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T 189.7-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T 189.7-2007
中文名称: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4-12
实施日期:2007-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94153
相关标签:
工作
场所
物理
因素
测量
高温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10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2劳动卫生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4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7-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王生、杨磊、何丽华、黄汉林
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奎思特技术公司、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提出单位: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高温作业WBGT指数测量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高温作业的WBGT指数的测量。 GBZ/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 GBZ/T189.7-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1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Measurement of heat stress in the workplace2007年4月20日发布
2007年1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T189.7-2007
本标准是在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关高温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修订的
与GBZ2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一以WBGT指数作为评价人体接触工作环境热负荷的基本参量;一以WBGT指数仪作为高温测量仪器:一提供了测量人体不同部位WBGT指数的计算方法及接触不同时间加权WBGT指数计算方法。
本标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奎思特技术公司、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生、杨磊、何丽华、黄汉林。1.范围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高温作业WBGT指数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高温作业的WBGT指数的测量。2测量仪器
GBZ/T189.7-2007
2.1WBGT指数测定仪,WBGT指数测量范围为21℃~49℃,可用于直接测量。2.2干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10℃~60℃。)、自然湿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5℃~40℃)、黑球温度计(直径为150mm或50mm的黑球,测量范围为20℃~120℃)。分别测量三种温度,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到WBGT指数。室外: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2+干球温度(℃)×0.1室内: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32.3辅助设备
三脚架、线缆、校正模块。
3测量方法
3.1现场调查
3.1.1了解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幅度和规律。3.1.2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以及隔热设施、热源分布、作业方式等一般情况,绘制简图。
3.1.3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和生产方式等。3.1.4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频度及持续时间等。3.2测量
3.2.1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正。3.2.2确定湿球温度计的储水槽注入蒸馏水,确保棉芯干净并且充分浸湿,注意不能添加自来水。
3.2.3在开机的过程中,如果显示的电池电压低,则应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充电。3.2.4测定前或者加水后,需要10min的稳定时间。4测点选择
4.1测点数量
4.1.1工作场所无生产性热源,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的工作场所,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4.1.2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取平均值。
4.2测点位置
4.2.1测点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GBZ/T189.7-2007
422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相对固定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时间加权WBGT指数。
4.2.3测量高度:立姿作业为1.5m;坐姿作业为1.1m。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立姿作业为1.7m、1.1m、0.1m;坐姿作业为1.1m、0.6m和0.1m。WBGT指数的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WBGT
WBGT头+2×WBGT+WBGT器
式中:WBGTWBGT指数平均值;
WBGT头一测得头部的WBGT指数;WBGT腹测得腹部的WBGT指数;
WBGT测得踝部的WBGT指数。
5测量时间
5.1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5.2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次,工作班开始后及结束前0.5h分别测1次,工中测1次,取平均值。如在规定时间内停产,测量时间可提前或推后。5.3作业环境热源不稳定,生产工艺周期变化较大时,分别测量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
5.4测量持续时间取决于测量仪器的反应时间。6测量条件
6.1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6.2测量期间避免受到人为气流影响,6.3WBGT指数测定仪应固定在三脚架上,同时避免物体阻挡辐射热或者人为气流测量时不要站立在靠近设备的地方。6.4环境温度超过60℃,可使用遥测方式,将主机与温度传感器分离。7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计算
在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应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公式为:WBGT _WBGT+*1++WBGT , t, +..+WBGT ,*f.ti+t2 +...t.
式中:WBGT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t+t2+..t,一劳动者在第1,2...n个工作地点实际停留的时间;WBGTi、WBGT2..WBGTn时间t、t....t,时的测量值。8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GBZ/T189.7-2007
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
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注意事项
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