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962-2008 油墨术语
GB/T 15962-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962-2008

中文名称:油墨术语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8-19

实施日期:2009-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856640

相关标签: 油墨 术语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涂料和颜料工业>>87.080墨水、油墨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日用化工品>>Y44其他日用化工品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5962-199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4544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20.0 元

计划单号:20065460-T-607

出版日期:2008-1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5-12-26

起草人:魏先福、黄蓓青、吴铁军、刘德文、张进梅、吴敏、杜仲江、黄荣海、胡萍、张黎明、马智勇

起草单位:北京印刷学院、洛阳百林威油墨有限公司、北京优威科技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 15962-1995 《油墨术语》。本标准规定了油墨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适用于油墨的生产、应用、科研、教学、出版及编制标准,也可供国内外技术交往中使用。本标准与GB/T 15962-1995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分类修改为油墨种类、油墨的组分和油墨的性能三部分内容。———增加了新的油墨品种的术语,删除了已很少采用的油墨品种的术语。———取消了油墨应用故障。 GB/T 15962-2008 油墨术语 GB/T15962-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87.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962—2008
代替GB/T15962-1995
油墨术语
Glossary of printing ink terms2008-08-19发布
、数码防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5-0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T16962—1995《油墨术语》。本标准与GB/T16962-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分类修改为油墨种类、油墨的组分和油墨的性能三部分内容。一增加了新的油墨品种的术语,删除了已很少采用的油墨品种的术语。一取消了油墨应用故障。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B/T15962—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印刷学院、洛阳百林威油墨有限公司、北京优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浙江永在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天女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华油墨化学有限公司、叶氏油墨(中山)有限公司、国家印刷装潢制品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先福、黄蓓青、吴铁军、刘德文、张进梅、吴敏、杜仲江、黄荣海、胡萍、张黎明、马智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情况为:-GB/T16962—199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墨术语及其定义。油墨术语
GB/T15962—2008
本标准适用于油墨的生产、应用、科研、教学、出版及编制标准,也可供国内外技术交往中使用。2印刷油墨
printingink
由着色剂、连结料、辅助剂等成分组成的分散体系,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着色的物质。2.1
凸印油墨
letterpressink
适用于凸版印刷方式的各种油墨的总称。2.2
胶印油墨
offsetink
适用于各种平版印刷方式的油墨总称。2.2.1
sheet-fed offset ink
单张胶印油墨
适用于单张基材胶印机的油墨。2.2.2
web-fedoffsetink
轮转胶印油墨
适用于卷筒基材胶印机的油墨。2.2.2.1
热固油墨
heat-set ink
通过加热而固着干燥的油墨。
冷固油墨
cold-setink
在常温下固着干燥的油墨。
waterless offset ink
无水胶印油墨
不用润湿液来进行印刷的胶印油墨。2.3
凹印油墨
gravureink
适用于各种凹版印刷方式的油墨总称。2.3.1
雕刻凹印油墨intaglio ink
适用于雕刻凹版印刷的油墨。
照相凹印油墨
photogravureink
适用于照相凹版印刷的油墨。
纸张照相凹印油墨
photogravure ink for paper
以纸张为承印材料的照相凹版印刷油墨。1
GB/T15962—2008
薄膜照相凹印油墨photogravureinkforfilm以薄膜为承印材料的照相凹版印刷油墨。2.3.2.2.1
薄膜照相凹印表印油墨photogravuresurfaceinkforfilm以薄膜为承印材料进行表印的照相凹版印刷油墨。2.3.2.2.2
photogravurelaminationinkforfilm薄膜照相凹印复合油墨
以薄膜为承印材料进行里印的照相凹版印刷油墨。2.4
flexographicink
柔印油墨
适用于柔性版印刷的油墨。
纸张柔印油墨
flexographicink forpaper
以纸张为承印材料的柔性版印刷油墨。2.4.2
flexographicinkforfilm
薄膜柔印油墨
以薄膜为承印材料的柔性版印刷油墨。2.5
网印油墨
screenink
适用于网版印刷的各种油墨的总称。2.6
大豆油油墨
soyabeanink
油墨组分中大豆油含量符合特定规定的油墨。2.7
数字印刷油墨digitalprintingink适用于各种数字印刷方式的油墨总称。2.7.1
喷墨印刷油墨jet ink
适用于喷墨印刷方式的油墨。
静电印刷油墨Electrostaticink适用于静电印刷方式的油墨。
热升华油墨thermaldyetransferink以热升华染料为色料,印刷在转印纸上后,再利用热和压力转印至承印物上的油墨。2.8
energycuring ink
能量固化油墨
能在能量辐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干燥的油墨。2.8.1
紫外光固化油墨
ultravioletcuringink
UV固化油墨
能在紫外线照射作用下瞬间固化的油墨。2
电子束固化油墨electronbeamcuringinkEB固化油墨
能在电子束照射作用下瞬间固化的油墨。2.8.3
infrared curing ink
红外线固化油墨
IR固化油墨
能在红外线照射作用下固化的油墨。2.9
溶剂油墨solvent-basedink
以有机溶剂作为主要溶剂的油墨。2.10
water-basedink
水性油墨
由水基型连结料等成分组成的油墨。2.11
特殊印刷油墨
specialprintingink
具有特殊的成分,或特殊用途的油墨。2.11.1
anti-forgeryink
防伪油墨
能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的油墨。2. 11. 1. 1
temperature indicator ink
温致变色油墨
颜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油。
2. 11.1.2
紫外光显色油墨
UVvisible ink
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出可见光的特种油。2.11.1.3
红外线显色油墨
IRvisibleink
在红外光照射下,能发出可见光的特种油墨。2.11.1.4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光致变色油墨
photochromaticink
GB/T15962—2008
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能够产生颜色变化的油墨,有可逆变色和不可逆变色两类。2.11.1.5
光折射油墨opticalrefractionink在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下,能够产生颜额色变化的油墨。2.11.1.6
防涂改油墨alteringproofink
对涂改用的化学物质具有显色反应的油墨。2.11.2
导电油墨electricconductiveink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程度导电性质的油墨。2.11.3
磁性油墨magnetic ink
用磁性材料等成分制成的油墨。3
GB/T15962-—2008
热熔油墨meltingink
受热时油墨熔成液体,印到承印物上后,在常温下立即冷凝固着的油墨。2.11.5
热转移油墨heattransferink
在特制基材上印刷好的图案文字通过接触加热转移到其他材料上的油墨。2.11.6
watertransferink
水转印油墨
用于水转移印刷的油墨。油墨印至水转印纸上经水润湿后,所印图案从水转印纸上脱落并粘附到承印物上。
移印油墨padtransferink
适用于移印方式的油墨。
微胶囊油墨microcapsuleink
颜料粒子经包覆处理形成微胶囊制备成的油墨。2.11.9
誉写油墨
stencil ink
适用于以手刻或打字蜡纸为印版的油墨。2.11.10
原子印章油墨
stampink
原子印章用油墨。
荧光油墨fluorescentink
用荧光颜料制成的油墨。
pearlescentink
珠光油墨
用珠光颜料制成的油墨。
发泡油墨
foamingink
具有发泡隆起功能的油墨。
储能油墨
light-stored ink
以蓄光着色剂制备的油墨。
号decorative printing ink
装饰性印刷油墨
印至承印物后呈现特殊装饰效果的油墨。2.11.16
acoating oil
上光油
涂布(或印刷)在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装饰作用的液状物质。2.11.17
Avarnish
调墨油
用于调整油墨粘度的材料。
3油墨的组分
component of ink
组成油墨的各种成分。如着色剂、连结料、助剂等。3.1
着色剂colorant
赋予油墨颜色的有色物质。
颜料pigment
颜料是一种不溶于水、油、溶剂和树脂等介质中的有色物质。3. 1. 1. 1
forganic pigment
有机颜料
由苯、萘、葱等或杂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衍生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颜料。3. 1.1.2
无机颜料inorganicpigment
由单质元素、金属氧化物、无机盐、络合物等组成的颜料。3.1.2
染料dye
染料是一种能溶于水、油或其他有机溶剂的有色物质。3.2
连结料vehicle
油墨中的流体组成部分,主要起着油中着色剂载体和形成墨膜的作用。3.3
树脂resin
用于油墨连结料的有机高分子物质。3.4
溶剂solvent
用于溶解组成油墨连结料、树脂的液态物质。3.5
光引发剂photoinitiator
吸收辐射能,经化学变化产生具有引发聚合能力的活性中间体。3.6
预聚物oliomer
含有不饱和官能团的低分子聚合物。3.7
单体monomer
含有可聚合官能团的有机小分子。3.8
辅助剂additive
在制造或使用油墨时,加人少量可以调整油墨至具有某种性质的材料。3.9
填充料filler
添加在油墨中基本不影响油墨颜色的粉状物质。GB/T15962—2008
GB/T15962—2008
4油墨的性能propertiesof ink
反映油墨的性质和功能的各种参数指标。4.1
opticalpropertiesof ink
油墨的光学性能
反映油墨光学性质的各种参数指标。4.1.1
颜色colour
光作用于人眼引起空间属性以外的视觉特性。用色名或色的三属性来表示的视觉特性。4.1.2
彩色chromaticcolour
中性色以外的颜额色。
中性色
neutralcolour
无光谱选择性的物体表面色。
孟塞尔颜色系统Munsellcoloursystem用孟塞尔色立体模型所规定的色相、明度和彩度来表示物体色的色度系统。4.1.5
色相(色调)hue
表示红、黄、绿、蓝、紫等颜色特性。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明度lightness
a)物体表面相对明暗的特性。
b)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以白板作为基准,对物体表面的视觉特性给予的分度。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GB/T5698—2001,定义5.8]]
彩度chroma
用距离等明度无彩色点的视知觉特性来表示物体表面颜色的浓淡,并给予分度。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CIE颜色系统CIEcoloursystem
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的表达和测量颜色的体系。4.1.9
三刺激值tristimulusvalues
在三色系统中,与待测色刺激达到色匹配所需的三种参照色刺激的量。注:在XYZ表色系统中,采用[X]、[Y]、[Z]三刺激值。在X1Y1Z1表色系统中,采用[Xi]、[Yi.]、[Z1]三刺激值。
色度chromaticity
定量描述颜色的色相、彩度、明度的综合量。6
色度值chromaticvalue
模拟人眼中锥体细胞响应的数值。4.1.12
色度计colorimeter
用以测量色的三刺激值或色品坐标的仪器。4.1.13
密度计densimeter
用以测量色的密度值的仪器,有透射与反射之分。4.1.14
色差colour difference
定量表示的色知觉差别。以AE表示。4.1.15
grayness
油墨色相不应吸收区域最小密度与应吸收区域最大密度之比。4.1.16
色效率colourefficiency
一个颜色对光的正确吸收与不正确吸收的百分比。4.1.17
色强度colourstrength
用密度计三色滤色片测得的三个密度值中的最大密度值。4.1.18
色相误差hueerror
油墨色相反射区域密度差与吸收区域密度差之比。4.1.19
相加混色原色additiveprimaries相加混色用基本色刺激。通常使用红、绿、蓝三种颜色。4.1.20
相减混色原色subtractiveprimariesGB/T15962-—2008
相减混色用基本吸收介质的颜色。通常使用青(吸收光谱的红色部分),品红(吸收光谱的绿色部分),黄(吸收光谱的蓝紫部分)色吸收介质。4.1.21
二次色
secondarycolour
指三原色中任意两色混合而成的中间色。4.1.22
compoundcolour
由二种及以上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4.1.23
互补色
Ecomplementarycolour
以适当比例混合产生中性色的两种颜色。通过相加混色能够匹配成规定的无彩色刺激的两种颜色。
toptone
刮在刮样纸上的薄层油墨所显示的颜色。7
GB/T15962—2008
底色undertone
把刮有薄层油墨的刮样纸在光照透视下所显示的颜色。4.1.26
masstone
刮在刮样纸上的厚层油墨的颜色。4.1.27
着色力tinctorial strength
表示油墨样品与标样之间颜色浓度的差别。4.1.28
masterstandard
油墨生产控制及质量监督检测的基准样。4.1.29
透明度transparency
油墨能被光线透过而显现被遮盖表面颜色的能力。4.1.30
遮盖力
coveringpower
油墨遮盖被覆盖表面颜色的能力。4.1.31
光泽gloss
物体表面定向选择反射的性质。由于反射光的空间分布而产生的物体表面视知觉的特性,它与表面定向反射成分的大小和反射光配光曲线的尖锐程度有关。4.1.32
光泽度glossiness
用数据表述的物体表面的光泽程度。4.2
油的固有特性inherentpropertyof ink油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性能。
墨性inkproperty
反映到印刷适性上的油墨性质的总称。4.2.1.1
身骨body
油墨的软硬、松紧、稀稠和弹性等。4.2.1.2
流平levelling
油墨铺展的速度及铺展后接触角的大小。4.2.1.3
丝头stringing
用小墨刀的头部轻按油墨后拉起,油墨从拉起的小墨刀上流下时所成绵延的细丝。4.2.2
细度fineness
油墨中的颜料、填料等粉状物质被研细分散在连结料中的程度,单位以m表示。8
粘性tack
油墨薄层在两接触面之间抗拒分离的阻力。4.2.4
tackincreasingvalue
粘性增值
油墨在印刷时的相对粘性的变化情况。4.2.5
飞墨misting
油墨微粒飞离运转着的设备的现象。4.2.6
斜率slope
表现油墨丝头特性的一种指标。4.2.7
intercept
表现油墨软硬特性的一种指标。4.2.8
流动值flowvalue
表现油墨流动特性的一种指标。4.2.9
屈服值yieldvalue
使油墨开始流动所需的最小剪切应力。4.2.10
触变性thixotropy
油墨受到外力作用引起粘度下降,外力消失后粘度恢复的现象。4.2.11
粘弹性viscoelasticity
油墨的粘滞性及弹性的综合性质。4.2.12
粘度viscosity
油墨内部抗拒其墨层滑移的摩擦阻力。4.2.13
牛顿流体Newtonianfluid
满足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塑性流体plasticfluid
GB/T15962—2008
外力小于届服值时不产生流动,外力大于屈服值时,表现出牛顿流体性质的流体。4.2.15
shearthinningfluid
剪切变稀流体
在外力作用下,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变稀薄的流体。4.2.16
dilatantfluid
膨胀性流体
胀流型流体
在外力作用下,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上升的流体,但在静置时,能逐渐恢复原来的状态。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