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654-2008 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4654-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654-2008

中文名称: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30

实施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10018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工业炉>>25.180.10电炉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气设备与器具>>K61工业电热设备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4654-198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0835-T-604

出版日期:2009-04-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4-08-20

起草人:曾宇、熊杰、叶平、陆上驰、储江、陆金德、王广祥、任安邦、栾文彦

起草单位:国家红外及工业电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圣尔诺电热材料有限公司、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嘉兴市禾林热辐射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的型式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以碳化硅、锆英砂、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陶瓷、黑化锆、黑磁、钒钛黑瓷、半导体发热片、碳晶发热板、碳纤维板、聚酯薄膜等非金属材料为辐射基体,以合金电阻丝、碳纤维电阻丝、电阻膜、导电陶瓷等电热材料为发热体的各种低温、中温及高温电热式红外辐射加热器。加热器作为节能型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建筑供暖、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加热干燥设备上。本标准代替GB/T4654—1984《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类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与后者相比,主要差异如下:———适用范围由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类中温红外辐射加热器扩展到以各类非金属材料为辐射基体的各种低温、中温及高温电热式红外辐射加热器,加热器的辐射基体具体包括碳化硅、锆英砂、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陶瓷、黑化锆、黑磁、钒钛黑瓷、半导体发热片、碳晶发热板、碳纤维板、聚酯薄膜等非金属材料;———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与“术语和定义”两部分;———对“升温时间”(原为“热响应时间”)及“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等性能参数重新进行了定义;———加热器的型式结构与典型规格增加了面状结构产品;———技术要求部分增加了“工作温度下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耐潮湿”、“电?热辐射转换效率”、“接线柱拉力”、“机械强度”与“过载能力”等考核指标;针对带可见发光的复合型高温加热器增加了“有效辐射能量比”的要求;并针对以模制材料为辐射基体的柔性面状加热器增加了“弯折试验”、“剥离强度”、“阻燃性能”及“低温储存”考核指标;———调整了对产品部分技术指标的要求,包括:工作寿命由2000h 提高到5000h、功率偏差由-5%~+5%调整为-10%~+5%、管状加热器的升温时间由20min下降到15min、灯状加热器的升温时间由12min下降到10min、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由20%下降到10%等;———试验方法统一执行GB/T7287—2008《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 GB/T 4654-2008 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4654-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25. 18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54—2008
代替GB/T4654-1984
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
通用技术条件
The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on-metallicbasic body infrared heater
2008-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淮化管理委员会
2009-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型式结构、规格及基本参数··…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GB/T4654—2008
GB/T 4654—2008
本标准代替GB/T4654一1984《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类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与后者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适用范围由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类中温红外辐射加热器扩展到以各类非金属材料为辐射基体的各种低温、中温及高温电热式红外辐射加热器,加热器的辐射基体具体包括碳化硅、锆英砂、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陶瓷、黑化锆、黑磁、钒钛黑瓷、半导体发热片、碳晶发热板、碳纤维板、聚酯薄膜等非金属材料;
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与“术语和定义”两部分;对“升温时间”(原为“热响应时间”)及“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等性能参数重新进行了定义;一加热器的型式结构与典型规格增加了面状结构产品;一技术要求部分增加了“工作温度下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耐潮湿”、“电-热辐射转换效率”“接线柱拉力”、“机械强度”与“过载能力”等考核指标;针对带可见发光的复合型高温加热器增加了“有效辐射能量比”的要求;并针对以模制材料为辐射基体的柔性面状加热器增加了“弯折试验”、“剥离强度”、“阻燃性能”及“低温储存”考核指标;一调整了对产品部分技术指标的要求,包括:工作寿命由2000h提高到5000h、功率偏差由一5%~十5%调整为一10%~十5%、管状加热器的升温时间由20min下降到15min、灯状加热器的升温时间由12min下降到10min、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由20%下降到10%等;试验方法统一执行GB/T7287一2008《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红外及工业电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圣尔诺电热材料有限公司、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嘉兴市禾林热辐射有限公司、苏州华能碳纤维应用有限公司、南京丹联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环达红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宇、熊杰、叶平、陆上驰、储江、陆金德、王广祥、任安邦、栾文彦。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GB/T4654—1984。
1范围
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
通用技术条件
GB/T4654—2008
本标准规定了非金属基体红外辐射加热器的型式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以碳化硅、锆英砂、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陶瓷、黑化锆、黑磁、钒钛黑瓷、半导体发热片、碳晶发热板、碳纤维板、聚酯薄膜等非金属材料为辐射基体,以合金电阻丝、碳纤维电阻丝、电阻膜、导电陶瓷等电热材料为发热体的各种低温、中温及高温电热式红外辐射加热器(以下简称加热器)。加热器作为节能型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建筑供暖、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加热干燥设备上。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900.23一2008电工术语工业电热装置(IEC60050-841:2004,IDT)GB/T10066.12一2006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第12部分:红外加热装置GB/T7287—2008红外辐射加热器试验方法(IEC60137Ed.6.0,MOD)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3—2008、GB/T10066.12—2006和GB/T7287—200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发热体heater
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导电发热材料,为加热器的发热源。3.2
引出棒(线)lead-outrod(lead-outwire)与发热体连接,供加热器与电源、加热器与加热器连接用的导电金属零件。3.3
辐射基体infrared basic body
利用本身具有的较强红外辐射能力,将发热体的热能有效地转换为红外辐射能量,并对发热体起支撑作用的部件。
辐射面电功率密度infrared surfacepowerdensity加热器的辐射面上单位面积的电功率,单位为W/cm2。3.5
损坏damage
加热器有下列情况之一即被视为损坏:GB/T4654—2008
a)电气强度低于标准值、泄漏电流大于3.5mA;b)加热器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超差15%;外壳有熔融物或辐射基体破裂或密封部分开裂漏气,或其他不允许修复的损坏。c)
型式结构、规格及基本参数
型式结构
加热器型式一般分为板状、管状、灯状及面状结构,也有其他异型结构。其典型产品主要结构的示意图,见图1~图3。o
辐射基体;
发热体:
框架;
保温材料;
引出棒。
图1板状加热器
1辐射基体;
2———发热体;
3—-引出棒。
反射罩;
辐射基体;
发热体;
灯座。
管状加热器
图3灯状加热器
面状加热器系指以模制材料为辐射基体的柔性平面状加热器,包括低温辐射电热膜、碳纤维(碳晶)电热板等(图略)。
4.2板状、管状与面状基体典型规格4.2.1板状辐射基体:(长×宽)例如:240mm×160mm
300 mmX200 mm
330 mmX240 mm
4.2.2管状辐射基体:(外径×长度)例如:@12mmX(200mm~400mm)
@16mmX(200mm~600mm)
@20mm×(200 mm~1200mm)
@30 mm×(200 mm~1 200 mm)
4.2.3面状辐射基体:(幅宽×长度)4.2.3.1基本单元
GB/T4654—2008
例如:600mm×900mm、600mm×600mm、400mm×600mm、400mmX400mm、400mmX300mm
总体尺寸
n×基本单元(n为1、2、3、....n)。4.3主要参数
加热器的主要参数如下:
额定电压:380V、220V、110V、<110V;a)
额定频率:50Hz、60Hz;
辐射面电功率密度
低温面状加热器:150W/m2~500W/m2;其他加热器:0.3W/cm2~15W/cm2;d)
辐射面平均温度
低温加热器:<200℃;
中温加热器:200℃~600℃;
高温加热器:>600℃;
外形尺寸,单位为毫米(mm);e)
f)质量,单位为公斤(kg)。
4.4本标准中未规定型式结构、规格尺寸及额定参数的加热器,亦应参照本标准制订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与验收。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加热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在设计和构造上应能保证,在正常使用时,性能可靠,对使用者或周围环境没有危险。5.2加热器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5.2.1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5.2.2周围环境无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和导电粉尘;5.2.3没有明显的振动与冲击
5.2.4工作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士10%。5.3外形尺寸
5.3.1辐射基板底面与基准平面之间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3mm;板状加热器(即组装件)底面与基准平面之间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2mm。5.3.2管状、灯状加热器的基本轴线直线度应不大于下列规定误差:200mm以下为总长度的0.5%;
GB/T4654—2008
200mm~500mm之间为总长度的0.8%;500mm以上为总长度的1%。
5.3.3管状、灯状加热器的管壁厚度应均匀,外径尺寸的最大偏差不大于0.05DD为辐射管外径)。5.3.4外形尺寸(长、宽)偏差应为土2mm,板状加热器的厚度偏差应为士0.6mm。5.4外观
加热器辐射面应无明显缺陷,基体不开裂。基体表面若有红外辐射涂层的加热器,则涂层应色泽一致,厚薄均匀,不得有起泡、剥落或局部堆积现象。金属框架应无腐蚀斑点。引出棒(线)应固紧牢靠,不得松动、脱落。产品表面不应有划伤、变形和污染等明显缺陷。5.5冷态绝缘电阻
碳化硅、锆英砂加热器的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2;其他加热器的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2。
注1:对无防触电保护措施、发热体裸露的加热器,例如半导体直热式辐射管,该项目不作考核,5.6热态绝缘电阻
碳化硅、锆英砂加热器的热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5M2;其他加热器的热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Q。
注2:同注1。
5.7耐冷热交变性
经耐冷热交变性试验后,基体无裂缝,不变形。涂层表面应无粉化、无鼓泡、无裂纹、无剥落现象。引出棒(线)应无松动。
5.8功率偏差
加热器在额定电压及正常工作温度下,其输人功率对其额定输人功率的偏差,应在下列规定范围:对于额定功率不大于100W的加热器为:土10%。对于额定功率大于100W的加热器为:十5%~一10%。5.9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5.9.1工作温度下的热态泄漏电流应不大于0.75mA5.9.2加热器在充分发热条件下承受50Hz、1500V的基本正弦波交流试验电压,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注3:同注1。
5.10耐潮湿
加热器经规定的湿热试验后,其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应符合5.9的规定。注4:同注1。
5.11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
面状加热器辐射表面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大于7℃;其他加热器的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应不大于平均温度的10%。5.12辐射面和背面温度比
在额定电压及充分发热条件下,工作在稳定状态的单向辐射板状加热器,其辐射面工作温度与加热器背面温度之比应不小于3:1。5.13升温时间
加热器从室温通电加热至稳定工作温度90%的时间,面状及板状加热器应不大于20min;管状加热器应不大于15min;灯状加热器应不大于10min。5.14电-热辐射转换效率
加热器的电-热辐射转换效率应不小于50%。5.15法向全发射率8m
加热器的法向全发射率sn应不小于0.83。4
5.16光谱发射率8
GB/T 4654—2008
应至少给出波长在2.5um15μm区间的加热器光谱发射率ε的基准值,每批产品检测值与基准值的s最大负偏差应不大于0.05。注5:对不能给出光谱发射率的基准值的产品,允许以辐射能谱(即产品的辐射能量随波长变化的光谱分布)替代。
5.17有效辐射能量比
带可见发光的复合型加热器的有效辐射能量比应不小于80%,5.18抗震性
包装完好的加热器承受加速度30m/s2,频率(80~120)次/min,历时2h的颠震试验后,加热器的基体应无裂缝,不变形;引出棒(线)不松动;涂层无脱落;包装无损坏。5.19拉力试验
面状加热器的引出棒(线)应能承受30N、其他加热器的引出棒(线)应能承受49N、历时3min的拉力试验,不允许有位移、断裂现象。5.20机械强度
加热器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且其结构应经受住在正常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野蛮搬运。5.21弯折试验
5.21.1经冷弯试验后,柔性面状加热器不应有脆化、破裂、变形或起层等现象。5.21.2经冷折试验后,柔性面状加热器的绝缘层不应产生断裂现象。5.22剥离强度
柔性面状加热器的复合物剥离力应不小于3.0N。5.23阻燃性能
柔性面状加热器的发热元件和内部布线的绝缘应有足够的耐非正常发热和起火的能力。5.24耐低温性能
柔性面状加热器在一40℃条件下储存96h后,不应出现破损和起层现象,应能正常工作。5.25工作寿命
在额定工作电压及充分发热条件下,加热器正常使用的连续工作寿命应不小于5000h。5.26过载能力
加热器在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输入功率下,应能承受30次循环过载试验,而不发生损坏。5.27放射性
在辐射材料或基体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条款。6试验方法
6.1辐射面的功率密度
式中:
a--辐射面的功率密度,单位为瓦每平方厘米(w/cm):P—加热器实测电功率,单位为瓦(W);S——加热器辐射面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6.2外形尺寸
按GB/T7287—2008中第7章的规定进行。6.3外观
按GB/T7287—2008中第7章的规定进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