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598.300-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598.300-2008
中文名称: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8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831932
相关标签:
微机
变压器
保护装置
通用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输电网和配电网>>29.240.30电力系统用控制设备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5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8页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65527-T-604
出版日期:200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3-08-06
起草人:王维俭、张学深、文继锋、刘建飞、刘效孟等
起草单位: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等
归口单位: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代替GB/T19262—2003《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本部分规定了微机电力变压器保护装置的分类及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供货的成套性及质量保证。本部分适用于变电站和发电厂的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 本部分与GB/T19262—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试验;———增加了浪涌抗扰度试验;———增加工频抗扰度试验;———增加了方向元件在最大灵敏角下的要求;———增加了直流电源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试验;———增加了环境温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试验;———删除了“连续通电”型式检验项目。 GB/T 14598.300-2008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GB/T14598.300-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9.240.30
TYTKAONYKAca-
qUE-ei-aC-eC-ae-Ceraac-CEC-Neca-TiKANiKAca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598.300-2008
代替GB/T19262-2003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crocomputer-basedtransformer protection equipment2008-06-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GB/T14598.300-—2008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装置的分类及命名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包装、运输、存
供货的成套性
11质量保证
TYTKAONYKAca
qLE-ui-aC-eC-a-Ceraac-CEC-Neca-TTIKAoNirKAca13
TYTKAONYKAca
qLE-ei-aC-eC-ae-Ceraac-CEC-Neca-TiKANiKAcaGB/T14598.300-—2008
本部分根据国内主要产品技术条件和用户要求,并参照IEC60255系列标准的通用基本性能指标,采用GB/T7261等国家标准的试验方法有关条文制定。本部分代替GB/T19262—2003《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本部分与GB/T19262—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试验;增加了浪涌抗扰度试验;
增加工频抗扰度试验:
增加了方向元件在最大灵敏角下的要求;增加了直流电源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试验;增加了环境温度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试验;删除了“连续通电”型式检验项目。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光测控有限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万力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继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天正明日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ABB(中国)有限公司、施耐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河北北恒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昌继电器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维俭、张学深、文继锋、刘建飞、刘效孟、胡家为、萧彦、权宪军、袁文广、林存利、艾志明、毛亚胜、李燕、姚莉、田建军、刘文。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9262—2003。
1范围
TYTKAONYKAca
qE-i-aC-eC-ie-Ceraag-EG-Neca-TKANiKAcaGB/T14598.300—2008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GB/T14598的本部分规定了微机电力变压器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或产品)的分类及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供货的成套性及质量保证。本部分适用于变电站和发电厂的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459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900.17电工术语电气继电器(GB/T2900.17—1994,eqVIEC60050(446):1983)GB/T2900.49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GB/T2900.49—2004,IEC60050(448):1995,IDT)GB/T7261-2008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936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11287一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idtIEC60255-21-1:1988)GB/T14537-19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碰撞试验(idtIEC60255-21-2:1988)GB/T14598.92002电气继电器第22-3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IEC60255-22-3:2000,IDT)GB/T14598.102007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4:2002,IDT)GB/T14598.13-2008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12007,MOD)GB/T14598.1419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静电放电试验(idtIEC60255-22-2:1996)
GB/T14598.16-2002
(IEC60255-25:2000,IDT)
电气继电器第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GB/T14598.17一2005电气继电器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扰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IEC60255-22-6:2001,IDT)GB/T14598.18一2007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5:2002,IDT)GB/T14598.19-2007电气维电器第22-7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工频抗扰度试验(IEC60255-22-7:2003,IDT)IEC60255-24:2001电气继电器
(COMTRADE)
第24部分:电力系统用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IEC60255-27.200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1
GB/T14598.300-—2008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7和GB/T2900.4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装置的分类及命名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5技术要求
5.1额定参数
a)交流电流:5A1A;
b)交流电压:100V、100//3V
e)频率:50Hz。
5.2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标准基准值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标准基准值及试验允差见表1。表1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标准基准值和试验允差影响量或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相对湿度
工作位置
外磁场感应强度
交流电源波形
直流中的交流分量
交流中的直流分量
各电压(线电压或相电压)值
各相(对中性点)电压之间的相角各相电流
各相电流与其对应的相(对中性点)电压之间夹角
基准条件
86kPa~106kPa
45%~75%
垂直安装于与地平面垂直的立面零
额定值
TYKAoNrKca
quE-ei-ac-ec-it-Ceraac-CEc-Neca-rrKAoNiKca试验允差
±2℃
任一方向2°
任一方向不大于0.5mT
畸变因数2%
量度维电器6%
暂态为峰值的5%
稳态为峰值的2%
平均值的1%
2°电角
平均值的1%
2°电角
在试验期间当温度变化时,只要不出现凝露,此湿度范围可以超过。b如果产品的性能与频率无关,试验允差可以大些。当产品性能与频率关系大并要求高的准确度时,可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较小的试验允差。如果性能与波形关系很大,可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较小的试验允差。d畸变因数:从非正弦周期量中减去基波所得的谐波含量的有效值与非正弦量的有效值之间的比值,它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直流中的交流分量定义为,×100%Upe
式中:
最大脱时电压:
U最小瞬时电压:
Upc—直流分量电压,
在某些情况下,经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可以要求较小的试验允差。5.3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标称范围的标准极限值5.3.1运行环境温度的标称范围
运行环境温度从下列数值中选取:0℃~45℃,-5℃~+40℃,-10℃~+55℃5.3.2其他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标称范围其他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标称范围的极限值见表2。表2影响量和影响因素的标称范围影响量或影响因素
环境温度
大气压力
相对湿度
工作位置
外磁场
输入激励电压
输人激励电流
输人激励量之间的相位角
输入激励量的变化范围
交流电源波形
交流中的直流分量
直流中的交流分量
辅助激励量的变化范围
标称范围
80kPa~110kPa
TYTKAONYKAca
qUE-ei-aC-eC-ae-Ceraac-CEC-Neca-TiKANiTKAcaGB/T14598.300-2008
最湿月的月平均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平均最低温度为25℃,并且在产品上不应出现凝露
任一方向偏离基准不大于5
不大于1.5mT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直流:额定值的80%~115%
交流:额定值的85%~115%
畸变因数不大于5%
不超过额定值的士2%
暂态:不大于峰值的10%;稳态:不大于峰值的5%不大于直流额定值的12%
直流电源额定电压110V和220V时为额定值的80%~115%,48V及以下时为额定值的90%~115%,交流电源额定电压为额定值的85%~115%如果交流中的直流暂态分量影响显著,即影响达到与准确度等级指数相同或更高的数量级时,制造厂应给出进行校正的条件及其影响。
b同表1脚注e。
5.4对使用场所的其他要求
5.4.1使用场所不应有超过本部分规定的振动、冲击和电气骚扰。5.4.2使用场所不应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介质,不应有腐蚀、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介质,不应充满水蒸气及有严重的霉菌。
5.4.3户内装置的使用场所应有防御雨、雪、风、沙的设施。5.4.4产品的使用场地应符合GB/T9361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887—2000中4.4的规定。
5.5环境温度极端范围的极限值
产品环境温度极端范围的极限值为一25℃和十70℃。在运输、贮存条件下,不施加激励量的产品应能耐受此范围内的温度而不出现不可逆变化的损坏。3
GB/T14598.300-2008
5.6装置的主要功能
YTKAONYKACa
quE-i-aC-eC-is-Ceiaac-CEC-Neca-TrKAoNiKAca5.6.1装置应具有完整性、成套性。装置应能反映变压器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并动作于跳闸或给出信号。
5.6.2装置中不同种类保护功能应设置方便的投退功能。5.6.3装置应具有必要的实时参数监视功能。5.6.4装置应具有自恢复功能,当软件工作不正常时,应能自动恢复,恢复后仍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能发出装置异常信号或信息,而装置不应误动。装置应具有在线自动检测功能,包括对装置硬件损坏、功能失效和二次电路异常运行状态的自动检测。
装置的任一元件(出口继电器可除外)损坏后,装置不应误动作跳闸,且自动检测电路应能发出告警或装置异常信号,并给出有关信息指明损坏元件的所在部位,在最不利情况下应能将故障定位至模块(插件)。
5.6.5装置的所有外接电路不应与装置的弱电电路有直接电气上的联系。针对不同电路,应采用隔离措施。
5.6.6装置应具有自动对时功能。5.6.7装置宜提供中文界面,人机界面应友好。5.6.8装置与厂站自动化系统的配合与接口5.6.8.1用于厂、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装置保护功能应相对独立,并具有数字接口,能与厂、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和通信的故障不应引起装置的误动作跳闸。5.6.8.2与厂,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的装置应能送出或接收以下类型的信息:a)装置的识别信息;
b)开关量输入;
c)异常信号:
d)故障信息;
e)模拟量测量值;
装置的定值:
g)与自动化系统的有关控制信息和时钟对时命令等。5.6.8.3装置与厂、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遵循统一的规约以满足数据通信互联性、互操作性和互换性的要求。5.6.9装置应具有故障记录功能,以记录保护的动作过程,为分析保护动作行为提供详细、全面的数据信息。
装置的故障记录应包括:
a)记录内容应为故障时的输入模拟量和开关量、输出开关量、动作元件、动作时间、故障相别等,输出的数据格式参照IEC60255-24:2001;b)当装置掉电、动作或起动时,不应丢失故障记录信息;e)应具有数字或图形输出功能;d)应能方便地输出中文信息到相应的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屏、后台计算机等。5.6.10时钟和时钟同步
a)装置应设置时钟电路,当装置失电时,时钟电路应能正常工作;b)装置应设置与外部标准授时源的授时数据接口;c)在厂、站自动化系统中,当采用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时钟同步并满足同步要求时,装置可不采取其他同步措施。
TYTKAONYKAca
qUE-ei-aC-eC-ae-Ceraac-CEC-Neca-TKANiKAcaGB/T14598.300—2008
5.6.11装置应设置能与计算机相连的通信接口,并为计算机提供必要的功能软件。例如通信及维护软件、定值整定辅助软件、故障记录分析软件、调试辅助软件等。5.6.12装置外接开关量的输入电压不宜采用弱电5.6.13使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应相对独立,并具有独立的电源和跳闸出口电路。装置应可靠反映其动作和告警信号。5.6.14跳闻出口应能自保持,直至断路器断开。5.7装置的主要性能
5.7.1差动保护
a)有防止励磁涌流引起误动的功能;用于330kV及以上主变保护时,应具有防止过激磁引起误动的功能,并能适应由于变压器铁b)
芯材质的改变对励磁通流的影响:具有防止区外故障误动的制动特性,同时注意外部故障CT的暂态误差的影响,具体制动特c)
性的技术要求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具有严重内部故障下的差动速断功能;d)
具有CT断线判别功能,并能报警,是否闭锁差动保护,可通过整定实现;f)差动速断动作时间(2倍整定值):220kV及以上不大于20ms,110kV及以下不大于30ms;差动动作时间(2倍整定值):220kV及以上不大于30ms,110kV及以下不大于40ms;g)
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I.(I,为CT二次额定电流,下同)。接地(零序)差动保护
有防止区外故障误动的制动特性,具体制动特性的技术要求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a
具有CT断线判别功能,并能报警;差动动作时间(2倍整定值)不大于30ms;c)
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I.。5.7.3分侧差动保护
a)有防止区外故障误动的制动特性,具体制动特性的技术要求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b)具有CT断线判别功能,并能报警,是否闭锁差动保护,可整定;c)差动动作时间(2倍整定值)不大于30ms;d)
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1。。定时限过激磁保护
时限分段不少于两段,宜与变压器过激磁特性匹配;过激磁倍数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2.5%;b)
返回系数不小于0.95;
装置适用的频率范围为45Hz~55Hz。对于发电机升压变压器,装置适用频率范围25Hz~65Hz。
反时限过激磁保护
整段特性应由信号告警段、反时限动作段、速断段等三部分组成;a)
b)长延时应能整定到1000s;
c)时限特性应能整定,应与变压器过激磁特性相匹配;d)过激磁倍数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2.5%;e)返回系数不小于0.95
1)CT是电流互感器的缩写。
GB/T14598.300-2008
D反时限延时允许误差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YTKAONIKAa
qE-ui-aC-eC-ae-Ceraag-CEC-Neca-irKAoNiiKAcag)装置适用频率范围45Hz~55Hz。对于发电机升压变压器,装置适用频率范围25Hz~65Hz.
5.7.6阻抗保护
a)应具有VT断线闭锁功能并发出告警信号,电压切换时不误动;b)系统振荡时,装置不应误动;c)具有偏移特性时,正反向阻抗均可分别整定;d)阻抗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1α5.7.7复合电压闭锁过流(方向)保护电压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1U,负序电压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1U,电a)
流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I.;b)方向元件不应该有死区;
c)动作边界允许误差为士3(最大灵敏角下);d)具有VT断线报警功能;
e)方向元件的投退应由整定控制。5.7.8零序过流(方向)保护
电流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I,;b)方向元件最小动作电压不大于2V,最小动作电流不大于0.1I;动作边界允许误差为士3(最大灵敏角下);)
d)方向元件的投退应由整定控制。5.7.9
低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a)电压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1U.,电流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I.b)具有VT断线报警功能。
过流保护
装置的电流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I.。5.7.11过负荷保护
a)电流整定值充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I.;b)返回系数:0.9~0.95。
5.7.12负序过流保护
同5.7.10。
5.7.13零序过流保护
同5.7.10。
5.7.14间保护
电压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1U.a)
b)电流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I。5.7.15零序过压保护
a)电压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1Ub)零序电压输人电路可承受工频300V历时10s的过电压。5.7.16过负荷闭锁调压
同5.7.11。
2)VT是电压互感器的缩写。
5.7.17冷却器起动
a)电流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Im;b)返回系数:0.85~0.9。
5.7.18断路器失灵起动
电流整定值允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I;a)免费标准bzxz.net
b)返回系数:0.9~0.95;
返回时间不大于20ms。
9断路器非全相保护
负序电流或零序电流整定值充许误差为士5%或士0.02.;a
YTKAONIKACa
qUE-ei-aC-eG-a-Ceraac-CEC-Neca-TTTKAoNiKAcaGB/T14598.300——2008
b)通过反映断路器非全相运行的辅助触点起动。5.7.20装置的保护配置、整定范围与被保护的设备有关,但所选择的单个保护应能达到以上的性能指标。其中未规定部分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5.7.21返回系数
除已注明返回系数外:
a)对过量保护返回系数不小于0.9;b)对欠量保护返回系数不大于1.1。5.7.22时间整定误差
除已对所有的定时限延时注明整定误差外,当延时时间为0.1s~1s时,装置的整定误差不应超过士25ms。当延时时间大于1s时,整定误差不应超过规定值的士2.5%。固有延时不应大于40ms(对于过量保护施加1.2倍动作值进行测试,欠量保护施加0.8倍动作值进行测试)。
5.7.23测量元件特性的温度变差在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装置相对于20℃士2℃的温度变差不应超过规定值的士2.5%。5.8热性能要求
5.8.1最高允许温度
当周围环境温度为40℃时,装置各发热零部件的最高充许温度见表3。表3最高允许温度
材料及零、部件名称
绝缘导线、绕制的线圈
及包有绝缘材料的金属导体
与线圈相接触的零件
不与线圈相接触的零件
产品内部的其他元件(如电阻器)或材料Y级绝缘
A级绝缘
E级绝缘
B级绝缘
F级绝缘
H级绝缘
C级绝缘
最高允许温度/
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
与所接触的线圈相同
不损伤绝缘材料或其他相邻材料应符合有关元件或材料标准并不得损伤其相邻部件7
GB/T14598.300-2008
5.8.2输入激励量的连续耐热极限值TYTKAONYKAca-
qUE-ei-aC-eC-ae-Ceraac-CEC-Neca-TiKANTKAca连续工作制装置的所有输人激励电路激励量的连续耐热极限值,对于电压输人激励电路及交流电流输人激励电路应为1.1倍额定值或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对于直流电流输人激励电路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对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激励量的装置,一个输人激励量的连续耐热极限值应当在其他激励量为额定值时给出。如有特殊要求,应在企业产品标准中规定。5.8.3输入激励量的短时耐热极限值5.8.3.1短时工作制装置的输入激励量的短时耐热极限值企业产品标准应当规定每个输人电路相应的输入激励量的短时耐热极限值及激励的持续时间。对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激励量的装置,一个输人激励量的短时耐热极限值应当在其他激励量为额定值时给出。如有特殊要求,应在企业产品标准中规定。5.8.3.2连续工作制装置的输入激励量的短时耐热极限值对于连续工作制的装置,每个输人电路应当耐受单独施加的相应的输人激励量的极限短时耐受值,其他输人激励量(如果有)应为各自的额定值。如有特殊要求,应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企业产品标准应当规定短时耐热极限值,对于电流电路,短时极限耐受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0、20、30或40倍。对于电压电路,短时耐热极限值为额定值的1.4倍。短时耐热极限值的持续时间如下:a)电流电路1s:
b)电压电路10s。
等企业产品标准还可以规定其他持续时间及相应的短时耐热极限值。5.8.3.3短时耐热极限评价
经短时耐热极限值试验后,装置应无绝缘损坏,线圈及结构零件无永久性机械变形,有关性能和绝缘要求仍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5.9激励量的动稳定极限值
5.9.1装置应耐受其标准规定的激励量的动稳定极限值的输人激励电流,其峰值至少应为输人激励量的短时耐热极限值的2.5倍,持续时间至少为额定频率的半个周波。5.9.2装置经受动稳定极限值试验后,应无绝缘损坏、线圈及结构零件无永久变形和损坏,装置的绝缘及有关性能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5.10功率消耗
a)交流电流电路:当额定电流为5A时,每相不大于1VA;当额定电流为1A时,每相不大于0.5VA;b),交流电压电路:当额定电压时,每相不大于1VA;c)直流电源电路: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5.11绝缘性能
5.11.1绝缘电阻
5.11.1.1试验部位
a)各独立电路与外露的可导电部件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所有引出端子连接在一起:b)各独立电路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所有引出端子连接在一起。5.11.1.2绝缘电阻测量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分别用直流开路电压为250V或500V的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见表4。
额定绝缘电压U./
5.11.2介质强度
5.11.2.1试验部位
a)同5.11.1.1a);
b)同5.11.1.1b)。
5.11.2.2试验电压值
试验电压值见表5。
额定绝缘电压U、/
250>U,≥63
表4回路绝缘电阻规定值
表5试验电压值
TYTKAONYKAca
quE-ti-ac-eC-ac-Ceraag-Ec-Neca-TrKANiiKAcaGB/T14598.300-2008
绝缘电阻/
>100(用250V兆欧表)
≥100(用500V兆欧表)
交流试验电压
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的工频耐压试验,历时1min,装置各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如果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表5规定的交流试验电压值(有效值)的1.4倍。5.11.3冲击电压
5.11.3.1试验部位
a)同5.11.1.1a);
b)同5.11.1.1b)。
5.11.3.2试验电压值
上述部位应能承受标准雷电波1.2/50μs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试验电压的峰值为1kV(额定绝缘电压不大于63V)或5kV(额定绝缘电压大于63V)。承受冲击电压试验后,装置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项目要求。试验过程中,允许出现不导致绝缘损坏的闪络,如果出现闪络,则应复查绝缘电阻及介质强度,此时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5%。
5.12机械性能
5.12.1振动(正弦)
5.12.1.1振动响应
装置应能承受GB/T11287—2000中3.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响应能力。5.12.1.2振动耐久
装置应能承受GB/T11287—2000中3.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耐久能力。5.12.2冲击
5.12.2.1冲击响应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37—1993中4.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冲击响应能力。5.12.2.2冲击耐久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37—1993中4.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冲击耐久能力。5.12.3碰撞
装置应能承受GB/T14537—1993中4.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碰撞能力。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