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258.1-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258.1-2007
中文名称: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1部分:1:500 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Data dictionary for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eatures - Part 1:data dictionary for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eatures of 1∶500 1∶1 000 1∶2 000 scale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7-10-17
实施日期:2007-12-01
作废日期:2019-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03507250
相关标签:
基础
地理信息
要素
数据
字典
200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40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测绘>>A75测绘综合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498页
标准价格:274.0 元
计划单号:20067127-T-466
出版日期:2007-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7-08-30
起草人:段怡红、吕玉霞、李建利、兀伟、肖学年、张坤、马晓萍、陈倬、王丹、黄坚、孙乐斌
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469-230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测绘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局
标准简介
GB/T 20258的本部分规定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内容结构与要素的描述,适用于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和维护。 GB/T 20258.1-200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1部分:1:500 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20258.1-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20258的本部分规定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内容结构与要素的描述,适用于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和维护。
GB/T20258《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2部分:1∶50001∶1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4部分:1∶2500001∶5000001∶1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本部分为GB/T2025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是根据我国目前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建库、制图以及应用等需求制定的。
本部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段怡红、吕玉霞、李建利、兀伟、肖学年、张坤、马晓萍、陈倬、王丹、黄坚、孙乐斌。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25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20257.1-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数据字典结构及内容2
4.1 结构2
4.2 要素名称2
4.3 要素描述2
4.4 要素分类代码2
4.5 属性表2
4.6 几何表示3
4.7 几何表示示例3
4.8 制图表示示例3
4.9 相关要素3
4.10 关系4
5 要素数据字典描述7
6 要素数据字典扩充原则7
附录A(规范性附录) 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8
要素分类代码索引483
中文索引489
标准内容
ICS07.040
(正版)GB20258.1-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258.1—200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1部分:
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 要素数据字典
Data dictionary for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eatures-Part 1 : Data dictionary for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features of 1:500 1:1000 1:2000 scale2007-08-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12-01实施
GB/T20258.1—2007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数据字典结构及内容
要素名称
要素描述
要素分类代码
属性表
几何表示
几何表示示例
制图表示示例
相关要素
关系·
要素数据字典描述
要素数据字典扩充原则
附录A(规范性附录)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要素分类代码索引…
中文索引wwW.bzxz.Net
GB/T20258《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2部分:1:50001:1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1—2007
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4部分:1:2500001:5000001:1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本部分为GB/T20258的第1部分。本部分是根据我国目前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建库、制图以及应用等需求制定的。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段怡红、吕玉霞、李建利、兀伟、肖学年、张坤、马晓萍、陈、王丹、黄坚、孙乐斌。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GB/T20258.1—200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20258的本部分规定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内容结构与要素的描述。
本部分适用于1:500、1:1000、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和维护。1:500、1:1000、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析应用与制图输出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25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3923一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0258的本部分。3.1
实体entity
现实世界的一种现象。它不能再细分为同种类型的现象。3.2
要素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注:一个要素可以作为一种类型(如湖泊)或一个实例(如洞庭湖)出现。3.3
要素属性featureattribute
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特征。[ISO19101]注1:一个要素属性可能以一种类型或一个实例出现。当只有一个含义时,要么使用要素属性类型,要么使用要素属性实例。
注2:一个要素属性应当有名称、数据类型和与之相关的值域。要素实例的要素属性应当有一个从值域获得的属性值。
属性值attributevalue
赋予一个属性特定的值。
GB/T20258.1—2007
点point
零维几何基元。
线line
维几何基元。
面polygon
二维几何基元。
数据字典结构及内容
4.1结构
数据字典结构采用表格形式,描述的内容包括要素名称、要素描述、要素分类代码、要素属性表、几何表示、几何表示示例与制图表示示例、相关要素和关系。4.2要素名称
要素的正式名称。本部分的要素名称与GB/T13923一2006一致。4.3要素描述
对要素形态、功能或特征等方面的描述,用于区分或界定要素。4.4要素分类代码
要素分类代码采用GB/T13923—2006。4.5属性表
列出了要素的有关属性项,分别从属性名称、属性描述、数据类型和字段要求、属性值域或示例、约束/条件、备注几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注:属性表中所列属性项并非全部,用户可根据需要扩充。4.5.1属性名称
要素属性项的名称。
4.5.2属性描述
属性含义的解释。凡有计量的必须标明单位。4.5.3数据类型和字段要求
规定属性项的数据类型和字段宽度。数据类型分为字符型、整型、长整型、浮点型、日期型等。注:字符型和整型数据的字段字节宽度,用一个自然数来描述;浮点型数据的字段宽度,用一个小数来表示,其中整数部分表示该浮点数整数部分的位数,小数部分表示该浮点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如15.2,表示该浮点数的整数部分为15位数,小数部分为2位数。4.5.4属性值域或示例
属性值域为该属性项可能取值的范围。属性项的取值可以通过简单枚举全部列出的,列出其全部取值,并用“/”分隔;不能通过简单枚举全部列出的,列举出典型示例,示例值放在“”中。4.5.5约束/条件
规定该属性项为要素的必选属性或条件可选属性。当该属性项为要素的必选属性时,用字母“M”表示;为条件可选属性时,用字母“C”表示。4.5.6备注
需特别加以说明的内容。
4.6.几何表示
说明要素的几何特征、图形代码、表示方法和关联的属性。4.6.1几何特征
要素根据其几何特征分为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和复合要素4种类型。GB/T20258.12007
点要素用来表示没有面积或长度的地理要素,或在一定的地图比例尺上用点表示的要素。线要素用来表示具有一定长度但没有面积的地理要素,或在一定的地图比例尺上用线表示的要素。面要素用来表示具有一定长度和面积的地理要素,或在一定的地图比例尺上用面表示的要素。复合要素由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及辅助制图要素组合而成。辅助制图要素指为了保证地图符号化表示时的正确性而增加的辅助点、线、面。要素根据其地理尺度可以有一种或多种几何表示形式。如:河流,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用线要素或者面要素来表示。
4.6.2图形代码
分别采用数字1、2、3、4作为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和辅助制图要素的图形代码。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
4.6.3表示方法
4.6.3.1点要素的表示方法
点要素的表示有三种形式:标注点、定位点、有向点。标注点指无实体对应的点要素的表现形式,如高程点、比高点、特殊高程点等。定位点指有实体对应的点要素的表现形式,如灯塔、盐井等。有向点指具有方向性的点要素的表现形式,如泉、里程碑等。应在属性表中定义“方向”属性项。4.6.3.2线要素的表示方法
线要素的表示有三种形式:线、中心线、有向线。线指无实体对应的线要素的表现形式,如等高线、地类界、境界线等。中心线指有实体对应的线要素的表现形式,如地铁、机耕路、溜索桥、隧道等。有向线指具有方向性的线要素的表现形式,是要求依照一定方向采集的线,如单线河、田坎/路堑/沟堑/路堤、自然文化保护区界等。4.6.3.3面要素的表示方法
面要素的表示有两种形式,轮廊线构面和范围线构面。轮廊线构面用于表示具有明确边界的面要素,如单幢房屋。范围线构面用于表示不具有明确边界的面要素,如危险海区、自然、文化保护区域等。4.6.3.4复合要素的表示方法
复合要素由点、线、面或辅助制图的点、线、面组合而成,如珊瑚滩的表示由面和辅助制图的线组合而成。4.6.4属性
要素需要关联的属性项。
4.7几何表示示例
给出本要素或本要素与其他相关要素几何相互关系表示的示例,其中“十”表示标注点、定位点,十》”表示有向点;“
—”表示有向线;本要素以红色表示,相关要素以黑色表示。4.8制图表示示例
给出本要素或本要素与其他相关要素制图表示时的示例。制图表示依据GB/T20257.1-2007。4.9相关要素
描述与本要素有拓扑空间关系的要素。注:给出本要素可能的拓扑相关要素。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及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表达的局限性,所列出的相关要素未必是其全部的相关要素。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补充相关要素及其关系。3
GB/T20258.1—2007
4.10关系
描述需进行数据处理的连接、重叠、包含关系。4.10.1连接
当本要素与相关要素只在边界处相交时规定为连接关系。连接关系包括:
点在线的端点;
点在面的边线上;
线与线有一个共用节点;
线的一个或两个端点在面的边线上;线在面的边线上;
f)面与面有一个共用节点或一条共用边。连接关系各种示例见表1。
相关要素
无连接关系
4.10.2重叠
当本要素与相关要素部分重合时规定为重叠关系。重叠关系包括:
a)线与线部分重合;
b)面与面部分重合。
重叠关系各种示例见表2。
4.10.3包含
无重叠关系
无重叠关系
无重叠关系
相关要素
无重叠关系
无重叠关系
当本要素全部包含或被包含于相关要素时规定为包含关系。包含关系包括:
a)点在线上但不是线的端点;
b)点在面的内部;
GB/T20258.1—2007
无重叠关系
无重叠关系
GB/T20258.1—2007
c)一条线是另一条线的部分;
d)线在面的内部;
e)一个面完全在另一个面里或是另一个面的部分。包含关系各种示例见表3。
无包含关系
相关要素
4.10.4实例
表4给出各种关系的实例。
地下管线与
地下管线出入口
地下渠与地下
渠出水口
界桩、界碑和行政区域
建筑物和
支柱、墩
5要素数据字典描述
各要素数据字典具体描述见附录A。6要素数据字典扩充原则
河流、道路与境界
公路和匝道
路和桥
河流与水库
河流和车渡
GB/T20258.1—2007
同级行政区域
古迹、遗址和植被
国家行政区域包含各级行政
区域、干出滩与海域
当依据GB/T13923一2006第6章分类与代码扩充原则扩充了要素分类代码时,应按照本部分第4章数据字典结构及内容的要求扩充形成该要素的数据字典。GB/T20258.1—2007
要素名称大地原点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要素描述国家水平控制网即1980西安坐标系的起算点。要素分类代码110101
属性表
属性名称
数据源
更新口期
几何表示
几何特征
属性描述
要素分类代码及第七位
的图形代码
数据来源类型
数据更新日期
图形代码
定位点
几何表示示例
相关要素
数据类型
字段要求
长整型10
字符型10
日期型
表示方法
属性值域或示例
1101011
约束/条件
代码、数据源、更新日期
制图表示示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