信口应使用共模试验电压(差模电压取决于电路的非平衡性)。武验等级的选择指南见附录 B。5.1电源频率的试验等级
试验等级见表1和表2。
试验等级是指在DC、16Hz、50Hz和60Hz上的电压等级。3
GB/T 17626. 16-—2007/IEC 61000-4-16:2002表1持续骚扰等级
注:x是一个开放的等级,这个等级可以在产品标摧中规定。开路武验电压/V(rns)
表2短时驻留扰等级
开路试验电压/V(rms)
注;x是一个开放的等级。这个等级可以在产品标推中规定,对于短时驻留骊扰,正常的驻留时间为1S:但是产品标准可以根据特殊情况作出特殊规定试验应当根据设备运行地点(见附录 A)的相关电源频率在 DC,16% Hz、50 IHz和 60 Hz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频率执行。在16多 Hz频率点的试验仅仅适用于在此频率铁路设备附近使用的EUT。试验等级对应的试验电压不应当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电压。推荐的试验等级信息见附录 B。5. 215 Hz~150 kHz频率范围内的试验等级表3定义了试验等级。
315 Hz~150 kHz 频率范围内的试验等级表3
15 Hz~~150 Hz
开路试验电压/V(rms)
150 Hz1. 5 kHz
注:是一个开放的等级,这个等级可以在产品标准中规定。试验电压与频率的关系如下:
1. 5 kHz-15 kHz
从15Hz开始到150 Hz,电压以20dB/+倍频程减小。从 150 Hz开始到 1. 5 kHz,电压保持不变。-从1.5kHz开始到15kHz,电压以20dB/十倍频增加。从15k1[z开始到150kHz,电压保持不变。试验电压如图2所示。
15kH2~150kHz
150 112
GB/T17626.16—2007/1EC61000-4-16;2002等级4
等皱?
图2试验电压曲线
15 H以下频率,除了 LC 以外,没有定义 15 Hz 以下的试验等级,暂不考虑。6试验设备
6.1试验发生器
6.1.1、6.1.2和6.1.3规定了特定试验的发生器的特性。试验发生器应当防止为其供电网络的电磁骚扰影响试验结果。试验发生器的阻抗见附录 A。
6. 1. 1 用于 DC 试验的发生器的性能和特性典型的试验发生器是具有可变输出电压的DC电源,并应有时间控制开关以进行短时驻留试验。用于持续疆扰试验的发生器:
-波形
开路输出电压范围
用于短时驻留骚扰试验的发生器:波形
开路输山屯压范厨
开关时输出电压的上升和下降时间试验发生器的原理图见图 3所示。输入
Vr:电压调节
It:隔离变压器
R/F,整流/滤波
C:控制电路
直流,纹波小于5%:
1 V(-10%)至30 V(+30%);
50 0(±10%)。
直流,纹波小于5%;
1 V(—10%)至 300 V(+30%);
50 (±10%);
1 $--5 s.
图3直流电压试验发生器准则示意图5
GB/T 17626.16—2007/1FC 61000-4-16:20026. 1. 2用于 163 Hz..50 Hz 和 60 Hz 电源频率试验的发生器的性能和特性典型的试验发生器是一个可变的陷离变压器(与配电网络相连),并应具有时间控制开关以进行短时驻留试验。开关应当能与电源电压波形的0°进行同步。用于持续骚扰试验的发生器;
-波形
-开路输出电压范围(r. m. s. )一阻抗
用于短时驻留骚扰试验的发生器:波形
-开路输出电压范围(r.m.s.)
输出电压的开关
试验发生器的原理图见图 4 所示。r
Vr:电压调节
It隔离变压器
C.控制电路
正弦,总谐波失真小于10%
1V(-10%)至30V(+30%);
500±10%),
选择的电源频率。
正弦,总谐波失真小于10%;
1 V(-10%)至300 V(+30%) +
50 Q(±10%);
选择的电源频率:
在0°同步(0°士5%)。
图 4电源频率(16系 Hz,50 Hz 和 60 11z)试验发生器准则示意图6. 1.3用于 15 Ha~~150 kHz 频率范围内的试验的发生器的性能和特性典型的试验发生器是一个摄盖所泌及题殷的波形发生器,它具有 1×10-2十倍频程/s或更慢的良动扫描能力,并具有10%步进的频率编程和手动设置。特性:
-开路输出电压范围(r.m.s.)
--阻抗
6. 2 试验发生器特性的验证
正弦,总谐波失真小于1%;
1 V(-10%)至 30 V(+30%);
50Q(±10%);
15 Hz(-10%)至 150 kHz(+10%)。为了使不同试验发生器的试验结果之间具有可比性,它们的多数参数必须能被校准或验证。下列发生器参数必须被验证:
输出电压被形:
一发生器阻抗;
一频率精确度,
-开路输出电压精确度,
开关附输出电压的上升和下降时闻(适用时)。验证采用电压探头和示波器或其他等同的测量设备,最小带宽为1MHz。6
测量设备的精确度应当优于土5%。6.3耦合/去耦网络
GB/T 17626.16—2007/1EC 61000-4-16:2002耦合网络能使试验电压以共模形式施加到EUT的电源线.(信号和控制)输入/输出和通信端口。去耦网络阻正试验电压应用到进行试验的辅助设备上。6.3.1合网络
6.3.1.1电源和输入/输出端口的耦合网络对电源和输人/输出端口,耦合网络的每个导线都是由一系列的电阴和电容构成的,并且与耦合网络的端口并联。
图 6 是耦合网络的电路图。电容C=1,0 μF,电阻R=100×n+n是导线的数量(n≥2)。耦合网络中的电阻和电容与每个导线端口的匹配误差应在1%以内。对LXC电压试验,1.uF的电应当被短路注:当在信号端口进行此电压试验时耦合络的阻抗可能会导致工作信号的降级,对于屏蔽电缆,试验信号直接注入到电缆的屏蔽层,因此不诺要耦网络(见图6)。6.3.1.2通信端口的耦含网络
对于与平衡线(单线或多线对)相连的通信端口或其他端口,合网络是丁网路。图5是T网路的电路图。电容C-4.7μF,电阻R=2000,电感L=2×38mH(双线线圈)。T网络的元件匹配误差应不能显著降低共模注入FUT的比例注:如果 T网络的共模抑制比大于 80B,那么产品标准应当规定可供替代的稠合方法。接AE
R=200 0
C4.7 μF.在直流电压试验时短路(SW)L-2×38mH双线缠绕)
接试验发生器
按EUT
图 5为通信端口和其他连接到高平衡线对端口的T型网络的电路示意图6.3.2去耦合设备
6.3.2.1总体性能
去合设备的功能在于将AE和/或模拟器从被试验的EUT端口隔离开来,因此可以防止试验电7
GB/T 17626.162007/IEC 61000-4-16:2002压注人到AE和/或模拟器。
去摘合设备最重要的特性是在 0 Hz~150 kHz频率范固内的共模减。有源和无源隔离设备都可以。有源设备如放大器和光学隔离器,无源设备如变压器和转换器。6.3.2.2技术指标
适用于所有设备、所有运行信号的隔离和去耦合特性如下:1kV,50/60 Iz,60 st
—一输人对输出和输人/辖出对地的绝缘承受能力:在15Hz~150 kHz频率范围内的共模去耦台衰减:≥60 dB。在试验等级4以下的试验时,可以使用较低绝缘承受能力的去鹅合设备:去耦台设备的共模反射应尽可能高,以便减小EUT端口的共模抑制比的恶化。这些要求同样也适用于复杂设备,例如:绝缘变压器电源和AC到 DC的转换器,对于平衡线,6. 3.1,2 所述的 T 网络能在 10 kHz~150 kHIz 频率范围内提供有效的去耦合,但是在10kHz以下,仍然需要其他去耦合设备。7试验布
试验布置涉及内容如下;
接地连接#
—试验发生器;
耦合/去耦合网络(去耦合/隔离设备)。7.1接地连接
EUT、AE和试验设备必须同时满足安全接地要求。EUT根据制造厂商的要求连接到接地系统。试验发生器,耦合网络和去揭合设备应当连接到参考地平面(GRP)共模接地终端.而且接地连接长度应小于1m)。7.2 EUT
根摇设备安装规范来布驾和连接ET。电源、输人/输出和通信口应当通过去耦合/隔离设备与电源、控制和信号线相连。(见6.3.2)激励EUT的工作倍号可以由AE或模拟器提供。应当使用制造商规定的电缆。如果制造商没有规定,那么应首先采用适合的非屏蔽电缆。除屏蔽电缆外(见8.2),电缆长度没有规定。对于屏蔽电缆,如果制造商规定了最大电缆长度,那么采用此长度,如果没有,电缆长度应为20n。7.3试验发生器
试验发生器应当按本部分8的要求连接到耦合网络或合电阻器。7.4去耦合/隔离设备
应当在所有EUT被试验端口与其相连的信号或电源之间连接去糊合/陷离设备。如果AE或电源是隔离的,就不带要专门的去合/隔离设备。注,为了利用电缆的正常端接而不切断电缆,去辆会/隔离设备应当位于电缆一侧靠近AE端口。对于屏蔽电缆,试验发生器直接与屏蔽外层相连(不带要额外的电阻和电穿)。8试验程序
试验程序包括:
—设备正确运行的预先验证;
—执行试验。
8.1试验室参考条件
GB/T 17626. 16-2007/IEC 63000-4-16:2002为了使环境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哟最小,试验应当在8.1.1和8.1.2所述的气候和电磁条件下进行。
8.1.1气候条件
除非通用标推或产品标推另有规定,实验室的气候条件应当在EUI运行以及测量设备所要求的范围中。
如果相对湿度太高以致在FUT或测量设备上出现凝露现象,就不能进行试验。注:如果有证据显示本部分的试验效果受气偿条件的影响,位当在本部分订时予以注意。8.1.2电磁条件
试验室的电磁条件应能保证 EUT 正常运行,并且使试验结果不受影响。8.2试验
EUT 按正常运行状态进待布置。试验计划包含以下内容:
试验类型,
—试验等级?
持续时间;
一EUT的试验端口:
-EUT的典型运行状态:
一辅设餐
所施加的电愿,号和其他功能的虚值应在其额定范围内。如果不能得到实际的信号源,可以采用模拟的信号源。
试验程序的主要步骤如下:
初步验证设备的性能:
将耦合网络和去耦合备与EUT的被测端口相连如果需要,应当验证输人信号的工作性能;一施加试验电年。
试验配置能影响到至UT的输人/输出端口的运行条件。这些新的情说应当作为评估试验电压影响的参考。
试验电压的持续时间应当充分满足完整验证EUT的运行性能。对守短时驻留试验(15的驻留时间),试验电压应当重复加真到满足要求。在15Hz~150kHz赖率范内,扫描速率不能超过1×10~2千倍频/s。当扫描频率增加时,步长不应超过开始频率的10%。此后,步避的大小不应超过前赖率值的10%。应当持续监视EUT的性能任何性能降低应当记录在试验报告中。试验发生器依次与每个端口相连。当前不进行试验的端口应和耦合网络的相应接地端相连【见图6】。wwW.bzxz.Net
如果装置有大童相同的端口,应当挑选足够数量的端口,以便覆益不同的端接类型。注:当EJT完整配置进行试验时·在将成验电压施加到ELT的接地势口时·必须进行训先调变。应\在端口到端口的基础上调查任何的敏憋度条件。如果端口与非屏蔽电缆连接,那么试验电压直接施加到端日的负载上。对于屏蔽电缆(例如:同轴电缆),发生器的输出直接与屏蔽层连接,不要额外的电阻和电容。如果试验端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负载(如群组)试验电压应当同时施加在所有负载的端口和地之间施加(共模)。
对于那些与平衡线相连的端口,试验电压应当来用6.3.1.2中所述的T型网络注入。当进行直流电压试验时,应当在试验电压极性反转的情况下也进行试验。试验电压施加的通用示意图见图6。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