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3772.2-2008 纺织品 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 第2部分:定负荷法
GB/T 13772.2-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3772.2-2008

中文名称:纺织品 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 第2部分:定负荷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8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19400

相关标签: 纺织品 织物 纱线 滑移 测定 负荷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30纺织物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3772.1-1992

采标情况:IDT ISO 13936-2:200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2974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4539-T-608

出版日期:2008-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2-11-04

起草人:王宝军、王欢、虞成荣、徐海南

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浙江红叶制伞有限公司、天外天伞业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 209/SC 1)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13772《纺织品 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包括4个部分,本部分为GB/T13772的第2部分。GB/T 13772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定负荷法测定机织物中接缝处纱线抗滑移性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所有的服用和装饰用机织物和弹性机织物(包括含有弹力纱的织物),不适用于织带类等产业用织物。 本部分代替GB/T 13772.1—1992《机织物中纱线抗滑移性测定方法 缝合法》。 本部分与GB/T13772.1—1992 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1.由原来的缝合法1个部分调整为系列标准中定滑移量和定负荷法2个部分,标准名称也作了相应修改。本部分仅是GB/T13772.1—1992其中的定负荷法相关的内容,定滑移量法相关内容见GB/T13772.1;2.范围中明确了不适用的产品;3.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织物洗涤和干燥的标准以及拉伸试验仪的相关标准,删除了缝纫标准;4.第3章术语简化为7条术语,增加了“缝合余量”术语,并将“经(纬)向试验”改为“经(纬)纱滑移”;5.删除了CRT 强力试验机,对CRE 拉伸试验仪提出了具体的要求;6.隔距长度由75mm 改为100mm;7.服用织物根据平方米质量分类,最小定负荷值由80N 改为60N;8.试样尺寸的长度由170mm 调整为200mm;9.滑移量在最大拉力时测量修整为在拉力由最大值减小到5N 时测量;10.删除了原附录A 和附录C。 GB/T 13772.2-2008 纺织品 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 第2部分:定负荷法 GB/T13772.2-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1ICS59.08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772.2-—2008/ISO13936-2:2004代替GB/T13772.1—1992
纺织品
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
第2部分:定负荷法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the slippage resistance of yarns at a seamin woven fabrics--Part 2.Fixed load method(ISO13936-2:2004,IDT)
2008-06-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
GB/T13772.2—2008/ISO13936-2:2004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5千字
2008年9月第一版2
2008年9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2974bzxz.net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13772.2--2008/ISO13936-2:2004GB/T13772《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包括以下4个部分:-第1部分:定滑移量法;
一第2部分:定负荷法;
一第3部分:针夹法;
一第4部分:摩擦法。
本部分为GB/T13772的第2部分。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3936-2:2004《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
本部分与ISO13936-2:2004相比,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由我国标准替代了国际标准;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增加了表1中的注2。
本部分代替GB/T13772.1--1992《机织物中纱线抗滑移性测定方法缝合法》。本部分与GB/T13772.1—1992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1.由原来的缝合法1个部分调整为系列标准中定滑移量和定负荷法2个部分,标准名称也作了相应修改。本部分仅是GB/T13772.1一1992其中的定负荷法相关的内容,定滑移量法相关内容见GB/T13772.1;
2.范围中明确了不适用的产品;3.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织物洗涤和干燥的标准以及拉伸试验仪的相关标准,删除了缝纫标准;
4.第3章术语简化为7条术语,增加了“缝合余量”术语,并将“经(纬)向试验”改为“经(纬)纱滑移”
5.删除了CRT强力试验机,对CRE拉伸试验仪提出了具体的要求;6.隔距长度由75mm改为100mm;
7.服用织物根据平方米质量分类,最小定负荷值由80N改为60N;8.试样尺寸的长度由170mm调整为200mm;9.滑移量在最大拉力时测量修整为在拉力由最大值减小到5N时测量;10.删除了原附录A和附录C。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209/SC1)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浙江红叶制伞有限公司、天外天伞业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宝军、王欢、虞成荣、徐海南。·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3772.1—1992。
1范围
GB/T13772.2--2008/IS013936-2:2004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
GB/T13772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定负荷法测定机织物中接缝处纱线抗滑移性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所有的服用和装饰用机织物和弹性机织物(包括含有弹力纱的织物),不适用于织带类等产业用织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377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6529-2008,ISO139:2005,MOD)GB/T16825.1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GB/T16825.1—2002ISO7500-1.1999,IDT)GB/T1902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ISO10012:2003,ID)
FZ/T01019纺织品缝迹形式分类和术语(FZ/T01019—1992,eqvISO4915:1991)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3772的本部分。3.1
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constant rate of extension testing machine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夹持试样的夹持器一个固定,另一个以恒定速度运动,使试样的伸长与时间成正比的一种试验仪器。
抓样试验grabtest
试样宽度的中间部位被夹持器夹持的一种织物拉伸试验。3.3
纱线滑移yarn slippage
接缝滑移seam slippage
由于拉伸作用,机织物中纬(经)纱在经(纬)纱上产生的移动。注:接缝滑移是织物性能,不要与接缝强力混淆。3.4
经纱滑移warpslippage
经纱与拉伸方向垂直,在纬向纱线上产生移动。3.5
纬纱滑移weftslippage
纬纱与拉伸方向垂直,在经向纱线上产生移动。1
GB/T13772.2—2008/IS013936-2:20043.6
缝合余量seamallowance
缝迹线与缝合材料邻近布边的距离。3.7
滑移量seam opening
织物中纱线滑移后形成的缝隙的最大宽度。4原理
矩形试样折叠后沿宽度方向缝合,然后再沿折痕开剪,用夹持器夹持试样,并垂直于接缝方向施以拉伸负荷,测定在施加规定负荷时产生的滑移量。5取样
取样方法按相关产品的规范说明或按有关各方协议确定。如果没有相关的取样规定,作为示例,附录A给出一个适宜的取样程序。附录B给出了裁剪试样的示意图。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应避免具有折叠、褶皱以及布边的部位。6仪器和器具
6.1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6.1.1等速伸长(CRE)试验仪的计量确认应根据GB/T19022进行。等速伸长(CRE)试验仪应具以6.1.2~6.1.7规定的一般特点。6.1.2拉伸试验仪应具有指示或记录施加于试样上使其拉伸直至破坏的最大力的功能。在使用条伤下,仪器应为GB/T16825.1的1级精度,在仪器满量程内的任意点,指示或记录最大力的误差不应超过士1%,伸长记录误差不超过士1mm。6.1.3如果使用数据采集电路和软件获得力值,数据采集的频率不小于每秒8次。仪器应能设定50mm/min的拉伸速度,精度为士10%。6.1.4
6.1.5仪器应能设定100mm的陷距长度。6.1.6仪器夹持器的中心点应处于拉力轴线上,夹持线应与拉力线垂直,夹持面在同一孚面上。夹面应能夹持试样而不使其打滑,夹面应平整,不剪切试样或破坏试样。如果使用平滑夹面不能防止试样的滑移时,应使用其他形式的夹持器。夹面上可使用适当的衬垫材料。6.1.7抓样试验夹持试样的尺寸应为(25mm士1mm)×(25mm士1mm)。可使用下列方法之一达到该尺寸。
a)后夹面的宽度为25mm,长度至少为40mm(50mm更宜)。夹面的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垂直,前夹面与后夹面的尺寸相同,其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平行。b)后夹面的宽度为25.mm,长度至少为40mm50mm更宜)。夹面的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垂直。前夹面的尺寸为25mm×25mm。
6.2裁样的设备。
6.3缝纫机:电控单针锁缝机,能够缝纫FZ/T01019中301型缝迹型式(见图1)。301型缝迹由两根缝线组成,一根针线与一根底线。针线圈从机针一面穿人缝料,露出在另一百与底线进行交织,收紧线使交织的线圈处于缝料层的中间部位。该缝迹有时用一根线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缝迹与其后依次连续的缝迹有所差异。至少要用两个缝迹来描绘这种缝迹型式。2
1针线;
2-—底线。
GB/T13772.2--2008/IS013936-2:2004图1301型线迹型式
6.4缝纫机针:针板和送料牙,见表1及9.1。6.5缝纫线:合适的缝线,按表1规定。6.6测量尺:分度值为0.5mm。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执行GB/T6529的规定,8预处理
如果样品需要进行水洗或于洗预处理,可与有关方商定采用的方法。GB/T19981.2或GB/T8629中给出的程序可能是适宜的。9试样准备
9.1调节缝纫机
缝合双层被试织物时,缝针穿过针板与送料牙,调试机器使其对试样的缝迹密度符合表1规定。表1缝纫要求
缝纫线
织物分类
服用织物
装饰用织物
100%涤纶包芯纱
(长丝芯,短纤包覆)
线密度/tex
缝针规格
针迹密度/
公制机针号数
直径/mm
注1:用放大装置检查缝针确保其完好无损。注2:公制机针号90相当于习惯称谓的14号,110相当于习惯称谓的18号。a缝合装饰用织物时用圆形缝针。(针/100mm)
将梭心套从缝纫机的针板下面取出,捏住从梭心套露出的线头,使底线慢慢地从梭心上退绕下一段长度,调节梭心套上的弹簧片,以致缝合时底线能以均衡的速度从梭心上退绕下来。将梭心套重新安装在缝纫机上,并调节穿过机针的面线的张力,缝合时使针线与梭线交织在一起,收缩后使交织的线环处于缝料层的中间部位(见图1)。9.2裁样与缝样
9.2.1裁取矩形试样的尺寸为200mm×100mm。如果没有其他的附加说明,通常是裁取经纱滑移试样与纬纱滑移试样各5块,经纱滑移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用于测定经纱滑移;纬纱滑移试样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用于测定纬纱滑移。3
GB/T13772.2—2008/ISO13936-2:2004按第5章和附录B的方法裁样,在距实验室样品布边至少150mm的区域裁取样。每两块试样不应包含相同的经纱或纬纱。
9.2.2将试样(正面朝内)对折,折痕平行于宽度方向,在距折痕20mm处缝制一条直形缝迹,缝选平行于折痕线。然后尽可能地提高缝纫速度,直到缝制完成。如果必要的话,缝线的两端要打结,以防滑脱。
9.2.3在折痕端距缝迹线12mm处剪开试样,两层织物的缝合余量应相同。10步骤
10.1按第7章调湿试样。
10.2设定拉伸试验仪的隔距长度为100mm士1mm,注意两夹持线在一个平面上且相互平行。10.3夹持试样时,保证试样的接缝位于两夹持器中间且平行于夹持线。10.4以50mm/min士5mm/min的拉伸速度缓慢增大施加在试样上的负荷至合适的定负荷值(见表2)。
织物分类
服用织物≤220g/m2
服用织物>220g/m
装饰用织物
表2采用的拉力
定负荷值/
10.5当达到定负荷值时,立即以50mm/min士5mm/min的速度将施加在试样上的拉力减小到=V,并在此时固定夹持器不动。
10.6立即测量缝迹两边缝隙的最大宽度值即滑移量,修约至最接近的1mm。也就是测量缝两边未受到破坏作用的织物边纱的垂直距离,见图2。接缝;
滑移量。
图2滑移量的测定
10.7对其他试样重复上述程序,得到5个经纱滑移的结果和5个纬纱滑移的结果。11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11.1由滑移量测量结果计算经纱滑移的平均值和纬纱滑移平均值,修约至最接近的1mm。11.2如果在达到定负荷值前由于织物或接缝受到破坏而导致无法测定滑移量,则报告“织物断裂”或“接缝断裂”,并报告此时所施加的拉伸力值。12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GB/T13772本部分的编号和试验日期;样品的描述;
采用的最大拉力,单位为牛顿(N);GB/T13772.2—2008/IS013936-2:2004经纱滑移量的平均值和纬纱滑移量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如果适用,织物或接缝受到损坏的试样的数量,并报告破坏时的力值和原因;样品的最终用途(如果已知);任何偏离本部分的细节。
GB/T13772.2--2008/IS013936-22004A。1批样(从一批中取的匹数)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建议取样程序
从一批中按表A.1规定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匹数,运输中受潮或受损的匹布不能作为样品。表A.1批样
一批的匹数
A.2实验室样品数量
托样的最少匹数
从批样的每一匹中随机剪取至少1m长的全幅作为实验室样品(离匹端至少3m)。保证样品没有褶皱和明显的疵点。
—布边;
—纬纱滑移试样;
一经纱滑移试样;
一经向。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GB/T13772.2-—2008/ISO13936-2:2004从实验室样品上剪取试样示例
单位为毫米
GB/T13772.2-—2008/ISO13936-2:2004参考文献
[1]GB/T19981.2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祭干洗和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2]GB/T8629纺织品
GB/T13772.2-2008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551-3297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