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410.3-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410.3-2008
中文名称:飞行力学 概念、量和符号 第3部分: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7-18
实施日期:2009-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9238204
相关标签:
飞行
力学
概念
符号
飞机
稳定性
操纵性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49.020航空器与航天器综合
中标分类号:航空、航天>>航空、航天综合>>V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62612-T-519
出版日期:2009-0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3-04-20
起草人:张曙光、洪冠新、屈香菊、邵箭、焦志强、王立新、李周复、陈玉、范立钦、肖业伦、李益瑞
起草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归口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提出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发布部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主管部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标准简介
GB/T14410《飞行力学 概念、量和符号》分为九个部分,本部分为GB/T14410的第3部分。本部分规定了研究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不包括动态特性)使用的术语和符号。本部分适用于固定翼飞机,对其他飞行器也可参照使用。本部分中所指的机体坐标轴系的狓方向接近飞机的零升力线。 本部分代替GB/T14410.3—1993《飞行力学 概念、量和符号 第3部分: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本部分与GB/T14410.3—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新增稳定性、操纵装置、飞机特性评价使用的量等定义;b)将原“气动力中心”扩展为“气动力中心和压力中心”;c)修改术语和定义有引用其他章号码的标注;d)增加了量纲的单位,并在符号和单位栏注明;e)增加了中英文索引。 GB/T 14410.3-2008 飞行力学 概念、量和符号 第3部分: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 GB/T14410.3-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49.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410.3—2008
代替GB/T14410.3—1993
飞行力学
概念、量和符号
第3部分: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
Flight mechanics-Concepts,quantities and symbols-Part 3:Stability and control of aircraft(ISO 1151-4:1994,Flight dynamics--Concepts,quantities and symbols-Part 4:Concepts,quantities and symbols used in the study of aircraftstabilityand control,MOD)
2008-07-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免费标准bzxz.net
2009-01-01实施
GB/T14410《飞行力学概念、量和符号》分为九个部分:-第1部分:坐标轴系和运动状态变量;一第2部分:力、力矩及其系数和导数;一第3部分: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第4部分:飞行性能;
第5部分:飞行测量;
一第6部分:飞机几何形状;
一第7部分:飞行点和飞行包线;第8部分:飞机动态特性;
—第9部分:大气扰动模型。
本部分为GB/T14410的第3部分。GB/T14410.3—2008
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151-4:1994《飞行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
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与
ISO1151-4:1994的主要区别为:a)ISO的4.2.1、4.2.3合并对应于本部分3.1;b)ISO的4.2.2对应于本部分3.3.6、3.3.7;c)ISO的4.2.4、4.3分别对应于本部分3.4、3.6;d)增加了关于机动点、中性点对、机动裕度、握杆/松杆时静稳定裕度等术语。本部分代替GB/T14410.3一1993《飞行力学概念、量和符号第3部分: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本部分与GB/T14410.3-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新增稳定性、操纵装置、飞机特性评价使用的量等定义;将原“气动力中心”扩展为“气动力中心和压力中心”;b)
修改术语和定义有引用其他章号码的标注;c)
d)增加了量纲的单位,并在符号和单位栏注明;e)增加了中英文索引。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提出。本部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曙光、洪冠新、届香菊、邵箭、焦志强、王立新、李周复、陈玉、范立钦、肖业伦、李益瑞。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410.3—1993。
1范围
飞行力学概念、量和符号
第3部分: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
GB/T14410.3—2008
本部分规定了研究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不包括动态特性)使用的术语和符号。本部分适用于固定翼飞机,对其他飞行器也可参照使用。本部分中所指的机体坐标轴系的方向接近飞机的零升力线。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4410.1一2008飞行力学概念、量和符号和单位第1部分:坐标轴系和运动状态变量GB/T14410.2—2008飞行力学概念、量和符号和单位第2部分:力、力矩及其系数和导数GB/T14410.6一2008飞行力学概念、量和符号和单位第6部分:飞机几何形状3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和单位适用于本部分。3.1气动力中心和压力中心aerodynamiccentres and centreof pressure编号
操纵器固定时对迎
角的气动力中心
定义或说明
沿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的—点P,当迎角(GB/T14410.1-2008中2.1.2)变化时绕该点的气动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aerodynamic centre3
3.3.3.2)(CA)p为常值,其中俯仰操纵器fortheangleof at-
(GB/T14410.1—2008中3.6.1)固定,即tack, motivator fixed
a(Cm)p=0
8一常值时,
沿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的-点操纵器松浮时对迎P,当迎角(GB/T14410.1-2008中2.1.2)变化时绕角的气动力中心
该点的气动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C)p为常值,其中俯仰操纵器aerodynamic centre
(GB/T14410.1—2008中3.6.1)松浮,即fortheangleof at-
a(C)P=0
tack, motivator free
符号和单位
GB/T14410.3—2008
操纵器固定时对侧
滑角的气动力中心
aerodynamic centre
for the angle of side-
slip, motivator fixed
定义或说明
位于飞机参考面(GB/T14410.6—2008中3.1.1)内的—点P,当侧滑角(GB/T14410.1—2008中3.2.1.1)变化时绕该点气动滚转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C)p和偏航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CA)为常值,其中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固定,即[,6,=常值时,(C)=0,(C=0
沿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的点P,当俯仰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偏转对俯仰操纵器的气
动力中心
时绕该点的气动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aerodynamiccentre3.3.3.2)(CA)p为常值,其中迎角(GB/T14410.1forthepitchcontrol
2008中2.1.2)固定。即
deflection
a(Ca)p
α三常值时,
位于飞机参考面(GB/T14410.6—2008中3.1.1)内对偏航操纵器的气
的一点P,当偏航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动力中心
aerodynamic centre
for the yaw control
deflection
压力中心
centre of pressure
3.6.1)偏转时绕该点气动偏航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C,)p为常值,其中侧滑角(GB/T14410.1—2008中3.2.1.1)固定。即a(c)=0
β常值时,
飞机上一特定点,绕该点气动力矩(GB/T14410.2-2008中3.3.2.3)为零。
对于给定飞行状态,若满足
YA=0,LA=0,NA=0
则压力中心是沿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的一点P,其纵坐标为:
式中:
YA,ZA为机体坐标轴系(GB/T14410.1—2008中3.1.4)中的气动力分量(GB/T14410.2—2008中3.3.2.2);
LA,MA,NA为机体坐标轴系中的气动力矩分量(GB/T14410.2—-2008中3.3.2.4)。符号和单位
3.2机动点和中性点
maneuver points and neutral points语
定义或说明
GB/T14410.3--2008
符号和单位
飞机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点。假定飞机在铅垂面内作准定常的等速曲线运动,并且俯仰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固定,当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有俯仰操纵器固定时
的机动点
maneuver point,
pitch motivator fixed
俯仰操纵器固定时
机动点的无量纲坐标
normalized coordi-
nateof
maneuver
point, pitch motiva-
tor fixed
俯仰操纵器松浮时
的机动点
maneuver point,
pitch motivator free
俯仰操纵器松浮时
机动点的无量纲坐标
微小改变时,绕该点的俯仰力矩(GB/T14410.22008中3.3.2.4)保持不变。
注:在上述飞行状态下,如果飞机重心位于该点上,则俯仰操纵器处于同一位置时,可得到不同的过载(GB/T14410.2—2008中3.9.1),即Aon
比值m/L,其中1m为俯仰操纵器固定时的机动点(3.2.1)的位置坐标,从飞机的某个基准点向后度量;l为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定义中的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注:通常上述定义中的基准点选定为参考长度1所对应的某个参考弦的前缘。
飞机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点。假定飞机在铅垂面内作准定常的等速曲线运动,并且俯仰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松浮,当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有微小改变时,绕该点的俯仰力矩(GB/T14410.2—2008中3.3.2.4)保持不变。
注:在上述飞行状态下,如果飞机重心位于该点上,则俯仰操纵器的铰链力矩(GB/T14410.2—2008中3.4.1)相同时,可得到不同的过载(GB/T14410.2—2008中3.9.1),即
比值Ime/L,其中lmer为俯仰操纵器松浮时的机动点(3.2.3)的位置坐标,从飞机的某个基准点向后度量;lnormalized coordinate
maneuver
point,
pitch motivator free
为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定义中的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注:通常上述定义中的基准点选定为参考长度|所对应的某个参考弦的前缘。
GB/T14410.3—2008
握杆时的机动点
maneuverpoint,
stickfixed
握杆时机动点的无
量纲坐标
normalized coordi-
maneuver
point, stick fixed
松杆时的机动点
maneuver point,
stickfree
松杆时机动点的无
量纲坐标
normalized coordi-
nateof
maneuver
point, stick free
定义或说明
飞机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点。假定飞机在铅垂面内作准定常的等速曲线运动,且座舱操纵装置(3.5.1,GB/T14410.1—2008中3.7.1)固持,当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有微小改变时,绕该点的俯仰力矩(GB/T14410.2-2008中3.3.2.4)保持不变。
注:在上述飞行状态下,如果飞机重心位于该点上,则座舱操纵装置处于同一位置(3.5.2)时,可得到不同的过载(GB/T14410.2—2008中3.9.1),即ADm=0
比值ms/,其中lm为握杆时的机动点(3.2.5)的位置坐标,从飞机的某个基准点向后度量;为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定义中的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注:通常上述定义中的基准点选定为参考长度1所对应的某个参考弦的前缘。
飞机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点。假定飞机在铅垂面内作准定常的等速曲线运动,且座舱操纵装置(3.5.1,GB/T14410.1-—2008中3.7.1)松浮,当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有微小改变时,绕该点的俯仰力矩(GB/T14410.2-2008中3.3.2.4)保持不变。
注:在上述飞行状态下,如果飞机重心位于该点上,则用同样的座舱操纵力(3.5.3,GB/T14410.1—2008中3.8.2),可得到不同的过载(GB/T14410.2—2008中3.9.1),即AFa0
比值Lmst/L,其中Lm为松杆时的机动点(3.2.7)的位置坐标,从飞机的某个基准点向后度量;为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定义中的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注:通常上述定义中的基准点选定为参考长度1所对应的某个参考弦的前缘。
符号和单位
定义或说明
GB/T14410.3—2008
符号和单位
飞机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点。当飞机作定常直线飞行,并且俯仰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固定,而速度有微小改变时,绕该点的俯仰力矩(GB/T14410.2—2008中俯仰操纵器固定时
3.3.2.4)保持不变。
的中性点
neutral point, pitch
motivatorfixed
俯仰操纵器固定时
中性点的无量纲坐标
normalized coordi-
nate of neutral point,
pitch motivator fixed
俯仰操纵器松浮时
的中性点
neutral point, pitch
motivator free
俯仰操纵器松浮时
中性点的无量纲坐标
normalized coordi-
nate of neutral point,
pitch motivator free
注1:如果飞机重心位于该点,则在定常直线飞行中当速度略有改变时,俯仰操纵器位置不变,即。
注2:只有当速度对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和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该点才与操纵器固定时对迎角的气动力中心(3.1.2)相重合。比值In./l,其中In为俯仰操纵器固定时的中性点(3.2.9)的位置坐标,从飞机的某个基准点向后度量。1为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定义中的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注:通常上述定义中的基准点选定为参考长度1所对应的某个参考弦的前缘。
飞机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点。当飞机作定常直线飞行,并且俯仰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松浮,而速度有微小改变时,绕该点的俯仰力矩(GB/T14410.2—2008中3.3.2.4)保持不变。
注:如果飞机重心位于该点,则在定常直线飞行中当速度略有改变时,俯仰操纵器的铰链力矩(GB/T14410.22008中3.4.1)保持不变,即
比值Lnet/l,其中Lne为俯仰操纵器松浮时的中性点(3.2.11)的位置坐标,从飞机的某个基准点向后度量。1为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定义中的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注:通常上述定义中的基准点选定为参考长度1所对应的某个参考弦的前缘。
GB/T14410.3-2008
握杆时的中性点
neutral point,stick
握杆时中性点的无
量纲坐标
normalized coordi-
nate of neutral point
stick fixed
松杆时的中性点
定义或说明
飞机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点。当飞机作定常直线飞行,座舱操纵装置(3.5.1,GB/T14410.1-2008中3.7.1)固持,而速度有微小改变时,绕该点的俯仰力矩(GB/T14410.2一2008中3.3.2.4)保持不变。
注:如果飞机重心位于该点,则在定常直线飞行中当速度略有改变时,座舱操纵装置位置(3.5.2)保持不变,即AD=0
比值Lm/其中l为握杆时的中性点(3.2.13)的位置坐标,从飞机的某个基准点向后度量。1为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定义中的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注:通常上述定义中的基准点选定为参考长度|所对应的某个参考弦的前缘。
飞机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点。当飞机作定常直线飞行,座舱操纵装置(3.5.1,GB/T14410.1—2008中3.7.1)松浮,而速度有微小改变时,绕该点的俯仰力矩(GB/T14410.2—2008中3.3.2.4)保持不变。
neutralpoint,stick
松杆时中性点的无
量纲坐标
normalized coordi-
nate of neutral point,
stick free
3.3机动裕度和静稳定裕度
重心相对位置
注:如果飞机重心位于该点,则在定常直线飞行中当速度略有改变时,座舱操纵力(GB/T14410.1-—2008中3.8)保持不变,即
比值Int/L,其中Last为松杆时的中性点(3.2.15)的位置坐标,从飞机的某个基准点向后度量;1为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定义中的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注:通常上述定义中的基准点选定为参考长度1所对应的某个参考弦的前缘。
maneuver margins and static margins定义或说明
比值le/,其中L为飞机重心的位置坐标,从飞机的某个基准点向后度量;1为俯仰力矩系数relative position of
centre of gravity
(GB/T14410.2—2008中3.3.3.2)定义中的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注:通常上述定义中的基准点选定为参考长度1所对应的某个参考弦的前缘。
符号和单位
符号和单位
俯仰操纵器固定时
的机动裕度
maneuver margin,
pitch motivatorfixed
定义或说明
GB/T14410.3—2008
符号和单位
假定飞机是在铅垂面内作准定常的等速曲线运动,且俯仰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固定时,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对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的全导数,并加上相反符号和单位。
注:此裕度等于俯仰操纵器固定时的机动点(3.2.1)P与飞机重心之间的距离在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投影除以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即
K=—(h—hm)
假定飞机是在铅垂面内作推定常的等速曲线运动,且俯仰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松浮时,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俯仰操纵器松浮时!
对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的全导的机动裕度
maneuver margin,
pitch motivator free
握杆时的机动裕度
maneuvermargin,
stickfixed
松杆时的机动裕度
maneuver margin,
stick free
数,并加上相反符号和单位。
注:此裕度等于俯仰操纵器松浮时的机动点(3.2.3)Pm与飞机重心之间的距离在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投影除以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即
Kmf=-(h-hmd)
假定飞机是在铅垂面内作准定常的等速曲线运动,且座舱操纵装置(3.5.1,GB/T14410.1—2008中3.7.1)固持时,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对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的全导数,并加上相反符号和单位。注:此裕度等于握杆时的机动点(3.2.5)Pm与飞机重心之间的距离在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投影除以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即K..=-(h-hm.)
假定飞机是在铅垂面内作准定常的等速曲线运动,且座舱操纵装置(3.5.1,GB/T14410.12008中3.7.1)松浮时,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对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的全导数,并加上相反符号和单位。注:此裕度等于松杆时的机动点(3.2.7)P与飞机重心之间的距离在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投影除以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即
Kmi=—(h—hmt)
GB/T14410.3—2008
俯仰操纵器固定时
的静稳定裕度
static margin, pitch
motivatorfixed
俯仰操纵器松浮时
的静稳定裕度
static margin, pitch
motivator free
握杆时的静稳定裕
static
margin,
stick fixed
松杆时的静稳定裕
margin,
static
stick free
定义或说明
当飞机处于定常直线飞行状态,且俯仰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固定时,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对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的全导数,并加上相反符号和单位。
注:此裕度等于俯仰操纵器固定时的中性点(3.2.9)P与飞机重心之间的距离在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投影除以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即
Ke=—(h—hae)
当飞机处于定常直线飞行状态,且俯仰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松浮时,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对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的全导数,并加上相反符号和单位。
注:此裕度等于俯仰操纵器松浮时的中性点(3.2.11)P与飞机重心之间的距离在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投影除以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即
Kd=-(h-ht)
当飞机处于定常直线飞行状态,且座舱操纵装置(3.5.1,GB/T14410.1—2008中3.7.1)固持时,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对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的全导数,并加上相反符号和单位。
注:此裕度等于握杆时的中性点(3.2.13)P.与飞机重心之间的距离在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投影除以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即
K.=-(h-ha)
当飞机处于定常直线飞行状态,且座舱操纵装置(3.5.1,GB/T14410.1—2008中3.7.1)松浮时,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对升力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1)的全导数,并加上相反符号和单位。
注:此裕度等于松杆时的中性点(3.2.15)Paar与飞机重心之间的距离在纵轴(GB/T14410.1—2008中3.1.4.1)上的投影除以参考长度(GB/T14410.12008中3.4.6),即
Kuf=-(h-hat)
符号和单位
稳定性
stabilities
静稳定性
static stability
操纵器固定时的纵
向静稳定性
longitudinal stability,
motivatorfixed
操纵器松浮时的纵
向静稳定性
longitudinal stability,
motivator free
动稳定性
dynamic stability
3.5操纵装置
controls
俯仰操纵装置
pitch control
俯仰操纵装置位移
displacement of the
pitch control
俯仰操纵力
force(effort)onthe
pitch control
定义或说明
GB/T14410.32008
符号和单位
飞机是静稳定的,指当飞行偏离定常飞行状态后,具有自行恢复该定常飞行状态的趋势。指当飞机俯仰操纵器的偏度(GB/T14410.1-2008中3.6.12)固定时,纵向运动的静稳定性(3.4.1)。注1:当满足
飞机具有操纵器固定时的纵向静稳定性,其中C.为相对于质心的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
注2:当推力产生的俯仰力矩(GB/T14410.2--2008中3.3.2.4)为零,操纵器固定时的静稳定裕度(3.3.6)为正的飞机具有该项静稳定性。指当飞机俯仰操纵器(GB/T14410.1—2008中3.6.1)绕其铰链轴松浮时,纵向运动的静稳定性(3.4.1)。注1:当满足
(aC)<0
飞机具有操纵器松浮时的纵向静稳定性,其中C.为相对于质心的俯仰力矩系数(GB/T14410.2—2008中3.3.3.2),下标“f\指操纵器松浮时。注2:当推力产生的俯仰力矩(GB/T14410.2-2008中3.3.2.4)为零,操纵器松浮时静稳定裕度(3.3.7)为正的飞机具有该项静稳定性。
飞机是动稳定的,指当飞行受到瞬时扰动或者在瞬时操纵输人作用下,能够自行恢复到原来的定常飞行状态。
定义或说明
使驾驶员应用时能够改变飞机俯仰力矩的操纵装置(GB/T14410.1—2008中3.7.1)。按照适当选择的参考系,俯仰操纵装置(3.5.1)上个固定参考点的位移。向前为正。驾驶员施加在俯仰操纵装置(3.5.1)上的力。向前(“前推力”)为正。
符号和单位
单位为米(m)
单位为牛(N)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