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271.14-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271.14-2008
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词汇 第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7-18
实施日期:2008-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946035
相关标签:
信息技术
词汇
可靠性
可用性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020信息技术(IT)综合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计算机>>L60计算机综合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61491-T-469
出版日期:2008-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07-30
起草人:王静、王有志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T5271《信息技术 词汇》共分30部分,本部分是GB/T5271的第14部分。本部分代替GB/T5271.14—1985《数据处理词汇 14部分 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 GB/T5271的本部分方便信息技术的国际交流。本部分给出了与信息处理领域相关的概念的术语和定义,并明确了词条之间的关系。GB/T5271的本部分定义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的各种概念。 本部分与GB/T5271.14—1985的主要差别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删去15条术语,新增41条术语。 GB/T 5271.14-2008 信息技术 词汇 第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 GB/T5271.14-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35.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271.14--2008/IS0/IEC 2382-14:1997代替GB/T5271.14-1985
信息技术
第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Information technology--Vocabulary-Part 14 : 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availability(ISO/IEC2382-14:1997,IDT)
2008-07-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2-01实施
GB/T5271.14—2008/IS0/IEC2382-14:1997目
1概述
2术语和定义
14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
一般概念
可靠性与故障
可维护性
1可用性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GB/T5271.14--2008/IS0/IEC2382-14:1997前言
GB/T5271《信息技术
词汇》共分30部分:
第1部分:基本术语;
第2部分:算术和逻辑运算;
—第3部分:设备技术;
第4部分:数据的组织;
第5部分:数据表示;
一第6部分:数据的准备与处理;第7部分:计算机编程;
—第8部分:安全;
一第9部分:数据通信;
-第10部分:操作技术和设施;
一第29部分:人工智能
语音识别与合成:
第31部分: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第32部分:电子邮件;
第34部分: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本部分是GB/T5271的第14部分。等同采用ISO/IEC2382-14:1997《信息技术词汇
:第14部
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英文版)。本部分代替GB/T5271.14一1985《数据处理词汇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本部分与GB/T5271.14一1985的主要差别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删去15条术语,新增41条术语。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静、王有志。本部分于1985年首次发布。
1概述
1.1范围
GB/T5271.14—2008/IS0/IEC2382-14:1997信息技术词汇
第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GB/T5271的本部分方便信息技术的国际交流。本部分给出了与信息处理领域相关的概念的术语和定义,并明确了词条之间的关系。GB/T5271的本部分定义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的各种概念。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527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5271.1—2000信息技术词汇第1部分:基本术语(eqvISO/IEC2382-1:1993)GB/T5271.2—-1988信息技术词汇第2部分:算术和逻辑运算(eyvISO/IEC2382-2:1976)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词汇ISO/IEC9126:1991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IEC60050(191):1990国际电工词汇第191章:服务的可靠性和质量1.3遵循的原则和规则
1.3.1词条的定义
第2章包括许多词条。每个词条由几项必需的元素组成,包括索引号、一个术语或几个同义术语和定义一个概念的短语。另外,一个词条可包括举例、注解或便于理解概念的图解说明。有时同一个术语可由不同的词条来定义,或一个词条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描述分别见1.3.5和1.3.8。
GB/T5271的本部分使用的其他术语,例如词汇、概念、术语和定义,其意义在GB/T15237.1中有定义。
1.3.2词条的组成
每个词条包括1.3.1中规定的必需元素,如果需要,可增加一些元素。词条可以包括按以下次序出现的元素:
a)索引号(对发布的GB/T5271本部分的所有语言是共同的);b)术语或语言中通常优选的术语。对语言中的概念若没有通常优选术语表示,则用五个点(组成)的符号(.....)表示;在术语中,一行点用来表示每个特定情况下所选的词;某个国家(根据GB/T2659规则标识)通常优选的术语;c
d)术语的缩写;
许可用的同义术语;
定义的正文(见1.3.4);
g)以“例”开头的一个或几个例子;h)以“注”开头的概念应用领域中规定特殊情况的一个或几个注解;i)几个词条共用的图片、图示或表格。1
GB/T5271.14—-2008/IS0/IEC2382-14:19971.3.3词条的分类
GB/T5271的每部分分配给一个两位的数字序列号,对于《基本术语》以01开始。词条按组分类,每组分配给一个四位的数字序列号;前两位数字表示GB/T5271的那些部分。每个词条分配给一个六位数字的索引号;前四位数字表示GB/T5271的那些部分和组。1.3.4术语的选择和定义的用语
术语的选择和定义的用语尽可能遵循已建立的用法。当出现矛盾时,寻求大多数同意的方法解决。1.3.5多义术语
在一种工作语言中,如果一个给定的术语有几种意义,每种意义则给出一个单独的词条,以便于翻译成其他的语言。
1.3.6缩略语
如1.3.2中指示的,通行使用的缩略语指定给一些术语。这些缩略语不在定义、例子或注解的文本中使用。
1.3.7圆括号的用法
在一些术语中,以黑体字印刷的一个或几个字词置于圆括号中。这些字词是完整术语的一部分。但是,当在技术文章中使用缩短的术语不引起误解时,则这些字词可以省略。在GB/T5271的其他定义、例子或注解的正文中,只使用这些术语的完整形式。在一些词条中,术语后面跟随正常字体的字词并放在圆括号中。这些字词不是术语的一部分,而是指明该术语使用的方向,如它的特殊应用领域,或它的语法形式。1.3.8方括号的用法
如果几个紧密相关的术语能由文本定义,只是几个字词的差别,这些术语及其定义归为一个词条。为表示不同意思的替换字词,按在术语和定义中相同的次序放在方括号中,即[....。为清楚标识被替换的字词,按上述规则放在方括号前面的最后一个字词可放在方括号里面,并且每置换一次则重复一次。
1.3.9定义中黑体术语的用法和星号的用法术语在定义、例子或注解中用黑体字印刷时,则表示该术语已在本部分的其他词条中定义过。但是,只有当这些术语首次出现在每一个词条中时,该术语才印成黑体字的形式。当黑体字印刷的两个术语涉及到分隔开的词条并且直接地彼此紧随时,则星号用于分隔黑体字的术语(或只由加标点的标记分隔)。以正常字体印刷的字词或术语,按通行词典中或权威性技术词汇的定义理解。1.3.10索引表的编制
每部分的末尾编有按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排序的索引表。它包括在该部分定义的所有术语。2术语和定义
14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
14.01一般概念
14.01.01(01.01.40)
功能单元functionalunit
一种能达到规定目的的硬件的、软件的或兼有硬软件的实体。注:在IEC50(191):1990中,以更具普遍性的术语“项(item)”代替功能单元”,项有时可将人员包括在内。14.01.02
产品保证productassurance
确保从设计阶段起一直重视设定的要求,并确保最终产品在整个寿命内保有相应质量的条款与活动。
主reliability
可靠性
GB/T5271.14--2008/IS0/IEC2382-14:1997在给定时段和给定条件下,功能单元履行所要求功能的能力。注:在IEC60050(191):1990的02-06中,采用的术语是\reliabilityperformance”,定义同此,但带注记。14.01.04
主durability
耐用性
在给定的使用与维护条件下,功能单元履行所要求功能直至达到极限状态的能力。注1;功能单元的极限状态,可以用使用寿命的结束、出于经济或技术原因的不适宜性或者其他有关因素来表征,注2:此定义和注1与IEC60050(191):1990的02-02中的相同。14.01.05
maintenance
旨在使功能单元保持在或恢复到能履行所要求功能的状态的一组活动。注1:维护包括各种活动,例如监控、测试、测量、更换、调整、修复及某些情况下的行政管理行动。注2:见IEC60050(191):1990的07-01,其措辞稍有不同。14.01.06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可维修性
当维护是在给定条件下采用例行的规程和资源进行时,在给定使用条件下,使功能单元维持在或恢复到能履行所要求功能的能力。注:IEC60050(191):1990的02-07中采用术语为\maintainabilityperformance(\可维护性能”),定义同此。14.01.07
主availability
可用性
假定所需外部资源齐备,在给定条件下和给定瞬时或时段,功能单元处于履行所要求功能状态的能力。
注1;IEC60050(191);1990的02-05中采用术语为“availabilityperformance”(“可用性能\),定义同此,但带注记,注2:此处所定义的可用性是一种本征可用性,外部资源(而非“维护资源”)不影响功能单元的可用性。而对运行可用性则需具备外部资源。
14.01.08(02.06.04)
差错error
算出的、观察的或测量的值或状况,与真的、规定的或理论上正确的值或状况之间的差异。注1:IEC60050(191):1990的05-24中的措辞稍有不同。注2;与GB/T5271.2—1988中的定义相同。14.01.09
失误mistake
人为差错humanerror
差错(在此意义下不推荐使用)error(deprecatedinthissense)种会产生非预期结果的人为动作或息情。注:另见IEC60050(191):1990的05-25中的定义,与此稍有不同。GB/T5271.14—2008/IS0/IEC2382-14:199714.01.10
故障falt
可引起功能单元履行所要求功能的能力下降或丧失的反常状况。注:在IEC60050(191):1990的05-01中,将“故障”定义为一种状态,特征如下失去履行所要求功能的能力,但在预防性维护或其他按计划行动期间或者由于缺少外部资源的失能除外。对这两种观点的图示说明见图1。14.01.11
失效failure
功能单元履行所要求功能能力的终止。注:IEC60050(191):1990的04-01中的定义同此;但附有注记,指出与术语\故障”在含义上的区别。见图1。14.01.12
穴余(用于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redundancy(inreliability,maintainability,andavailabili+ty)
功能单元履行所要求功能或数据表示信息的手段本已足够者外,存在另一手段的情况。例:采用了复式功能构件,添加了奇偶检验位。注1:允余主要用于改进可靠性或可用性。注2:IEC60050(191):1990的15-01中的定义不够完备。14.02可靠性与故障
meantimebetweenfailures
平均失效间隔时间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在给定条件下,功能单元相继两次失效之间的平均持续时间。注1:平均失效间隔时间能从理论模型或观测结果导出。注2:此定义综合了IEC60050(191):1990的10-03中的(显式指称修复的各“项)与IEC60050(191):1990的1208中的定义。
meanoperatingtimebetweenfailures平均失效间工作时间
平均故障间工作时间
在给定条件下,功能单元在相继两次失效间运行的平均持续时间。注1:此定义综合了IEC60050(191):1990的10-04中(显式指称修复的各项)与IEC60050(191):1990的12-09中的定义。
注2:IEC60050(191):1990的12-09中对此术语也采用缩略语\MTBF\。14.02.03
程序敏感故障program-sensitivefault可作为执行特定指令序列的结果检测出来的故障。注:IEC60050(191):1990的05-12中的定义与此稍有不同,原因是对“故障\(见14.01.10)的理解有差异。14.02.04
数据敏感故障data-sensitivefault可作为处理特定数据模式的结果检测出来的故障。注:IEC60050(191):1990的05-13中的定义与此稍有不同,原因是对\故障”(见14.01.10)的理解有差异。14.03可维护性
改正性维护correctivemaintenance在出现失效或测出故障后,为使功能单元复原到能履行所要求功能的状态而进行的维护。注:除对“故障”的理解(见14.01.10)有差异外,IEC60050(191):1990的07-08中的定义实质上同此。4
延期维护deferredmaintenance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GB/T5271.14—2008/IS0/IEC2382-14:1997在出现失效或测出故障后,不是立即启动而是按给定的维护规则推迟的改正性维护。注:除对\故障”的理解(见14.01.10)有差异外,IEC60050(191):1990的07-16中的定义实质上同此。14.03.03
受控维护controlledmaintenance依据能使维护量减少或最小而维持所期望的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案进行的维护,注:IEC60050(191):1990的07-09中定义的概念实质上同此,措辞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GB/T5271标准中的一致性要求和对于预期读者群的考虑。14.03.04
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maintenance为降低失效概率或减少功能降级,按预定的时段或设定的准则对功能单元所进行的维护。注:IEC60050(191):1990的07-07中的定义实质上同此。14.03.05
计划性维护scheduledmaintenance按既定时间计划进行的预防性维护。注1:时间进度表按经历时间、运行时间或使用次数制定。注2:IEC60050(191):1990的07-10中的定义实质上同此。14.03.06
远程维护remotemaintenance
远程维护telemaintenance
联机维护onlinemaintenance
在线维护
在位于远程处的维护设施的辅助或控制之下,通过电信系统对功能单元进行的维护。注1:此段释文中的电信系统,不包括该功能单元处所的局域网之内的通信;注2:IEC60050(191):1990的07-14中定义所指的维护,进行时与所维护\项”(见14.01.01的注—译注)无人员身体接触。
应力测试stress test
边缘测试marginaltest
边缘检验marginalcheck
为检测潜在故障或将其定位,而使某些运行状态在额定值左右变化的测试。14.03.08
故障踪迹faulttrace
对某一功能单元,一种通过监控器得到,反映紧临故障测出前的一系列状态的内部运行记录。14.03.09
诊断diagnostic
修饰或说明对故障、失效或错误的检测、分析或描述。14.03.10
微诊断(术)microdiagnostics一种采用装进功能单元的或必要时基于外部的专用微程序的诊断技术。14.03.11
字testandmaintenanceprogram
测试维护程序
为维护或验证面设计的对功能单元进行测试的程序。5
GB/T5271.14—2008/IS0/IEC2382-14:199714.03.12
记入日志(用于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journalize;logout(inreliability,maintainability,andavailability)
为便于维护起见,一旦测出故障即将功能单元的内部状态保存在存储器内。14.04可用性
可服务性servability;serveability;serviceability在特定容限之内与给定条件之下,应用户请求有望得到服务并在请求期内继续提供的能力。注;IEC60050(191):1990的19-02中采用的术语是serveabilityperformance”和serviceabilityperformance”(“可服务性能”),其定义实质上同此。14.04.02
热备份hotstandby
热备用
假若主要功能单元失效,能使究余功能单元立即投人服务的配置。14.04.03
冷备份coldstandby
冷备用
假若主要功能单元失效,经一定延迟后能使允余功能单元投入服务的配置。14.04.04
重配置(用于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reconfiguration (in reliability,maintainabilityand availability)
紧接测出故障或差错之后,为防止失效,或为将功能单元回到能履行所要求功能的状态,而对该功能单元的配置所作的修改。
失效弱化failsoft
失效和缓
修饰或说明某一功能单元:尽管带着故障或手动超限操作,继续以某种降级的方式工作。注;“容错”是达到失效和缓操作的手段之一。14.04.06
容错fanittolerance
复原性resilience
对某一功能单元,在出现故障或差错时继续履行所要求功能的能力。注:IEC60050(191):1990的15-05中的定义仅指“子项”故障,见14.01.10中术语“故障”的注。14.04.07
差错恢复errorrecovery
改正或绕开故障或差错的“效应”,使功能单元能继续履行所要求功能的过程。14.04.08
不可恢复的差错irrecoverableerror;unrecoverableerron若不采用受影响功能单元以外的技术或资源,出错恢复就不可能的差错。14.04.09
致命差错fatalerror
再次执行程序(即便能够也只是)产生无意义结果的差错。6
把关定时器
watchdog timer
看门狗(定时器)
GB/T5271.14—2008/ISO/IEC2382-14:1997对某一信号或功能单元进行监视,以查明超出规定期的失去活动或响应延迟的状态的定时器。注:经历此规定期后,把关定时器可立即激活报警器或使允余功能单元取代正受监视的功能单元。14.04.11
平均恢复时间
meantimetorecovery
平均复原时间meantimetorestoration对给定的功能单元,失效后恢复运行所需的平均持续时间。注:IEC60050(191):1990的13-08中以不同方式定义同一概念,也采用缩略语MTTR。14.04.12
老化(1)
burnin(1)
对新的或经整修的可修复功能单元,通过在设定环境中运行,尽量多地检测出早期故障,并按改正性维护予以消除,以此提高其可靠性的过程。注:IEC60050(191):1990的17-02中定义的概念实质上同此。14.04.13
老化(2)burnin(2)
对不可修复的功能单元,利用功能运行进行的筛选测试。注1:筛选测试的目的,是检测并除去有缺陷的或显出早期失效倾向的功能单元(见IEC60050(191):1990的14-09)。
注2:IEC60050(191):1990的17-03中的定义实质上同此。L-(i-i)FU
L (i1)FU
L-(i+1)FU
L-(i+1)FU
状态“F”
L--(i+1)FU
(i+1)FU
L-i FU
L-(i+1)FU
L-(i+1)FU
a)功能单元的配置
L-(i+1)FU
L--(i+1)FU
第(i-1)级
状态“F\
实体“X”
b)广义视图
图1失效模型
GB/T5271.14—2008/IS0/IEC2382-14:1997第级
“实体X”
c) GB/T 5271,14中的视图
“实体X”
失效起因
d)IEC 60050(191)中的视图
第(i-1)级
第(i-1)级
失效起因
如图1a)中所示,能将功能单元视为由多级组成的层次复合体,各级反过来也能称为“功能单元”。在第i级,一个“起因”可表现为该级功能单元的一个差错(对正确值或状态的偏离),假如不予改正或绕过,则可引起该功能单元的一次失效,其结果是降人“F”状态,无法再履行所要求的功能(见图1b)。第i级功能单元的这一“F”状态,反过来也可表现为第(i一1)级功能单元的一个差错,假如不予改正或绕过,则可引起该第(i一1)级功能单元的一次失效。在这种因果链中,同一件事(“实体X”)既能视为第i级功能单元由于失效而降人的状态(“F”状态),又能视为第(i-1)级功能单元失效的起因。这里的“实体X”是将本部分中与IEC60050(191)中的两种“故障”概念加以综合,前者强调起因方面如图1c)中所示,后者则强调状态方面如图1d)中所示。“F”状态在IEC60050(191)中称为“故障”,而在本部分中则未予定义。
注:在某种情况下,失效或差错由外部事件(例如雷电或静电噪声)而不是由内部故障引起。同样,“故障”(在两种术语标准中都)可不经先验失效而存在。设计故障是这种故障的一个例子。图1(续)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