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8207.1-2008 防震减灾术语 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T 18207.1-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207.1-2008

中文名称:防震减灾术语 第1部分:基本术语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06

实施日期:2008-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15534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的防护>>91.120.25地震和防振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工程抗震、工程防火、人防工程>>P15工程抗震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8207.1-2000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18.0 元

计划单号:20065645-T-419

出版日期:2008-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0-10-17

起草人:陈运泰、张国民、孙其政、孙士軦、陈鑫连、刘锡荟、杜玮、曹学锋、黎益仕、冯义钧、肖承邺

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地震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防震减灾的基本术语,适用于防震减灾有关工作及制定防震减灾有关法规和标准,也适用于科研、教学、新闻、出版。 GB/T 18207.1-2008 防震减灾术语 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T18207.1-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1.1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207.1-2008
代替GB/T18207.1--2000
防震减灾术语
第1部分:基本术语
Terminology of protecting against andmitigating earthquake disasters-Part 1:Basic terms
2008-06-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地震监测预报
地震灾害预防
地震应急与救援
震后救灾与重建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GB/T18207.1—2008
GB/T18207《防震减灾术语》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基本术语;
第2部分:专业术语。
本部分为GB/T18207的第1部分。本部分代替GB/T18207.1一2000《防震减灾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本部分与GB/T18207.1一2000相比有如下变化:GB/T18207.1—200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工作的需要和颁布实施的《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增加了a)
地震灾害等级、地震监测等方面的术语和定义14条;删除了不适于纳入本部分的术语10条;b)
修改和完善了32条术语的定义。c)
本部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运泰、张国民、孙其政、孙士、陈鑫连、刘锡荟、杜玮、曹学锋、黎益仕、冯义钧、肖承邺。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8207.1—2000。
1范围
防震减灾术语
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T18207.12008
GB/T18207的本部分规定了防震减灾的基本术语,适用于防震减灾有关工作及制定防震减灾有关法规和标准,也适用于科研、教学、新闻、出版。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20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17740—1999
9地震震级的规定
2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17742
JGJ/T97—1995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3地震
地震earthquake
大地震动。包括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矿山采掘活动、水库蓄水等引发的地震)和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炸、物体坠落等产生的地震)。一般指天然地震中的构造地震。3.2
晨源earthquakesource;seismic source产生地震的源。
magnitude
对地震大小的相对量度。
[GB17740—1999中的2.1]
seismotectonics
地震构造
与地震有关的地质构造。
seismicintensity
地震烈度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GB/T17742]
皮seismicwave
地震波
地震时从震源发出的,在地球内部和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1
GB/T18207.1—2008
epicentre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极震区
meizoseismal area
次地震破坏或影响最重的区域。3.9
宏观震中
macro-epicentre
极震区的几何中心。
hypocentraldistance
震源距
震源至某一指定点的距离。
震中距
epicentral distance
震中至某一指定点的地面距离。[GB17740—1999中的2.6]
(宏观)震中烈度
(macro)epicentralintensity
极震区的地震烈度。
无感地震
feltless earthquake
震中附近的人不能感觉到的地震。3.14
有感地震feltearthquake
震中附近的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3.15
极微震
ultra-microearthquake
震级<1级的地震。
微震micro-earthquake
1级≤震级<3级的地震。
小[地]震
smallearthquake
3级≤震级<5级的地震。
moderateearthquake
中[等]地震
5级≤震级<7级的地震。
largeearthquake
天地震
震级≥7级的地震。
特大地震
great earthquake
震级≥8级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destructiveearthquake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地震。3.22
严重破坏性地震
severelydestructiveearthquakeGB/T18207.1--2008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相应行动的地震。
地方震localearthquake
震中距在1°以内的地震。
注:1°~111km。
区域性地震
regionalearthquake
震中距在1°~13°范围内的地震。注:也有定义为1°~10°。
teleseism;teleseimic earthquake震中距在30°~180°范围内的地震。注:也有定义为20°~180°或9°~180°。3.26
地震活动性
seismicity
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地震发生的强度、频度、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和特征。4地震监测预报
地震前兆
earthquakeprecursor
地震前出现的与该地震孕育和发生相关联的现象。4.2
地震观测earthquakeobservation对地震活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形变动等相关现象的观察与测量。4.3
地震监测
earthquakemonitoring
以防震减灾和监测地下核爆炸为目的的地震观测。4.4
地震预测earthquakeprediction对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估计和推测。4.5
地麓重点监视防御区keyareaforearthquakesurveillanceandprotection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并造成灾害,需要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区域,4.6
地震重点危险区
criticalearthquakeriskarea
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区域。3
GB/T18207.1—2008
震情earthquake situation
有关地震活动和地震影响的情况。4.8
震情会商earthquakesituationconsultation对震情进行分析与研究的专门会议。4.9
earthquakeforecast
地震预报
政府向社会公告可能发生地震的时域、地域、震级范围等信息的行为。4.10
long-termearthquakeforecast
地震长期预报
对未来十年内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地域的预报。4.11
地震中期预报intermediate-termearthquakeforecast对未来一年或二年内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地域和震级范围的预报。4.12
short-termearthquakeforecast地震短期预报
对三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4.13
临震预报imminentearthquakeforecast对十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4.14
evaluation of post-earthquaketrend震后地震趋劳判定
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地震发生后,对地震影响地区近期内地霞活动形势发展的分析判断。4.15
rapidearthquakeinformationreport地震速报
对已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等的快速测报。4.16
地震监测台[站]earthquakemonitoring station设置地震监测设施并开展地震监测的基层机构。4.17
earthquakemonitoring network地震监测台网
由若于地震监测台站组成的地震监测网络/体系。4. 18
全国地展监测台网
gnation/country-wideearthquakemonitoringnetwork全国各级地震监测台网的总称,由国家地震监测台网、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地震监测台网组成。
gspecificearthquakemonitoringnetwork专用地震监测台网
由大型水库、油田、矿山、石油化工、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单位建设和管理的地震监测台网。4.20
地震监测预报方案
program/schemeforearthquakemonitoringandforecast由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所在的地震主管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地震监测台网布局、震情跟踪措施和地震预报对策等方案的总称。
地震监测设施facilityforearthquakemonitoring开展地震监测的仪器、设备、装置,以及配套的监测场地、山洞、并等的统称。4.22
流动地震监测mobileearthquakemonitoring为某项研究任务或震情跟踪工作需要开展的野外地震监测。4.23
地震台阵seismicarray
GB/T18207.1—2008
将有规则排列分布的地震仪器连接起来,采用专门技术进行信号处理的地震观测系统。4.24
地震观测环境
environmentforearthquakeobservation地震监测设施能够正常工作所要求的周围环境。4.25
strongmotionobservation
强震动观测
记录强震动和工程结构地震反应的地震观测。5地震灾害预防
earthquakedisaster
地震灾害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和社会功能的破坏。5.2
地震原生灾害primaryearthquakedisaster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
地展次生灾害
secondarydisasterofearthquake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例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区的破坏。5.4
earthquakedisasterlevel
地震灾害等级
地震灾害大小的级别划分。
一般地衰灾害
Fminorearthquakedisaster
造成20人以下人员死亡或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级~6.0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
moderateearthguakedisaster
造成20人~50人员死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级~6.5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majorearthquakedisaster造成50人300人员死亡或重大经济损失,且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生产总值1%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级~7.0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5
GB/T18207.1—2008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significantearthquakedisaster造成300人以上人员死亡,或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所造成的灾害。5.9
地震灾害预测earthquakedisasterprediction对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作出估计。5.10
5earthquakedisasterprevention地震灾害预防
避免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防御性工作。5.11
地震对策earthquakecountermeasure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策略。
群测群防massmonitoringandprevention群众性的监测地震活动和防御地震灾害的行为。5.13
重大建设工程majorconstructionproject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主要指地震发生后,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建设工程。5.14
地震基本烈度basicintensity
一个地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一定场地条件和超越概率水平下可能遭遇的地震烈度。例如,1990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定义地震基本烈度为: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5.15
地震区划seismiczoning
以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为指标,对研究区域地震影响程度的区域划分。5.16
requirement for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quake抗震设防要求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5.17
地震危险性分析seismicriskanalysis用确定性方法或概率计算方法给出工程场地或某一区域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遭遇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值。
地震安全性评价seismicsafetyevaluation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地条件和场地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5.19
抗震性能鉴定evaluationofearthquakeresistantcapability检查现有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JGJ/T97-1995中的2.1.5]
strengtheningmeasureforearthquakeresistance抗震加固措施
GB/T18207.1—2008
为使现有建设工程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所采取的增强强度、提高延性、加强整体性和改善传力途径等措施。
抗震设计
earthquakeresistancedesign
对地震区的工程结构进行的一种专业设计。一般包括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
[JGJ/T97—1995中的5.1.1]
抗展设计规范
芭seismicdesigncode
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计要求所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技术性规定。6地震应急与救援
地震应急
earthquakeemergencyresponse
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所做的各种应急准备以及地震发生后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6.2
地震应急期earthquakeemergencyresponseperiod为减轻地震灾害,采取应急措施的时段。6.3
地震应急预案pre-planforearthquakeemergencyresponse预先编制的地震应急方案。
地震应急演练earthquakeemergencyresponseexercise为防止和减轻未来地震灾害而开展的模拟训练。6.5
地震应急指挥机构earthquakeemergencyresponseadministration指挥和组织地震应急工作的临时行政机构。6.6
earthquakeemergencyrescue
地震应急救援
对地震灾区采取的紧急抢救与援救行动。6.7
地意避难场所
earthquakeshelter
为应对破坏性地震,安置居民临时生活区或疏散人员的安全场所。7震后救灾与重建
地震灾情
earthquakedisastersituation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等情况。GB/T18207.1--2008
earthquakestrickenarea
地震灾区
地震发生后,遭受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地区。7.3
生命搜寻与救助
post-earthquake search and rescue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搜寻并收容幸存者,实行急救和基本医疗援助的过程。7.4
地震烈度评定
seismicintensityevaluation
根据受地震影响地区的宏观和微观地震资料,确定该地区的地震烈度。7.5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earthquakelossassessment
对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的程度作出评定与估计。7.6
震后恢复与重建
post-earthquakerecoveryandreconstruction使地震灾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功能恢复基本正常以及对地震破坏的建(构)筑物、公共设施的修复与建设。
地震遗迹earthquakeremains
地震留下的痕迹,包括震毁、震损或地震影响区域内完好的建(构)筑物及地震活动产生的地质、地形、地貌变动的痕迹等。
地震遗址
earthquake relic
地震遗迹所在的地方。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