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316-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316-2008
中文名称: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quality of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achievement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7-02
实施日期:2008-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230776
相关标签:
数字
测绘
成果
质量检查
验收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40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测绘>>A75测绘综合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22.0 元
计划单号:20060602-T-466
出版日期:2008-1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1-03-05
起草人:邓国庆、马晓萍、马聪丽、谭明建、焦惊眉、曾衍伟、阎丰隆
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陕西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归口单位:国家测绘局
提出单位:国家测绘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测绘成果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的要求、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测绘成果的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及验收。其他的数字测绘成果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与GB/T18316—2001 相比较,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包括:———删除缺陷的提法和缺陷扣分制;———提出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三级质量模型,以检查项为核心评定成果质量;———针对验收提出新的抽样方案;———倡导以程序检查为首选方式。 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18316-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代替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测绘成果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的要求、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测绘成果的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及验收。其他的数字测绘成果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与GB/T18316—2001 相比较,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包括:
———删除缺陷的提法和缺陷扣分制;
———提出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三级质量模型,以检查项为核心评定成果质量;
———针对验收提出新的抽样方案;
———倡导以程序检查为首选方式。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基本要求…………………………………………………………………………………………………………2
3.1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2
3.2 过程检查……………………………………………………………………………………………………3
3.3 最终检查……………………………………………………………………………………………………3
3.4 验收…………………………………………………………………………………………………………3
4 质量评价体系……………………………………………………………………………………………………4
4.1 质量元素……………………………………………………………………………………………………4
4.2 质量子元素…………………………………………………………………………………………………5
4.3 检查项………………………………………………………………………………………………………5
4.4 质量评定指标………………………………………………………………………………………………8
5 检查与评定 ……………………………………………………………………………………………………14
5.1 质量检查 …………………………………………………………………………………………………14
5.2 单位成果质量评定 ………………………………………………………………………………………15
5.3 批成果质量判定 …………………………………………………………………………………………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验报告格式 ……………………………………………………………………………16
标准内容
·ICS0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316—2008
代替GB/T18316—2001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quality of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achievements2008-07-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2-01实施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基本要求
3.1二级检查一级验收
3.2过程检查
最终检查
3.4验收
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元素
质量子元素
检查项
质量评定指标
5检查与评定
质量检查:
单位成果质量评定
5.3批成果质量判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检验报告格式
GB/T18316—2008
GB/T18316—2008
本标准代替GB/T18316一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本标准与GB/T183162001相比较,技术内容的变化主要包括:-删除缺陷的提法和缺陷扣分制;提出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三级质量模型,以检查项为核心评定成果质量;针对验收提出新的抽样方案;
倡导以程序检查为首选方式。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陕西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国庆、马晓萍、马聪丽、谭明建、焦惊眉、曾衍伟、阁丰隆。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8316--2001。
GB/T18316—2008
本标准根据ISO19113《地理信息引言
质量原则》、ISO19114《地理信息质量评价过程》、ISO19138
《地理信息数据质量度量》中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数字测绘成果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质量控制水平、检查与验收的现实状况,对GB/T18316一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进行修订。本标准着重考虑基础测绘数字测绘成果的需求。IN
1范围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测绘成果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的要求、内容和方法。GB/T18316—2008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测绘成果的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及验收。其他的数字测绘成果可参照使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单位成果
为实施检查、验收而划分的基本单位。注:宜以“幅”为单位。当有需求时,在生产委托方、测绘单位认可的情况下可以以区域、要素类集合、要素类等划分单位成果。
批成果lot
同一技术设计要求下生产的同一测区的单位成果集合。2.3
lotsize
批成果中单位成果的数量。
qualityelement
质量元素
说明质量的定量、定性组成部分。即成果满足规定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基本特性。注:质盘元素的适用性取决于成果的内容及其成果规范,并非所有的质量元素适用于所有的成果。[ISO19113:2002,术语4.5]
qualitysubelement
质量子元素
质量元素的组成部分,描述质量元素的一个特定方面。[ISO19113:2002,术语4.11]
检查项inspectedentry
质量子元素的检查内容。说明质量的最小单位,质量检查和评定的最小实施对象。2.7
详查allentryinspection
对单位成果质量要求的所有检查项的检查。2.8
specificentryinspection
对单位成果质量要求的特定检查项的检查。注:待定检查项一般指重要的、待别关注的质量要求或指标,或出现系统性的偏差、错误的检查项。1
GB/T18316—2008
样本sample
从批成果中抽取的用于评定批成果质量的单位成果集合。2.10
样本量
samplesize
样本中单位成果的数量。
全数检查fullinspection
对批成果中全部单位成果逐一进行的详查。2.12
抽样检查samplinginspection
从批成果中按抽样方案抽取样本进行的检查。3基本要求
3.1二级检查级验收
3.1.1数字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生产委托方的验收。各级检查工作应独立进行,不应省略或代替。图1为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ISO/IEC195012005)描述的质最管理类图。验效
十抽样方案
+验收方案
》继承
过程检查
+检查记录
+检查()
+填写记录()
最终检查
+检查记录
+检查报告
+检查记录
+检验报告
+验收(()
+填写记录()
十编制报告()
+检查/复查()
+填写记录()
十编制报告()
检查项
+名称
+检查结果
+质量检查()
图1质量管理类图
质量子元素
+名称
批成果/样本
+名称
+质量等级
+质量评定()
结果√1
单位成果
各级质量检查以单位成果
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
+名称
+质量等级
+质量评定()
质量元素
+名称
十合格条件
一评定指标
+评定结果
十质量评定()
3.1.2过程检查对批成果中的单位成果进行全数检查,不作单位成果质量评定。GB/T18316—2008
3.1.3最终检查对批成果中的单位成果进行全数检查并逐幅评定单位成果质量等级。3.1.4验收对批成果中的单位成果进行抽样检查并评定质量等级,同时以批成果合格判定条件判定批成果质量等级。
3.2过程检查
3.2.1通过自查、互查的单位成果,才能进行过程检查。3.2.2过程检查应逐单位成果详查。3.2.3检查出的问题、错误,复查的结果应在检查记录中记录。3.2.4对于检查出的错误修改后应复查,直至检查无误为止,方可提交最终检查。3.3最终检查
3.3.1通过过程检查的单位成果,才能进行最终检查。2最终检查应逐单位成果详查。对野外实地检查项,可抽样检查,样本量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3.3.2
3.3.3检查出的问题、错误,复查的结果应在检查记录中记录。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3.3.4
5最终检查不合格的单位成果退回处理,处理后再进行最终检查,直至检查合格为止。3.3.5
最终检查合格的单位成果,对于检查出的错误修改后经复查无误,方可提交验收。3.3.7
最终检查完成后,应编写检查报告,随成果一并提交验收。最终检查完成后,应书面申请验收。3.3.8
3.4验收
单位成果最终检查全部合格后,才能进行验收。样本内的单位成果应逐一详查,样本外的单位成果根据需要进行概查。检查出的问题、错误,复查的结果应在检查记录中记录。验收应审核最终检查记录。
验收不合格的批成果退回处理,并重新提交验收。重新验收时,应重新抽样。验收合格的批成果,应对检查出的错误进行修改,并通过复查核实。验收工作完成后,应编写检验报告,基础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格式按附录A执行。验收的工作程序如下:
组成批成果
批成果应由同一技术设计书指导下生产的同等级、同规格单位成果汇集而成。生产量较大时,可根据生产时间的不同、作业方法不同或作业单位不同等条件分别组成批成果,实施分批检验。
确定样本量
按表1的规定确定样本量。
表1样本量确定表
≤20*
21~40
81~100
101~120
样本量
GB/T18316—2008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201
表1 (续)
样本量
分批次提交,批次数应最小,各批次的批量应均匀当批量小于或等于3时,样本量等于批量,为全数检查。抽取样本
采用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批成果中抽取样本,即将批成果按不同班组、不同设备、不同环境、不同困难类别、不同地形类别等因素分成不同的层。根据样本量,在各层内分别按各层在批成果中所占比例确定各层中应抽取的单位成果数量,并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提取批成果的有关资料,如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接合表、图幅清单等。d)
详查应根据单位成果的质量元素及相应的检查项(见第4章),按项目技术要求逐一检查样本内的单位成果,并统计存在的各类错漏数量、错误率、中误差等。根据需要,对样本外单位成果的重要检查项或重要要素以及详查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检查,并统计存在的各类错漏数量、错误率、中误差等。单位成果质量评定
根据详查和概查的结果,按5.2的规定评定单位成果质量。批成果质量判定
根据单位成果质量评定结果,按5.3的规定判定批成果质量。g)
编制检验报告
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元素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元素见表2。根据技术设计、成果类型或用途等具体情况,可以扩充或调整。扩充或调整质量元素应经过生产委托方批准,并适用于批成果内的所有单位成果。表2质量元素
质量元素
空间参考系
位置精度
属性精度
完整性
逻辑一致性
时间精度
影像/栅格质量
表征质量
附件质量
空间参考系使用的正确性
要素位置的准确程度
要素属性值的准确程度、正确性要素的多余和遗漏
对数据结构、属性及关系的逻辑规则的遵循程度要素时间属性和时间关系的准确程度影像、栅格数据与要求的符合程度对几何形态、地理形态、图式及设计的符合程度各类附件的完整性、准确程度
质量子元素
GB/T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子元素见表3。根据技术设计、成果类型或用途等具体情况,可以扩充或调整。扩充或调整质量子元素应经过生产委托方批准,并适用于批成果内的所有单位成果。表3质量子元素
质量元素
空间参考系
位置精度
属性精度
完整性
逻辑一致性
时间精度
影像/栅格
表征质量
附件质量
4.3检查项
质量子元素
大地基准
高程基准
地图投影
平面精度
高程精度
分类正确性
属性正确性
概念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拓扑一致性
现势性
分辨率
格网参数
影像特性
几何表达
地理表达
元数据
图历簿
附属文档
采用的大地基准是否符合要求
采用的高程基准是否符合要求
采用的地图投影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平面坐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高程值或高程属性与真值的接近程度要素分类的正确程度
要素属性的正确程度
含有多余要素的程度
缺少应包含要素的程度
对概念模式规则的遵循程度
物理存储结构、格式的符合程度对拓扑关系反映的准确程度
数据及资料的现势性
各种分辨率是否符合要求
格网参数的正确性
影像特性与要求的符合程度
对几何形态反映的准确程度
对要素地理形态反映的准确程度符号使用的正确性
注记使用的正确性
图面整饰的正确性
元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图历簿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各类附属文档的完整性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技
质量子元素的检查项见表4。
各质量子元素的检查项不限于表4所示。:术设计、成果类型、用途等具体情况,进行扩充和调整。扩充和调整的检查项,应经过生产委托方的批准,并适用于批成果内的所有单位成果。表4检查项
质量元素
参考系
质量子元素
大地基准
高程基准
地图投影
检查项
坐标系统
高程基准
投影参数
检查内容
检查坐标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高程基准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地图投影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适用成果
全部成果
全部成果
全部成果
GB/T18316—2008
质量元素
参考系
位置精度
属性精度
完整性
逻辑一致性
质量子元素
地图投影
平面精度
高程精度
分类正确性
属性正确性
概念一致性
格式一致性
拓扑一致性
检查项
图幅分幅
平面位置中误差
控制点坐标
几何位移
失量接边
影像接边
纠正配准
等高距
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
等高线高程中误差
控制点高程
高程中误差
套合差
同名格网高程值
分类代码值
影像解译分类
属性值
要素多余
要素遗漏
属性项
数据集
数据归档
数据格式
数据文件
文件命名
拓扑关系
表4(续)
检查内容
检查图廊角点坐标、内图廊线坐标、公里网线坐标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平面位置中误差
检查控制点平面坐标处理不符合要求的个数检查要素几何位置偏移超限的个数检查要素几何位置接边错误的个数。属性接边纳人属性精度检查
检查影像的同名地物点位置中误差检查图腕角点、公里网线交点、图廊与公里网线交点等处像素的坐标与理论位置偏移超限的个数
检查等高距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
检查等高线高程中误差
检查控制点高程值处理不符合要求的个数检查高程中误差
检查反生成等高线与其他检核数据的套合误差超限的个数
检查同名格网高程值(接边)不符合要求的个数检查要素分类代码值错漏的个数。包括分类代码值不接边的错误
检查影像解译分类错漏的个数
检查属性值错漏的个数。包括属性值不接边的错误
检查要素多余的个数。包括非本层要素,即要素放错层
检查要素遗漏的个数
检查属性项定义是否符合要求(如名称、类型、长度、顺序数等)
检查数据集(层)定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数据文件存储组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数据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数据文件是否缺失、多余、数据无法读出检查数据文件名称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拓扑关系定义是否符合要求适用成果
失量成果
全部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栅格地图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全部成果
全部成果
全部成果
全部成果
失量成果
质量元素
逻辑一致性
时间精度
影像/
栅格质量
表征质量
质量子元素
拓扑一致性
现势性
分辨率
格网参数
影像特性
几何表达
地理表达
检查项
原始资料
成果数据
地面分辨率
扫描分辨率
格网尺寸
格网/图幅范围
色彩模式
色彩特征
影像噪音
信息丢失
RGB值
杂色面积
几何类型
几何异常
要素取舍www.bzxz.net
图形概括
要素关系
方向待征
表4(续)
检查内容
检查不重合的错误个数
检查重复要素的个数
GB/T18316—2008
适用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检查要素未相接的错误个数(如错误的悬挂点现象等)
检查要素不连续的错误个数(如错误的伪节点现象等)
检查未闭合要素的错误个数
检查要素未打断的错误个数(如相交应打断而末打断等现象)
检查原始资料的现势性
检查成果数据的现势性
检查影像地面分辨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航片或原图扫描分辨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格网或像素实地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成果
失量成果
全部成果
全部成果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棚格地图
数字高程模型
检查格网或像素起始坐标、结束坐标以及图幅范数字正射影像图
围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像色彩模式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影像色调不均匀、明显失真、反差不明显的区域
检查影像噪声、污点、划痕等的影响程度检查由于数据处理造成的纹理不清、噪声、清晰度差、影像模棚、裂缝、漏洞等无法判读影像信息的区域或像素缺损、丢失的程度检查数字栅格地图RGB色值正确程度检查数字栅格地图杂色程度
检查要素几何类型点、线、面表达错误的个数检查要素几何图形异常的个数。如极小的不合理面或极短的不合理线,折刺、回头线、粘连、自相交、抖动等
检查要素取舍错误的个数
检查图形概括错误的个数。如地物地貌局部特征细节丢失、变形
检查要素关系错误的处数
检查要素方向待征错误的个数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栅格地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栅格地图
数字栅格地图
数字栅格地图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失量成果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