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538-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538-2008
中文名称: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现场比较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Acou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 pressure - Comparison method in situ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7-02
实施日期:2009-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100586
相关标签:
声学
声压
声功率
现场
比较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140声学和声学测量
中标分类号:综合>>计量>>A59声学计量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62070-T-491
出版日期:2009-0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6-09-09
复审日期:2023-12-28
起草人:程明昆、田静、李志远、张荣初、毛东兴、邱小军、张邦俊、翟国庆、耿晓音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等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科学院
发布部门:中国科学院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声源,特别是非移动声源的声功率级现场测定方法。本标准能够用于所有实验室测量法要求环境之外的各种测试环境,只要该环境的背景噪声足够低和传声器位置处的声压级主要依赖于房间表面的反射。本标准主要适用于辐射噪声是宽频带的噪声源。同时它也可用于辐射窄带或离散纯音的噪声源,但测量不确定度可能会比本标准给出的要大。 GB/T 16538-2008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现场比较法 GB/T16538-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声源,特别是非移动声源的声功率级现场测定方法。本标准能够用于所有实验室测量法要求环境之外的各种测试环境,只要该环境的背景噪声足够低和传声器位置处的声压级主要依赖于房间表面的反射。本标准主要适用于辐射噪声是宽频带的噪声源。同时它也可用于辐射窄带或离散纯音的噪声源,但测量不确定度可能会比本标准给出的要大。
本标准是GB/T14367有关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的系列标准之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3747:2000《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现场比较法》,并对GB/T16538-1996《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使用标准声源简易法》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GB/T16538-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
---除A 计权声功率级外,还增加了不计权声功率级的测量;
---增加了测量不确定度内容;
---准确度等级包括简易级和工程级;
---规定必须使用1级声级计或类似的仪器设备。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常荣噪声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绿创声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明昆、田静、李志远、张荣初、毛东兴、邱小军、张邦俊、翟国庆、耿晓音。
本标准所代替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538-1996。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241-1998 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eqvIEC61260:1995)
GB/T4129 声学 用于声功率级测定的标准声源的性能与校准要求(GB/T 4129-2003,ISO6926:1999,IDT)
GB/T14573.1 声学 确定和检验机器设备规定的噪声辐射值的统计学方法 第一部分:概述与定义(GB/T14573.1-1993,neqISO7574?1:1985)
GB/T15173-1994 电声学 声校准器(eqvIEC942:1988)
IEC61672-1:2002 电声学 声级计 第1部分:规范
前言Ⅰ
引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测试方法2
5 测量不确定度3
6 仪器3
6.1 仪器系统3
6.2 校准3
7 被测声源的工况4
8 初步测量4
8.1 背景噪声4
8.2 被测声源的特征4
9 标准声源的位置5
9.1 单个位置5
9.2 多个位置5
10 测量过程5
10.1 传声器位置的选择5
10.2 测量6
10.3 背景噪声的修正6
10.4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6
11 声功率级的计算7
12 记录内容7
13 报告内容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Δ犔f 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仅用单个标准声源时,标准声源和传声器位置的推荐1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14
标准内容
ICS17.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538-—2008/IS03747:2000代替GB/T16538—1996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
现场比较法
Acoustics-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ing soundpressureComparisonmethodinsitu(ISO3747:2000,IDT)
2008-07-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2-01实施
GB/T16538--2008/IS03747:2000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测试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
6.1仪器系统
6.2校准
7被测声源的工况
初步测量
8.1背景噪声
被测声源的特征
9标准声源的位置
单个位置
9.2多个位置
测量过程
传声器位置的选择
背景噪声的修正·
10.4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11声功率级的计算
12记录内容…
13报告内容…..
△L:和测最不确定度的计算
附录A(规范性附录)
仅用单个标准声源时,标准声源和传声器位置的推荐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参考文献
GB/T16538—2008/IS03747:2000本标准是GB/T14367有关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的系列标准之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3747:2000《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现场比较法》,并对
GB/T16538-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使用标准声源简易法》进行修订。本标准与GB/T16538—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增加了引言;
一除A计权声功率级外,还增加了不计权声功率级的测量;一增加了测量不确定度内容;
准确度等级包括简易级和工程级;一规定必须使用1级声级计或类似的仪器设备。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常荣噪声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绿创声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明昆、田静、李志远、张荣初、毛东兴、邱小军、张邦俊、翟国庆、耿晓音。本标准所代替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6538—1996。
GB/T16538-—2008/IS03747:2000引言
本标准是GB/T14367有关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与GB/T16404~起规定了测定机器、设备及其部件声功率级的各种方法。使用本系列标准时,须根据测试目的和条件,选择该系列中最适合的一种方法。GB/T19052及GB/T14367对如何选择提供了一般指南。GB/T14367系列仅仅给出被测机器或设备运行和安装条件的一般原则。对于特定类型的机器或设备,其运行和安装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如果有相应的噪声测试规范,应当参考其规范进行测试。1范围
GB/T16538—2008/IS03747:2000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现场比较法
1.1本标准规定了声源,特别是非移动声源的声功率级现场测定方法。本标准采用比较法,所有测量均采用倍频带。测量不确定度取决于测试环境。测量不确定度是通过与一个描述空间声场分布的指示值的比较来估算的。准确度等级或者是工程级,或者是简易级的。被测声源的声功率级由该声源和标准声源分别在规定的测量点处产生的声压级测量值来计算。声功率级是用校准过的标准声源值和被测声源测量值与标准声源测量值的差值计算得到。所有的计算都按倍频带进行,A-计权声功率级由倍频带值确定。注:对于可移动的噪声源,可用GB/T14367系列中的其他相关标准。1.2本标准能够用于所有实验室测量法要求环境之外的各种测试环境,只要该环境的背景噪声足够低和传声器位置处的声压级主要依赖于房间表面的反射。注:GB/T3767或者GB/T16404可提供替代的方法。1.3本标准主要适用于辐射噪声是宽频带的噪声源。同时它也可用于射窄带或离散纯音的噪声源,但测量不确定度可能会比本标准给出的要大。注:对于发射稳态噪声的声源,也可用GB/T16404来测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2411998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eqvIEC61260:1995)GB/T4129声学用于声功率级测定的标准声源的性能与校准要求(GB/T4129--2003,ISO6926:1999,IDT)
GB/T14573.1声学确定和检验机器设备规定的噪声辐射值的统计学方法第一部分:概述与定义(GB/T14573.1-1993,neqISO7574-1:1985)GB/T15173—1994电声学声校准器(eqvIEC942:1988)IEC61672-1:2002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标准声源
referencesoundsource
满足GB/T4129校准并据此校准过的、发射具有足够声功率级的恒定宽带噪声的稳态声源。3.2
校准位置calibrationposition
相对于反射面明确定义的、用于标准声源校准的位置。1
GB/T16538—2008/IS03747:20003.3
参考体referencebox
恰好包围声源并终止于反射面上的最小矩形六面体的假想表面。3.4
reverberantsoundfield
混响声场
测试房间中声源的直达声影响可忽略的那部分声场。3.5
测量距离
measurementdistance
参考体到传声器位置的最短距离。3.6
背景噪声backgroundnoise
来自被测声源以外的所有声源的噪声。注:背景噪声可能包括空气声、结构振动声和仪器的电噪声。3.7
frequencyrangeofinterest
测量频率范围
作为一般要求,测量的频率范围包括中心频率125Hz~8000Hz的倍频带。注1:对于特殊目的测量,只要测试环境、标准声源和仪器精确度满足被扩展或被缩减的频率范围的使用要求,则允许扩展或缩减任何一端的测量频率范围。对于主要韬射高频(或低频)声的声源,为了优化测试过程,允许扩展或缩减测量频率范围。
注2:对于A计权声功率级(或其他的频率计权声功率级)的测定,在频率范围之内对A计权声功率级没有贡献的频率成分可以忽略不计。
比较法comparisonmethod
通过同一环境下被测声源产生的声压级测量值与声功率输出已知的标准噪声源产生的声压级测量值的比较来计算声功率级的方法。3.9
给定距离的声压级逾量excessof soundpressurelevelatagivendistanceAL
根据附录A,在一给定的距离上,对一经过基准校准的标准声源,室内空间声场分布曲线与自由场空间声场分布曲线(距离加倍衰减6dB)的差值,单位分贝。注:本术语及其定义不同于ISO14257中给定距离范的平均差值,4测试方法
4.1概述
本测试方法为一比较法,就是将被测声源的声功率输出与一声功率级已知的标准声源的声功率输出进行比较。为了得到较好的比较性,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一测试环境必须有足够的混响,以使被测声源的指向性对测量得到的声压级的影响很小。上述条件满足得越好,测量不确定度就会越小。为了对测量条件做一个客观的评估,有必要采用AL:作为测试环境的指示值。该指示值在附录A中有更详细的阐述。4.2准确度
AL:将受标准声源和传声器位置选择的影响。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改变这些位置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从简易级提高到工程级,参见附录A。2
5测邀不确定度
GB/T16538—2008/IS03747:2000按本标准方法测定的声源声功率级的单值量,可期盼与真值的偏差不超过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由影响测量结果的几个因素引起,有些和测试环境的环境条件有关,而其他的和实验技巧及声源的指向性有关,
如果把某个特定声源放在若于个不同的测试环境下,按照本标准的规定来一一测定其声功率级,则测试结果是离散的。所测倍频带值的标准偏差可以算出(GB/T14573.4的附录B中给出了实例),并且可能不同。对于A计权声功率级,几乎毫无例外,这些标准偏差不会超出表1所给数值。标准偏差将依赖于指示值△Li。如果没有对△L进行计算,那么再现性的默认标准偏差S是4.0dB。表1根据本标准测定的声源A计权声功率级的再现性标准偏差Sr的上限估算值指示值
ALA≥7 dB
ALA<7dB或未测定
已所有传声器位置均满足。
A计权声功率级的再现性
标准偏差上限值
准确度等级
注:对于辐射窄带噪声、离散纯音及二者兼有的声源,标准偏差或许会比表1的更大。在这些情况下,不一定能达到工程级的准确度。
表1给的是按GB/T14573.1定义的再现性标准偏差值SR。表1的数值考虑了采用本标准方法时的测量不确定度的累积影响,但不包括由于运行条件(例如转速、线路电压)或者安装条件改变而引起的声功率输出的变化。
测量不确定度取决于表1所列的再现性标准偏差、下面讨论的系统误差以及期望的置信度。例如,不考虑系统误差,所测值在士1.645sR范围内的声源声功率级的期望值的置信度为90%,而在土1.96sR范围内的置信度为95%。进一步的示例参见GB/T14573.4。注:当5g超过2dB,置信区间的范围可能不适用。通常A计权声功率级主要受250Hz~4000Hz倍频带声级的影响。随表1所示的指标值变化的标准偏差同A计权声功率级一起测定。如果低于500Hz的频率对A计权声级很重要,则标准偏差会变大。如果高于2000Hz的频率很重要,则声源会是高指向性的。在此情况下,如果靠近被测机器有强吸声的表面(例如吸声天花板),那么测量不确定度会变大。注:对于本标准,低频的测量不确定度增加的一个原因是标准声源使用时并不总放在校准的位置。因此导致了校准误差。当标准声源与附近反射面的距离和校准期间的不同时,在低频就会出现这些误差。6仪器
6.1仪器系统
包括传声器及电缆在内的仪器系统要满足IEC61672-1:2002规定的1级标准要求。校准器要满足GB/T15173—1994规定的1级标准要求。对倍频带的测量,仪器系统要满足GB/T3241一1998的要求。6.2校准
6.2.1测试系统
每个系列测量期间,用声校准器对传声器在测量额率范围内的一个或更多频率上进行整个测量系统的校准。
每年按GB/T15173的要求对校准器进行~次校验,至少每两年按IEC61672-1的要求对仪器系统在实验室进行一次溯潮源校准。3
GB/T16538—2008/IS03747:2000记录最后的检定日期和符合国标或IEC相关标准的认证结果。6.2.2标准声源
标准声源要符合GB/T4129并按照该标准进行校准。注:通常只有当直接放在地面或指定高度的台架上的标准声源远离墙壁的位置时,校准才是有效的。如果标准声源在其他位置使用,除非它在这些位置上已经专门校准过,否则在低频将会出现系统误差。7被测声源的工况
假如被测机器或者设备有对应的规范,则测量时应在相关测试规范规定的工况下进行测试。如果没有对应的测试规范,则尽量采用常规使用的典型工况来操作被测机器。在这样的情况下,要选择如下的一个或者几个工况:
一设备处在规定的负荷及工况下;设备处在满负荷工况下(如果和上面的不同);—设备处在无负荷工况下(空载);—一设备处在正常使用时产生最大噪声的工况下;一一设备具有在精心规定的条件下运行的模拟负荷;一设备在特征工作周期的工况下。对所要求的任何一组工况(例如载荷、设备速度、温度等等),噪声源功率级都可以测定。这些测试条件应预先选定并在测试期间保持不变。在进行任何噪声测量之前,声源应该处在要求的工况下。如果噪声发射取决于次要的运行参数,如加工材料的类型或者使用工具的类型,则在实际测量时应尽量选取使偏差最小及能够代表运行的那些参数。对于特殊系列的机器的噪声测试规范,要指定测试的工具和材料。
对于特殊的目的,按照下述的方式来规定一个或多个工况是合理的,即相同系列机器的噪声发射有很高的再现性以及包含该系列机器最通用的和典型的工况。特定的测试规范要规定这些工况如果使用模拟的工况,那么要对它们加以选择,以便给出代表被测声源正常使用时的声功率级。如果被测声源有几种不同的工况,并且每一种工况持续运行一段时间,那么应将各工况下的结果进行能量平均,从而得到整个运行过程的综合结果,声学测量期间的声源工况在测试报告中要详细加以说明。8初步测盘
8.1背景噪声
关闭被测声源,首先用耳听或使用声级计判别背景噪声可能较高的区域。分别单独打开被测声源和标准声源,对存在背景噪声区域的噪声级作粗略估计,并且根据10.3的背景噪声判据判断这些区域是否允许进行测量。下一步测量要选择没有背景噪声问题的区域。8.2被测声源的特征
围绕被测声源走动并用耳听来检查被测声源的发声部件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发声部件。如果存在,将它的几何中心作为声源的声中心。如果不存在,排除被测声源的所有不发射噪声部件,将余下部件的几何中心作为声源的声中心。
在距参考体1m,距离地面高度为H的位置测量声压。通常选择H=1.5m。如果被测声源主要向上辐射,H值要选择得足够高,以确保在传声器位置能接收到来自声源声中心的直接辐射声。如果沿被测声源侧面测量线的声压级变化不超过4dB,则认为被测声源是无指向性的。如果它的变化超过4dB,则认为它是有指向性的。
9标准声源的位置
9.1单个位置
GB/T16538—2008/IS03747:2000通常选个标准声源(RSS)位置就够了。标准声源的位置要尽可能靠近被测声源的声中心。标准声源要尽可能地放置在被测声源的上部,除非其他位置可以明显更好地模拟被测声源的辐射图案。如果这点不能实现,请沿被测声源的侧面选择一个高度和位置能尽可能模拟被测声源辐射图案的位置。在这些情况下,要避免标准声源位置与参考体侧表面的距离小于0.5m,除非标准声源在这些位置上已校准过。对于一个无指向性的声源,要保证标准声源的高度能够向所有方向辐射声音。测点位置的混响越强,标准声源位置的选择越不苛刻。标准声源可以放在校准的位置也可放在其他位置。如果是后者,测量的不确定度将增加,特别是在低频时,见第4章。注:附录B给出进一步的指南,
9.2多个位置
对于体积很大的被测声源或含有多个相距较远可明显区别的子声源的被測声源,则会需要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声源位置。标准声源位置的数量取决于比值a/dm,式中α是声源的最大尺寸,d是测量距离,具体要求如下:
一若a/d.>1并且声源是无指向性的,则沿着被测声源侧面要用几个间距等于d,的标准声源位置;
若a/d.>1并且声源具有明显确定的辐射区域,则在每个区域采用一个标准声源位置;若a/d≤1并且声源是无指向性的,但又不可能采用在机器顶部的一个标准声源位置,则沿着侧面采用四个标准声源位置。10测量过程
10.1传声器位置的选择
10.1.1概述
首先,将传声器放置在被测声源(ST)各侧面能够令所有的辐射区域都得到相等的传播条件的位置;也就是对一特定的传声器位置,要么每个区域都在视野之中,要么每个区域被遮挡。要避免只有声源的少部分辐射到的位置。
使用三个或四个传声器时,其位置在遵从下面限制的同时要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被测声源周围。在对标准声源和被测声源分别测量时,这些测点位置和传声器方向应该保证一致;测量距离应尽可能选择足够大,使传声器所在位置区域的测试环境满足工程法的测量不确定度,即5e≤1.5dB;见附录A。传声器距离房间的边界面不得小于0.5m。如果房间足够大并且被测声源位于远离所有边界面的地方,那么传声器的位置可以任意放置在参考体的各个侧面。这意味着这种情况要使用四个传声器位置。每个传声器位置之间至少间隔2m。如果天花板很高并且吸声,而且高于2000Hz的频率很重要,那么在不违反其他要求的原则下,至少选择两个尽可能高和尽可能靠近被测声源的传声器位置。10.1.2分区
分区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被测声源的水平面辐射图案和被测声源存在情况下标准声源(RSS)的水平面辐射图案之间的相似性。分区也用于评估标准声源和传声器的位置。要根据表2来使用分区。表2分区
由被测声源
由标准声源
离传声器的相对
对声功率估算
分区符号
的影响
强高估
强低估
GB/T16538—2008/IS03747:2000照射
由被测声源
由标准声源
表2(续)
离传声器的相对
距离r
r(ST)r(ST)>r(RSS)
r(ST)αr(RSS)
(在10%以内)
对声功率估算
的影响
弱低估或
弱高估
强高估或
强低估
分区符号
注:只有房间是强混响的(没有声学处理的墙或天花板,没有大的吸声物),传声器的位置才允许放置在十十/一一区。
a接收直接从标准声源(RSS)或被测声源(ST)辐射的未被遮挡的声音。10.1.3位置的选择
根据10.1.2进行分区,同时要遵守10.1.1的-般要求,传声器位置选择如下:a)被测声源是无指向性的,并且标准声源在其顶部这种情况下所有区域是“十”的或“十/一”的,在被测声源的每一个自由侧面选择一个传声器位置。
b)其他所有情况
一尝试在“十/一”区域内找到传声器位置。如果不可能的话,在十”区域内找一个传声器位置,在“十/一”区域内找一个传声器位置,在“一”区域找一到两个位置。10.2测量
对要测量的各个倍频带(通常125Hz~8000Hz)进行时间平均的声压级测量。当测量标准声源时,设置积分时间T>30s,除非被测声源的频谱是宽带并且主要频率在250Hz以上,对这种情况,可以设置积分时间T=10s来测量标准声源。通常被测声源不完全稳定,因此需要较长的积分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积分时间应至少包括被测声源的一个典型运行周期。测量需要得到如下数据:
a)被测声源按规定的工况运行时(见第7章),i=1,,n的每个传声器位置的声压级L(ST)b)对于背景噪声的=1,,n每个传声器位置的声压级L()c)对于标准声源的i1,,n每个传声器位置的声压级:L(RsS)。10.3背景噪声的修正
对于每个倍频带,如果背景噪声声压级Li(B)比测量得到的声压级低6dB~15dB,则要对测量得到的声压级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值是:Lz=10 ig(10%g/10-10°B)/10)
.(1)
如果△L=L一L(B>15dB,则不用做修正。如果 AL≥6dB,根据本部分的测量有效。即使测量对单个频带无效,只要LA大于6dB,那么测量对A计权值仍然有效,这里ALA是LAi与LAi(B)之差。如果6dB判据不满足,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将降低而达不到2级。如果3dB≤△L<6dB则可达到3级。用于这些测量的最大的修正为1.3dB。尽管如此,也可以给出结果报告,它对测定被测声源声功率级的上界可能会有用处。如果这样的数据被报告,应该在报告的正文以及数据的图表中清楚说明本标准的背景噪声要求未能满足。10.4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如果△Lt≥7dB,测量不确定度是工程法的不确定度。试着在所有其他情况下改善△L;见附录6
GB/T16538-2008/IS03747:2000
A。表1给出了与再现性标准偏差相对应的测量不确定度。每个标准声源的位置都要遵守指示值的要求。
11声功率级的计算
11.1单个标准声源位置
对于每个倍频带,通过下列方程计算声功率级Lw(单位:dB):Lw =- Lw(Rs) + 10 Ig
式中,对于每个倍频带而言:
传声器位置的个数;
Lw(RSS)
-根据校准得到的标准声源声功率级,dB;AL = Lp(ST) L(RSS)
Li(ST)
L(RSS)
经过背景噪声修正的被测声源在传声器i位置的声压级,dB;经过背景噪声修正的标准声源在传声器i位置的声压级,dB。11.2多个标准声源位置
当有m个标准声源位置时(j=1,,m),通过下列公式计算每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dB:Lw 10 1g[2101+,m
Lmn台台
式中:
Lwj(RS5)
标准声源的声功率级,dB;
ALj = La(ST) Lj(RSS)
Lj(RSS)
经过背景噪声修正的位置的标准声源在传声器i位置的声压级,dB;传声器位置的个数。
11.3A计权声功率级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A计权声功率级LwA,dB:LwA = 10 lg[Z100.1((m+A)
式中:
第个倍频带的倍频带声功率级,dB;Lw
A——第个倍频带中心频率的A计权值。表3给出了A计权常数。
表3A计权常数
频率/
2记录内容
按照本标准要求进行测量时,在适用的条件下,记录下列内容。A/
(2)
(3)
(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