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4598.8-2008 电气继电器 第20部分: 保护系统
GB/T 14598.8-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598.8-2008

中文名称:电气继电器 第20部分: 保护系统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8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7675684

相关标签: 电气 继电器 保护 系统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电工器件>>29.120.70继电器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5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4598.8-1995

采标情况:MOD IEC 60255-20:198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22.0 元

计划单号:20064764-T-604

出版日期:200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5-07-24

起草人:袁文广、李志勇、张学深、文继锋、刘建飞、刘效孟、胡家为

起草单位: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昌继电器研究所等

归口单位: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代替GB/T14598.8—1995《电气继电器第20部分:保护系统》。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 60255-20:1984,规定了整个保护系统及各组成部分的性能要求,适用于保护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及与保护装置相连的对其性能有影响的器件。 本部分与GB/T14598.8—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及所引用的标准;———附录B中注2改为3°;———删除了附录H。 GB/T 14598.8-2008 电气继电器 第20部分: 保护系统 GB/T14598.8-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120.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598.8—2008
代替GB/T14598.8—1995
电气继电器
第20部分:保护系统
Electrical relays—-Part 20:Protection systems(IEC 60255-20:1984,MOD)
2008-06-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效码防优
2009-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保护系统用的仪用互感器
交流输入激励电路
辅助电源
跳闸与合闸电路
逻辑电路
保护系统的通讯联系要求
信号指示,
绝缘·
接地·
通用性能和试验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附录G(资料性附录)
保护系统方框图
电流互感器的特性和暂态响应对保护装置性能的影响保护装置的辅助电源
辅助电路的接地
抗外部骚扰的保护
跳闸和合闸电路
仪用互感器的接地
GB/T14598.8—2008
GB/T14598.8—2008
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EC60255-20:1984《电气继电器第20部分:保护系统》(英文版)。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c)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代替GB/T14598.8—1995《电气继电器第20部分:保护系统》。本部分与GB/T14598.8一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及所引用的标准;——附录B中注2改为3°;
删除了附录H。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昌继电器研究所、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光测控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袁文广、李志勇、张学深、文继锋、刘建飞、刘效孟、胡家为。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598.8—1995。
1范围
电气继电器第20部分:保护系统GB/T14598的本部分规定了整个保护系统及各组成部分的性能要求。GB/T14598.8—2008
本部分适用于保护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及与保护装置相连的对其性能有影响的器件。本部分适用于下列对象:
保护系统或其部件的制造厂;
一保护系统的用户;
控制屏制造厂;
—一电气设备安装人员;
一顾问工程师。
不同的IEC标准规定了保护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要求,本部分备有关部分引用了这些标准。附录A列出了某一保护系统的方框图,该图还示出了制定保护系统各组成部分技术规范的有关IEC技术委员会。
建议用户作出的决定应与涉及到的各技术委员会的规定一致,这些技术委员会对整个保护系统负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459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900.49—2004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IEC60050-448:1995,IDT)GB1207--2006电磁式电压互感器(IEC60044-2:2003,MOD)GB1208—2006电流互感器(IEC60044-1:2003,MOD)GB/T836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辅助激励量的中断与交流分量(纹波)(GB/T8367—1987,eqvIEC60255-11:1980)
GB/T1404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GB/T14047-1993,idtIEC60255:1988)GB/T14598.1电气继电器第23部分:触点性能(GB/T14598.1—2002,IEC60255-23:1994,IDT)
GB/T14598.3-2006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IEC60255-52000,IDT)
GB/T14598.7电气继电器第3部分:它定时限或自定时限单输人激励量量度继电器(GB/T14598.7—1995,idtIEC60255-3:1989)GB/T14598.13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4598.13—2008,IEC60255-22-1:2007,MOD)GB/T15166(所有部分)交流高压断路器1
GB/T14598.8—2008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4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保护系统protectionsystem
完成某项规定保护功能,由一个或多个保护装置和其他器件组成。[GB/T2900.49—2004,448-01-04]3.2
加速式距离保护系统accelerateddistanceprotectionsystem一种辅以通讯联系的距离保护系统,在该系统中当接到信号时,容许对任何测量区减少总的动作时间。
闭锁方案blockingscheme
当检测出保护区外故障时,发出使其他各端禁止跳闸信号的一种保护系统。3.4
空载分路中的电流互感器www.bzxz.net
currenttransformersinidleshunt与保护系统相连,但不载一次电流的电流互感器。3.5
circuit-breakerfailprotectionsystem断路器失灵保护系统
预定在相应的断路器跳闸失败的情况下,通过启动其他断路器跳闸来切除系统故障的一种保护系统。
解除闭锁方案的系统de-blockingschemesystem从保护区的每一端传送连续的闭锁信号,在任一端检测出故障电流输人时便解除闭锁的方案。3.7
方向比较保护系统directioncomparisonprotectionsystem用本处取得的电压或电流为基准,比较保护区各端电流方向的一种保护系统。3.8
与信号发送系统结合的保护系统protectionsystemassociatedwithsignallingsystem在被保护电路的各端之间要求有通讯联系的一种保护系统。3.9
区内故障电流试验internalfaultcurrenttest模拟被保护区内故障电流的试验。3.10
远方跳闸系统intertrippingsystem送出信号使远方的断路器直接跳闸,而不要求远方的保护装置动作。3.11
(纵联)差动导引线系统(longitudinal)differeitialpilotwiresystem差动电流等于流人被保护区各电流代数和的一种差动保护系统。3.12
保护系统的参数parameterofaprotectionsystem一个不受其他量变化影响的量,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给定不同数值的量。例如器件的特性,引线的功耗等。
GB/T14598.8—2008
允许式超范围距离保护系统permissiveoverreachdistanceprotectionsystem在故障检测中,一端保护在检测到故障发生在保护正方向时便将一个信号送至其他各端,其他端接收到该信号,则通过判定故障发生在该端保护正方向的方向继电器触点,使该端断路器跳闸的一种保护系统。
允许式欠范围距离保护系统permissiveunderneathdistanceprotectionsystem在保护区任一端的距离保护第I段检测到故障时,便将一个信号送至其他各端,其他端接收到该信号,则通过不具有方向性的检测故障的保护触点,使该端断路器跳闸的一种保护系统。3.15
相位比较载波系统phasecomparisoncarriersystem比较被保护区段各端电流之间相角量的一种保护系统。3.16
一次试验primarytest
向作为保护系统组成部分的仪用互感器初级绕组施加电流所作的试验。3.17
保护的稳定极限
protection stability limit
在除了设计规定动作之外的所有情况下,使保护不动作的任何激励电量或影响电量的极限值。3.18
剩余连接residualconnection
为了要在多相系统中获得所有线电流或相电压的代数和的仪用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法。3.19
灵敏度sensitivity
在规定条件下,恰好使继电器动作所要求的激励量的最小值。3.20
穿越性电流through-current
穿过被保护区流向该区外某一点的电流。3.21
穿越性故障试验throughfaulttest用于单元保护电路的一种试验,此时故障电流穿过被保护区而流向区外故障处。4保护系统用的仪用互感器
4.1一般要求
某一给定型式的保护装置(如某一给定型式的距离保护)的制造厂,为了保证保护装置的预定性能,按照相应的IEC标准或相应的国家标准,对仪用互感器应规定其必需的技术要求。如果有必要提出特殊要求,则制造厂应按附录B或有关标准确定其内容(例如暂态过程、饱和程度等)。所有这些要求适用于主仪用互感器,也通用于辅助仪用互感器。4.2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应符合GB1208一2006的要求,或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关于暂态性能的特殊要求由制造厂和用户商定。
4.3电压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应符合GB1207一2006或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3
GB/T14598.8—2008
5交流输入激励电路
5.1一般要求
保护装置的制造厂应提供构成交流输人激励电路所必须的资料及技术说明。GB/T14598.3-2006规定,与仪用互感器直接连接的电路应能耐受至少为2kV电压的介质强度试验。因此,在仪用互感器、导线及装置之间,应进行绝缘配合。保护系统耐受冲击电压,按GB/T14598.3—2006中规定的0kV、1kV、5kV等级。应采取措施以避免在交流导线中出现超过保护装置耐受能力的浪涌过电压能力,但是,任何可能导致电压(或电流)幅值及波形畸变的设备,应避免使用。关于接地和屏蔽,见第12章及附录E。5.2电压电路
对于具有电压输人量的保护装置,制造厂应说明由于某种原因,例如负载电流下二次电压消失,是否可能导致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及装置是否会发出警报和(或)进行失压闭锁。5.3电流电路
在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电路中的插人式继电器或试验连接器等,在所有插人和抽出过程中,电流电路应不会出现开路现象。当一保护系统包括某些用于短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特殊部件。插人式继电器、试验器件等)时,有关的IEC标准应规定这些设备的电流耐受值。在任何电流电路中,最大故障电流时的最大峰值电压应与交流导线和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绝缘水平一致(例如在高阻抗差动接线方案中)。
为了平衡或稳定特殊型式的保护系统,保护装置的制造厂应规定电流互感器二次负担的特殊要求(例如差动电流系统、零序电流系统等)。6辅助电源
6.1一般要求
保护装置的制造厂应提供为确保保护装置有一个满意的辅助电源所必需的资料和技术要求,见附录C。应采取措施以避免辅助电源产生超过保护装置耐受能力的浪涌过电压,见附录E。6.2直流辅助电源
6.2.1优选的标准额定值
根据GB/T14598.7和GB/T14047,直流辅助电源电压优先选用的标准额定值为:24V、48V、60V、110V、125V、220V和250V。辅助激励量工作范围的优先极限值为:额定值的80%和110%。在由电池激励等情况下,使工作范围的极限值不同于上述优先值时,保护装置的制造厂应规定其工作范围的极限值及相应的额定值。关于接地问题,见第12章及附录D。6.2.2直流辅助电压的中断
有关直流辅助电压的中断要求,已在GB/T8367中规定。保护装置的制造厂应说明装置是否能监视直流辅助电源的失压。在直流辅助电源使用或中断时,或者反极性激励时保护装置不应损坏或误动作。6.2.3直流/直流变换器
在本标准中不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例如用于激励并联工作的几个保护装置)的输出特性。关于输人与输出电路之间的电隔离,见12.3。当输出端子短路时或者当突然施加输人电压时,应限制输入电流。4
7跳闸与合闸电路
见附录F。
7.1一般要求
GB/T14598.8—2008
跳闸电路具有多种配置方式。如果采用自动快速重合闸或慢速重合闸,而重合闸又是由保护装置启动的,则合闸电路是保护系统的一部分。7.2跳闸及合闸触点
保护系统的跳闸及合闸触点应能闭合断路器的跳闸和合闸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该电流。如果恰当排列(电流保持继电器、辅助触点等),这些触点则不需要断开该跳闸和合闸电流。见GB/T14598.1。
7.3断路器的内部电路
断路器的辅助触点、合闸和跳闸线圈的特性、闭锁特性(如果有)以及防跳特性,应符合GB/T15166的规定。
8逻辑电路
8.1一般要求
个电站开关设备可能需要配置切换保护系统的测量和跳闸电路。这些切换电路在本标准中称为交流和直流逻辑电路,它下包括保护装置内部的逻辑电路,例如在距离保护内部的任何切换。如果需要进行交替切换,例如切换至旁路断路器或另一组母线等,保护系统应具有适应电站这种情况的逻辑电路。为了使保护系统适应电站中的高压配电装置,通常是需要在保护装置和跳闸、合闸电路之间具有逻辑电路(直流逻辑),有时在输入激励电路中还需要具有逻辑电路(交流逻辑)。逻辑电路的切换可以手动或自动完成。在自动切换情况下,逻辑电路由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辅助触点控制。
8.2交流电路中的逻辑
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电路(例如母线保护)中可以进行切换。见5.3。8.3直流电路中的逻辑
直流逻辑切换电路应能闭合、载送和断开正常操作时的最大电流,并能在规定时间内耐受规定的短路电流。
9保护系统的通讯联系要求
9.1一般要求
由于多种原因,保护系统可能需要具有联系远方变电站的通讯通道。有时传送模拟量到电力线的对端,并在那里与该端的电气量相比较(例如导引线方案)。保护系统的通讯联系可以是导引线联系、电力线载波联系或无线电联系人。9.2远方跳闸方案
应采用高可靠度的信号(如编码信号),以避免因噪声(电压)而引起的误动作。如果采用电力线载波作通讯媒介,则应在非故障线上进行(信号)传送。应当规定信号从本端至远端的最长允许传送时间。9.3距离保护发送信号方案
9.3.1一般要求
有许多不同的发送信号方案,最常用的是:加速方案、闭锁方案、解除闭锁方案、允许式超范围方案、允许式欠范围方案、方向比较方案。5
GB/T14598.8—2008
9.3.2技术要求
本条所列的技术要求适用于9.3.1规定的所有方案:a)保护系统下能由于噪声(电压)或因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操作引起的信号衰减而发生误动作(见GB/T14598.13)
当两平行线路之一发送信号时间内,不应引起非故障线路的保护系统误动作;b)
c)在电力线故障状态下信号传输时,电路中可能引入附加的噪声和衰减,保护系统应能接收到保护发出的信号;
d)用户应规定信号从本端传送至远端的最长允许时间。(发信和收信继电器的要求,制造厂和用户之间应协商一致)。9.4纵联差动导引线系统
导引线故障时,保护系统的误动或拒动取决于保护系统的设计。可采用监视继电器来监视寻引线路,导引线故障时发出警报。当采用监视时,监视装置应能在导引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下降到可能引起保护系统误动作之前,检测出其降低程度。
该绝缘电阻值及允许的回路电阻和导引线电容的最大值均由制造厂规定。9.5电力线载波联系
当使用电力线载波联系时,通常不连续发送信号,而仅在检出故障时才允许传送信号。然而,可以按整定时间自动地开启短时间的信号传送,以便能够检查出由于气候条件而引起信号通路的任何品质降低情况。
包括高频耦合设备在内允许的通道最大衰耗,应由制造厂规定。根据采用的耦合是相对相或相对地,还根据使用哪一相以及保护区内是否存在导线换位、衰减会有所不同。
10信号指示
有关保护装置动作情况的信息要求应用适当的方法指示出来。信号指示可以在保护装置上就地显示,也可以传送至远方的控制中心或(和)送人事件记录器。就地信号指示应具有保持功能,等待确认的信号指示应不妨碍保护装置重复动作,甚至在确认期间也应如此。
通常由保护装置触点产生的远方信号指示的信息仅在故障持续期间获得,例如在保护复归时动合触点断开,信息的存贮是信号指示装置的功能之一。11绝缘
11.1一次连线
如果保护系统直接由主电路中的电流和(或)电压激励或通过分流器激励而没有中间仪用互感器,则绝缘要求与主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有关。11.2二次连线
如果保护系统由仪用互感器激励,则与仪用互感器直接连接的电路,在电气上分开的电路之间以及这些电路对地,至少应能耐受2kV交流有效值的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历时60s。当保护装置和主仪用互感器之间接人隔离变压器时,接在二次侧的装置所加的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可由制造厂和用户之间协商降低。但不得低于500V。11.3仪用互感器的绝缘要求
仪用互感器的绝缘要求应符合GB12072006和GB12082006或相应国家标准规定。6
11.4继电器的绝缘要求
用于保护中的继电器的一般绝缘应符合GB/T14598.3一2006标准的要求。对于特定型式继电器,必须补充的要求已于IEC60255的有关部分中规定。GB/T14598.8-2008
11.5直流辅助电路(包括跳闸及信号指示电路,但不包括导引线电路)的绝缘要求向继电器供电的辅助电路的绝缘要求应符合GB/T14598.3一2006的规定。跳闸电路的绝缘要求已规定于GB/T15166中。
12接地
12.1一般要求
设计接地系统和选择接地点,应考虑可能的暂态过程影响以及电力系统频繁操作的要求。除非已考虑接地和(或)屏蔽措施,否则二次电路中会出现由切换而感应出不可忽视的暂态过电压。12.2仪用互感器
仪用互感器的二次电路应直接接地,并只在一个公共点上进行接地,该点是与每个单独的金属系统相连的。接至保护接地端子的连接线的横截面应符合国家标准,中间接人的互感器的二次电路不一定需要接地。
在附录G中给出仪用互感器接地的实例。12.3辅助电路
保护装置内部的辅助电源可接地,也可不接地,若装置要求采用单极接地,则辅助电源和内部辅助电压(电路)之间应当隔离,例如使用直流/直流变换器。在附录D中给出辅助电路接地实例。12.4屏蔽
为了减少干扰影响,控制(测量、信号指示等)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应当接地,对于高频,要给予特别注意;见附录E。
通用性能和试验要求
13.1试验要求
一次侧的试验电流和电压应为正弦波,并满足下列要求:a)多相对称系统的每个电压。任何两相之间以及每相与中性点之间的电压,与这些电压的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1%;
相电流与系统电流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1%;b)
c)每个电流与其对应的相对中性点电压之间的相角应当相同,允许误差应为2°电角,此外,试验设备应能模拟实际的一次系统故障情况,并提供所要求的电流值和所要求的直流暂态分量值。
13.1.1方法
在下列情况下,允许采用在仪用互感器二次侧施加电流和电压的方法来模拟一次电流试验。a)由各自独立的电源输人,以模拟负载偏置等;b)在额定频率之外的其他频率下的试验应提供在该频率下经验证过的一次试验法与输人试验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其他情况下,应按制造厂与用户之间的协议办理。13.1.2直流替态分量
对于所有穿越性故障试验和内部故障电流试验(见14.1.2.2和14.1.2.3),一次试验电流中直流暂态分量的时间常数应按制造厂对特定试验条件所给出的最大值进行。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