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351-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2351-2008
中文名称: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3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897596
相关标签:
热带
旋转
电机
环境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旋转电机>>29.160.01旋转电机综合
中标分类号:电工>>旋转电机>>K20旋转电机综合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5276-T-604
出版日期:200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0-06-14
起草人:颜景莲、廖国清
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电机的防护类型、使用环境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等。本标准适用于热带地区固定使用的旋转电机。 GB/T 12351-2008 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 GB/T12351-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29. 160.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351—2008
代替GB/T12351-1990
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
Environment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rotating electricmachines fortropical use
2008-06-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淮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GB/T12351—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电机的气候防护类型和使用环境条件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与贮存
本标准代替GB/T12351一1990《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本标准与原GB/T12351一1990相比,主要不同之处有:引用标准进行了更新;
增加了“4.2.5泄漏电流”条款;增加了4.3.3有关户外电机零部件的自然暴露试验的条款;GB/T 12351—2008
删除了附录A,其内容直接引用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的相关内容。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景莲、廖国清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2351—1990。
1范围
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
GB/T12351—2008
本标准规定了电机的防护类型、使用环境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等。本标准适用于热带地区固定使用的旋转电机。热带型旋转电机(包括大、中、小型及小功率电机,以下简称电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凡本标准未作规定及说明者,应符合GB755一2000、GB/T5171一2002及其相应产品的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55—2000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idtIEC60034-1:1996)GB/T2423.4一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IEC60068-2-78:1985)
GB/T2423.16—1999日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了和导则:长霉eqvIEC60068-2-10:198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eqvIECGB/T2423.17—1993
60068-2-11:1981)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GB/T4798.3—2007
(IEC60721-3-3:2002,MOD)
GB/T4798.4一200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4部分: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IEC60721-3-4:1995,MOD)
GB/T4942.1一2006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IEC60034-5:2000,IDT)GB/T51712002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eqvISO2409:1992)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6422.1—2006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ISO4892-1:1999,IDT)JB/T4159—1999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要求3电机的气候防护类型和使用环境条件3.1气候防护类型
电机的气候防护类型分为:
热带湿热型,有气候防护场所(TH);热带湿热型,无气候防护场所(THW);a)
b)热带干热型,有气候防护场所(TA);热带干热型,无气候防护场所(TAW);c)热带普通型,有气候防护场所(T);热带普通型,无气候防护场所(TW)。3.2使用环境条件
使用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K),特殊气候条件(Zh———热辐射、Za—-——周围空气流速、Zw———除雨以外的水源),生物条件(B),化学活性物质条件(C),机械活性物质条件(S)和机械条件(M)等共六类。
GB/T12351—2008
根据防护情况,电机的使用场所分为:a)有气候防护场所一一户内或具有较好隐蔽(其建筑建构能防止或减少室外气候日变化的影响,包括棚下条件)的场所,
b)无气候防护场所一一全露天或仅有简单遮蔽(几乎不能防止室外气候日变化的影响)的场所。热带湿热型、热带干热型、热带普通型电机在不同场所的使用环境条件等级的参数如下:气候环境条件等级参数见表1;
特殊气候环境条件等级参数见表2;生物环境条件等级参数见表3;
化学活性物质环境条件等级参数见表4;机械活性物质环境条件等级参数见表5;机械环境条件由产品技术条件规定表1气候环境条件等级参数
环境参数
电机的
气候防护
照带湿热理
热带干热
热带普通科
使用场所
有气候防
护场所
无气候
防护场所
有气候
防护场所
无气候
防护场所
有气候防
护场所
无气候
防护场所
4K3Hsc
环境温度,
年最年最
变化率/
相对湿度/
(33℃
28℃)
(33℃
28℃')
度/℃
气压/
强度/
(霜)
a气候环境等级的参数中对电机使用无明显影响的参数未列人,表中所列参数值均采用年极值的多年平均值。b参见GB/T4798.3。
c4K3Hs的低温、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等参数因湿热地区的实际情况与GB/T4798.4中的4K3H有所不同,故在代号中增加“s\以示区别。d热带普通型的气候环境参数是选用湿热型和干热型中最严酷的参数,故不存在等级标记。e国内地区应采用一10℃。
f国内地区应采用95%(28℃时)。g相当于海拔1000m。
h国内地区应采用6mm/min。
使用场所
电机的气候
防护类型
热带湿热型
热带普通型
热带干热型
热带湿热型
热带普通型
热带干热型
可以忽略
表2特殊气候环境条件等级参数
环境参数
热辐射
有热辐射条件,如加热系统或工业炉,商业炉附近
可以忽略
有热辐射条件,例如由生产条件引起的热辐射
周围空气流速/(m/s)
表3生物环境条件等级参数
使用场所
有气候防护
无气候防护
霉菌、真菌等
霉菌、真菌等
GB/T 12351—2008
除雨以外的其他水源
环境参数
3B2:啮齿类动物和其他
有害动物,白蚁除外
3B3:啮齿类动物和其他
有害动物,包括白蚁
4B1:啮齿类动物和其他有
害动物,白蚁除外
4B2:啮齿类动物和其他有
害动物,包括白蚁
GB/T12351—2008
有气候
防护场所
无气候
防护场所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大值
盐雾条件
化学活性物质环境条件等级参数表4
环境参数”
二氧化硫
硫化氢
(mg/m)
氯化氢
氟化氢
氧化氮“
一种以上化学气体则按最高值考虑其在环境空气中的化学气体浓度值符合本表中的数值即属于该等级,如有a
等级,最大值时在每天不超过30min期间的极限值。b仅在近海和海边存在的盐雾
C相当于二氧化氮的值。
机械活性物质环境条件等级参数表5
电机的气候
防护类型
热带湿热型
热带干热型
热带普通型
热带湿热型
热带干热型
热带普通型
技术要求
4.1温升限值
使用场所
有气候
防护场所
无气候
防护场所
砂/(mg/m2)
环境参数
尘(漂浮)/(mg/m2)
尘(沉降)/(mg/m2)
4.1.1热带干热型和热带普通型电机在不超过表1所规定的环境温度年最高值及额定负载下,电机各部位的温升限值应按GB755一2000或GB/T5171一2002的规定值作相应的降低,在有气候防护场所降低5K,无气候防护场所降低15K,除非相关的标准另有规定。4.1.2对采用水冷或空冷的电机,当电机冷却器进口处的介质温度超过表1中规定的空气年最高温度或冷却水最高温度时,则须按超过温度的差值降低电机各部位的温升限值,除非相关的标准另有规定,4.1.3在无气候防护场所使用的电机,应考虑太阳辐射对电机温升的影响,当电机表面的油漆颜色有比较明显的吸热效应时,其铁芯、绕组温升限值及外壳表面允许的最高温度应按4.1.1规定的基础上作4
相应的降低,其降低值见表6,除非相关的标准另有规定。GB/T12351—2008
表6无气候防护场所(全露天)使用的电机各部位温升限值的降低值电机表面状况及冷却方式免费标准bzxz.net
电机部位
TAW型、TW型
THW型
4.2抗潮湿性能
4.2.1概述
光滑表面的空冷式电机
铁芯、绕组
外壳表面
具有散热筋的封闭外扇风冷式电机铁芯、绕组
外壳表面
电机应具有足够的抗潮湿能力,按GB/T2423.4一1993进行交变湿热试验后,应满足下列要求。4.2.2热带湿热型和热带普通型电机4.2.2.1小功率电机的绝缘电阻不低于0.5MQ2。4.2.2.2除小功率电机外,中心高在630mm及以下的交流电机和电枢直径在990mm及以下的直流电机(简称中小型电机):
额定电压为3000V及以上的电机和额定电压为110V及以上到3000V以下的外壳防护等a)
级为IP22及以上至IP44以下的电机(简称防护式电机),绝缘电阻值按式(1)计算:U
式中:
R——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Q);U-——-电机额定电压,单位为伏特(V);P.
·(1)
电阻额定功率,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单位为千瓦(kW);交流发电机,单位为千伏安(kVA):调相机,kVAR,
按式(1)计算的绝缘电阻低于0.33MQ时.则按0.33MQ考核。额定电压110V以上到3000V以下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P44及以上的电机(简称为封闭式电b)
机),绝缘电阻值按式(2)计算:R=3×-
额定电压110V以下的电机,绝缘电阻不低于0.33M2。.(2)
4.2.2.3中心高在630mm以上的交流电机和电枢外径在990mm以上的直流电机(简称大型电机),绝缘电阻值按式(3)计算:
按式(3)计算的绝缘电阻低于0.25MQ时,则按0.25MQ考核。·(3)
4.2.2.4对大型电机,若因设备条件有限,允许以同结构、同材料和同工艺的零部件进行湿热试验。以零部件做湿热试验时,折算到整机的绝缘电阻值按式(4)计算。R
式中:
R—折算到整机的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Q);2
定子或转子回路的主要分路数(分路数按表7确定);·(4)
GB/T12351—2008
R,一一每一分路的绝缘电阻值,其计算按试样中的最低绝缘电阻值(对于条式线圈的绝缘电阻应为最低测量值的一半)除以该分路的支路数(支路数按表8确定);定子或转子回路主要并联分路绝缘电阻倒数之和表7定、转子回路的分路数选用表名称
直流电机定子回路
直流电机电枢回路
交流电机定子回路
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回路
同步电机转子回路
换向器、集电环
主要部件
磁极装配、电子控制及其类似部件换向器、电枢绕组、刷架装配、换向极装配、补偿绕组、励磁绕组、电子控制及其类似部件定子绕组
刷架装配、集电环、转子绕组
刷架装配、集电环、磁极装配(或磁极绕组)表8零部件试样的支路数选用表
磁极装配、换向极装配、补偿绕组、励磁绕组称
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绕组、直流电机电枢绕组、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刷架装配
4.2.3热带干热型电机
绕组之间和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下列数值:a)小功率电机绝缘电阻为0.5MQ;b)中小型和大型电机,绝缘电阻值按式(5)计算:R
c)以零部件进行湿热试验的大型电机绝缘电阻同4.2.2.4。4.2.4耐电压试验
分路数
按电枢回路中实际具有的
主要部件数计算
支路数
与极数相同
与槽数相同
与刷架个数相同
.(5)
4.2.4.1电机绕组对机壳及绕组之间应能承受相应普通型电机85%的标准试验电压,历时1min的耐电压试验,无击穿现象,除非相关的标准另有规定4.2.4.2以零部件进行湿热试验的大型电机,应能承受相应普通型电机零部件85%的标准试验电压,历时1min的耐电压试验,无击穿现象,除非相关的标准另有规定。若普通型电机零部件的试验电压低于整机试验电压时,应按整机85%标准试验电压进行耐电压试验,除非相关的标准另有规定。4.2.5泄漏电流
电机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在热带环境下工作时,其泄漏电流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电机经受湿热试验后,其泄漏电流也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4.2.6外观
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外观应不低于JB/T4159—1999中5.4.1的3级要求。表面油漆的外观应不低于JB/T4159—1999中5.4.2.1的3级要求。表面油漆附着力应不低于JB/T4159—1999中5.4.2.2的3级要求。4.2.7小功率电机经湿热试验后,尚需满足以下要求:6
电机进行通电检测应能正常转动;GB/T12351—2008
一单相电容运转和单相电容起动电机所用的交流电动机电容器应满足热带地区使用要求,湿热试验后交流电动机电容器应通过耐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4.2.8电机应选用耐热、耐潮性能良好的润滑剂。湿热试验后润滑性能应不受影响4.3电机的零部件应有足够的耐腐蚀能力和抗曝晒能力,不应出现损坏而影响电机的安全使用和可靠运行。
4.3.1热带湿热型和热带普通型电机应具有耐霉蚀性能,外露于空气中的非金属零部件经长霉试验后,应不超过GB/T2423.16一1999规定的三级要求,即长霉面积不超过25%~50%。4.3.2电机的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应按GB/T2423.17一1993进行盐雾试验,试验后外观要求应符合4.2.6的规定
4.3.3无气候防护场所场合使用的电机应能承受规定光源曝晒试验,塑料件的光源曝晒试验按GB/T16422.1一2006进行,其他非金属件的光源曝晒试验可参照类似标准进行。4.4电机的外壳防护等级根据不同场所及环境等级从表9中选用相应的等级,经外壳防护试验后,除符合GB/T4942.1一2006的要求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经防尘试验后,电机内部应无尘进人;防护式电机经防水试验后,电机内部不应有积水;封闭式电机经防水试验后,电机内部应无水进入,如有排水装置,允许少量水进人,但不应有积水;一对于气候防护型电机的防护等级、试验及认可条件,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解决,表9不同使用场所和环境条件等级要求的外壳防护等级使用场所和环境条件等级参数
有气候防护
3S1,3B2
3S2,3B2
4S1,4B2
无气候防护
4Zw7.4K3Hs
IP4 ×
外壳防护等级
4.5装有防潮加热部件的电机,其加热部件应能使机壳内部的空气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温度5K,加热部件的安装位置不应影响其邻近的绝缘超过耐热温度,加热部件的安装和使用不应对电机有不利的影响,加热部件的绝缘可不进行湿热试验,对电机上的电镀件及化学处理件的表面油漆仍应符合本标准4.2.6的规定,但可用零部件和模拟件进行湿热试验。试验方法
5.1湿热试验
按GB/T2423.4一1993进行40℃交变湿热试验,有关细节规定如下。5.1.1试验前的检测
试样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放置24h以上,进行下列7
GB/T12351—2008
检测:
电机表面油漆外观质量;
一电机表面油漆附着力;
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的外观质量;一非金属零部件的外观;
绝缘电阻检测。
对不同额定电压的电机,应采用相应的电压等级的绝缘电阻测试仪(见表10)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
0绝缘电阻测试仪的电压等级
电机额定电压/V
≥36~500
≥500~1000
≥1000
绝缘电阻测试仪的电压等级/
对大型电机的零部件绝缘电阻测试,若因绝缘电阻测试仪量程所限,难以判断合格与否时,则应采用高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量。5.1.2试验前的预处理
试样按正常状态静止安放在试验箱内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条件如下:a)温度:25℃±3K;
b)相对湿度:45%~75%;
c)时间:大型电机不等少于8h;中小型电机不得少于6h;
小功率电机不得少于3h。
5.1.3试验的周期数
热带于热型电机和中心高45mm以下(或外径90mm以下)的小功率电机为6周期,其他电机均为12周期。
5.1.4每周期的降温阶段相对湿度下限值为85%。5.1.5试验的检测条件
在试验的最后一个周期,低温高湿阶段保持6h后进行测试。测试时的温度为25℃士3K,相对湿度95%~98%。
a)在试验箱内进行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测量、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若同一试验箱的试样较多时,测试的时候不得超过8h;对于3000V及以上的高电压电机,若试验箱的安全措施不足时,可将试样取出箱外,于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在保持试样潮湿情况下尽快完成耐电压试验(不得超过2h);b)在试样取出试验箱外应立即检查试样表面油漆外观,然后进行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非金属零部件及轴承润滑剂的检测,这些检查应在24h内完成;在试样取出试样箱外的24h~48h内完成试样表面油漆附着力检测,检测方法参考c)
GB/T 9286—1998;
d)小功率电机检查在试样取出试样箱外3h后进行,应符合4.2.7的规定5.2长霉试验
按GB/T2423.16一1999的规定对非金属零部件进行28d的试验,试验结束后立即对试样进行检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